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唐]初唐上位攻略 > 第2章 摇摆

[唐]初唐上位攻略 第2章 摇摆

作者:月下隔云端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19 00:43:47 来源:文学城

许是杜怀信的目光太过炽热,李世民略一思索,倒是有了猜想:“杜郎君识得我?”

听着似询问,可配上他平静笃定的目光,这分明是陈述。

杜怀信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先不论原主生前便已家破人亡,就光是他目前所处的朝代,该如何安稳地活下去,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他很有自知之明,一个小小逃兵,一个对古代生活常识一窍不通的自己,如果失了李世民这个先机,怕是活不过一月。

“咳咳、咳,”杜怀信冷静下来,垂眸敛去眼中的思索,借着咳嗽平复腹部的抽痛。

再次抬眼时,换了一副不可置信又带着丝丝崇拜的神情。

“是、唐国公家的二郎吗?”

杜怀信停顿片刻,深吸一口气,说出来的话愈发流畅:“我虽长于乡野之间,却也听过二郎的名头。”

“李家二郎,善骑射,小小年纪便力大无比,使的弓箭都要比寻常人大上几分。”

这可不是杜怀信完全扯谎。

他前世家境不凡,从小对骑马射箭一事极为热衷。

除却公司事务实在忙碌外,他每周都要抽出空闲,去几趟家族名下的俱乐部练手。

昏迷前的种种他虽记不太清楚,可那一支救了他命的大羽箭却深深刻在脑内。

现在一琢磨就发觉了其大小不同寻常,刚好用来不着痕迹地吹捧。

李世民果然听得舒坦,斜睨了一眼杜怀信,浑身上下的得意劲怎么也压不下,骄矜地颔首示意他继续。

“二郎身份尊贵,虽是唐国公的儿子,却没有半点架子,听说交朋友向来随心所欲不问出身。”

话音刚落,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看向杜怀信的目光变得愈发满意。

是个机敏的。

他还没发话就能顺着杆子往上爬,想来跟他的想法是一致的,倒也省得他多费一番口舌。

“所以二郎愿意交我这个朋友吗?”

杜怀信双手猝然握拳,心中莫名的憋屈和痛苦涌上面来,让他的眼眶都有些泛红。

“陛下前些年不断征发劳役,兴建行宫河渠,我的阿耶阿娘都是死在这上头的!”

杜怀信觉得自己的情绪很不对,他只是一个局外人,这般浓烈的恨意与情感倒像是原主残留的。

“去岁陛下又想着征辽东,可我早已家破人亡。”

“几年前同我玩得好的阿兄,在上一次征辽东后再也没有回来,连落叶归根都做不到。”

“杜家早只剩我一人了,我又怎敢轻易送死?”

“所以我半路跑了,好不容易归了家,却发觉早已被匪寇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脑海里的画面越来越清晰,记忆也渐渐完整,杜怀信体会着原主的绝望无助,借着原主的眼睛,看着逃亡路上无人收敛的尸骨。

不知姓名,不知来处。

泪水忍不住滑落,声音愈发悲怆。

“我已经没有家了,此番要不是二郎出手,怕早已成了一缕孤魂。”

“只我死不要紧,可我背后的杜家,却是真的要断了香火,阿耶阿娘的衣冠冢亦将无人祭拜,成为荒野孤坟。”

“实乃大不孝!”

“恳请二郎收留,杜怀信万死不能报也。”

说到此处,情愈浓烈,杜怀信强撑病体,眼见就要行大礼,被李世民一手握住,强硬得将人塞回被褥当中,不满地斥道:“既那我当友人,做什么行大礼?”

“原是这样的身世,我知晓了,这段日子你且安心养伤,日后你就留在我身边。”

李世民的表情逐渐严肃,早已没了先前的轻松。

杜怀信的遭遇其实很常见,这般身世的人,随着阿耶赴任抚慰大使的路上,他不知见过多少。

可事实上,李世民心中的想法早已产生动摇。

他生于钟鸣鼎食之家,自小衣食无忧,虽是次子,却也有入宫当个三卫的理想。

男儿在世,如不能报效朝廷,建功立业,只知晓浑浑噩噩度日,又何苦来世上走一遭?

阿耶说,他四岁时,有一相面书生来他家,言他日后必将拯溺救焚、济世安民,所以给他取名世民。

他从小就牢牢记住了这个故事,所求也不单单只是功业名声,兼济天下亦是他的理想。

可是,随着表叔的行事愈发荒唐,这样无道的朝廷,当真值得他去效忠吗?

可如果不去效忠,他又该怎么做呢?

靠着一张嘴去入世救人吗?

