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59章 提点曹丕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59章 提点曹丕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2:45:51 来源:文学城

溯及秦、西汉之世,世人于嫡庶之别,观念尚浅;

逮至东汉以降,历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嫡庶之分始渐重矣。

孽者,庶子也,于汉末世风,虽倡嫡庶之辨,然实未严苛至此。

曹操,一代枭雄,非拘于礼教之辈,其于庶子曹冲之爱宠,可见一斑。

故曹丕之所以不得宠眷,实乃性情使然,非嫡庶之分所能囿也,乃自身之质,难以取悦于尊长也。

郭婉如今虽未及盛年,但前生世事沧桑,历经风霜,故以老母之慈态,怜悯地顾视曹丕。

此子幼时,即困于父爱之争,心绪纷扰。

及至成人,复与诸弟阋墙,竞宠于父前,呕心沥血,方得魏王太子之尊。

终待其父曹操龙驭宾天,曹丕始得展天子之威仪。

但天命不佑,享国未久,亦随先父而逝。

哀哉!

其一生辗转于权力之场,终未得长久之安。

未及深怜曹丕之遇,郭婉转而自怜,忧思愈甚。

想曹丕尚得父荫庇护,己身何所依凭?

她甚至榜不上郭嘉的大腿,只能自力更生,另寻出路。

培育一个周不疑已经算是使出浑身解数,至于让她如今就跟曹丕有什么眉来眼去的互动,恕难从命。

池子太浅,实在养不了大鱼。

此情此景,令郭婉心绪难平,苦恼倍增。

“女史心绪何所之?”

曹丕察郭婉神色变幻莫测,误以为其已经为自已筹谋出良策,遂急声而问。

声虽沉而含怯,盖因年方十五,值变声之际,声若公鸭,恐旁人闻之生异,故抑之甚低。

没待郭婉回答,曹丕又闷声道:“彰弟先于丕而成婚,得先享天伦之乐,女史以为,丕当如何自处?是否应求父亲赐婚旁氏之女,以成家室乎?”

曹丕语带郁气,实非期望郭婉稚龄女史能解其惑,不过是寻一处宣泄口,借此一吐胸中块垒耳。

曹彰与吾皆卞夫人所出,奈何父亲独宠彰弟,乃至尚公主之荣,亦越吾而予之?

曹丕心中想道,甚是不平。

郭婉微指丕以路径,示其出示符节,以令皇城端门守卫验之。并没有回答曹丕的问题,而是徐徐反问曰:“昔霍去病有云:‘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公子岂必急于先室家而后功业乎?”

“昔年贾谊年方及冠,即怀壮志,求试属国,誓缚单于,以制其命;”

“终军亦以妙年韶华,弃繻入关,奉命使越,长缨缚王,羁归北阙。”

“此二子皆少年英才,彼等成就,岂先成家而后立业乎?”

郭婉凝视曹丕,正色厉声说道:“公子何须拘于世俗之见,以为成家乃立业之先?”

“大丈夫当先立其志,展其才,而后家室自安。”

郭婉虽无一语惊醒梦中人之能,然其温婉之语,足以令曹丕心神稍定,理智渐归。

历史上魏文帝之姿,岂是轻易为私情所困,一蹶不振之辈?

闻郭婉之言,曹丕神色渐变,深沉如渊,仿佛前番诉苦之人,非他曹丕也。

其目微敛,眸中精光内敛,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之笑,说道:“女史之言,犹如暮鼓晨钟,振聋发聩。丕本非懦弱无能之徒,一时感慨,失态于前,幸得女史提点。”

一边说着,曹丕一边转身负手而立,望向北方,身姿挺拔,气势恢宏,尽显王者之风范。

“吾当亲赴冀州,助父亲扫平袁氏之患,而非囿于司空府邸,与诸弟争宠于膝下。”

“女史,汉宫此行,丕心领而身不至矣。丕知天子政务繁忙,无暇召见微末之臣,故特此辞别。”

言罢,曹丕躬身向郭婉行礼,其辞恳切,意态决绝。

郭婉闻言,心中不禁暗自惊异,暗忖:“此人洞察秋毫,竟已洞悉我与公主私出宫闱之事。”

她凝视曹丕,见其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凡之气,举止间尽显英豪本色,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感慨。

“公子高见,婉自愧不如!”郭婉轻启朱唇,回应道,“既公子意已决,婉岂敢强留?”

“唯愿公子赴冀州之行,犹如百口一掷之博戏,出手即得卢马,马到功成,威震四方!”

时卞夫人闻侍从归报,言曹丕非但未如其所愿外出散心,反径自前往冀州寻其父曹操,不禁扶额轻叹,心中五味杂陈。

“吾儿丕,竟有如此胸襟与抱负,吾未尝料及也!”

