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 第6章 除服礼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第6章 除服礼

作者:姜青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6 22:06:52 来源:文学城

除服礼这天好歹是没下雨。看到林黛玉将贾敏生前爱吃的饭食一一捧到桌上,又一丝不乱地给贾敏的排位行礼,林如海语带哽咽:“玉儿长大了。”顾文宁歪过头去,仔细瞅了瞅林如海眼角,看他哭了没有,然后又忍不住刺他两句:“再过两三年,就更大变样子了,可惜老爷看不着了。”虽然顾文宁已经接受了要去京城的事实,但这不影响她天天在林如海面前表达她的不满。被她这么一打岔,林如海悲伤的情绪都冲淡了很多,悄悄揩去眼角的泪水,林如海道:“你跟玉儿要常写信来,也是一样的。”顾文宁点头:“玉儿现在都学着画画了。等她学会了,让她画给你。”

下人们将黛玉所穿的孝服拿去焚烧,王嬷嬷等人簇拥着黛玉去房间换新衣服。顾文宁也跟进去。黛玉自己选的是一套桃红色四合如意宋锦交领短袄,下面是鹅黄色绣牡丹花百迭罗裙。头发也留起来不少了,王嬷嬷今天给她梳成了双垂鬟髻。再搭上简单的配饰,哎呀,这孩子怎么能生的这么好看呢!以前天天穿着孝服还不觉得,如今越发显得清丽出尘了!

顾文宁正专注的看着黛玉换衣服。青果悄无声息的走进来,在顾文宁耳边说:“昨儿贾府的那两位奶奶悄悄买了肉来吃。”顾文宁诧异的看了她一眼。因为今天的除服礼,府里这两日都斋戒,厨房不见荤腥。顾文宁自己也是个喜欢吃肉的主,但是她理解不了,这一群天天锦衣玉食的奴才奶奶,怎么连两天都忍不了?这还是为了他们自己府里嫁出去的姑太太呢?

青果站在原地没动,顾文宁知道她在等自己的吩咐。“别叫姑娘知道。”顾文宁小声说。青果点了点头。自家太太到底还是心善,凡是荣国府的人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她一次也没跟黛玉说过。青果还站着没动,顾文宁又说:“等没人的时候悄悄告诉老爷,叫他知道。”青果答应着去了。

顾文宁的大姐顾文粲带着两个女儿赵惟初,赵惟之来了。她们两个跟林黛玉差不多年纪。顾文粲自己是个混不吝的主儿,两个女儿也养的跟她一样天不怕地不怕的。顾文宁虽然嘴上总挤兑亲姐姐,但她心里就喜欢这样的性子。女孩儿将来要嫁到别人家去,本来就容易吃亏,要是再养的跟鹌鹑似的,怎么行呢?可惜她们要离开扬州,不然,正好可以让黛玉跟两个表姊妹一起玩耍。顾文宁的大嫂也带着孩子们来了,既然礼物已经送了,不来吃一顿那不是亏了。

宴席上顾文粲还玩起了“我来考考你”的游戏。林黛玉将顾家几十口人的名讳、年龄、辈分、偏好,记得一点不差。顾文粲还不死心的问她的书。林黛玉也对答如流。随后顾文粲不得不承认:“我原儿还以为你这个做母亲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没想到你也有不吹牛的时候。”顾文宁偏过头去悄悄翻一个白眼,还不知道谁是最喜欢吹牛的那个呢。

#

出了孝就是顾家老太太的生日。大伯母陈氏今年74岁了,不是整生日,但她是极其喜欢热闹的。远近的亲友,能来的都来捧场了。她平常在银钱上是有些斤斤计较的,但自己过寿这一天还是很大方的。况且这都是儿孙们孝敬,也不用她出钱。大伯父是早已死了多年了,按照顾家的规矩,当家的男人一死就分家,所以老太太跟着大儿子顾文明家生活,不过她儿女多,大家都算孝顺,老太太日常是缺不了儿孙奉承的。

老太太是极爱佛的,果然,说不了两句家常,话题又转到佛事上来。“……那群有爹生没娘养的下流东西,佛祖的东西也敢偷,叫他们堕入畜生道,不得好死……”原来自几年前本地兴起一伙盗贼,或抢或偷,纠合了许多人,有的还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水浒的戏文看多了。本地人都叫他们鼠贼。这“替天行道”的旗帜一出,更引得官府警惕,加派了人手剿捕,如今都渐渐平息下去了。老太太骂的是这群鼠贼去了大明寺,见了佛的金身,仓促间搬不走,只把佛祖的手指耳朵掰走了事。

老太太的亲女顾文晖嫁到杭州去了,今日是专门赶回来给母亲祝寿的。她一向是不信佛的,而且对母亲从小*逼着自己拜佛深恶痛绝。顾文晖听了母亲栩栩如生的描述,想着本该保佑别人的佛祖,连自己都保佑不了,没了耳朵手指的样子不知道有多可笑,只可惜自己没有亲见。她用帕子擦了擦嘴,掩住笑意,便开口道:“如今这佛像可修好了?”

