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唐]初唐上位攻略 > 第3章 平叛

[唐]初唐上位攻略 第3章 平叛

作者:月下隔云端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19 00:43:47 来源:文学城

六月已至,校场内,恼人的蝉鸣此起彼伏,日头也渐渐毒辣,身体虚弱的人外出,怕是连半个时辰都站不住。

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到在奔驰的骏马上搭弓射箭的郎君,郎君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连眉梢眼角都有酸涩的汗珠滚落。

可他的手依然稳,眼都不眨一下,不过一息功夫,一支羽箭直直射中数丈远的靶心,力道之大几乎穿透箭靶。

“好!”贞松在一旁拍手称快,喜滋滋地拿着帕子凑近下马的杜怀信,“杜郎君好生厉害。”

“一两月就能养出这样的身手,怨不得小郎君欢喜你欢喜得紧,日日都在奴耳边夸赞。”

“奴原本是不信的,谁知亲眼这么瞧过一回,倒是奴武断了。”

看着乐呵呵的贞松,杜怀信其实有点不好意思。

他的身手哪里是短时间里练出来的,前世他玩骑射玩了十多年,要是没练出点本事,连他自己都看不上自己。

在养伤的那段日子里他就想过,想要留在李世民身边,必须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李家未来是要争天下的,所能走的路无非是文臣武将两条而已。

他一个现代人,虽然幼时被祖母逼着练过几笔书法,可是要他整天对着之乎者也的文书是万万不可。

更别说他在前世只是一个运气不错的富二代,管理公司多是倚靠去世亲爹的老人。

让他搞什么权谋政治,怕是搭进去一条命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发明创造杜怀信是一点没想过,他读书时成绩不错,可那也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

知识早就忘得七七八八了,他能记住的只有一个轮廓,内里的细节是一点填不进去。

那么…只剩下武将这条路了。

前世十多年的爱好终于派上用场。

伤养好不久,杜怀信就主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世民半点没有藏私,不仅找了他平日的骑射老师,一有空闲更是亲力亲为教导。

杜怀信只能装做新手,内心又感动又无奈。

要不是前段时日龙门附近反叛的势头一日大过一日,李世民忙碌了许多,常常跟着李渊出门,暂且没有心思落在他身上,若不然,杜怀信是真的装不下去了。

不过还好,他已有了足够的时间。

现如今,他在众人面前的形象就是一个天赋出众的少年郎,这个资本,已经足够成为跟随李世民的敲门砖。

这段时日他也没闲着,骑射只是基础。

在李世民的默许下,他要到了大量阐述古代兵法的名篇,以及讲述本朝之事的书籍,日以继夜地学着,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去询问李世民。

富贵险中求。

他不会把全部筹码寄托他人,只有自身立起来,他才能让李世民不断注视,未来上战场,他也会有更多的机会活下去。

贞松见杜怀信接过帕子擦汗,倒也没有继续吹捧,转而交代起李世民吩咐的事:“杜郎君,小郎君有请,说是有要事在长风阁与杜郎君相商。”

———————————————

长风阁,李世民的书房,名字取自宗悫的“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被侍从引入的时候,杜怀信没半点不自在。

相反,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现代人,杜怀信其实挺好奇太宗皇帝少年时期的书房的。

都说观一个人的书房,多少可以看出其人秉性,也不知李世民的书房是何种模样。

“怀信来了,可叫我好等,实在该罚。”还未入内,就听得少年亲昵的调笑。

杜怀信下意识勾唇,不得不说李世民交友方面确实很有方法,待人又热忱真挚,很容易让人放下心房与之亲近。

“不知二郎请我来是有何事?”

