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岩泉一的手指拂过冰凉的手机屏幕,动作轻缓得近乎一种仪式。
屏幕亮起。
锁屏照片上,穿着洁白无垢的她笑得有些羞涩,眼角微微弯起,像初春绽开的第一瓣樱花。
那双总是清澈明亮的眼睛,此刻在照片里亮得惊人,正专注地、带着无限信赖与爱意,望着镜头外的他。
那是他们结婚那天的照片。
在神社庭院古老的松树下,摄影师捕捉到的这个瞬间。
他一直没有换,也从未想过要换。
手机型号更新了几代,存储空间被工作和训练视频填满又清理。
唯有这张照片,始终占据着那个最重要的位置,像是他内心荒原上唯一永恒的灯塔。
2.
二十四岁,本该是人生画卷刚刚铺展,充满无限可能和喧嚣的年纪。
他们的未来,曾经像初夏的蓝天一样明朗广阔。
一起攒钱买下的公寓虽然不大,但带有一个小阳台,她计划在那里种满香草和应季的花卉。
他们讨论过去冰岛看极光,去意大利拜访古老的图书馆,甚至为将来孩子该先学排球还是先认字这种遥远的事情笑着争执过。
然而,所有这些被精心勾勒的蓝图,都被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极强的白血病像一场毫无预兆的飓风般撕得粉碎。
确诊,入院,化疗,病情反复的煎熬,希望如风中残烛般明灭……
一切发生在短短数月之内。
那场飓风过后,留给岩泉一的,只剩下一室死寂的、仿佛连灰尘都停止飘落的寂静。
以及漫无边际、时而清晰如昨、时而模糊如梦魇的回忆。
3.
他现在是日本国家男子排球队的训练师。
在充斥着灼热汗水、肌肉碰撞的闷响、球鞋与橡胶地板摩擦的锐鸣、以及队员们奋力呐喊的体育馆里,他是严谨、可靠、一丝不苟的岩泉训练师。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能精准地指出主攻手起跳时机那零点几秒的偏差。
能分析出二传手指尖发力角度那微妙的不足。
能冷静而迅速地处理扭伤、挫伤和肌肉痉挛。
能条理清晰、科学严谨地为每一位选手量身定制不同周期的训练计划。
他是教练组信赖的得力干将,是选手们又敬又怕的严格导师。
他的存在,就像体育馆里那些坚固的器械,稳定,可靠,不可或缺。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份近乎苛刻的、投入所有心神的专注,有一部分是为了筑起一道堤坝,对抗那无孔不入、随时可能决堤的悲伤。
只要他的大脑有一秒钟的闲暇,她的身影、她的声音、她存在过的每一个片段,就会像潮水般涌上来,将他淹没。
回忆总是不请自来,带着往昔的温度和色彩,尖锐地刺破他努力维持的平静。
4.
他记得那么清楚,那还是青叶城西高中的时候。
一次关键比赛,他因为一次不该有的失误导致丢分,赛后,强烈的自责和怒火灼烧着他。
空旷的体育馆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对着墙壁猛力击球,直到手掌红肿、指关节破皮,每一次沉闷的撞击声都像是在惩罚自己的无能。
而她就那样安静地坐在场边的长凳上,怀里抱着他的外套和水壶,既不劝阻,也不离开。
只是等他终于力竭,喘着粗气停下来时,她才走上前,递上一瓶早已拧开的宝矿力水特。
什么也不说。
她只是用那双,清澈得能映出他狼狈模样的眼睛静静地看着他。
温柔,但却带着责备与鼓励。
5.
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编辑。
她说,她喜欢把散落的、看似无关的文字,像编织一块美丽的布料一样,编织成动人的故事。
“把作者一个人心中的风景,变成很多人共同的财富。”
她曾这样形容,说的时候眼睛闪闪发光。
后来,她真的凭借出色的文笔和敏锐的洞察力,进入了一家知名的出版社,负责文学类书籍。
岩泉一还记得她第一次拿到亲手编辑的书籍样书时,那副兴奋又小心翼翼的样子。
——那就像是,在捧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