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 第23章 报喜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第23章 报喜

作者:意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48:38 来源:文学城

众人心不在焉闲聊着,忽而隐隐约约听见锣鼓乐音,兼有鞭炮齐鸣,一时都安静下来,向外瞧着屏息以待。忽而,门房上的人面带喜色匆匆跑来,喊道:“大喜,大喜,头起报喜的老爷们来了,咱们大爷高中!”

苏鸿和一干族人闻言霍地起身,喜上眉梢,连忙起身到外头迎接。苏珑亦喜不自禁,连连吩咐道:“快预备红封、酒菜!”

苏鸿刚绕过屏风,便有三位报录人腰间系着红绸,手持喜报。三人一见苏鸿便一齐高声道:“捷报贵府老爷苏讳高中金陵省乡试第一名解元!苏老爷高中解元!”

苏鸿接了喜报,看了两遍,确认无误后便喜得眉开眼笑,连忙命人升挂起来。又连连吩咐风信给诸报录人和外头的锣鼓队分发赏钱,再置办几桌酒席款待一番。众人见赏钱这样丰厚,新贵人亦如此大气,雅的俗的奉承话不要钱一样往外倒。

说话间,便有二报、三报送来,苏家门前乌泱泱一群人围着,锣鼓喧天,热闹非常。邻居亦或过路人,见这里这样吵闹,便知这里定是有秀才公高中举人,羡慕异常,都围在门前沾沾喜气。

如今谁不知朝廷重用人才、求贤若渴,考了举人便能去做一方父母官。这位苏举人甚至年仅十五,如此年岁,如此才学,春闱必能高中,几年后就是响当当的进士老爷了。

虽说南京藏龙卧虎,达官显贵甚多,但他们听闻有苏郎此人,未尝不羡慕遗憾。纵观天下之事,便是小儿亦知富贵未必长此富贵。何况如今要想为官做宰,必要科举正道出身方可服众。

可叹族中子弟身处温柔富贵之乡,骄奢淫逸,一身纨绔习气,全不知半点祖宗创业之艰难。苏家寒儒薄宦之家,却有这样的芝兰玉树,当真可惜未能生在自家。

苏鸿自不知旁人如何为他可惜,若是知道,只怕也会嗤笑一声。且说他接了二报、三报就赏下厚厚的红封,忙忙引报录人入席吃酒解乏。报录人们汇在一处,见有缘在此相聚,又遇着家境殷实的举人老爷,也都痛痛快快喝酒吃肉。

苏鸿虽性格稳重,却终究只是十五的少年。虽说中举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但亦然喜得满面红光。得到消息前来贺喜的人接连不断,凡故交亲友来此庆贺,知晓他们家为人处世,都只带了寻常贺礼,苏鸿便大方收下。

只是一些不大相熟的人送来厚礼,苏鸿虽邀他入席,却婉言拒绝这样的殷勤。天下哪有掉馅饼的好事,他家算不得什么名门望族,自己也不是飞升当了尚书宰相,哪里值得旁人送这样的厚礼。若贸然接了,被人暗骂贪财还好,就怕卷入什么纷争。

他迎来送往,未曾停歇过。忽而又有人来报,应天府知府贾太爷来访,苏鸿只在脑海中过了一下这位贾雨村,便连忙迎出去。二人厮见过,一番寒暄后方才分了主宾坐下。

贾雨村如今搭上了风头正盛的王家,王子腾又累上保本,听闻已有了消息。他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又见临近升迁,治下又出了位少年英才,更是喜不自禁。来日上京报给吏部,这便是他教化有功了。

他早听说苏家与薛家来往亲密,两家乃通家之好。他从前不解薛家那般门楣为何会与苏家结交,但如今苏鸿小小年纪便考中举人,日后前途不可限量,也不得不感慨薛家目光毒辣。

昔日贾家为让子弟从举业上发迹,结交文官人脉,将女儿嫁给高中探花的林如海。林如海也果然得了太上皇青眼,被提拔到都察院,又点他做巡盐御史。若能顺利回京,连升几级入六部,平步青云也未尝不可。

只可惜前些日子便听到风声,这位林老爷的身体彻底衰落了,许是近日便有消息了。贾雨村在心中装模作样感慨一番,险些将自己也骗过了,才笑吟吟拉着苏鸿的手说话。

苏鸿见贾雨村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赫然是一雄壮君子,心中不由疑惑起奸臣怎么有这样的面貌。心中虽说好奇,面上却也滴水不漏,奉承得贾雨村满面春风,待苏鸿越发亲近。

好容易挨到晚间,总算送走了今日前来贺喜的客人。族中长辈和平辈的兄弟们尽皆累得口干舌燥,下人们更是腿都跑僵了,只是心中俱是欢喜。苏鸿又酬谢了族人,请他们在老宅住下,又马上吩咐风信加倍厚赏老宅下人。

索性苏父和苏母早就想过他会一次中举,临行前给他准备了足额的银两银票。苏父担忧苏鸿不知世事,还细细叮嘱如何迎来送往、如何打赏报录人,又写信叮嘱苏珑。

苏鸿虽是头一次自己经历大事,但也做得似模似样。一众族人看在眼里,心中对他更是喜爱敬服。

夜深人静之时,苏鸿忍不住披上外衣临窗独坐,盯着天上的弯月发呆。风信见他又燃了蜡烛,不由问道:“爷是要做什么?”

