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 第24章 游学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第24章 游学

作者:意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48:38 来源:文学城

苏父未曾说什么,岔开话题问起苏鸿一路上的见闻。不多时,厨房便将晚膳送进来。用过晚膳之后,苏鸿便将自己早已默写好的文章取出,拿到书房给苏父看。

苏父接过一沓纸张,不由想到苏鸿一路科举读书的辛苦,眼神不由变得温和些许。但他却并未露出笑意,只是抬手一指示意苏鸿坐在一旁。书房内寂静无声,针落可闻,苏鸿却面容平静地端坐着。

苏父将他三场考试的文章看完,沉默地揉了揉额角。静默片刻后,他方开口问道:“为何会有临时改变文风的想法?为父不觉得你会对名次有这样大的执念。”

虽说科举登第是读书人的理想,但于苏鸿的性子而言,读书是为明理修身,科举也只是顺应时局之举,并非冲着功利二字去的。从前苏父的确是这样认为的,但发现苏鸿为了名列前茅竟去迎合主考官的喜好,一时无法理解。

他不觉得自己养出来的孩子利欲熏心,却想不明白他这样做的目的。

苏鸿避重就轻道:“父亲,迎合考官的文风喜好亦是常理。”

苏父被气笑了,冷笑道:“放屁!他们愿意迎合就迎合,关你什么事?这是担忧自己考不上才想的歪门邪道,你有这个担心?跟你老子娘还敢扯谎,是不是没吃过板子不舒服?”

说着就团团转要找戒尺,打定主意若是苏鸿不说实话就一顿板子打下去。

苏鸿见惹得父亲动了真气,心中有些后悔不该绕弯子。他连忙上前扶住苏父道:“父亲,父亲莫急,容儿细说。”

苏父试图甩开他的手,挣了挣却没能挣脱,拧眉道:“还不快说!”

苏鸿跪下,回思了一回,方低声道:“父亲,如今局势紧张,儿以为抓紧时间成长才是上上策。我有意连中三元,状元及第,是以解元之位我非争不可。”

他其实并没有想好未来要怎么走下去,但总归是要堂堂正正立一番事业。何况他家世不显,功名自然便是他的晋身之阶。若能得中状元,他就能直接授官,第一步就能比别人快出三年。

眼下贾史王薛四家煊煊赫赫,别说这四家内部的子弟,便是旁人也想不到这样的大家族会在几年间烟消云散。可这样的事却偏偏发生了,哪怕记录此事的人极力避免皇权的影响,但隐隐绰绰还是露出了些许蛛丝马迹。

苏鸿知道,有那群不成器的子弟,此四家败落是应然之理。但败落得如此之快,背后绝对有皇权政治斗争的影子。何况天有二日,国有二主,两虎相争亦是必然,哪方败落,跟着的人自然也少不了被牵连。

他无法救下被逼迫的秦可卿,没有名义、也没有能力插手这四家的事。但至少,事发之后,薛家一家的性命他要想办法保全。既然想保全他们,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能力,还要让上位者看到他的“用处”。

苏父听他说起局势二字,亦明白他心中的想法。却只是摇摇头道:“鸿儿,你不懂。科举是最简单的一步,等你迈入官场的大门,你会发现里面盘根错节,复杂到你甚至理不清里面的关系。局势紧张,你更应压一压锐气,缓几年,等一等。过早暴露对你并没有好处。”

说起此言,苏父也是眼中带着几分复杂。他已经算是顺风顺水了,自己进士出身,岳父官至兵部侍郎,大舅子在五城兵马司任职,也算有人帮扶。即便如此,熬了这么多年也才是六品官,还得等六部空缺。

苏鸿明白苏父之意。如今虽两虎相争,新皇受制于孝道不能反抗。但太上皇毕竟年老,又是逼不得已、实在不能理事才退位,过几年寿数到了自然就没了。到那时,他自然而然忠于新皇便是,不必夹在两派之间为难。

但以原文来看,至少五年之后太上皇还好端端活着呢。他总不可能为了所谓的低调,自己压着自己不出头,谁知道太上皇到底还有几年会殡天。

苏父又道:“要想一路官运亨通,你自己有能力只是一方面,必须得有上位者赏识。如今多事之秋,何苦趟这个浑水。何况你又与薛家女儿有婚约,何必让二位主子早早关注到你?”

