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95章 脱却丧裳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95章 脱却丧裳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2:45:51 来源:文学城

昔孙策雄踞江东之时,已闻庐江皖县有桥氏二女,姿媚绝伦,名动四海。

遂与挚友周瑜,同诣桥公门前,愿结秦晋之好,卒各得大桥、小桥二佳人,一时传颂千古,史册昭昭,令人欣羡。

当初孙策与大桥是多么的羡煞旁人,如今大桥夫人的际遇就多么让人怜悯。

因为,成亲仅逾四月,孙策遽然仙逝,大桥亦随之而嫠。

孙策既殁,大桥的境遇殊为可悲。

以策之子嗣尚幼,未能承继江东之伟业,而大桥之美艳,又易招嫉妒与祸患。

曹操曾垂涎二桥之姿色,私誓曰:“吾愿荡平四海,以成帝业之基;亦愿得江东二桥,置之铜雀台中,以娱晚岁,虽死无憾!”

由此可见,二桥的倾城之姿,魅力无双,诸葛亮亦曾借此为由,挑拨周瑜之怒,共谋抗曹大计。

至于江东的基业承继,孙策已预为筹划,悉归孙权之手。

而大桥与今之徐氏相类,皆无嫡亲子嗣。

孙策仅有一庶子,名曰孙绍。

今大桥独居江都,悉心教养孙绍,其中甘苦,唯有自知也。

不过孙权犹疑忌未消,既虑其子长成后受人蛊惑而图大业,复恐大桥的美色为江东招来祸端。

故,孙权终将大兄孙策妻儿逐出吴郡,迁往江都,远离孙吴的权力漩涡。

称帝之后,孙权封孙策之子孙绍为“吴侯”,旋又改封为“上虞侯”。

陈寿在《三国志》中,曾讥孙权曰:“割据江东,策之基矣。而权之尊崇未至,策之子仅得侯爵,于义实有不足。”

此言之意,乃谓江东之天下,实为孙策所创,而孙权对其后裔的关照,殊为吝啬。

孙绍之爵,仅止于侯,于理义上,实有亏欠。

闻郭婉言及桥夫人,徐夫人神色黯然,怔然良久。

数日之前,徐氏还与夫君孙翊,言及此可怜的早寡兄嫂,且欲待丹阳局势稍安,便往江都探视嫂嫂,相陪数日。

岂料仅隔数日,彼亦步嫂嫂之后尘,痛失夫君矣。

“步桥夫人后尘?此言何解?”

徐夫人聪慧过人,自不难揣度己身当下之境,恰似当年小霸王殁后之大桥。

但是,虽境遇相仿,然徐夫人不解郭婉所谓“步其后尘”之意。

盖因徐夫人自觉与大桥似有不同之处。

大桥孀居江都,昔日乃江东之主母,曾有“龙驭”之继,而今徐氏则为孙权弟妇,宗理上于孙权并无大患。

郭婉淡然言之,并无恫吓之意:“正因桥夫人乃讨虏将军之兄嫂,故将军或有照拂。而夫人仅为弟妇,讨虏忙于俗务,恐难周全。”

孙权之所以稍护大桥,乃因其存在或撼动己身的地位,而徐氏则微不足道,其日后之境遇,全凭天命所归。

孙权忙人一个,无暇顾及于她。

徐氏闻言,却不上当,摒弃脑海中纷扰之思,继而启口问郭婉道:“吾若连此等自救之策皆无,活之亦无用。且夫君已逝,城中人心惶惶,若以健奴护我出城,更添忧恐。”

徐氏并未被郭婉牵着鼻子走,不过也洞悉了戴员与妫览掌权后丹阳的局势。

她也知道自己难以逃脱妫览之手。

唯有……

杀之。

“健奴难敌强兵,力冲出城,非善策也。”郭婉否定了徐氏欲倚二三十府中壮仆而离丹阳之念。

木棍怎敌铠甲?

双拳难挡众足。

纵彼府中亲信壮仆勇猛无双,亦难与郡中持甲胄利器之官兵相抗。

思绪繁复,徐氏终是摇了摇头,心中本无意逃离。

经郭婉一番情感激荡之言,她方回过神来,问道:“女郎与法师急于归都?”

“待宛陵局势稍稳,出城自非难事,无须急于此刻。若有所需,可于此处取些物件应急。”

徐氏心生疑惑,逐渐感觉到不对劲。

郭婉言下之意,似其自身处境更为凶险。

她不解郭婉为何宽慰于她,故而试探性地问道:“女郎可是遭遇了难处?”