李世民看着已然安稳入睡的杜怀信,心中却有些茫然。

有什么念头像一颗种子在他心底扎根,他隐隐能感觉出什么,却又强迫自己不去深想。

“小郎君?”贞松不知何时出现,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踟蹰地看看杜怀信,又看看李世民,压低嗓子硬着头皮开口:“阿郎回来了。”

“听说这次小郎君不仅背着他出别院,更是、更是带回来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很是生气,令奴告诉小郎君,赶紧去阿郎书房。”

原话哪有那么好听?

阿郎这次发了大脾气,直接斥责小郎君不学好,连不三不四身份低微的人都带回别院,让小郎君赶紧滚来书房。

李世民头疼似的揉揉额角,没想到这次阿耶发了这么大的火。

不过没关系,阿耶向来宠着他,等他好好跟阿耶说明情况,估摸就无事了。

至于贞松,又连累他了。

李世民想着,倒也没有多少害怕,反而冲着贞松安抚似地笑笑,确有了几分属于十五六岁少年郎的恃宠而骄。

“我许你一日假,就先回去陪陪妹妹吧,别在别院晃悠,省得阿耶发火恼怒了你。”

“小郎君,别跟阿郎犟,阿郎这次挺生气的。”

贞松既感动又无奈地看向李世民,都这个时候了,小郎君还不忘护着他。

“知晓了,去吧。”

————————————————

百闻斋内,李渊翻看着前段时日的邸报,眉头紧了松,松了紧。

当初他早早得了山西河东抚慰大使的缺,上任前,朝廷还因李浑之事而争吵不休。

没想到,不过短短一月,就被扣上谋反的罪名,其宗族三十二人尽皆处死,三族亲眷流放边远之地。

开国功臣李穆的后代都能轻易灭其全族,实在让人心凉。

纵然背后少不了宇文述的推波助澜,但这一切的诱因,却是一出“李氏当为天下”的谶言。

自两年前被陛下猜忌敲打,他日日饮酒无忌,大肆收受贿赂,这才打消陛下的疑心。

谁知…看来这纨绔无能之态还得继续装下去。

一路上也大动作搜集了不少凶猛好斗的鹰犬,是时候进献陛下,也好表表忠心。

正思考着日后打算,屋外的下人前来低语汇报,言二郎君已在门外候着了,李渊挥手,等着那个让他又爱又恼的儿子进门。

“阿耶?”李世民几步凑近李渊,于下首处冲他行礼,不忘悄悄打量其神色。

倒也不似急怒攻心的模样,这般想着,李世民就更加无所顾忌了。

光明正大抬头,面带讨好:“千错万错的都是儿的错,阿耶别生气了,气坏了身子可就是儿的不孝了。”

“来了。”李渊这会的气性已然过了,当时他初初收到关于李浑消息的邸报,本就心烦意乱。

二郎的事恰恰撞上枪口,一时口不择言语气重了些。

这会见了二郎的撒娇卖乖,顿时只剩好笑:“每每都是事后认错认得痛快,只晓得嘴上知道,下次还是照犯不误。”

“说说吧,往日纵着你和那帮子庶民来往就罢了,今次怎得还捡回来一个?”

李渊的口气不紧不慢,语调平淡,随手拿起刚刚还未看完的邸报,垂眸扫过,叫人看不见里头的轻慢和不屑。

他和这个二儿子在这方面分歧很大。

李渊不喜欢这些身份够不上边的人。

自家陇西旧族,世姻娅帝室,来往的应当是同样有身份的世家,而不是那些连字都认不全的白丁。

但他这个二儿子却不这么想,与他争执过好几次,今日他没心气,不想浪费时间。

尽管李渊已然尽力掩饰,但李世民多了解他这个阿耶,怎么感觉不出那股子傲慢。

多说无益,李世民也没纠结这个,既然阿耶搭好了台子,他也没有毁掉的打算。

见百闻斋内只有他们二人,随即将前因后果叙述一番,尽量委婉地表达了杜怀信逃兵的身份。

“你想留下他?”李渊不可控制地拔高了音调,像是想到什么,冷静了片刻才又压低声音继续道:“身份低下暂且不提,他还是个逃兵?”

“是我平日太纵着你了,才将你养成这般无法无天的性子!”