有才之士,谁都想招揽。十五岁的举人,虽少却有,十五岁的解元,意义则大不相同。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他真担忧十六岁的状元会横空出世,届时他们苏家又该如何。

两不相靠,会直接被发配到翰林院坐一辈子冷板凳,升官更是做梦。投靠太上皇,太上皇过几年殡天了,今上必定不容。而投靠新皇,太上皇现在就能直接把鸿儿外放。

苏鸿沉吟片刻,笑道:“父亲,儿子并没有想过明年就参加春闱。确如父亲所言,多事之秋,是该低调行事。只是若想力争上游,总要拿出两分本事才有贵人赏识。儿只是觉得,状元及第能节省很多时间。”

他起身扶住苏父请他坐下,低声道:“父亲的意思儿子明白。改变文风只是手段,我明白我在做什么,也不会忘了读书人最应做的事是什么。”

苏父闻言定定看了苏鸿一眼,叹道:“随你去吧。你如今中举,我有心为你提前取字,加冠礼就再过两年吧。鸿者,东方之野,日出之处,又有昌盛兴旺之意。如今再看,你也合了这个名。如今为父为你提前取字,安和二字恰如其分。”

中举之后便有了官场的入场券,日常总要与其他读书人、官场上的人来往,有字也方便同辈称呼。至于加冠……既然鸿儿不打算提前入仕,加冠礼就往后放放,免得旁人会错了意思。安和二字,安定和平,亦有安和调畅之意,最合适不过。

安和……苏鸿心中默念两遍,笑道:“多谢父亲赐字,儿子明白。”

知子莫若父,苏鸿虽然聪慧孝顺,但于忠君之道上总是有所欠缺。从前苏父觉得他做个潇洒自在、心无挂碍的才子学士未尝不可,如今却猛然发现苏鸿骨子里就不是安分守常的人。

但苏鸿是他和爱妻所生,爱若珍宝,心早就偏了。何况朝堂之上禄蠹何其之多,鸿儿只是目标明确,不太在意过程而已。又见苏鸿听话,知道轻重,心又软了几分。他便笑道:“你坐下,尚有一事未与你说。宁国府冢妇秦氏丧命,你可知道?”

苏鸿见父亲消气,便笑着坐回原位,说道:“回来时偶然看到,一片素白,路祭不断,人流往来如织。 ”

苏父淡淡道:“是啊,人来人往,朝中大半文武官员、皇亲勋贵都去了,确实一派繁盛之景。这几日你在家好好待着,看你师弟倒使得,只是别往贾家去。”

昔日宁荣二公功绩之盛,被天下推为望族也是应然之理。只是贾家子孙如今的做派,倒是全然忘却祖宗恩德,抛却礼义廉耻,与禽兽无异。如今宁国公冢妇去世,排场倒是其次,家族人脉之盛已经全然显现在众人眼前了,确实非寻常人家可比。

只是这样的景象,太上皇许是尚能容忍。就不知生性多疑、自尊自大的今上会如何想了。

更有意思的是,荣府的大姑娘现今在宫里做着女官,与其关系紧密的薛家巨富、王家与史家手握兵权,李家林家在文官清流中颇有影响力。而贾珍还给儿子捐了个正五品龙禁尉的官儿,侍奉今上。一家子亲戚有钱有权有人脉,文武都考虑到了,连后宫裙带关系都没落下,不可谓不周到。

虽说大家族盘根错节是常事,但也没有这么面面俱到的。今上又不是什么宽容大度的人,即使一时还能念着两府祖宗的功德容忍他们,过几年是何景象也难说。

苏鸿闻言道:“儿子知道了,不会往贾家那边去的。”

他与薛家来往,有救命之恩遮掩倒说得过去,旁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若再与贾家来往过密,旁人怕是会怀疑他的立场派系。不过他对贾家子弟也无甚好感,尽管可怜他们府里的女眷,也不至于冒险把自家人都拖进去。

苏父点头笑道:“如此甚好。只是你一时不打算参加春闱,为父倒有个好想法。我有一好友,亦是进士出身,现于江南自安书院任山长。为父先前总不放心你,把你拘在国子监。现在时机成熟,你即可前去求学。”

自安书院?江南文风极盛,学子如过江之鲫,书院多如牛毛。即便如此,这家书院在江南也仍是数一数二,不少进士都是出自这里。只是他才刚刚回来,不愿远离父母,便道:“父亲……”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苏父笑道,“我先前已写信托付,他答应收你为弟子。何况我与你母亲相互扶持,京中又有一干亲朋好友相伴,你白担心这些做什么。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害怕独自一人出行不成?”

苏鸿闻言,终于明白这是苏父早就打算好的,虽不舍远离父母,却仍旧答应下来。苏父见他答应,方笑道:“凡读书人都有游学一说,因你先前年纪小,我和你母亲才不忍你远离身边。如今你在外也是举人老爷,能入仕了,总归要历练一番。”

苏鸿虽知此乃父亲心意,却仍有些闷闷不乐,俨然还带着些许小儿心性。苏父捶了他一下,皱眉道:“你小子怎么蝎蝎螫螫的。在家里待几日,半月后准时启程到书院去,听见了?”

苏鸿见父亲心意已定,便也收起装模作样的姿态,连忙答应下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游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