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 第40章 搬离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第40章 搬离

作者:意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48:38 来源:文学城

薛蟠近日忙着张罗给宝钗清点嫁妆,临近中秋之时才将将闲下来。他素好饮酒作乐,寂寞之时便想起苏鸿、纪花明、卫若兰等人日后也都是亲戚,马上攒局邀请他们三人赴宴,还拉上贾宝玉。

苏鸿与纪花明因休沐日闲暇,又不好拂逆薛蟠盛情,便欣然赴宴。

苏鸿、纪花明和卫若兰此时婚期已定,因而三人见面便连忙互道恭喜,称兄道弟好不亲热。贾宝玉见自己都该称姐夫、妹夫,又想到二姐姐、宝姐姐、云妹妹三人再过几月就要接连出嫁,心里又喜又悲。

所喜者,苏、纪、卫三人品行不错,姊妹们出嫁也终身有靠,不至于所托非人虚耗青春;所悲者,大观园中姊妹们日日相伴,如今一旦成家,却要各自散去,越发显得寂寞寥落。想来同生同死相伴一生者,唯有黛玉、袭人而已。

宝玉收拾心情,举杯为三人贺喜。

纪花明身形面貌虽似武将,然最是心细如发。见宝玉虽声声道喜,觥筹交错,观其神态却似并无兴致一般。只是他对着小舅子也不好说什么,见苏鸿和卫若兰都不计较,便也不甚在意。

薛蟠笑嘻嘻招呼众人吃酒吃菜,又不时说些近日的新文趣事,引得众人打开了话匣子。因着吃酒划拳,卫若兰感到身上发热,便把衣裳的排扣解了疏散疏散。纪花明正和宝玉划拳,抬头见他脖子上挂着黄澄澄的什么东西,不由笑道:“卫兄弟还戴这些?”

卫若兰低头一看,见是前些日子从贾宝玉手上赢过来的金麒麟。他反手将金麒麟掏出来,笑道:“这还是宝玉不知从哪里得来的,上次我们比赛射鹄子,就输给我了。”

苏鸿、纪花明、薛蟠上前去瞧,见竟是个文彩辉煌的金麒麟,纷纷笑道:“《诗经》有云:麟之趾,振振公子。这麒麟合该与你相配,该谢谢宝玉替这麒麟找了位才貌仙郎。”

众人说笑一回,方才坐下。苏鸿因想起卫若兰口中的射鹄子,疑心他也一同去了贾珍开的赌局。卫若兰原系贾家世交公子,听闻贾家设局习武,特意过来学习也是常理,只是不知这赌局究竟怎样。

他便笑问道:“早听说宁府珍大爷居家守丧,请各世家弟兄较射,倒是不知底里。想你们都是武将出身,骑射不在话下,竟难想其热闹繁盛之景。”

贾宝玉和卫若兰本是早饭后过去,晚饭前回来。虽对贾珍等人借较射之名晚间大开赌局有所耳闻,终究不曾亲见,在场虽是自己人,却也不敢妄加揣测。倒是薛蟠,受邀去过一次,见宝玉和卫若兰说得单纯,不由一哂。

贾珍所谓的习射,众公子白日倒也举了两次弓箭,但到了晚间,花活儿可就多了。众公子轮流做晚饭之主,天天烹牛宰羊、大吃大喝。用过晚饭,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抹骨牌、吃酒乃至于斗叶掷骰,又安排清俊小厮伺候,无所不为。

薛蟠虽也是个好享受的性子,却受严父严师教诲,又担忧苏鸿知道了不满,去了一次便假托有事回来了。

宝玉和卫若兰见薛蟠似有嘲讽之意,心中暗暗猜测,也不敢再说。薛蟠方道:“宝兄弟和卫兄弟也听我一句劝,竟是在家自行习武,许是更进益些。那边又没个正经的武师傅,去了又有何用?”

这话说得宝玉面红耳赤,便猜到薛蟠定是知道宁府之事,只有点头。卫若兰见他将话说得冠冕堂皇,也确实如薛蟠所言没个正经师傅,便也笑着应下。

他也只去过一两次,偶尔听那些赴局的人说什么“赌局”“晚间”等事,便猜着几分。只是碍于是老亲,自己年底又要迎史家大姑娘进门,亦是贾门亲戚,更不好戳破此事。更遑论,珍大哥尚在守孝,就招呼一干王孙公子聚赌,说出去也很不像样。

纪花明只知宁府近两三月习射成风,他还纳罕这些安享富贵尊荣的王孙公子竟也有此心智毅力——当然,他也对贾家的自大自信有了新的认识。守孝期间,在京城公然召集世袭勋贵公子习射,也亏得那位珍大爷敢想敢干、世袭公子敢去。

只是现今听薛蟠等人打哑谜……纪花明侧身看向苏鸿,见他微微点头便明白其中还有内情。他见贾宝玉在席上也不好多说,免得让贾宝玉脸上过不去,便连忙重起了个话题,引众人说笑。

大观园中,宝钗便以即将完婚、需要归家准备为由,寻李纨说了搬出大观园等话。固然是正理,但李纨、探春早知薛太太和贾母、王夫人等说过,等大家一起过了中秋,再叫宝钗搬回去备嫁,如今不待中秋却要搬走,定是有意避嫌。