话音未落,杜怀信看清眼前一幕,笑容顿时僵在面上,只余下满心的震撼。

要说长风阁内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一张铺陈于书案背后墙上的舆图。

那是一张巨大的舆图,受近来恶补相关知识的缘故,杜怀信很轻易就能看出这是隋朝的舆图。

不,还不止,北方那边虽然还只有一个大致框架,但不难猜测,应是突厥等国。

细观此图,是个半成品,只有山西周围等地格外详细,连峡谷、窄道、地势方向、何处有水流等细节都一一标注。

其余地方,看样子应是结合了书籍和他人所述来画,险要关隘和大体交通要道一一注明,有的州写了一半,有的州还是空白,不算完满。

书案边上还搁着一只沾了墨的上好狼毫毛笔,舆图上的一些字迹墨痕未干。

很显然,此图作者,正是堪堪十六的李世民。

目光往左右,左面墙上挂着一副做工精细的角弓。

若是没有看错,应是李世民时常带出别院骑射玩乐的一把,看得出来主人将其保养的很好,半点损坏都无。

右面墙上是几幅大气磅礴的山水画,杜怀信不了解这个,但也看得出来应是大家之作。

再往旁些是一幅字,按杜怀信的眼力来看,字体有着王羲之的风格。

一看落款,居然真的是王羲之的字。

原来李世民喜欢王羲之的字吗?

把这个细节记在心里,杜怀信继续往书案上看去。

桌上整齐摆着一叠书,杜怀信下意识往前几步,看清了上头的名字,多是兵书,《孙膑兵法》《六韬》《吴子》等,还有几册文集与经书。

除此之外,有一本摊开着,看内容像是《韩信兵法三篇》,上头还有零碎的批注与心得。

那一手字也是极为好看的,虽还能看出执笔主人年纪尚幼,但已有了自己的风骨,铁画银钩看起来洒脱肆意。

除了书,桌上还有精巧的骏马小摆件。

一个六个,看起来应是一套。

个个英武不凡,有喝水的,有奔驰的,有休息的,动作不一,神态生动,有趣极了。

再往角落里看去,杜怀信居然发现了用来玩乐的双陆和博戏的骰子,还有一把半新不旧的琵琶。

这大大冲淡了杜怀信先前升起的震撼,再怎么妖孽,也才不过是个还未成年的少年,骨子里头还是爱玩爱闹的。

许是杜怀信的目光在那堆玩乐之物上停留太久,李世民敏锐察觉到了这点。

他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反倒大大方方介绍:“这把琵琶,是阿耶赠我的十四岁生辰礼。”

“阿耶的琵琶弹得可好了,我弹琵琶的本事是阿耶手把手教的,日后若有闲暇,我弹给你听。”

一说起李渊,李世民眼睛都亮了许多,口气是怎么也掩不住的炫耀和依赖。

“至于其他这些,阿耶虽嘴上说我不学好,可我分明就看到过,他也是玩这些的,”

李世民拍拍杜怀信肩膀,凑近了笑道:“你要是不会,我教你。”

“我可厉害了,日后带你出门,看我怎么把那些只会吹嘘的家伙打趴下。”

当未来上司表明亲近时,该怎么做?

“好啊,都听二郎的。”

杜怀信没有犹豫,回以哥俩好的笑容。

光提供能力价值是不够的,情绪价值也是极为重要的。

他运气不错,穿越的时间点里,李世民还未弱冠,李家也未起兵,这个时候亲近李世民不是件难事。

当然,杜怀信也没有傻到光靠演戏去欺骗李世民。

真心换真心,向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更何况,李世民待他挑不出半点不好,他不是知恩不报之人。

但属于现代人的警惕与冷漠也是刻在骨子里的,短时间内,杜怀信没法交付全部信任。

“嗯,龙门的叛乱一事你应当知晓吧?”

“此次叫你前来,就是想问问你,你可愿随我一道,同阿耶去往龙门平叛?”

