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58章 清扬婉兮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58章 清扬婉兮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2:45:51 来源:文学城

卞夫人所求,回朝向天子致谢,此事若流水之顺势,合乎礼义,自无不当之处。

然实则,此乃郭婉私下怂恿万年公主,使之悄然而至司空府,未尝有天子之微意也。

其后,若郭婉复引曹丕入宫,其景何如?

今之时,时值天子廷议方歇,面圣之缘,实因曹丕乃曹操长子,天子不会不召见。

然,见后何为?

她如何向天子解释,才不会犯下欺君之罪呢?

郭婉蹙眉。

卞夫人之请,她却不知如何婉拒。

欺君为大罪,虽刘协势微,亦非郭婉所能妄欺。

不过,念及欺君,郭婉复窥曹丕。

欺曹丕,可算欺君乎?

如今当然不算。

只要日后不欺瞒曹丕就行。

况且曹丕未必能察觉到郭婉如今的哄骗。

因为,此番天子之面,是见不得的。

但不带曹丕进宫,也说不过去。

一番取舍之后,郭婉同意领曹丕入宫拜谢天子降恩。

至于能不能见到天子,就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了。

到时候郭婉自己寻个由头,说天子正忙,没空召见,就可以蒙混过关了。

只要刘协、曹丕“两君”都欺瞒过去,就不算欺君。郭婉如是想着。

因是祭拜曹铄之故,郭婉仅着素服,未着华丽服色。

其身着素灰织锦长裙,裙上绣莲花图案,细腻生动,亭亭如真,淡雅之香似可嗅及。裙摆宽广,步履轻盈,宛如微风拂柳,飘逸动人。

配以浅绿对襟短襦,衣襟精巧盘扣,袖口细绣竹叶,与裙上莲花相映成趣,虽素雅亦不失活力。

发髻高挽,梳成女史式样。

光洁之额尽展,发间插白玉簪一支,簪头流云纹饰,简洁而雅致,与郭婉气质相得益彰。

耳畔悬翠绿玉耳环一对,随其动作轻轻摇曳,更添灵动之韵。

腰间系赤黑丝绦,其上悬挂小巧玉珏与香囊,皆显郭婉的细腻心思与独特品味。

当然,此玉即是在城门前与郭婉换车的那位公子之玉。

郭婉双手轻交于腹前,指间佩戴铜制戒指,镶嵌赤金宝石,更增其女史典雅之气。

朝卞夫人行礼拜别后,郭婉遂与曹丕同离司空府,向汉宫方向而去。

曹丕尝数至汉宫,熟稔其地,其实无须郭婉为之引路,亦能知端门之所在。

不过,此番既是受卞夫人之托,入宫拜谢天子对曹操亡子曹铄之念,故曹丕并未疾行于前,惟随郭婉之后,缓缓而行。

郭婉自知礼数,岂敢越曹丕而行至之前?

且不论日后曹丕践阼之后身份如何贵重,单论其如今性格,郭婉亦不敢轻易得罪。

曹丕之性,郭婉知之甚深。

其人心机深沉,喜怒不形于色,郭婉自当谨慎应对,以免招祸。

史书昭昭,载有一事。

曹洪,曹操起兵之初便随之征战,乃曹操从弟也。

此人善于聚财,且性吝啬。

当曹丕为魏王太子时,因手头拮据,曾向曹洪借绢百匹以资周转。

但是曹洪竟拒绝其请。

曹丕因此事,对曹洪怀恨在心,久久不能释怀。

及至曹丕登基为帝,趁曹洪的门客犯法之际,将其囚于暴室,欲杀之以泄愤。

群臣纷纷乞求,曹丕却心意已决,非杀曹洪不可。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虽历史上二人或有政治之冲突,然此事足见曹丕性格中睚眦必报的一面。

郭婉深知曹丕之性,自不敢轻易得罪。

于是,她微微俯身,双手交叠于腹前,言辞恭谨地请道:“公子请先行,奴婢自当随后。”

郭婉姿态做足,请曹丕走在前面。

准备卖曹丕一个好。

曹丕却轻笑,似对郭婉小心翼翼之举颇感不解,言道:“吾乃白身,女史品级尚在吾上,何故如此恭维?”

郭婉闻言,心中暗自鄙夷。

为何恭维汝不知道乎?

她面色不改,仍旧恭谨回应:“公子虽暂为白身,然日后必非等闲之辈。奴婢恭维,实乃出于真心,非虚言也。”

曹操之子,岂能终身白身乎?

