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382章 大明风华(八)

(综)废太子穿越记 第382章 大明风华(八)

作者:汤圆配元宵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4-15 01:39:58 来源:文学城

朝堂斗殴的结果就是一群人都挨罚了,尤其是刚刚上奏的言官,身为御史,带头打架,在朝堂上互殴,御前失仪,被同僚好一通骂。

作为首辅,杨士奇不得不出来给这群后生请罪,胤礽笑呵呵说无妨,他还没见过这样热闹的场景,今日总算见到了。

以杨士奇为首的文官:陛下,您把我们当什么了,豹房里的猴子吗?!

回去之后就好好“提点”这群年轻气盛的后生!

事情到现在,再说株连太广也不适合了,只能希望陛下收拾完光禄寺就停手。

有乐天派的朝臣已经开始想到下一阶段了,既然光禄寺都被收拾一顿了,那他们短时间内不会再犯,那是不是工作餐就能不那么敷衍了?

会算计的朝臣已经想到,还有几个月就改元了,到那时候借着改元的机会给犯事的求求情吧!或者,拿别的事情吸引陛下的注意力也好。

然而等到那时,求情的朝臣被喷得找不着北。小皇帝拍着桌子跟他们喊:“贪的不是你家的钱,你当然跟没事人一样!他们从朕这里贪钱,朕还要留着他们啊!你这么好心,你怎么不把家财拿出来充盈国库啊!”

“那些都是朕的钱,朕的钱!”

来求情的朝臣听了一耳朵“朕的钱”,最后皇帝下令,“别等到改元了,先帝于九泉之下应该很想念诸位,就趁先帝还没走远,送他们去服侍先帝吧!”

得到了相反效果的朝臣:这来求情,怎么还把人给提前送走了呢?

在这一事件中,王振这个宦官的名声传得沸沸扬扬。当然,都是不好的名声。文臣们自认是忠君爱国的士大夫,觉得陛下肯定是没错的,如果有错的,那一定是为人蒙蔽!

就是那个叫王振的!

再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王振这个名字在京城流传开来,底层的百姓都知道他是个头上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的太监。一时间,王振的名字能止小儿夜啼。

熟悉小皇帝套路的徐滨等人:“……”

& & & & &

光禄寺这群人贪的真多啊!

这是胤礽看到账本的第一感觉,这厚厚的账本都要比他高了,这得有多少钱啊,能造多少大炮啊!

没错,胤礽最近又开始折腾工部和神机营,要研制威力大、射程远的火炮!

得到命令的工部众人:“……”皇帝年纪小,却挺能折腾事的。

为此,英国公张辅和三杨不得不出面,一同求见小皇帝,主要是想问问他,到底怎么个想法。

进门一看,为首的杨士奇就忍不住闭上了眼睛,原因无他,小皇帝穿了一身锦衣卫的飞鱼服,正在兴致勃勃地照镜子。金英和兴安则像极了民间的拐子,脸上带着笑,你一句我一句地夸奖皇帝。

掌印太监金英说皇帝长得好,穿上飞鱼服气宇轩昂。秉笔太监兴安就说陛下很有先帝风范,想来先帝于九泉之下也会欣慰。

杨士奇:呵呵!

能不欣慰嘛!爷俩儿一个德行,都喜欢锦衣卫的飞鱼服!

先帝年轻那会儿,也是这样,成天穿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假扮锦衣卫在京城里跑来跑去,抓靖难遗孤。最后,给自己抓到个媳妇儿。

几个人一同行礼,由杨士奇出面询问,怎么就想起折腾火炮了,现在大明拥有的火炮、火铳、火绳枪等已经非常不错了,郑和下西洋带着的火炮,把人家小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胤礽:你以后的对手可不是那些小国,而是东亚怪物房,还有欧罗巴的海盗后代昂撒人。

但是他又不能明说,只能找出“居安思危”的理由,“朕听闻边防多有松弛,太宗迁都的目的就是天子守国门,如今边防成了这个样子,难不成要朕以后死社稷?”

三杨连忙跪下,请他别再一秃噜嘴就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张辅到底是行伍中人,对小皇帝此举还是颇为赞同的,只是想问问,到底要制出什么样的火器。

胤礽:东风快递!

