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94章 莫步后尘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94章 莫步后尘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2:45:51 来源:文学城

忠仆之所以名之为忠,以其于主公生前之荣光,与身后之哀荣,皆深谋远虑,兼而有之也。

四仆之忠,或未深谙机巧,一经郭婉之微言诱引,遂慨然纳支谦斋僧法会之请,许其入府焉。

既闻法师慨允,四仆难得同时露出喜色盎然之貌,遂以极尽卑微之态,言辞恳切曰:“既蒙法师垂青,肯为吾主主持斋僧法会,敬请法师与小娘子屈尊移步,至敝府小憩片刻。”

言罢,四人躬身引路,面带虔敬之色,诚惶诚恐,唯恐有所怠慢。

不得不说,支谦姿容俊逸,一旦闭目凝神,掩其眸中灵动之光,更显宝相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他闻言,含笑微微颔首,以示允诺。

郭婉亦乐见于此,随之轻移莲步,二人同行,步履间尽显从容不迫,气度超凡脱俗,宛若仙人降世,令人心生敬仰。

沿途览胜,但见府邸广袤,然氛围略显清冷,少有人声鼎沸之景。

时维夏秋更迭之际,花栅之内,昔日繁华已逝,唯余残枝败叶,零落其间。

几茎秋菊,经霜打之后,更显凋零,枯枝败叶,低垂花托之上,倍添萧瑟凄凉之感,令人心生哀怜。

支谦与郭婉步入庭院深处,竟未见一洒扫之婢,唯有四名忠仆在前引路,径直趋向孙翊居所之正堂。

未几,似闻男子步履沉重之声,及至郭婉一行人距房门丈许,忽有二府婢仓皇自内而出,慌慌张张,屈身行礼于冰冷石板之上,颤声而言:“敢问尊驾何人?”

自孙翊遇害之后,此正堂即由徐夫人所居。

缘于屡遭妫览之扰,徐夫人遂佯装畏人,每逢府外宾客至,未明其身份之前,绝不轻易示人。

四名忠仆深知自家夫人畏生之态的苦衷,遂苦笑后连忙向徐夫人释疑,来者乃后日为主公做法事的普济禅寺高僧支谦。

郭婉与支谦相视一眼,乃向门内温言曰:“请问徐夫人在否?我等不告而访,实属冒昧,望乞见谅。”

说话间,她与支谦越过两名府婢,刚刚往前迈了两步,便又听到室中传来徐夫人有些慌乱的回应声:“请法师暂候片刻,容妾……”

郭婉与支谦闻语,遂踯躅驻足,旋身顾向四仆。

仆辈以手势引之,示意入廊稍憩。

俄而小半时辰已过,忽闻身后徐氏之声,满载歉疚之情:“方自冗务中脱身,蓬头垢面于舍,未及整饬仪容,致使法师久候,实为歉然……”

郭婉闻此,乃回眸顾望,及睹徐夫人之形容,不禁哑然失笑。

眼前的徐氏,未盘发髻,青丝仅以发箍束于脑后,面容素净至极。

但其左眉梢微微上扬,颇有嚣张之态,想来是慌乱间黛笔勾勒所致。

其衣着倒无大碍,身着浅灰色厚重深衣,唯帔子仅搭于一臂,另一端已曳于地。

郭婉见状,眼中含笑,而徐氏则面色端庄,欠身行礼之际,手臂已悄然移至身后,欲牵引帔子以正其位。

边行此小举,边镇定而言:“法师愿为明府施术,实乃幸事。一应酬劳,愿先呈法师。”

郭婉静立支谦之畔,未急应对,但抱趣而观徐夫人之态。

前世禁中,宫人持重,罕见妇人有此失仪之举,见其一面勉力持重,一面苦寻披帛,指已触之,一拽复落,如是再三。

终,徐夫人展臂,以双手捧出团纹锦帛之披帛,语淡而释曰:“此不过蜀中年前所买的寻常团纹锦料,若贵人有所好,妾岂敢自秘。”

被郭婉瞅,徐夫人不恼也不羞,就直接说,若她喜欢,就送给她。

郭婉举手,轻揉其眉际,乃启口而言:“适才与法师共购于市,事毕遇明府君之忠仆,遂踵至访谒,未意惊扰主人,实乃歉然。”

徐氏闻郭婉之言,面上掠过一丝疑云,旋而省悟法师一行犹立门外,遂急忙退步,恭请众人入内。

盖因家主仙逝之故,室中点着香火,郭婉甫一入门,便嗅得一股陈木之气。

但于这股气息之中,又夹杂着一缕似有若无之幽香,两相交织,非但不显难闻,反倒有一种令人心神宁静之感。

郭婉瞥视堂案之上铜制香炉,复而言曰:“吾常闻吴中之论,谓江东合香,徐夫人堪称甲等妙手。昔日未曾深究,今朝亲临香阁,果觉其妙意非凡。”

徐氏擅长卜卦,也会制香。

徐氏先投一香于炉中,闻郭婉之语,面露苦楚,叹曰:“贵人何方神圣?闻君此言,妾实不知应以何情应对。妾之粗鄙技艺,未尝自秘,夫君在世时,满府上下皆多得赠用。然夫君不幸遭贼人杀害,妾虽怀香,又如何能自珍?”