郭婉本无诳慧者之心,遂取一席,于孙翊之灵位前跪坐,自徐氏手中接香,虔诚地插于面前之香炉内。

“实陷危局,且难逾夫人将逢之厄,”郭婉于孙翊之灵前肃然敬香,口吻恬淡而言道,“吾辈性命,悬于戴员、妫览之掌握,夫人若不速除妫览,妾与吾主,恐数日之间,即蹈幽冥之境。”

香炷既插,郭婉神色宁静,目光悠然转向徐夫人,续言曰:“与夫人既有缘会,经诸波折,得觐见夫人之颜。然亦无缘,无缘与夫人共赴许都。吾辈命若悬丝,旦夕不保,此乃天数也。”

徐氏未尝预料,妫览、戴员亦有取郭婉等人性命之意。

“恶徒贪婪无度,罪行累累,一恶难掩其全。”

徐夫人垂眸轻叹,目光未与郭婉之静注相接。

继而缓缓言道:“人生如寄,缘分天数,实难违逆。命里有时,终当归至;命里无时,莫强求之。既与女郎有缘会,愿此缘绵长,非若朝露之晞。”

“吾欲为女郎演一卦,以卜他日吾等之缘分,究为江河之绵邈,抑或朝露之瞬息。”

徐氏精擅蓍龟,郭婉素所洞鉴。闻徐氏言,郭婉颔首默许,任其推演,心若止水,静待其果。

虽说是卜算二人日后之缘分,但郭婉心明,此乃卜算诛除妫览、戴员之吉凶。

若是心神放空,不念那将举屠刀之妫览、戴员,郭婉倒觉徐氏之占卦颇有趣味。

徐氏端坐于案前,面前摆放着龟甲与蓍草。

她先是净手焚香,以示对天地神灵之敬。

而后,徐氏轻抚龟甲,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似在与天地沟通,祈求神灵指引。

接着,徐氏将龟甲掷于案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徐氏细观察龟甲上出现的裂纹与图案,又取蓍草,依古法揲蓍,以求卦象。

随着蓍草之移动与组合,卦象逐渐显现。

徐氏凝视卦象,眉头微蹙,似在解读其中奥秘。她时而沉思,时而轻叹,似有所悟。

郭婉见状,心中微动,问道:“卦象如何?”

徐氏凝视卦象,眉头紧锁,沉吟良久,始言道:“此卦乃《易经》之《坎》卦,坎为水,险陷之意。卦中九二爻变,化为《艮》卦,艮为止,又寓守正之意。”

“此象显示,前路虽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然若能坚守正道,矢志不渝,终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又观互卦,《震》为雷,《坤》为地,雷动于地中,寓意潜力无穷,待机而发。此乃吉兆,表明吾辈虽处逆境,但潜力深厚,只要时机成熟,便能一举成功。”

“然亦须留意,《坎》卦之下,隐有《离》象,离为火,寓意变故与冲突。此象警示吾等,行事需谨慎,以防火上加油,徒增事端。”

郭婉点了点头:“慎防火患……诛贼之举,务必筹谋周密,步步谨慎,以确保万全之策,勿使奸贼因火之故而遁逃,致使前功尽弃。”

郭婉回味总结一番,意思是徐氏此行需慎之又慎,莫因火事之虞,令恶贼漏网,终致功败垂成。

徐氏斜睨郭婉,对其断定自己欲诛妫览、戴员之事不再置喙,转而以一种超然物外之态淡然而言:“诚然如此。”

“人生有命,富贵在天。若能手刃奸贼,则吾等缘分自当深厚;若不能替夫君雪恨,吾宁以死明志,彼时,吾等日后之缘,自是烟消云散矣。”徐氏将龟甲烧尽,叹了一口气。

“但,婉更愿与夫人缘分绵长,婉实难割舍夫人之美貌睿智、胆识过人且心思缜密。心向日后能与夫人日日并肩同行。故,夫人若有所需,婉必当倾尽全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郭婉笑语盈盈,言辞间尽显与徐夫人情谊深厚之态。

“汝真乃顽皮的小女郎,”徐夫人含笑颔首,同郭婉玩笑话言道,“人惟气不可自盈,安能任笑骂于人而无所动哉!既如此,吾便随意驱使于汝,望汝日后勿生怨怼之心!”

徐氏虽年轻,然训诫郭婉之时,其态俨然。

若有旁观者见,亦必觉其场面甚是滑稽。

二妙龄女郎,闭门共谋诛贼之策,此景既令人心悸,又觉滑稽可笑。

郭婉费尽半日之功,方得破徐氏之心防,由此可知徐夫人于人事之戒备,实乃深沉难测。

恰好支谦法师将在孙翊头七,为其举办斋僧法会,郭婉借此良机,轻而易举地未引起他人之疑,安然入住徐夫人之苑内。

经数日之筹谋,徐氏与孙翊旧部亲信已做周密之布置。

定诛戴员、妫览之日,恰为孙翊头七之期。

越日,徐氏身着石榴花色襦裙,鲜艳披帛映其娇颜如花,身姿绰约,发挽高髻,足蹬尖头丝履,其上纹饰亦是绚烂夺目,宛若步步生莲,踏花而行。

徐氏之美,江东皆知,此番装扮自是相得益彰。

然则,场合殊为不妥,今日乃其夫君孙翊的头七之祭。

常妇于夫君悼念之日,多素衣淡妆,以寄哀思。

而徐氏则反其道而行之,盛装打扮,艳若桃李,宛若初嫁之新妇,其态甚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