卞夫人缓声而言,眼神中既有欣慰亦含忧虑,“然男儿志在四方,既已立志,便应放手一搏。由他去罢,或能成就一番功业,亦不负吾等期望。”

言罢,卞夫人转身步入内室,独留一室寂寥,随风轻扬,渐渐消散于无形之中。

曹丕无意入宫,实为幸事。

如此一来,郭婉无须冒欺君之险,周旋于二帝之间了。

于端门之畔,郭婉轻旋其步,遂循径往重屋而去。

听闻娄圭近日已补齐一层脂粉铺的堂倌,数日之前,一层铺面已盛然开张。

郭婉虽不谙商贾之道,然诸事皆委娄圭以专,信其能也。

今日既脱宫闱之束,郭婉遂起念往视之,欲观娄圭经营之成效,兼以散心。

步履轻盈,心怀期许,渐近重屋,一派繁华景象,已映入眼帘。

门前喧阗非凡,虽值乱世,而脂粉铺内犹见女郎之众。

细观之,多为许都官吏的奴客,亦或出府代主家女郎选购脂粉之下仆,络绎不绝,各展风姿。

郭婉步入其间,但觉香气袭人,满目琳琅,皆是胭脂水粉之属。

女郎们笑语盈盈,或轻抚玉盒,细嗅芬芳;或执镜自照,试抹朱颜,竞相争艳。

“此盒香粉,色泽温婉细腻,嗅之若春日桃花之芬芳,吾欲购之以饰春日妆容,添一抹生机于面庞。”

一奴客手执粉盒,眸光闪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与旁侧同侪共赏其珍,笑语连连。

“咦?观此色胭脂,浓淡得宜,宛若朝霞映雪,清丽而不妖,吾家主人见之,定当爱不释手,妆点容颜更添几分雅致。”

另一女侍,专注于胭脂之挑选,指尖轻抚,心中已绘就主人妆成之绝美画卷。

“诸位姊妹,且看此瓶香露,其质清新脱俗,雅致非凡,涂抹于肌肤,可使之如玉般温润光泽。吾心甚喜,欲荐之于我家女郎,共赏其妙。”

一温婉女婢,轻托香露,言语柔和,如春风拂面,引得周遭女郎纷纷侧颜,共赏其清雅之韵。

郭婉立于一旁,观此景象,心中不禁暗叹:

乱世之中,亦有此等雅致生活,女子爱美之心,未曾稍减。

她轻轻一笑,亦被这份热闹与美好所感染,缓步于铺内,偶尔与女郎们点头示意,共享这份难得的闲暇与欢愉。

娄圭正忙于事务,郭婉遂未即刻上前打扰,而是悄然化身为铺中一名寻常奴客,漫步于琳琅满目的脂粉之间,与群芳共赏,细品其香。

郭婉静立,笑靥若花,周遭之繁华,皆入其目,醉其心。

她轻移莲步,穿梭于香粉之海,与众女一同细细鉴赏,仿佛置身仙境,忘却尘世纷扰。

忽而,她眸光流转,转向铺中堂倌,面色自然地询问道:“此间香粉,芬芳袭人,非同凡响,敢问何方神圣之手,能制此等佳品,令人心旷神怡?”

堂倌闻言,面露敬意,拱手作揖,答曰:“女郎真乃识香之人,此香粉皆出自掖庭女史之手。”

“彼人姓郭,名婉,字女王,擅以四时花卉之精华,辅以秘传古法,精心研制而成。其粉细腻如丝,色香俱佳,故而深得许都女子之青睐。”

“噫!”

她竟不知,自己何时习得调香制粉之术?

郭婉在堂倌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心中讶异四起,甚觉奇妙,脸上却不动声色,面若平湖。

复又问曰:“原来如此,郭女王之名,吾今始知。此等才情,于乱世之中,犹能守艺不辍,实属难得。未知此铺中,尚藏有何等珍稀之物,愿堂倌细细道来,以饱吾耳。”

堂倌闻郭婉问及,更是殷勤备至,逐一介绍铺中珍奇。

“尚有珍珠膏,可养颜润肤;”

“蔷薇水,能增色添香;”

“更有秘制花露,乃夜间采集百花之露,佐以蜂蜜、甘草等物调和而成,不仅清香袭人,更能滋养肌肤,使女子容颜焕发,宛若新生。”

言犹未尽,忽闻身后传来阵阵爽朗笑声,郭婉转身回望望去,只见娄圭于忙中偷闲,抽空看此,郭婉方知自己行踪已被察觉。

她回眸一笑,笑道:“吾适才偶得闲暇,漫步宫墙之外,不期然至此繁华之地。门前熙攘,女子们竞相妆扮,争奇斗艳,此情此景,令吾心生欢喜。又闻此间香粉之名,皆出自高人之手,技艺非凡,故而驻足细询,欲一探究竟。”

“观子伯经营之道,果真是匠心独运,非同凡响。此铺之盛况空前,实乃子伯兄才智之见证也!”

堂倌闻言,方知眼前这位灵动的小女郎竟是自家主人郭女王,心中一惊,忙欲躬身告罪。

却见郭婉已轻移莲步,爽朗地将其扶起,笑道:“无妨,汝等尽心尽力,吾心甚慰。且继续为众女宾介绍珍宝,莫要让此间欢愉氛围因吾而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