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60章 荀令留香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60章 荀令留香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2:45:51 来源:文学城

堂倌悄然退至帘后,郭婉方展颜嗔笑,轻启朱唇,戏谑而言:“子伯,何时竟授吾制香调粉之艺?此等雅事,未曾闻教也。”

言罢,心中暗自思量,原只道是以铺主之名示人,未料娄圭竟令她担纲制香大师之名,此中曲折,颇耐人寻味。

“吾铺现今,何人执掌香氛之艺,调粉成香?”郭婉复又蹙眉,眸中闪过一丝疑虑,向娄圭问道。

娄圭闻言,搁下手中账簿,其上朱墨交织,犹如锦绣文章,他先是赞叹道:“主人所授记账之法,朱入墨出,精妙绝伦,用之数日,十分趁手。”

继而,他缓缓道来铺中之事:“实不相瞒,吾铺目前尚未觅得制香良师。”

“所售香料,皆出自荀令君府上重金礼聘的女侍之手,彼以其精湛技艺,为吾铺特制香粉。然,此非长久之策,吾亦深知。”

郭婉闻言,秀眉轻蹙,沉吟片刻,缓缓而言:“子伯言之有理,借他人之香,终归非长久之策。吾铺欲立于市而不倒,必当独树一帜,制香之术亦需自家血脉相承。”

“吾虽非此道中人,然偶闻数种制香之料,子伯兄可记之,命铺中堂倌试制,观其香韵如何。”

“愿闻其详!”娄圭拱手以待,目光中满是期待。

郭婉轻启朱唇,细述道:“丁香半两有余,檀香、甘松、零陵香各一两,生龙脑少许以增其清,茴香五分,需略炒以去其生涩。”

“此诸香混合,右研为细末,薄纸包裹,纱囊盛装,随身佩戴,香气氤氲,令人心旷神怡。”

“至于茴香,生则香气不显,过炒则焦味四溢,用量多则药气过重,少则难显花香之韵,须得逐量斟酌,方得旖旎古香。”

言及此,郭婉思绪飘远,忆及前世之事,遂又言:“唐人皆爱香成痴,家中置炉焚香,衣柜藏‘浥衣香’,出行则佩香囊,更有甚者,以香料筑屋,使香气弥漫于生活之每一隙。”

“昔日宗楚客之宅,便以沉香、红粉涂壁,开门之际,香气扑鼻,宛如仙境。”

韦皇后心腹宗楚客,前世跟她关系还不算僵硬之时,就曾经分享过自己家中珍藏的荀令香给上官婉儿。

此香据传乃汉末荀彧所用,其香幽邃,令人神往。

郭婉不禁遐思,今世荀彧是否已用此香乎?

不得而知。

娄圭闻言,面露惑色,询曰:“唐人为何方神圣?宗楚客之名,圭也未曾耳闻。”

郭婉苦笑以对,解释道:“宗楚客,乃吾旧识,同里之人也。吾所居之地,名曰大唐里,故言唐人以喻之。”

郡下有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亭下有里,即郡县乡亭里。

娄圭闻之,神色动容,赞叹道:“原来世间竟有如此雅趣,主人提及宗楚客,莫非今日所言香方,即为其所赠?”

郭婉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追忆之色,道:“然也。昔日宗楚客曾赠予我一方古香,其香幽远,令人难以忘怀。”

“今日所言配方,就是那方古香。吾愿与子伯共研此道,期吾铺之香,亦能流传百世,成为世人竞相追逐之佳话。”

昔在先秦之世,香料已蔚然成风,载于典籍。

如《诗经·王风·采葛》所云:“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时人采撷葛藤艾草,风干入囊,或佩于身,或置于室庐衣物之间,以洁体、祛湿、辟邪疫。

贵族更以香草为饰,彰显身份之尊,屈原《离骚》中,香草之名纷至沓来,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绘就一幅“香草美人”之图,寓忠贞爱国之志。

士大夫亦效之,香囊随身,翩翩君子之风尽显。

但先秦时期的香料,多限于本土草香,艾、萧、蕙、兰、桂、芷、茅等,自然之香,质朴无华。

及至西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始通;

南越归汉,海上丝路亦辟,商贾往来,络绎不绝。

《后汉书·西域传》载:“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在这时,异域香料,渐入中原。

其烟微香长,珍稀难得,遂成皇亲贵胄之宠,以彰身份之尊。

东汉之后,进口香料记载日增。

窦宪遣班超购良马苏合于大月氏,汉明帝后马氏倡俭,独不用香薰;

桓帝时,刁存口臭得赐鸡舌香,不解其意,以为赐死,悲泣告别,传为笑谈。

桓、灵之世,胡风盛行,香料愈贵。

汉灵帝于西园,以茵墀香沐浴,余香绕梁,渠水亦香,谓之“流香渠”。

如今汉末,也有不少人爱熏香。

郭婉清楚得很,如今的尚书令荀彧,就是其中之一。

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记之曰:“荀令君至人家,坐席三日香。”