更何况他叫曹丕。

您是白身不假,日后可不是耶。郭婉心中暗自鄙夷。

“汝乃汉宫女史,位居清要,非司空府之奴役,何故卑辞自称为奴?”曹丕忽发此问,言辞犀利,似有意刁难。

郭婉闻之,心头微震,但神色依旧如常,从容应对道:“公子所言极是,婉身为汉室女史,自当以女史自居。然在公子面前,婉不过一介下属,故以奴自称,聊表敬意。”

自称为奴婢,当然是处于对您“魏文帝”之尊重矣。

郭婉心中腹诽,未敢形诸于色。

曹丕见万年与曹彰独处必定不爽,郭婉虽料他会借此刁难,却未料其言辞竟如此犀利。

曹丕闻言,目光闪烁,审视着郭婉的言辞与神态,似欲洞察其细微心思。

片刻后,他轻笑一声,诵道:“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女史之名,莫非取自‘清扬婉兮’之婉字?”

郭婉微微欠身,答道:“公子博学多才,奴婢贱名郭婉,字女王,确与‘清扬婉兮’之婉字有缘。”

此举实则近于调戏矣。

“清扬婉兮”一语,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之篇。

曹丕于大庭广众之下,对初识之女史,贸然询问其字名,并以诗经作问,实乃失礼之举。

寻常女郎听不出来,郭婉却能听出曹丕的轻薄之意。

他心中不爽,拿郭婉取乐来了。

彼乃曹操之长子,权势显赫,众人皆需忍让三分,郭婉亦不例外。

“哦?还有小字?看来女史出身不俗。”曹丕笑道,眼神中故意透露出一丝好奇。

郭婉并不在意曹丕的出格之举,她据实以告:“婉乃军师祭酒之从女,如今在掖庭任职,为暴室女史。”

曹丕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汝为女史,与丕同行,丕自当以女史之礼相待,何必自贬身价?以后切勿再自称奴仆。”

曹丕之问,似无意间触及微妙之境,实则暗藏机锋,欲探郭婉之腹。

郭婉初以为曹丕经此一番之后,怒火已消,不料曹丕复启其唇,语带试探:“闻万年公主与舍弟曹彰同驭骏马,游乐于郊野,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女史以为,公主之心,或已偏向彰弟,而非丕耶?”

言毕,曹丕眸光闪烁,似有深意。

郭婉闻之,着实无语,心中波涛汹涌,然面色不改,淡然应之曰:“公子过虑矣。”

“公主与公子彰共乘,或仅为手足情深,嬉戏于外,非有他图。”

“亦或公主念及公子铄之逝,心怀哀戚,借此游乐,以舒郁结之情。”

曹丕闻言,目光微闪,似在思量郭婉之言。

郭婉明面维护万年公主,实则是在告诉曹丕,别想那么多,没有的事。

俄顷之间,曹丕唇边勾起一抹淡笑,悠然言道:“女史所论,丕心甚慰。实则,母亲亦曾提及,父亲或有意使彰弟尚公主也。”

言罢,其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闻曹丕此言,郭婉步履微滞,心绪如潮,瞬息万变。

不禁暗忖道:此曹丕亦洞察先机,知曹操有意择一子续娶万年公主。

此番借卞夫人之命随她入宫拜谢天子,实为探她口风也。

她深知曹丕所猜非虚,史书既然未曾明言魏文帝尚主之事,就眼前情势而看,此番就是黄须儿曹彰尚主无疑。

毕竟历史为掌权者所书,若是曹丕尚主,定然会有所记载。但曹彰位卑权轻,尚主之事就无需大书特书。

“公子之意,莫非欲续公子铄昔日之婚约乎?”郭婉试探性地问道,语气温婉而谨慎,问曹丕是否真的想娶万年公主。

曹丕闻言,目光微敛,复又抬起,凝视着郭婉,似乎是并不在意,缓缓言道:“女史若以为丕娶公主,则何以观之?不娶,又当如何?”

其声虽轻,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与自信。

在曹丕心中,自己身为曹操的嫡长子,地位尊崇,岂容他人越俎代庖,让胞弟先于自己迎娶公主?

此念一出,不禁令他心生波澜,难以平复。

二人停在街坊之中,气氛微妙,静谧中暗含张力。

微风拂过,带动二人衣袖轻舞,仿佛连自然之物亦为之动容。

曹丕轻抚袖摆,举止间尽显从容不迫,而郭婉则静立一旁,目光深邃,似在细细品味曹丕之言,又似在思索未来之变数。

“公子身为嫡长,自是尊贵无比,然世事难料,婚姻之事,亦需顺应天命,不可强求。”郭婉终是开口,言语间既有劝慰,又不失分寸。

曹丕闻言,压抑下心底不甘,他知道,无论自己如何筹谋,最终皆需遵从父亲之意。

只是这心中的不甘与傲气,又岂是轻易能够放下?

郭婉心中,又想到历史上曹丕、曹植争权之事,不禁唏嘘不已。

此番曹操将万年公主赐婚于二弟曹彰,而日后曹植长成,亦得清河崔氏之女为妻。

丕、彰、植,皆是卞夫人所出,唯曹丕,似被曹操遗忘,一无所获。

万年公主归二弟彰,清河崔氏许三弟植,而曹丕独无所得,命运弄人,何其不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