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 第57章 遇刺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第57章 遇刺

作者:意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48:38 来源:文学城

苏鸿一时捉摸不透南安王府的意思,明明南安王府中只有一位姑娘,便是王妃要生育,也只会给小王孙添个妹妹。也没听说过王府什么时候丢了女儿,近期又要找回来的。

只是他说与宝钗时,宝钗却心念一动。宝钗知道朝廷发兵打仗的钱是从哪里来的,王家的家财再多,也顶不住朝廷又要赈灾、又要预备粮草兵马的花费。再加上一笔银子发出去,不知多少人从里头伸手捞,到了下头哪里还够用。

她对外头的事并不算十分了解,但依她的见识,官场这般混乱黑暗,军队岂会独善其身。士兵能否按时操练、编制是否齐全、军饷是否据实发放、武器是否锋利都是未知数,本朝又承平已久,说不得连主将都会心生轻视。

几项不利,此战结果未定。再加上粮草辎重不足,国库空虚。时间短了还好,若此战拖延的时间长了,朝廷便是不想议和也要考虑此事。

宝钗心中隐隐不安,见苏鸿亦不解其意,便说道:“虽说前朝没有和亲的传统,但本朝以来,多有以宗室女和亲的。南安王妃这会儿想认个女儿,无非是备不时之需。”

自家已经没落,连个正经的官身都没了,宝琴定是无事。这边英莲妹妹也并非仕宦之家,自然也不必担忧。只是贾家那边,颦儿不必算在其中,惜春年龄尚小,唯有探丫头正值议婚……

苏鸿闻言沉默,不知如何答言,半晌才道:“两军尚未交战,主将竟先露怯意。国家有难,享受高爵厚禄却不知忠孝报国,反而推弱女子出去,美名其曰和亲,真叫人恶心。”

他深吸一口气,将宝钗拥入怀中,埋首在她颈侧,颇有些闷闷不乐。宝钗见他如此,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安抚,微微出神道:“若满朝文武都像你这样想,什么事做不成。只可惜能者下,庸者上,倒听不见如此堂皇正大之言,看不见他们行光明磊落之事。”

二人一时沉默,宝钗因笑道:“好了,你也这样扭捏起来,往日张牙舞爪想登高望远,这会儿就颓丧了?”

苏鸿听她笑话自己,才轻轻捏着她的莹润的下巴转向自己,结结实实亲了一下。他又笑道:“过几日大军就要出发,今上要至祭天坛祭天祈福,又说要亲自检阅大军、鼓舞士气。人多眼杂,你出门时仔细些,别被冲撞了。”

宝钗含笑点头,不以为意道:“今上出行,多得是执事太监和五城兵马司的人看守警戒,提前驱赶闲人,谁去沾这个麻烦事。”

虽这般说,她心里到底存了个心眼,这几日便不打算外出,只在贾家和自家来回就罢了。只是想到自己猜测的事,虽跟自家无关,但她与探春是多年的姊妹情分,哪里肯知而不言。少不得要将此事告诉薛太太,再叫薛太太悄悄告诉王夫人。

王夫人听闻此事,又见南安王妃四处下帖子做客,虽是没影儿的事,也信了八分。因探春年纪尚小,不急着相看,这会儿听到这事,回明贾政后便也忙碌起来。

旁人知道贾家还有位三姑娘正是待嫁之年,便也上门来相看。谁知相看时千好万好,几家太太见了探春都觉其读书知理、英气不俗,赞不绝口。可转头又跟线人打听探春正庶,打听得探春是姨娘生的,都没了下文。

王夫人虽急着为探春定亲,但选的也都是家境殷实、子孙上进的好人家,谁知接二连三都不顺利。她命陪房打探,谁知是因那些轻狂人嫌弃探春是庶出,不肯结亲,在家气得心口疼。

她当着探春的面也不好多说,只是下人们嘴巴不言,又没个忌讳,竟叫探春和赵姨娘知道此事。赵姨娘未曾想到,堂堂国公府贾家的姑娘,竟找不到好人家,一时也慌了神。她再与亲女作对、生气,也知道婚事是女儿家的大事。

探春知道在贾政和王夫人眼中,素来是将她们姊妹几个一体看待,并未因元春嫡出、她是庶出,就忽视作践。只是贾府的奴才暗地里总不服自己,连王善保家的那个老婆子,都敢大着胆子拉扯她。

如今见自己的婚事因此受阻,又隐约风闻跟南安王府有关,心中不免难过。只是她素来好强,仍是寻常模样,不肯露怯叫人看不起。

王夫人私下里跟薛太太和凤姐将那些轻狂人大骂一顿,又十分发愁探春的婚事。薛太太见探春议婚不顺,也跟着愁起来,叹道:“现在这个境况,宝玉又尚未进学,一时也找不出年轻俊秀的好后生。”