昨日晚间,凤姐领着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并一群媳妇抄检大观园,闹了个人仰马翻。探春因管家也收拢了几个人手,因而提前得知,特意秉烛以待。

探春心中既恼又怒,甄家才刚被抄了家,自己家里竟自杀自灭起来。明明是一家子骨肉,却不能齐心协力,也要分出几派。何况家中内囊空虚,主仆上下吃喝花费却一如往常,纵是再省出四百两,也难挽回家族颓势。

今日见宝钗要走,便知昨日抄检一事弄得太过难堪。她素知太太为人天真,自觉两房虽有不睦,终究也是一家子,对着大房的人没有防备之心。被王善保家那老婆子一挑唆,可不就入了圈套。

她只恨自己出不去这个门,只能被困在内宅。若能出得去,她保管抬脚就走,再也不留在这个乌烟瘴气的地方。

探春明白宝钗难再住下去,也担忧她心里不自在,便冷笑着将昨日之事一一道明。尤氏见探春竟将脸面撕开,才叹着将方才与惜春之事说了。她心里明镜一样,东府里的种种不堪外人皆知,只是听惜春与东府割席,她也觉面上无光。

宝钗和史湘云闻言,虽说亲戚们自揭其短,她们却不好出言,便只默默听着。待李纨、尤氏要到前头伺候贾母等用饭时,宝钗才与湘云一同回去打点衣衫。

湘云见宝钗要回去同薛太太同住,虽仍在贾家,距离不远,终究不如现在这般自在。想到宝钗已择定十月十一的婚期,她翻过年亦要出嫁,像这样自在的生活不能再有,心中愈发缱绻难舍。

宝钗见她连眼圈儿都红了,笑着上前捏了捏她的脸颊道:“快别多心,我只是出了园子,又不是搬走了。白日里咱们寻二姐姐一处伴着打点针线,岂不好?”

蘅芜苑虽说是贾家的房舍,被拨给她住下之后,她自然带了薛家的下人过来。薛、贾两家又是老亲,下人们不乏有拐弯的亲戚关系,又相处几年,十分要好。蘅芜苑中,两家的下人都混在一处管着,一进蘅芜苑,必然惊动薛家的人。

凤姐姐不查蘅芜苑是正理,只是幸而昨日抓住了“贼”。若是没抓住,她日后在贾家、在大观园又该如何自处。她心中暗恼姨妈如此糊涂,被人三言两语挑唆至此。本该是闺阁女儿清净之地,却满是风雨欲来之势。

她和湘云是外人,倒也不妨事。二姐姐又聘给安和的师兄,亦是极好的,也用不着发愁。她只担心探丫头、惜丫头和颦丫头,若贾家尚能支撑还好,若是不能,倒叫她心惊。

湘云闻言先是脸红,却又叹道:“宝姐姐总是哄我,我哪里不清楚这里头的事。我只恨你不是我亲姐姐,不能把我一并带走。”

宝钗见湘云闷闷不乐,便携手与她坐在炕上细细宽慰。又笑道:“你瞧你愁的,倒是不像你了。纵不是亲姐姐,咱们一并相处这么多年,也胜似亲生姊妹了,难不成你跟妹夫上门见礼,我还能把你打出去?”

湘云伏在宝钗怀里,脸红了个通透,心中也开怀许多。见莺儿等打点好衣衫,她们才依依不舍散了,约定不拘在哪一出,要一起做针线。

宝钗家去,就见薛太太正捧着册子发愁。薛太太见宝钗回来,才一把搂住宝钗,细问昨日之事。

薛太太静默半日,方叹道:“你姨妈年轻时比你凤姐姐还爽利些,只是你珠大哥夭亡,元丫头又与她骨肉分离,这才成了今日这样。她膝下只剩宝玉一人,看得眼珠子一般,得知园里出了个坏种,哪里还能冷静下来细想。”

姑娘们住的园子竟冒出个绣春囊,男女之事赫然摆在山石上。连薛太太这个亲戚听了都觉心惊肉跳,更别提王夫人。虽然一定要将绣春囊的源头寻出,薛太太也没想到王夫人会弄得这般大张旗鼓。

幸而最后查出了司棋,若不然,一大家子的人脸都没处放了。

宝钗听了,点头笑道:“妈说得哪里话,我岂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宝兄弟……”

薛太太便笑道:“你不必说,我也知道。我和老太太提过,老太太喜欢得紧,说早有此意。只是她们年纪还小,竟不用先定下婚事,等过两年直接定亲、紧跟着成亲就是。”

她素来怜爱黛玉,宝玉、黛玉之情她们也都看在眼里,岂有不成全的道理。便是她姐姐,虽不喜黛玉身体孱弱、不能规引宝玉走正途,见宝玉因紫鹃一句玩笑话而发了呆病,也已经默默接受了。

只是未婚男女不好见面,黛玉又是寄养在贾家的,离了此地又能去哪。因而老太太当着她和姐姐便定下,暂不定亲,等时机已到时,仍请她做媒人。至于姐夫,因其平素孝顺端方,老太太和姐姐定下后,姐夫再没有驳回的道理,因而不曾过问他的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