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综历史]忘川食肆 > 第14章 Chapter 014 龙凤烩(二)

[综历史]忘川食肆 第14章 Chapter 014 龙凤烩(二)

作者:苏明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9 22:47:42 来源:文学城

“这么快就好啦?”刘邦突然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窜起,却是一下把棋盘撞翻,棋子哗啦啦洒落一地。

项羽手上的棋子还悬在半空,却是一下子愣住了,纵使他的脾气已经比以往好了许多,但面对刘邦这种无赖举动,还是忍不住有些微怒意,“刘季!你这家伙!”

“哎呀哎呀,都怪我不小心。”刘邦却丝毫不以为意,他哈哈一笑,拍了拍手,“没办法,都怪唐掌柜端来的料理太香,我一时情绪激动。项王莫怪,既然这样,那我们就算平局好了。”

“哈?”唐棠眨巴眨巴眼睛,一脸莫名其妙,她干什么了?怎么感觉背上莫名其妙重了好多,好像背了个什么黑锅?

项羽闻言,不禁瞪大了眼睛,“平局?你这算是哪门子的平局?”

他刚才明明马上就赢了!

刘邦却一本正经地点点头,“你看这棋子都乱了,也分不清谁输谁赢。不如就此作罢,我们下次再战如何?”

项羽被刘邦那番无赖逻辑气得直瞪眼,不肯再接他的话茬,然而刘邦却似毫无眼色,依旧厚着脸皮往他身旁凑近,满脸堆笑道:“项王,你且看看,这可是我今日特意为你点的佳肴,可要务必赏脸品尝一番。”

“哦?今日竟是高祖陛下宴请项王?”太平公主闻言,却是把心里话不小心说了出来。

“他当年有胆赴我鸿门宴,今日这小小食肆,我项某难道便不敢来了?”项羽冷哼一声,眉宇间满是不屑。他目光不经意扫过唐棠手上的佳肴,却见这汤汁清澄,汁味香浓,倒是让他有了几分兴趣,开口问道,“不过这菜看着倒是不错,不知唤作什么名字?”

“若依高祖陛下刚刚拿来的食谱所言,应当是叫作「龙凤烩」。”

唐棠应答道,但她话音一落,四周顿时响起一片惊呼之声。

太平公主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追问道:“你方才说,这菜叫什么?”

“此名……确实是大不敬之极。”上官婉儿也蹙眉轻叹。

唐棠久居世外,对人间礼数已颇为生疏,此刻闻言不禁有些茫然:“这名字……有何不妥之处吗?”

苏轼自然知道唐棠为何而困惑,他笑着说道:“掌柜的有所不知,自古以来帝王皆以真龙天子自居,而皇后则被认为是天凤之命。你这道菜名若是放在往昔,只怕单凭龙凤烩这三字,便免不了跟东坡一样,放逐三千里去那荒凉之地了。”

这等大逆不道的菜名,若是碰见性情暴躁的帝王,即便是流放边疆也算是轻判了,指不定连项上人头都保不住。

就比如当年清代翰林徐骏,一日静坐窗前读书,忽然一阵清风悄然而至,轻轻翻动桌上书页,他心生感慨,便写下“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却被雍正认为是在借诗嘲讽满清贵族不识诗书,暗示他们不适合统治,以至于招致杀身之祸。

“我看还是后世更为自在,少了那些乱七八糟的礼节束缚,不必再这儿避讳、那儿顾忌。”身为真龙天子的刘邦,却向来对这些繁文缛节不以为然,“诸位且看这道菜,龙与龟同族,凤与稚同宗,便因此得名,这其中又有何可忌讳之处呢?”

所谓「龙凤烩」,是以甲鱼与家鸡炖制而成,汤汁清醇,味道鲜美,最是滋补。刘邦此刻虽貌似义正词严,但项羽瞅着他那表情,总觉得这老小子心里憋着坏水呢。

果不其然,刘邦话锋一转,又接着说道,“诸位可知,这道佳肴还有另一雅称?”

“哦?是什么名字?”太平公主好奇心被勾起,兴致勃勃地追问。唐棠在旁暗自思忖,觉得以她这捧场的功力,倘若不去说相声,倒是捧哏的一大损失。

“我在后世书中偶然见到,说这道菜因以鳖与鸡为主料,故被称作……”刘邦说到此处,竟自己先大笑了起来,“哈哈哈,「霸王鳖鸡」,说这鳖就代表了楚霸王,真是笑煞我也!”