有得骂才好商量,李世民半点不怕李渊的黑脸。

少时因为身体不好,李渊对他颇为纵容,他又嘴甜聪慧,惯会讨得长辈欢心,许多事情他哭一哭求一求就能办成。

加之李渊碾转各地都只带着他一人,也无兄弟分宠,这让他的底气越养越足。

如今遇事不慌,反而大着胆子倒了杯水递到李渊手里,复又将杜怀信打伤野猪的事细细描述,赞不绝口:“此人心智能力皆是不俗。”

“纵然出身低了些,可儿喜欢得紧,日后带在身边好生锻炼,他一定不会让阿耶失望的。”

“至于逃兵的事,阿耶知道原因,本也是不该再兴兵事的。”

“杜怀信只是个不打眼的百姓,想要瞒住他的过往,依我家阿耶的能力,那是再轻易不过。”

李渊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忽然停下,想着李浑的事情。

李家二郎的名声在宫里头向来同成熟稳重沾不上边,他跳脱自在,为人最厌烦束缚,做事多凭心意。

最重要的一点,他年纪还小,还只是个不懂事的、束发不久的小儿。

许多事情,李渊不方便出面,不代表李世民不行。

不过几息,李渊就想好了日后的打算,有些事情,他得让李世民先做起来。

李渊是不喜李世民交友荤素不忌,但他承认李世民看人的眼光。

“罢了,骂你也是无用功,往后一旬断了打猎的心思,给我安生片刻。”

李世民内心暗暗叫苦,但也知道分寸,阿耶都让步了,恰如兵法中所讲穷寇勿迫,可不好再咬着不放了。

“儿都听阿耶的。”

———————————————

三月的天,稚童的脸。

前日又湿又沉的寒风尤令百官心有余悸,今次倒是艳阳高空挂,无端使人生出一股子燥意。

太原行宫内,早已有懂事的宫女太监提前备好冰盆,还有机灵想要博一把富贵的,借着执扇的活刻意在陛下跟前表现,一双眼儿勾人得紧。

坐于上首的陛下杨广一颗心蠢蠢欲动,但又想起刚刚收到的突厥异动的奏折,顿时什么心思都无了。

这帮子可恶的夷狄,就不知晓安分点,要非前头有个辽东之事挡着,他早就腾出手收拾了。

说起来都怪贼子杨玄感,若非此人,辽东早已成为他的掌中之物。

这帮子反贼,实在可恶。

默默痛骂了几句,杨广很快甩开念头,心思又活络起来。

算算日子,已是三月末了,进入四月,天气就会越发酷热难耐,也是时候准备启程汾阳宫了。

等养好精神,八月刚好巡游北塞,振我大隋国威,给那帮觊觎中原的狼子野心之辈好好开开眼。

杨广一边得意地思索,一边唤来贴身内侍,刚想吩咐下去不日摆驾汾阳宫,突地想起自家表兄来,一时间饶有趣味。

尽管这几年李渊的表现让他甚为满意,但多敲打敲打总没有错。

不过一个小小臣子,尽想着结交豪杰贿赂人心,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陛下?

“福禄,近日来唐国公那可有消息?”

陛下疑心病又犯了。

内侍福禄躬下身子,出口更加恭敬:“问陛下安,那唐国公近日来正大肆搜集鹰犬。”

“前段时日还为一只毛色纯正的黑犬一掷千金,陛下素喜这些,想必再过几日,就能看到唐国公上表的折子了。”

“好!还是自家人最懂朕心。”

杨广在开怀时素来不吝啬嘴上的赞赏,又不用实际付出什么,还能看到李渊那老小子极尽讨好的模样,真是令人舒心痛快。

他是半点不担心李渊想反,就他那个阿婆面阿婆性格,又能成什么大事呢?

“福禄,传令下去,不日摆驾汾阳宫。天气渐热,朕不欲百官同朕受苦。”

“且百官操劳国事实属劳累,今次特许天子随行,让他们跟着一同避暑,以彰显朕的恩德。”

福禄内心腹诽,这明明是陛下自己想要享受,还偏偏渡一层体贴臣子的光,这样拿着大旗唬人的事,陛下不知做过多少。

但他只是一个小小内侍,不管如何想,面上依旧一副八风不动的样子,领命退下了。

雁门之围倒计时,史书上二凤第一次高光时刻。

另外,作者笔下的李渊是一个偏向于精致利己又冷血的官场老油条,和传统的优柔寡断老父亲形象有较大出入,不喜勿喷。

注:宇文述就是那个杀了杨广的宇文化及的爹。他的另一个儿子宇文士及,在武德朝是秦王党。

李世民小时候身体确实不好,这个有李渊为李世民祈福的碑文证据。

李渊也确实看不起家世不高的人,他连刘邦都看不起。

帝尝从容夸语曰:"前王多兴细微,间关行阵而后成功。我家陇西旧族,世姻娅帝室,一呼倡义,不三月有天下。非刘季亭长、萧曹刀笔吏比也。"出自《新唐书列传卷十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摇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