听徐氏言及孙翊,郭婉心中一定,遂仿徐夫人之态,亦叹曰:“前明府君虽已仙逝,然夫人亦须振作。此番吾等为明府超度,实欲稍慰夫人之心。不知夫人后计为何?”

徐夫人深施一礼,及至抬头,眼眶已微微泛红,语声亦添几分淡淡:“妾深知贵人善意,若蒙垂怜,庇护妾身,自是无所忧惧。”

“然妾不过邢家之余,有幸寄身明府府中,不知天地之广,更不堪人间纷扰。薄命如斯,实难承此厚恩……惟愿尽心教养庶子,老死于此,不复他求!”

非谓徐氏与孙翊生前情深意重,那也是相敬如宾。

不过孙翊既逝,徐氏无嫡嗣,仅一妾生子,日后于宛陵乃至江东,恐将渐为人所忽视。

既为孙翊遗妇,不论孙权是否善待于她,日后宗室之供养,自不会短缺。

徐夫人惟愿尽心抚育孙翊独子孙松,待其成人,或可得一己之自由。

表面上,徐夫人固然未向郭婉透露半点复仇之意。

但郭婉乃好事之人,见徐夫人言辞闪烁,对自己和支谦不愿深信,索性便借妫览对徐夫人的无礼,力劝其随己离开宛陵,远离江东。

闻郭婉此言,徐夫人不禁愕然,未曾想初见便遭此劝。遂奇而问曰:“足下何人?欲引吾往何处?”

郭婉微微一笑,答曰:“妾掖庭女史,见夫人境遇困厄,特来相劝。”

“若夫人有意,妾愿携夫人远离江东之地,于禁宫深处觅一安身立命之所。”

“掖庭?”徐夫人疑惑反问。

“足下莫非曾是汉宫之人?”徐夫人复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探寻。

闻此,郭婉微微颔首,徐夫人眉头微蹙,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徐夫人缓缓开口,反驳道:“贵人此言差矣。妾孙氏遗妇,宗族供养,自当无缺。且幼子松,尚需抚育,岂能轻言离去?”

“孙松年幼,自有生母养护,无需夫人挂怀,”郭婉淡淡而言,抬手替徐夫人将披帛扶起,复劝曰,“夫人虽得宗族供养,然妫览之徒,岂是良善之辈?”

“夫人若继续留于此地,恐日后多有烦忧。吾观夫人,才貌俱佳,何不借此良机,远离是非之渊?”

郭婉此语,当然也是为徐夫人深思熟虑之计,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借远离妫览之机,探其心中对妫览的恨意与戒备深浅。

因未知徐氏图谋诛杀妫览的确切时机,郭婉故以此言试探,欲窥徐氏对妫览杀意几何。

“不劳贵人费心,妫览将死之人,对妾难构威胁。”

徐氏垂眸低语,其声细微,除郭婉觍颜近听之外,就连侍立其侧的支谦亦未能明晰其言。

“夫人所言何事?”支谦茫然问道,神色略显呆滞。

而后,好像明白过来什么,秉持出家人不窥人私之戒,他双手合十,闭目请辞,不欲再闻。

支谦心中已然明了,自郭婉提出随他一同入市采买法器之时,定有他事,故不愿在此旁听他人密谈。

徐氏见状,忙扯出一抹僵硬之笑,吩咐府中婢女引领支谦前往客房歇息。

一时之间,房中唯余徐氏与郭婉二人。

“此时无人,贵人欲言何事,但说无妨。”

徐氏说罢,似已预备洗耳恭听,但未及郭婉启齿,徐氏便已淡然续道:“妫览之事,无须贵人费心,妾无意复仇。”

郭婉尚未开口,徐夫人已举手截断其言,语调之坚定,神情之哀戚,尽显无遗。

闻徐夫人拒绝之决绝,郭婉不禁怔然一瞬。

人若久居一隅,潜意识中便畏于变迁。

徐氏虽聪慧内敛,但自幼生于江东,历经诸多残酷血腥,且无至亲可依,不敢轻言离去,亦属常理之中。

郭婉虽已料及徐氏会拒其同赴许都之请,但实未料到,徐氏竟拒为孙翊复仇。

此等情状实与史实相悖。

徐夫人必不会因贪生怕死而屈从于妫览,若真如此,岂不是前世枉读史书。

如此观之,唯有一解,即徐氏不信郭婉,故不愿吐露其欲谋杀丹阳太守戴员及丹阳大都督妫览之谋。

诚然,初次相见,尚存疑虑,亦是常理。

由是郭婉需速得徐氏信任,方能得其计谋。

郭婉沉吟片刻,复又言道:“妾并非力劝夫人随吾同赴许都,实乃望夫人莫步桥氏后尘。”

桥氏,是孙策的夫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