薛太太又想了想,犹豫一下,便说道:“总归这消息做不得准,暂且不必太过着急。好歹还有娘娘在,慢慢看着就是。”

因而此事只好暂且搁置,谁知未过两日,南安王妃便上门做客。寒暄几句,便要见家中的姑娘。王夫人十分推脱不过,又不敢直言拒绝,便只好叫探春和惜春见客。南安王妃见了探春,便笑道:“我们太妃先前见了你们三姑娘,说进退得体、俊秀英气,叫人爱得不行。现在看了,果然叫人疼到心里。”

王夫人面色不变,仍满面笑容道:“哪里,是太妃客气了。我们小门小户的姑娘,也不过出落得白净些,倒叫我不好意思。若她有造化,我们做母亲的也唯有高兴,只可惜婚事不顺,叫我发愁。”

南安王妃闻言挑剔地打量着探春,心里暗道,看模样和礼仪倒是还好,听说也是会作诗的才女。只可惜不是正房肚子里爬出来的,亏得自家跟贾家交情不错,她有有个做贵妃的姐姐,给她一个王妃义女的身份倒也使得。

贾家现今连吃饭穿衣都成问题,连一百两银子都拿不出来,真叫人笑话。叫这位三姑娘做了自己的义女,未来若有变故,也好替自家姐儿和亲。虽然是个藩王,到底也算王妃,真是抬举她和贾家了。

探春被南安王妃的打量的目光盯得难堪,只好勉强笑了笑。王夫人见南安王妃这样过火,也是满肚子的不忿,却不敢表露。正当南安王妃要开口时,王夫人却不知为何,失手摔了茶盏,一时晕在座椅上人事不知。

众人被唬了一跳,金钏儿玉钏儿连忙上前扶起死命掐着人中,七手八脚把王夫人扶到床上。陪坐的李纨一边忙着安置王夫人和探春,一边又一叠声儿给南安王妃道歉,急得满头是汗,手忙脚乱好不可怜。

南安王妃见出了这样的意外,一时不好张口,便关心两句才大张旗鼓去了。她揣度王夫人似是浑不在意这个三姑娘的去处,今日之事虽叫她恼火,但看贾家那丢人现眼的模样,应当不是故意,便也未放在心上,想着过个十天半月再来一次就好。

虽说是个义女,到底也是顶着她女儿的名义出嫁,总不能不像话,叫那边藩王太过不满。她冷眼选了半月,也就贾家的这位三姑娘最为出挑。幸而贾家没有得力的子弟在前朝,她好歹也算贵妃之妹,勉强能借来搪塞。

只是未等王夫人“痊愈”,今上大张旗鼓外出检阅大军后,便率后妃、重臣一同至祭天坛祭天。因翰林掌起居注、修史,又要为祭天进献祭文、祭诗,苏鸿现任修撰,便一同随行。

内府及五城兵马司各处关防,早用帷幕将沿途所经之地围挡起来,打扫街道,驱逐过往闲人。是日,今上大摆仪仗,官兵亲卫围随护驾,庄严肃穆。其后便是后妃及官员车驾,浩荡荡长龙一样往祭天坛方向游去。

百姓跪了一地,连头也不敢抬起,车驾经过时便山呼万岁。今上听着外头的动静龙颜大悦,示意一旁服侍的太监掀开轿帘,向外看去。只是百姓的身影被挡得严严实实,数量也并未多少,又是灰扑扑一片。

他不由索然无味,便又坐正了身子,眯着眼闭目养神。

众人放松警惕时,不知何处忽然传来阵阵喧哗,似是谁在喊着“狗皇帝”“杀人偿命”“大贪官”等言。不待今上反应过来,一枝飞羽箭忽然飞过来,从轿帘处穿过,径直射向今上。

今上一把拖过身边服侍的太监挡在自己身前,刹那间便有血腥气在身旁炸开。今上神色惊慌,剩余的太监顾不上心寒,连忙将今上团团围住。外头也是一片混乱,反应过来的侍卫官兵连忙围住御驾,大喊救驾。

苏鸿的小轿落在最后,听见外头忽然乱糟糟一片,间或喊着救驾。他和纪花明对视一眼,满脸写着震惊,悄悄掀开轿帘向外看去。官兵们将所有轿子围住,抽出腰间利剑满脸警惕,只是神色中带着些许迷茫,手和腿都在抖。

