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 第67章 事发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第67章 事发

作者:意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48:38 来源:文学城

苏鸿初至平安州,与宋云交接后便再无大动作,拜会知府后便每日按时点卯上衙。衙门众胥吏及衙役等观察许久,都不见苏鸿有立威的意思,不同以往的主官,反而不敢轻犯。

只是不下一月,苏鸿忽然将县学中一位三十上下的年轻秀才聘为师爷,带在身边理事。此事惹得众人议论纷纷,都笑话这陆秀才自甘堕落,明明年纪轻轻便有了秀才功名,再往上考未必不能得中举人、当上正经官员,却偏偏受聘成了师爷。

县学中的一干教谕、生员见陆生走了捷径在知州麾下做事,一边心中佩服,一边却也拉不下脸。虽说满大街都是书铺,做学问、写文章毫不受限,但实情究竟如何,人人都知道。

先不提一些古籍孤本,唯有多年藏书的富贵人家才有。就说想桂榜题名,一则学问不可太次,二则不能与主考官的喜好相悖。想中举,就不得不了解主考官过往的文章、处事风格、爱好等,好在写文章时有的放矢。

可他们平安州上下,多年都不曾出一位举人,更没有致仕、辞官回乡的官员。如今来了位翰林院出身的知州,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有所建树,心中自然有想法。但他们交上去的文章却石沉大海,显然是知州看不上眼。

如今陆生自荐毛遂,到知州门下做事,难免叫他们眼红。都是读书人,哪里不清楚跟一位状元做事、请教学问的优势。只是做了师爷也有风险,日后若知州不放人,也不好绕过知州赴考。便是成功中举,也要担忧是否有人与知州有旧怨。

苏鸿也听了些风言风语,中伤陆生善于钻营、想走捷径云云。他不以为意,心说陆生此人确实善于钻营不假,但人生在世,谁敢说没有争荣夸耀、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心思。

陆生才学一般,但心性尚可、能干达练,又是平安州本地人,正好展现他对平安州本地人才的重视。如此,也省得旁人猜忌他防范外人,不肯安心在他门下做事。

因而苏鸿并未理会,反而越发信重陆生。陆生见状,更是投桃报李,事事为苏鸿考虑。眼见陆生得了知州青眼,又不知何时便传起来陆生私下给知州送了重礼,一些有心上进的胥吏等也蠢蠢欲动。

胥吏看似并无品级,但衙门大小事均是由胥吏经办。若有知州信任,他们也可手握权柄,想做些什么自然比旁人更容易,也少不了来投奔巴结的人。

苏鸿已经抛下诱饵,虽不知那些人会不会上当,也只想着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不及多想,果然先是几家乡绅轮番拜访,送上重礼。问其是否有事,却都只说是寻常孝敬。

苏鸿便可有可无收下,又命人将其登记造册,直接充入库房算是捐献。乡绅们碰了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一时也摸不准苏鸿是什么意思。若说不待见他们,倒也正常接见,说话也温和可亲。若说待见他们,又不肯收他们私下的孝敬。

他们心怀忐忑,暗暗观察又见苏鸿不曾额外说什么,俨然也是心领他们的好意,便也不再纠结。衙门众人见苏鸿拒绝私下孝敬,非但不觉他清正廉洁,反而猜测是因这些乡绅并非衙门中人,知州不想收他们的孝敬,更加蠢蠢欲动。

负责管理库房的几位大使及副使,亦然心思浮动。他们管着库房,虽说方便他们上下其手、损官肥己,但知州及苏浩师爷对库房盯得极紧,连针头线脑的出入都要登记造册,弄得他们苦不堪言。

在哪里做官都是为了几两碎银,这里不好发财,他们也想调到吏房、户房等与权力沾染的地方。到时候各乡各村的里正过来办事,少不了也得塞些银钱。更别提户房,经手收税时也能刮一层皮,可比偷库房容易发财。

他们听说陆生送了重礼就当上师爷,又见那些乡绅子弟在户房等地过得如鱼得水,更是羡慕。恰巧当初趁着交接的空挡从库房偷偷运出不少好东西,手里有些闲钱,更是不甘当个守库房的小吏。

他们算是有些见识,不敢直接将库房中的东西原样送到苏鸿手上,便特意在家将标记毁掉,将东西送往当铺。当铺的人早趁着先前平安州犯事的乡绅、官员逃跑时低价收了不少好东西,眼力也早就练出来了,一看便知这些文玩、玉器、金银不同寻常。

当铺的掌柜有些心眼,想到主家正为着小公子择师的事烦恼,这件事报上去定有好处。因而哄着人签字画押,又写明是何时收下,兑了银子将这几人欢欢喜喜送走。

掌柜转眼便将这几人送过来的东西一并打包好,又打听了这几人的来路。见果然是衙门的人,心中不由大喜,连忙至主家汇报此事。王乡绅见苏鸿不收贿赂,自然不好将儿子托付给苏鸿,每日在家发愁如何跟知州打好关系。