杜怀信的心砰砰直跳,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来了。

这一个月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去往龙门平叛乱就是一场考察。

尽管清楚,以他们二人的年纪上前线是不现实的。

但能亲历战场,观察古代是如何打仗的,这对于目前只有理论的杜怀信来说,是难能可贵的经验。

至于直面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他的心理能否承受,既然已经决定走武将的路,他就没打算退缩。

好好活下去,是他目前唯一的目标,他没有时间去矫情纠结其他。

“怀信领命。”

杜怀信躬身行礼,一双眸子透着坚定。

他不会让李世民失望。

他也绝不允许自己让李世民失望。

———————————————

龙门县外,主帅营帐。

毋端儿烦躁地听着手下念着讨他的檄文。

通篇的之乎者也,他都听不懂,只晓得是骂他的。

“停停停,念这些酸学子的东西有屁用?”

“俺叫你打听,是打听这些老匹夫来骂俺的吗?”

“这次又是哪个官来打俺?”

位于下首的人一哽,山羊胡子一抖一抖,谁叫他是为数不多识字念书的人,不然他才不来干这苦差事。

“听说是唐国公,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奉上头旨意而来。”

“砰”地一声,桌子被重重一锤,毋端儿激动地嚷嚷起来:“又是那个狗贼!”

“要不是他,俺兄弟家人会那么憋屈地死吗?”

“看来那劳什子唐什么公也是跟那狗贼一路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想着打俺!”

“主帅莫急,听闻那唐国公还是有几分本事的,河东那块的叛乱就是他压下去的,如今他既来了也要早做打算。”

山羊胡子眸子一黯,要不是世道艰难,谁又想起兵造反呢?

能跟着毋端儿的人,不是家破人亡就是走投无路,这些士兵加起来,估摸都凑不出几对耶娘。

他的阿耶阿娘不也是,死在了修龙船的途中,他幸运找到了耶娘的尸体,却还不如没有看见!

那下半身被水生生泡烂,他找到时,早已生了白虫,发臭发烂,叫他生生哭到了呕血的地步。

“不提这些晦气玩意儿,前几日抢的粮呢?都分给大家了吗?不许给俺私吞!”毋端儿摆摆手,顺势将唐国公丢到脑后。

反正来打他的官都好几个了,他们这帮子装备破烂的农民兵,好活一天是一天,还是眼前的吃饭问题最重要。

“都分下去了,主帅放心。”

“那就好,还杵着做什么?还不滚去练兵!”

山羊胡子刚有了点的感动立马消失不见,苦兮兮地领命告退。

———————————————

唐国公前往平乱的消息并没有掀起太大波澜,如一颗石子投入湖水,涟漪还未泛开,被风一吹就消失不见。

近在龙门的毋端儿没当回事,远在河北的魏刀儿与窦建德更是没空关注。

自于上谷随王须拔起事,魏刀儿很快便崭露头角,不论是军事还是收服臣下之心方面,他做得向来只有比王须拔出色。

军心早已偏移,魏刀儿不是没有察觉到王须拔复杂又嫉恨的目光,但那又如何?

他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一句,若是无他魏刀儿,王须拔根本坐不到如今的位置。

整个河北,唯一能让他忌惮的,莫过高鸡泊的窦建德。

其人虽只是高士达手下的司兵,但他贤名远扬,体恤下属同甘共苦,什么好词都能往他头上套。

以己度人,魏刀儿不认为窦建德甘愿屈居人下。

现在还没有什么,但迟早有一天会碰上的,一个河北,岂能容忍两个王?

当今天子倒行逆施,荒淫无道,民生多艰,致使天怒人怨,反叛的烽火各处皆起。

不论是于魏刀儿还是窦建德,这都是一个可以去争一争的时代。

窦建德目前不过小小司兵,魏刀儿不过一亚帅耳。

未来如何,不过四个字,各凭本事。

二凤是王羲之头号狂热粉,登基后找到王羲之的书法,要求诸王抄写五百遍。

诸王:???

理智追星,从我做起。

注:毋端儿和魏刀儿正史记载都不算太多,很多描写是作者本人的私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平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