尚书令荀彧的府邸,女侍执炉焚香,为令君熏衣,一时成为风尚。

其实魏文帝曹丕,成年后亦好此道。

等到日后,曹丕为迎美人薛灵芸,路焚香以待;熏衣过甚,马惊堕地,伤其膝,而曹丕亦不改其乐。

可见如今香料是多么受追捧。

魏晋以后,熏衣成风,名士皆尚之。

颜之推《颜氏家训》云:“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宫廷之中,香方秘传,如“汉建宁宫中香”,集诸香之精,用料考究;

葛洪《肘后备急方》载“六味熏衣香方”,香且益身。

西晋石崇,富可敌国,厕中亦有美婢持香囊侍立,刘寔误入,以为内室,笑谈一时。

石崇奢侈,麝香甲香,皆用于厕中,侍女持囊,更添奢华。

驸马王敦,虽见惯世面,亦有尴尬之时,误饮澡豆为干饭,方知宫廷之奢。

襄城公主虽贵,于石崇之甲煎粉、沉香汁,犹有不及,洗手之奢,可见一斑。

如此种种,皆香料的魅力。

郭婉未明言此香方或为荀彧所用,但娄圭亦未觉有异,足见此方荀彧还未于今世使用,他们尚可拿来一用。

郭婉心中疑虑顿消。

于是,她索性再述数种后世流传的香方,一一嘱娄圭详记,以待铺中闲暇,命堂倌逐一尝试调配。

“吾尚有数方,皆乃宗楚客香道之精粹,子伯可一一记下。”

“有龙涎香与麝香合和,辅以蜜糖调和,其香浓郁而持久;”

“又有茉莉、栀子、玫瑰三花并蒂,取其自然之露,蒸馏而成,香气清新脱俗,宛若春日初绽之花;”

“更有一方,乃是以沉香为基,佐以丁香、肉桂,微火慢熏,其香沉稳而深邃,有安神定志之效。”

言毕,郭婉眸中闪烁着期待之光,继续说道:“吾铺之中,若得此数香,必能吸引四方宾客,争相品鉴。届时,香气缭绕,铺门若市,吾等之业,定能更上一层楼。”

娄圭闻之,亦是满心欢喜,连忙执笔记录,誓要将这些香方一一尝试,不负郭婉所托。

俄而,铺中门扉轻启,一缕清风携着外界喧嚣悄然入内,却瞬间被这满室幽香所化,归于宁静。

步入者,乃荀彧府上负责采买香粉的婢女,名曰翠柳,身着淡素罗裳,举止间尽显大家闺秀之教养与风范。

翠柳眸光流转,环顾周遭,最终落定于郭婉与娄圭二人身上,启朱唇,声若黄鹂出谷,温婉动人:“敢问此间,莫非是新近崛起的香脂雅肆?”

“吾家唐夫人,久慕此地香氛缭绕,特遣奴婢前来,欲为夫人采撷几样上佳脂粉,以饰容华。”

郭婉本来不知唐夫人是谁,经娄圭提醒,才知是荀彧的夫人唐氏。

郭婉闻言,眸光微闪,心内暗喜,然面色如常,以礼相迎:“原是荀府贵客莅临,未曾远迎,万望海涵。吾铺虽小,然所藏香脂皆经精心调配,定能契合夫人之雅趣。”

“然在此之前,吾尚有一物欲献于夫人,或能更添夫人之风采。”

翠柳闻言,眸中闪过一丝好奇,微微欠身,柔声问道:“咦?愿闻姑娘高见。”

郭婉浅笑盈盈,自袖中取出一卷古朴竹简,轻置于案上,言道:“此乃一古传香方,历经千秋岁月,其韵犹存。婉斗胆,欲以此香方敬赠唐夫人,聊表敬意。”

“此香非但香气高洁脱俗,更有宁心除烦之奇效,与夫人温婉气质,实乃天作之合。”

正是方才所说宗楚客所赠的荀令香。

翠柳闻言,目光落在竹简之上,心中暗自思量,随即道:“此事重大,奴婢需先禀明夫人再做定夺。不过,若真如姑娘所言,此香方确是难得之物,荀府自当重谢。”

要不要收下香粉铺子所赠之物,翠柳做不了主,需得有主人同意之后方能收下。

郭婉颔首,以示理解,复又补充道:“诚然,此香方需配以精选之料,细加炮制,方能尽显其独特韵味。”

“婉愿亲自赴府,指点府上香匠,确保每一缕香气皆能完美呈现,不负夫人所望。”

翠柳闻言,心中更是满意,欠身一礼:“姑娘高义,奴婢代夫人先行谢过。待奴婢回府禀明夫人,定当速来回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