这可正中了老太太的下怀,老太太连念好几声阿弥陀佛,又把庙里的师傅怎么筹集资金,捐款的人有多大功德的话念了好几遍。在场的人一听这就是让他们掏钱的意思了,拿出几两银子来哄老太太高兴也不算什么,况且还算她们的功德。倒是顾文晖满肚子的不高兴,她本来就是想着能不能去看看笑话。谁知道笑话还没看上,自己的钱包先要受伤了,就咬着嘴唇在一边不说话。

顾文宁她们也不说话,都不知道该出多少,要是谁领头出的太多,倒怕让人记恨。毕竟这一大家子人,个人有个人的脾性,总有那么几个跟老太太一样抠门的。顾文宁的亲姐顾文粲从小就是个杀伐果断的人,见一时没人挑头,她便掷地有声地道:“老太太赏我们的福气,我出十两银子,只望佛祖保佑老太太长命百岁,咱们一家人都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的。”老太太便把个眼睛都笑没了。一则文粲说话好听,二则十两银子不少了。光是跟文粲同辈的就有十几个人,其余远近亲友,也有跟着出十两的,也有八两,六两,四两的……老太太的三儿子顾文驰家的大方,连孩子们都替他们一人出了二两银子,说是给他们祈福。唬的顾文宁的大嫂张初捷赶紧把自己家这份银子扔在老太太的嬷嬷怀里,省得她一会儿也要自家孩子都出一份子,她们家的孩子可是最多的。

顾文宁的丫鬟小桃把二十两银子打点好了,这里头还有林如海作为外甥的一份,递给顾文宁,顾文宁塞到黛玉手上,指指老太太身边的刘嬷嬷,告诉她:“去吧。”黛玉便走上前去,双手把荷包递给刘嬷嬷,一个颔首,又给陈老太太行了礼,退回顾文宁身边,换来了刘嬷嬷好几声夸奖,老太太也跟着点头附和。黛玉微微红了脸,顾文宁揽着她,一点也不谦虚:“这孩子一向是这么懂事的,才几岁的人,竟像个十几岁的大孩子,平常在爹娘面前礼数一点不错,又聪明,如今连四书都快读完了。”

屋里一片赞叹之声,话题便很快转移到孩子们的学业上。但也不止孩子们,文字辈的都没了爵位,也只有科考是正途出身,前途无量。文字辈的男人们个个要考科举,就是四五十的人了,考不上不也得天天读书吗?但进士哪里是这么容易考上的,如今也只有大房的顾文驰,二房的顾文劭中了进士。一门两进士说起来也是风光无两了,但没考上的人难免压力山大,总觉得在家族里抬不起头。为了转移话题,顾文宁的大嫂张初捷便说起自家男人跟她讲过的话:“我听说就是这几年又是水又是旱的,穷苦人家吃不饱肚子,才多了这么多盗贼,倒是舍米舍粥的好……”话说到一半,张初捷就想咬掉自己的舌头,她怎么就不能说点别的呢,别老太太又想起让大家捐钱施舍穷人了。

顾文晖狠狠皱眉,怎么又说到这事上头了。果然老太太也不高兴:“我平常可不也是常施舍周济的,不过给佛捐金身是咱们的孝心,一码归一码。”张初捷可没有指责老太太不该捐这钱的意思,况且她都把钱出了,如今倒让老太太说在脸上,真是吃力不讨好。顾文宁忙打岔:“可不是?这一二年可不都好起来了,可见老太太的孝心感动了佛祖。”老太太脸上的褶子都放松下来,嘴唇也不绷得那么紧了。老三家的媳妇李琬也是官太太,想的又与众人不同些:“佛祖保佑,圣人也保佑,自从新皇登基,这天下又太平起来了,老太太以后的福气还多着呢。”众人便也一叠声地称颂起当今皇帝来。

说起来这新皇也是有些运道的。原来的老圣人坐了二十多年的天下,老了老了,全国各地的天灾**的反倒层出不穷,一时间竟然有失控的架势。像扬州这样的繁华富庶之地也有人揭竿而起,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老圣人心里着急,又生了病,索性把皇位禅让给了四儿子,自己专心养病。新皇虽然年轻,可是登基之后竟然把这乱糟糟的局面也整顿起来,就连老圣人的病都好了不少,这可不是他的运道,就该着他做皇帝吗。这老三顾文驰就是新皇一登基开恩科,便中了二甲进士,一家人更对新皇感恩戴德了。

求收藏,求评论[抱拳]

河蟹了一个词[闭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除服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