不待片刻平静,忽然便有约数百人一齐冲破围帐,手持刀兵胡乱砍杀起来。只是他们手中兵器不及官兵,又未着盔甲,因而众官兵稍微惊慌后,很快便反击起来,一时血流满地。

见自己这边占优,一干大臣虽极为害怕,却也连忙下轿,围在御驾旁,抖着手护驾。苏鸿和纪花明一边暗骂那群人这会儿还想着在今上面前卖好,一边也被逼无奈,借用官兵的刀剑向着御驾靠拢。

正行进时,却见要随行祈福的一众后妃所乘的彩轿中传来一声惊呼。原来是因众官兵忙着护驾,后妃这边不免松散些,被那些人看出破绽后,数十支羽箭一并射向彩轿。

苏鸿回头去看,就见彩轿忽然落地,帘子掀起的瞬间,有一个身影忽然从轿中滚落,一只手倏忽收了回去。苏鸿见有贼人要刺杀后妃,连忙改变路线,只是几声惨叫后便再未听见那位娘娘的动静。

几个侍女出来护持后妃,却也被那些人一刀杀了。

苏鸿第一次见到鲜血在眼前炸开的样子,脖颈喷出的血竟有一丈之高。苏鸿忽觉头晕目眩,却又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上前帮着众官兵一并刺死贼人。他抖着手,有些狼狈地看向死人的方向,却见倒在地上的那位娘娘容貌竟与贾宝玉有些许类似。

电光石火之间,他便猜到定是贾元春,那位贾家送入宫中的贵妃娘娘。

不待他再看,又从彩轿中下来几个侍女,围着贾元春不知如何是好。她们抱不动元春,官兵们更不敢触碰,都背着身子向外。但那些人看到此处是个漏洞,便叫嚷着杀了皇帝的女人也够本,又是一群人冲过来。

众人乱成一锅粥,险些抵挡不住。皇后隔着轿帘见数十侍卫围着贾元春的尸体,不护持凤驾,当即大怒,叫侍女划花贾元春的面容后,吩咐侍卫不必照管死人。

众侍卫面面相觑,领头的乃五城兵马司中城副指挥,见皇后发话,娘娘又已被毁容,便只好依从。只是不忍她暴尸大街,也担忧今上事后要见其尸身,便胡乱扯过一节帷幕卷住元春。又咬牙将她的尸身滚到街旁隐秘处,预备稍后再来收尸。

苏鸿心里胡乱想着,贵妃好歹是宝钗的表姐,便是死了,留在这里也不得安生。何况她当街坠下彩轿,又被贼人刺杀,死因并不光彩,就怕今上觉得受辱,不好生安置贵妃尸身。

他思及手上有须弥宝戒,贵妃又是一具尸体,料想收进去也无妨。因而悄悄靠近那边,趁人不备便伸手摸向被卷住的尸身,将其收入宝戒。他一身冷汗,悄无声息又混入官兵中间,因心神恍惚不慎被砍中右臂。咬牙撕下衣服下摆,将下臂缠住后仍旧拼杀。

纪花明满脸是血,回头见他并未受严重的伤便未曾在意,只是向他靠近时帮他分担些压力。

正在此时,一大队兵马赶来支援,那些贼人见势不好,却又因并无马匹及接应人员,不过片刻就将他们抓了个干净。整条街弥漫着血腥硝烟气,满地的尸首中,不光有贼人,还有官兵、被杀的太监、宫女等,一地血泊,踩上去上甚至微微发黏。

苏鸿这才放下刀剑,和纪花明对视一眼,皆有劫后余生之感。今上在御轿上向下俯瞰,满心怒火,将五城兵马司、工部及龙禁卫首领骂了个狗血喷头。见满地尸首,一边命人严查这些人的来历,一边命人清点死亡人数。

苏鸿心中暗道,此行是为大军出征祭天祈福,却发生这样的祸事,可见此行结果早有预料。只是不知这些人是哪里来的,竟有胆量在今上祭天的路上行刺。背后主使,又是怎样的财力和魄力,组建这样一群数百人的行刺队伍。

剧透:元春没死

我写着写着本来觉得挺扯淡,但是想到陈德闯进宫刺杀嘉庆和天理教起义,又觉得万事皆有可能——好像也挺顺其自然的,有人有预谋 朝廷不干人事 百姓活不下去=造反

——指望侍卫把皇帝严密保护起来,其实也挺难的,陈德刺杀嘉庆案,搜到的情况都是皇帝的几个亲戚护驾,其他侍卫压根没注意到。

我觉得红楼原定的结局中,应该还会有第二次省亲,导致贾家精穷,之后元春应该是宫斗失败被自尽了。元春死后,贾家才因为政治牵连彻底败落。不过为了捞一下元春,特意设置了这个情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7章 遇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