见自家手下人送来这个消息,他当即就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见那些人来当的东西都是银库和料库的东西,马上便吩咐米铺的掌柜留意是否有人出手大批陈粮。米铺掌柜正沾沾自喜低价收了陈粮,自己也能吃些回扣,见王乡绅问起也不敢隐瞒。

眼下人证物证俱在,王乡绅喜不自禁,连忙带上账本及赃物驱车前往衙门求见。因他目下是平安州有名有姓的乡绅,又将儿子安排在户房做事,门房上的人自然不敢怠慢,收了几个钱就一溜小跑向苏鸿禀告。

苏鸿正与苏珑、陆生等谈论积案,听说王乡绅来访不由心中一动。王家在平安州,家里的房舍、田产不提,还有二十多家铺面。虽说产业凋零,如今空有铺子,挣不到大钱,但也算实力不一般了。

更重要的是,平安州如今最大的当铺便是王家的本钱。

苏鸿和苏珑对视一眼,笑道:“既然是王老爷,便请到前厅,本官这就过去。”

门房唯唯应了,苏鸿便前去会客。见到王乡绅放在手边的账册及被红布蒙住的托盘,心里便猜到几分。他笑着坐在主座,示意王乡绅坐下,方笑道:“老先生一向可好?”

王乡绅忙笑道:“不敢当,不敢当,只是小人的伙计来报,说今日收到些被刻意抹了印记的物件儿。他是个谨慎的人,想着这东西许是来路不正,便连忙报给小人。小人也有此担忧,特意带来请大人掌掌眼。”

说着便亲自上前揭开蒙着红布的托盘,里头放着两个拳头大小、被盘得极为圆润的和田玉手把件、雕着鸾凤的金钗、皆白莹润的白瓷等,一眼便知价值不菲。苏鸿有些讶然,正要上前时王乡绅便递来放大镜,请苏鸿细看角落处的刻痕。

苏鸿没想到王乡绅手中还有放大镜,先是笑道:“看来老先生家藏丰厚,连这个都有。”

这些西洋传来的玩意儿,一个便要五十两,寻常富户谁会买这个来玩。

王乡绅笑道:“大人说笑了,不过是开着当铺,需要细看罢了。大人请看这里,刻痕似是被磨掉一部分,隐约能看出是‘平安州库藏’四字。小人不知是否有人作怪,也不敢大意。这些来当物件儿的人签字画押,俱是属实。”

一边引客的门子和站班的衙役见了这些东西,又听王乡绅所说的那些话,当即便明白这哪里是不认得,分明是认出来了到知州跟前卖好。他们见苏鸿蹙眉去看,又翻看账册,心里直突突。

苏鸿没想到世上竟真有这样巧合的事,心中大喜,却一拍桌子道:“既然敢这样大胆,偷盗官库损公肥私,真是岂有此理。去把周典史给我喊来,把这几人给本官压入牢房听审。风信,你去请州丞和主簿来。”

众衙役心中一凛,不敢轻忽。也不劳动风信,连忙按着苏鸿的指使将州丞、主簿和典史寻来。周阳正训练衙役,听苏鸿召见不敢轻忽,连衣裳也没敢换便直接过去。

宋云与主簿路兼微一并过来,就见苏鸿正指挥着周阳将管库房的几个小吏都押下。二人对视一眼,连忙上前询问。苏鸿面带怒色,指着王乡绅送来的物件儿道:“管库房的这几人监守自盗,不知何时盗出来的。”

宋云打眼一看,便猜到是从前在官库中、前知州下台后便报了损坏的东西。此事与他无关,管库房的小吏也不曾给他使银子,见苏鸿一脸怒色要抓人便未曾言语。路兼微则不然,这几人是他来平安州后提拔着守库房的人,就是看重他们肯孝敬。

如今他们这几人被抓事小,再将自己抖出来事情便大了。

因而他连忙上前,拱手道:“大人何必如此生气,这些东西本不在册上,抹去的印记不见得便是官库的印记。现在就闹得满城风雨,若是冤枉了他们,岂不令人寒心。依下官看,倒是暗暗查访更好。”

苏鸿尚未出言,宋云忙道:“路主簿此话怎讲。他们的家世出身吏房都有记载,并不像拥有这样贵重物品的人家。这些东西上头的印记,我看也像官库印记。不如寻来先前的账目,究竟是不是被偷运出官库的,一看便知。”

说着便看向苏鸿,说道:“下官以为,他们若是偷盗官库,定然仍有赃物在家留存。不如下官和路主簿一同查账,叫周典史带人将他们几家围起来。若果真是盗取官库宝物,再下令搜检查抄。”

最近几天稍忙点,不用担心坑,会补上字数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7章 事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