众人见刘邦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而项羽在旁边面色铁青一言不发,此情此景,倒是比刘邦方才讲的霸王鳖鸡的冷笑话更好笑三分。但是大家面面相觑,出于对楚霸王的敬意,太平公主的脸都快憋红了,硬是忍住了没笑出声来。

“所以。”项羽终于缓缓开口,语气中透着一丝不耐,“你特意邀我前来,便是为了让我观赏这霸王鳖鸡?”

他说到最后四个字的时候,已经近乎咬牙切齿。

“那倒也不尽然。”刘邦此时方才笑罢,却是一脸纳闷,“不过话说回来,诸位都不觉得这笑话有趣吗?为何都不笑一笑呢?”

“无聊至极。”项羽终于忍无可忍,翻了个白眼,冷冷道,“我竟会败于你这等无赖泼皮之手,真是天意弄人……”

唐棠也是叹为观止,这一大早的,刘邦就神秘兮兮地跑过来,塞给自己一张食谱,还特意把楚霸王项羽叫过来,竟然只是为了讲一个关于“霸王鳖鸡”的冷笑话。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事风格,确实只有刘邦才能干得出来。

但说笑归说笑,这道龙凤烩确是徐州地界的一道传统名菜,再经由唐棠这位忘川大厨的巧手烹调,更是将食材的鲜美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这鲜得简直没法说!”苏轼这位忘川老饕,刚抿了一口汤,便连连点头称赞。众人也纷纷取碗盛汤,细品其味。

"这鳖……”太平公主刚想开口夸上两句,就想到先前霸王鳖鸡的故事,最后还是换了个说法,“这甲鱼软糯可口,甚是美味。”

项羽本欲拂袖而去,但念及唐棠的用心和好意,终究还是留了下来。不论这刘邦用意如何,这道佳肴却是没有罪过的。

他初时只是想浅尝辄止,然而那第一口汤水入喉,便仿佛打开了味蕾的新世界,一时间竟是停不住了。

项羽不知道唐棠炖汤向来讲究汤水清澈以求本味,只是觉得这看似清汤寡水,实则蕴藏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鲜甜醇厚。喝下这汤之后,脑海中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鲜”,一瞬间仿佛被香气带到了九霄云外,置身于天地之间。

“真鲜……”项羽一时觉得自己有些词穷,更觉得好奇,他当年作为楚王时也尝遍天下美味珍馐,却从未有过如此体验,这道龙凤烩既醇厚又清爽,既爽口又回味无穷,实在令人惊叹。

唐棠此前可不知道刘邦藏着这一出戏,她只知尽己所能,将菜肴做到最好。这里面的鸡可都是她在竹林里散养的,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竹间虫,每天上蹿下跳活动筋骨,又正好是鲜嫩肥美的年纪,那肉质鲜美口感紧实,不拿来清炖都可惜了。

而这甲鱼炖的火候也是刚刚好,一点土腥气都寻不见,在这鸡汤里炖得软嫩又不失弹滑,看似岿然不动,实则不堪一击,舌头一抵骨头就从肉上脱落,而最妙的还是那肥厚的裙边,一口咬下是满满的胶质感。

“这里面,竟然还有松茸。”诸葛亮也在细细品味着,从前他在隆中隐居时身居山中,身旁童子常常挖来山菌,去往蜀地后品尝的次数却是少得多了。

倒不是因为蜀地少有山菌,而是因为上有所好,下有所行。蜀地多山丘,少有良田,百姓若是遇上荒年,就连果腹都有些困难,他自当与民同苦。

不仅是松茸,还有野生的牛肝菌、香菇与黑虎掌菌,在长时间的炖煮下释放出缕缕清香,恰到好处地洗去了鸡肉与鳖肉的腥气,也将整道料理的汤汁鲜香更上一层楼。鲜嫩的松茸,口感更是莹润丝滑,太平公主犹爱这一味,还专程跑到锅边去,往碗里添了些进去。

“看在这佳肴的份上,今日便饶了你这为老不尊的泼皮。”

吃完这一碗龙凤烩,项羽的气也是消散了不少,他放下碗筷时,如此说道。

“是极是极,项王雅量高致,定不会与我等俗人一般计较。”刘邦还是那嬉皮笑脸的样子,“那我们之前商议的那事儿……?”