开个玩笑,这时代哪有东风快递,但是不妨碍他发挥曾经在21世纪学来的东西,“射程要远,最好朕在北京打一火炮,能把瓦剌的老家轰了!”

张辅:“……”

三杨:“……”

“威力要大,最好能炸半座城……墙!”

张辅:陛下刚刚是不是想说半座城?

“数量要多,我大明朝人均一门!”

三杨:“……”面面相觑。

张辅木着脸,“散了吧散了吧,陛下还没睡醒,刚刚是在说梦话!”让孩子穿着飞鱼服去玩儿吧!

四个大臣迈着四方步,集体离开了。

轮到胤礽懵了:“你们怎么回事,要求还可以再降低的嘛!”

从震惊中醒过来的金英和兴安劝道:“诸位大人定是去执行陛下的吩咐去了,陛下莫急,奴婢陪陛下再玩儿。”

胤礽:“……”别以为我看不出你们在哄我!

但是研制新火器这事还是被吩咐下去了,胤礽觉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把奖励提高,必会有能工巧匠出现。

这么大个国家,还能没有几个人才?

后来,人才逐渐增多,胤礽就单独成立个部门,叫大明科学院,里面人才多,各个说话都好听,促进了大明火器的研发。

后来,随着项目不断细化,如火炮科、火枪科、手榴弹科等等,大明科学院也不断扩大,研究项目也不止火器,于是再度成立新部门,如大明农业科学院,这是专门研究良种与食物的;大明医药科学院,主创单位是太医院,专门研究如何治愈疾病,其中天花治愈科有了重大研究成果,牛痘不仅能预防天花,还能降低死亡率,于是主管此事的茹英华被皇帝力排众议,封为大明第一位女爵。【1】

顺便说一句,这位女爵的夫家姓谈。

还有经济研究院、军事研究院等等。

再后来,皇帝下旨令医药科学院招收有志向学医之人,无论男女,因此医药科学院成为大明第一个招收学生的科学院,因人数太多,又成了医药学院。其他科学院见状,也纷纷上奏要招收学生,于是这些科学院又建立了自己的学院。

再然后,这些学院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也是后来中国最古老、实力最为强大的大学之一。

当然,这是后话。

现在,这所后世中国最古老的大学连影子都没有,作为最先创立的热武器制造学院,也处在雏形。

辅政大臣们也不是反对胤礽研发兵器,毕竟自从朱瞻基去世以后,也先频繁叩边,南边也开始不安分,武器威力大也好,正好震慑那些不安分的。他们只是反对皇帝那些异想天开,什么从北京发射,打到瓦剌老家,得让皇帝知道什么叫现实。

工部调了一批人,神机营也调了一批人,锦衣卫又从民间搜寻了一些人,包括一些道士,一群人就窝在一个隐秘处开始搞研究了。

也是在这个事情上,胤礽发现,三杨和张辅是真的有本事啊!他说出一个大框,这群人就能把这个大框完善起来,还能往里面填充内容,一边填充还能修改他的框架里不对的地方。

胤礽佩服至极。

想想历史上三杨无力压制王振、张辅被带到土木堡,被昏君奸佞害死,他就忍不住想把朱祁镇给弄死。

亏他还有脸回来!

胤礽愤愤不平。

入了冬,胤礽不好再穿着飞鱼服四处逛,只能披上厚厚的大氅,把自己裹成个球。话说大明末期赶上了小冰河期,各种地震、洪水不断,气温下降,粮食减产,难道现在就已经有端倪了吗?

胤礽又忍不住想到了红薯,也不知道去寻找红薯的厂卫有没有找到,什么时候能回来。

唉!