苏鸿笑道:“不妨事,你歇息去吧。”

他铺纸研墨,犹豫片刻后才提笔写下:“父母亲大人膝下——别后数月,不知父母亲均吉否?儿已桂榜有名,高中解元,不日归家。白日报录人及故交亲友皆来庆贺,鼓乐喧天,笙歌鼎沸。及至夜深,则万籁俱寂,悄然无声。非此时,不能知心如止水鉴常明,不能明致虚极、守静笃……儿月下谨拜,肃此恭请福安。”

写完后细细品鉴,却又不好意思起来,想撕了重写又舍不得此时此景此悟。便胡乱寻了本书夹住,重新提笔写了封中规中矩的报喜信,言明不日归家。

第二日一早,苏鸿便命人将书信送出,便忙碌着将老宅该收拾的东西都收拾了。待打点行装后,他才各处拜别亲友,踏上回程的行舟。

运河之上舟舶相继,热闹繁盛令人眼花缭乱。苏鸿此时乡试高中,正是年少得意之时,心情自然也与南下时不同。也难得出了船舱,独自坐在舟头观景。举目四望,亦有不少舟头立着三三两两的人观赏秋景。

苏鸿本是惯常独处之人,见状也不羡慕,颇为自在。只是预备回船舱时,忽而瞥见一抹灰影,不由驻足去看,却并未发现什么。他见周围行舟如梭,便只当自己看错了,并未深究。

将近一月,苏鸿才终于回京。此时京中已是一副深秋之景,落叶萧瑟,阵阵秋风带着些微的冷意。苏家早安排了人在此迎候,见了苏家的船回来,连忙上前搬运箱笼行礼。

他归心似箭,只是路过宁荣街时,见里头白茫茫一片,人来人往,隐隐有哭声传来。他心中一惊,竟是险些忘了那位离恨天的可卿仙子便是近日去世。顺着他的目光,一旁的下人道:“爷不知道,宁国府的那位大奶奶殁了,就是前几日的事。”

苏鸿闻言点头不语。

众人归家之后,苏鸿来不及想太多,赶忙换了衣裳给母亲请安。他连月不见父母,心中自然也是万分思念。见母亲正在等着自己,连忙上前磕头。

“给母亲请安,让母亲担忧了。”

苏鸿一连离家数月,苏母日夜悬心。她连忙让苏鸿起来,见苏鸿面色红润,只比离家前黑瘦些才放下心。她揽着苏鸿让他坐在身边,含泪笑道:“你这孩子……知道你有正经事要做,又有你叔叔照看,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说话间,侍音已经端着几盘热腾腾的糕点过来,笑道:“解元郎回来了?晚膳还得等老爷回来,太太吩咐先吃些糕点垫垫。”

苏鸿忙起身接了,笑道:“多谢姑姑。”

苏母笑道:“这几日,不少故交亲朋得了消息都上门贺喜。你薛伯母也派人过来,说等你回来定要好好置办几桌酒席。我想着跟你父亲商议,倒是不办酒席的好,咱们几家亲近的自己聚一聚就是。”

自从太上皇退位、今上登基后,京中就没有安稳过。从前是明争,现在是暗斗,稍有风吹草动就传得沸沸扬扬。鸿儿中举虽是好事,但一办酒席,究竟请哪些宾客都是学问,够他们头疼了。

苏鸿咬着红枣山药糕,一边笑道:“儿子觉得这样极好,母亲安排就是。”

说话间,苏父已从外头回来。苏鸿忙上前请安,笑道:“父亲怎么回来这么早?”

苏父一边脱了外头的大衣裳,一边笑道:“掌院听说我家的解元郎回来,就让我请假先回家团聚。我看你在外头奔波,也是瘦了许多,用过饭不曾?”

他也是一路科举考上来的,最清楚读书的辛苦尚在其次。大多学子都忍下了读书的苦,但颇有一些学子倒在身体这一关。即便不提水土不服,应考时高度紧绷的精神状态、环境恶劣的号房都能压垮一些身体不好的学子。

因而他父亲自小便令他们兄弟几个跟着武师傅练些拳脚功夫,待他膝下有了苏鸿后,亦是请了武师傅教导他武艺,打磨身体。如今见苏鸿身康体建,又如此争气一次中举,心中颇为欣慰。

苏鸿上前扶着父亲坐下,笑道:“让父亲担忧了,方才用了些点心垫垫,这会儿还不饿。考中解元也是运气,主考官金大人的喜好我略知一二,临时改了行文习惯。”

苏父一怔,说道:“文章默出来了不曾?饭后到书房来。”

苏鸿迎着父亲的目光并不畏惧,笑着答应下来。苏母笑着圆场道:“夫君也不必着急,鸿儿敢这样也是心中有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报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