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综历史]忘川食肆 > 第13章 Chapter 013 龙凤烩(一)

[综历史]忘川食肆 第13章 Chapter 013 龙凤烩(一)

作者:苏明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9 22:47:42 来源:文学城

忘川食肆并没有固定的菜单,每日推荐的菜品大多凭唐棠的心情随性而定,脑海里装着后世万千食谱的她,即便每次变着花样也绝不会重复。

当然,唐棠倒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若是有上门的客人点名要吃什么菜,她也会尽力去满足。就比如上次东坡居士想吃那西湖醋鱼,她还特地将那草鱼在西湖里饿养了两日。

再比如今天的后厨里,唐棠也正按着客人提供的食谱,悉心烹制着料理。她极为专注,守着灶台上的一锅汤,小火煨着,听着锅里不时传来噗噜噗噜的轻响,她忽然想起当年替王母娘娘炼丹时,似乎场景与这般无二。

此时烹饪过程已近尾声,炊烟袅袅,雾气弥漫,但唐棠瞅着这锅里浮沉的鸡肉,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她拿起汤勺尝了一口咸淡,汤鲜味美,那看来不是这食谱的问题。

——又或许,是拿这食谱来的人不太对劲?唐棠回想起刘邦拿来食谱时那神神秘秘的样子,还有那脸上很是微妙的表情,总觉得哪里有蹊跷。

想了半天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她摇了摇头,决定放弃谋杀自己的脑细胞,转而专心致志为这道料理收起尾来。

而此时的食肆里,却正上演着一场令风云变色的棋局大战。

“我说项王,你若是执意孤军深入,可要当心重蹈覆辙啊!”刘邦不知何时手中多了把羽扇,装模做样地轻轻摇晃,在那故作高深地说着,“敢进我这十面埋伏,难道你就不怕你的车白送了?”

“呵,想吃我的车。”与其对弈的男子身形如山岳般魁梧,面容刚毅而深邃,浓眉下的眼睛炯炯有神,而那结实的宽肩厚背更是垒砌着野兽般虬结鼓胀的肌肉,不正是那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项羽又是谁,他冷笑一声,说道,“你倒不妨先掂量掂量,你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嘿!我就吃了怎么着!”刘邦不服气地一挥手,便将项羽的一枚棋子收入囊中。然而,就在他得意洋洋之际,却发现自己的阵脚已乱。那竟是对方早已设下的诱敌之计,一时间,楚军长驱直入,汉军溃不成军,狼狈而逃。

“怎么?现在你说不出话来了?”项羽看着面前急得满脸通红的刘邦,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想不到这么年过去了,你这领兵的才能还是如此不堪入目。当年若非有韩信相助,这天下,岂能轮到你来坐?”

这象棋之道,与排兵布阵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虽然才刚刚摸索出些许门道,但棋艺高下却已是一目了然。若论棋力,三个刘邦加在一起也绝非项羽之敌,然而若论起耍嘴皮子的功夫,项羽却只能甘拜下风。

“哎呀,项王说得极是。”刘邦连连点头,对项羽刚刚说的话表示赞同,只是说出来的话却足以把人气得七窍生烟,“我不仅领兵打仗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也不及张良,安邦治国更是比不上萧何。但就很奇怪,当年我怎么就赢了呢?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你就只会逞一时口舌之快。”经历过生死劫难来到忘川的项羽,早已不再轻易动怒,任凭刘邦如何挑衅,他也只稳稳落下一子,“将军。”

“这……这……”刘邦顿时慌了神,他忙以羽扇遮脸,偷偷向旁边的诸葛亮求救,“哎,我大汉丞相,你快来帮我看看,这一步我该如何是好?”

“高祖陛下。”诸葛亮倒是知道该如何下,虽然被这大汉开国皇帝戴了一顶高帽子,但他还是恪守原则地摇摇头,“观棋不语真君子。”

而此刻刚踏入食肆的太平公主却是看得目瞪口呆,她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望向身旁的上官婉儿,“婉儿,你快帮我看看,我是不是还没睡醒?我怎么看到……高祖陛下在和项王下棋?”

“如果殿下在做梦的话,那我大概也在梦里吧。”上官婉儿一时也是没反应过来。

“若非亲眼所见,我也是难以置信。”苏轼在一旁轻声感叹,他早已在此观看了许久,此刻见到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到来,便微微颔首致意,“太平公主,婉儿姑娘,别来无恙。”

“这是怎么一回事?”见有熟人在此,太平公主立马凑了过去,“这两位见面,竟然能如此心平气和地在这里下象棋?”