项羽瞥了一眼那边还摆着的象棋,没好气地甩下一句,没有赞同也没有拒绝,“再议吧。”

说罢,他竟是径直出了门去。

“高祖陛下,您跟项王说什么事儿了?”望着项羽离去的背影,太平公主凑了过来,好奇问道。

刘邦环顾四周,确信此处无旁人打扰,方才轻声细语地透露道,“我可就跟你们说,你们别往外传啊。”

上官婉儿心中暗忖,以刘邦那口无遮拦的性子,这秘密能守住才怪。然而,她面上仍是配合地点了点头,以示领会。

刘邦压低嗓音,神秘兮兮地说道:“前两日,始皇帝私下跟我说,他想在忘川重建这阎罗十殿,重整轮回之序,更邀请我担任这十殿阎罗之一。”

他的言语中流露出几分得意之情,想来也是,毕竟在这忘川之中英魂名士万千,能得始皇帝青睐者,却是寥寥无几。

唐棠闻言也是扬了扬眉,她不曾想才与嬴政提及此事,他便已雷厉风行地付诸行动。这便是始皇帝的行动力么?

“始皇陛下竟不计较你夺他天下之事?”太平公主一听就觉得奇怪,开口问道。

“兴亡衰替,本是常事。前世之事,也不可更改。”刘邦如此说道,“我等既然得以上天垂怜身在忘川,自当为这天下尽一份力,又何必执着于前世恩怨呢?我看那始皇帝,如今也是忧心这天下局势多一些。”

“只是我汉家儿郎,到此忘川的还不多见。本来我还想请我那重孙帮忙,可他似乎也收到了始皇帝的邀请。”刘邦也是思来想去,才做了这样的决定,“因此,我便邀那项王,助我一臂之力。”

苏轼闻言,略显惊讶地脱口而出:“你竟然想让项王助你?”

“小声点小声点!”刘邦急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可不能到处声张。项王性情高傲,若是在外面听到风言风语,那指定不会答应了。”

“可是此事听来,便觉艰难重重。”上官婉儿皱眉说道,“你与项王前世争锋相对,即便他身处忘川,对胜败已无所执,但生死之仇岂是轻易可解?”

刘邦却似胸有成竹般笑道:“正因如此,我才邀项王对弈共饮嘛。”

“你的意思是,你刚刚悔棋耍赖,请项王吃霸王鳖鸡,是为了跟他搞好关系?”太平公主终于忍不住吐槽道。

“你们却是有所不知,依项王的性格,我若是低声下气地去求他,那反而是适得其反。”刘邦此时却像是算无遗策的样子,“倒不如如此这般插科打诨间,或许他说不定就答应了。”

若论及对项羽的了解,这世间恐怕连项羽本人都不及他。

“因为,在他眼中,我刘季本就是这般模样。”刘邦笑容中透露出几分狡黠与自信,“更何况,这事儿也不是为我一己私利,为的还是这天下苍生,大义也是站在我这一边的。”

太平公主凝视着他,似是有些明悟,又似是有些困惑,这帝王心术,委实是深不可测。

“不过,这一切也是出自于我大汉丞相的筹谋。”刘邦重重地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大笑道,“说实话,起初我心中也存有几分疑虑,但如今看来,这计策果真是妙不可言,收效甚佳。”

“这却不是计谋。”从始至终谋划此事的诸葛亮只是淡淡一笑,仿佛云淡风轻,“我只是想看清项王的本心罢了。”

“那么,依丞相之见,项王的本心究竟如何?”苏轼在一旁听得入神,此刻也忍不住插言问道。

“项王胸怀大志,心怀苍生,却是我等小觑了江东英杰。”那羽扇不知何时已回到诸葛亮手上,他此时轻轻摇起,比起刘邦刚刚的样子,倒更像是神仙中人的做派,“既然他并未当场回绝,那么此事,已是十拿九稳了。只是,高祖陛下……”

“嗯?怎么了?”刘邦眉头微挑,疑惑道,“丞相但说无妨。”

“下次与项王对弈,可不要再使诈了。”诸葛亮轻叹一声,神色中透露出一丝无奈,“我们之前谋划的时候,可没有这么一出。”

他当时在旁边看得明明白白,项王那时可是真动怒了。

“哈哈哈……旧习难改,旧习难改啊……”刘邦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放声大笑,试图用笑声来化解这微妙的尴尬。

“这是什么旧习啊……”太平公主扶额吐槽道。

然而,正如诸葛亮所言,忘川中人,此后竟能时常目睹刘邦与项羽棋局对弈,虽说其间气氛总是不太融洽,但这样的画面,倒也算是忘川奇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