& & & & &

宣德十年就在君臣不断拉低对对方的期望的过程中,如流水一般过去了。明年年初,就该改元了。礼部早就呈上了商议好的年号。

胤礽打开一看,只觉得晦气铺天盖地袭来。

正统。

这正是原本朱祁镇的年号,寓意也不错,礼部尚书说了,这是指大明王朝乃符合华夏礼仪,贯彻春秋大义,一统中国的华夏王朝,朱氏皇族代代相承,永为中华统绪。

原意肯定是好的,但是它被堡宗用过了,而且还用得不怎么样,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这样的大事,胤礽迷信心理发作,觉得不吉利。

因此,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提笔写下另外两个字——“景泰”,示意给众臣看。

胤礽解释道:“此二字乃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哪怕有朝一日我朱家不再坐拥天下,朕也希望天底下的百姓能吃得饱穿得暖,国泰民安,一副盛世繁荣之景。”

更重要的是,朱祁钰本来就是景泰帝。

托这个胡编乱造的电视剧的福,朱祁钰成了胡善祥的儿子,她本来就是太/宗朱棣赐婚,朱瞻基元后,有这样一层名分在。既然如此,留给胤礽发挥的空间就多了。

朱祁钰,年号景泰,这点谁也改不了。

朝臣们还是迟疑了一会儿,最终以三杨的俯首为结局,定下新帝年号为“景泰”,这时候的文臣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得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来,“国泰民安”这四个字可比“正统”要符合他们的心意。

宣德十年的最后一个晚上,百官赐宴结束,张太皇太后因为思念儿子,早早就回了后宫,顺手不顾胡太后的反对把她也给带走了。孙若微和朱祁镇因为有点看不上胤礽,再加上宴会上,胤礽进退得宜,而朱祁镇则是“屁股底下长牙了”,坐在座位上动个不停,被孙若微给训斥了,又被百官看了笑话,所以也离开了。

胤礽:这才哪儿到哪儿,剧里你儿子上朝第一天趴在御座上玩蝈蝈,看得群臣直感叹老子玩蟋蟀,儿子玩蝈蝈,可真是一脉相承。

胤礽听着孙若微那轻重音不分的话,再看朱祁镇一脸不高兴,就知道他回去之后肯定要挨打。

胤礽:那朕就开心了。

他溜溜哒哒去了奉先殿,看着前面的四个神位——建文帝不在其中,给这个世界的朱元璋几人都敬了酒。

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地府,这里的明朝皇帝们能不能看见他,会不会知道现在的朱祁钰壳子里是灭了明朝的爱新觉罗家后代。

但胤礽敢来,就表明一点:我不怕你们。

毕竟这个世界是朱元璋拎着他的脖领子给他扔过来的,他们要是不欢迎他,大可以让原先的朱祁镇上位。

顺便,给三大营和五十多位重臣准备好位置。

这个买卖,应该是值的。

明天就是景泰元年了,他要坐的事情很多,其中有一些会颠覆明朝祖训,所以先来和朱元璋说一声。

没见朱元璋来托梦,就说明他同意了;朱元璋来托梦说不行,他也不会管的——他可是一心一意为了老朱家,请他们把眼睛擦亮点。

他要做的有很多,毕竟明王朝也有不少为人诟病的地方。之所以在后世被人推崇,一是因为后面的清朝太差,二是占了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光。

一个末代皇帝煤山自缢,一个给人当傀儡,弄什么傀儡国家;一个皇帝被俘了那就换个皇帝,一个恨不得拿中华所有资源跪舔西方列强。

但无论在哪个朝代,底层百姓的生活都是那么苦。

如果他还是那个爱新觉罗胤礽,他就只会看眼前,但他已经不是之前的胤礽,他是钮祜禄……呸!说顺嘴了。

总要为这些百姓做些什么。

胤礽就这样坐了很久,直到外面有钟声响起———正月初一到了,已经是景泰元年。

属于朱祁钰的时代开始了。

【1】茹氏:明朝女医谈允贤的祖母,名字不可考,本文名字为作者杜撰。茹氏和其夫(谈允贤的祖父)谈复也是有名的医师。

值得注意的一点,谈允贤出生于天顺五年,这是朱祁镇夺门之变后的年号,所以某部电视剧里,她和朱祁镇朱祁钰兄弟俩,还有瓦剌那个也先,纠纠缠缠,纯属瞎掰。

谈允贤与西汉义妁、晋代鲍姑、宋代张小娘子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是古代女性医生中的代表之一。

所以,能不能体会到人家的伟大,尊重一下人家的职业,别随随便便逮着个有名女性就去拉郎配。谈允贤的一生有很多事情可以写,偏偏要写她和三个男人如何如何,好像不和帝王将相沾上边就没什么可写的一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82章 大明风华(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