上官婉儿见那边唇枪舌剑的样子,怎么也看不出这一团和气是从哪里来的,但想到当年项羽被刘邦困于垓下,在四面楚歌声中乌江自刎,便觉得这两位在忘川不曾打起来,便确实算得上是心平气和了。

“刚刚我与佛印在此对弈,却不巧被高祖陛下与项王瞧见了。”苏轼笑着解释道,“听说这象棋是比拟他们二人当年楚汉相争所作,便说要在这棋盘上再分出个胜负。”

楚汉称霸时期,项羽与刘邦势均力敌,最终达成和议,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归汉,以东归楚,两军各自安守疆界,各不相扰,正应了这棋盘上的楚河汉界。

“原来如此。”太平公主闻言,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想不到高祖陛下与项王到了忘川,竟还惦记着当年的楚汉之争呢。”

“不过,依我之见,这棋盘上的胜负,总比战场上的战火纷飞要好得多。”上官婉儿目光柔和地望向棋局,“昔日刀兵相见,今日却能在这方寸之间以棋会友,也未尝不是一种超脱。”

“以棋会友?”项羽闻言,眉头微挑,声音带着几分不羁,“婉儿姑娘所言差矣,我项羽可不愿与这等苟且偷生之辈相提并论。”

“为了苟活,竟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能狠心舍弃。”他望向刘邦,目光中带着些许不屑,“我江东男儿,可没有这般鼠辈。”

项羽所言非虚,想当年,刘邦在彭城之战中一败涂地,数十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在生死攸关的逃亡路上,为了自身安危,刘邦竟忍心将自己的亲生儿女从马车上赶了下去。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但项羽这一句句夹枪带棒的,却全是朝着刘邦的软肋去的,若换了旁人,此刻恐怕已经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然而,刘邦却非寻常人。

“项氏世代为楚将,项王出身显赫,自然无法体会贫寒人家的难处。”面对项羽的讥讽,刘邦神色如常,仿佛在诉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在那等饥荒连年的年月里,人们为了活命,草根树皮都被掘尽,易子相食也不过是常有的悲剧罢了。”

刘邦言下之意,便是比起那易子相食的惨剧,他的所作所为也不过如此罢了。

“我四十岁时,已至不惑之年,家中依旧一贫如洗,自己也是一事无成。当初投身起义军,不过是为了苟延残喘,寻一条活路罢了。谁又能料到,自此之后,我竟能扶摇直上,终至登天之势。”刘邦淡淡说道,语气中透着一丝难以言明的感慨。

“若当年身处乌江之畔的是我,哪怕江水再汹涌,我也会拼尽全力游过去。”刘邦深有感触地说着,“因为对我而言,只要尚有一口气在,便不会比往日里的境地更差,便总能寻觅到一线生机。”

人生若是跌入过尘埃般的低谷,那自此往后的每一步,便都是向着更高处迈进。

“世间皆称项王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而视我为懦夫。”刘邦自嘲地笑了笑,“可是,项王你能胜我千百次,但只要我赢得最后一次,那么笑到最后的,依旧是我这个所谓的懦夫。”

虽然他自称懦夫,但是这漫卷史书之中,又有谁能忽视他那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你以为,我便是那不知变通之人?”项羽瞥了他一眼,说道,“我何尝不知过了乌江,只需我在江东振臂一呼,又可凭江东儿郎卷土重来。”

“只是,我自咸阳一路走来,目睹赤地千里,百姓流离失所,这天下因战乱已是十室九空。倘若你我再无休止地争斗下去,恐怕那胡人便要趁虚而入,入主中原了,那时还不知这黎民又有几多劫难,而我江东子弟,又不知会有多少人再难归乡。”项羽目光深远,似是回忆过去,“既然如此,这天下是姓项或是姓刘,又有什么关系呢。”

听完项羽所说,食肆中人皆心有戚戚地点头,虽说楚汉相争已是天下凋敝,但若说这华夏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那还是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关中原有百姓两千余万,经此劫难竟只余四百万之数,岂不是正应验了项羽刚刚所说的话。

只是他这番话虽然说得在情在理,刘邦却是有点不开心,他嘟囔道,“嘿,你这话说得,怎么听着像是你把这天下让给我似的?我告诉你,我可是实打实赢的。”

虽然赢得艰辛,赢得曲折,赢得满身泥泞,但总归是他赢了。

“自然是你赢了。”项羽早已看淡过往,并不否认这一点,他长叹了一声,说道,“只可惜,当年在鸿门宴上,我不曾听亚父的劝告。若那时便取了你性命,又哪会有楚河汉界之争。”

当初鸿门宴之前,范增便告知过他,那刘季入关咸阳后,秋毫无犯,收拢人心,志不在小,已有天子气象,必须趁早铲除。只是他当时犹豫了一下,这机会便稍纵即逝了。

“不过,这今天的棋局,却是我赢了。”

说罢,项羽目光转向棋盘,眼见汉军已成死局,他举起棋子,正欲一举斩落汉军帅旗,唐棠却携着鲜香从后厨走了出来。

“高祖陛下,您刚刚点的料理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