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太太的正房出来,顾文宁和姐姐顾文粲走在一起,准备说些私房话。上一次黛玉的除服礼忙忙碌碌的,反倒没顾得上。不过总有人没眼色的打断她们。先是顾文晖过来跟她们八卦:“你们听说了吗?如今连商人都让捐官了。这不是乱了套了!”顾文宁首先想到的就是盐商之首卢锡安,如今人家都是盐政衙门的属官了,那可真是威风赫赫。顾文宁便随口说道:“以前不也有吗?”顾文晖义愤填膺的:“哪有?以前捐官那也得是清白人家的子弟出身。士农工商,士农工商。现在倒好了,我们小户人家哪里比得上他们商人有钱,以后只怕是连个监生也买不起了。”
哄抬物价是吧?那也有可能。顾文晖还没关注这方面的事情,兴许是因为她们二房如今也没有人急等着捐官。不过顾文晖家里有谁着急这件事吗?听话听音儿,顾文宁开始琢磨顾文晖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让二哥或者林如海帮忙?亲戚们之间是该互相帮助。不过捐官这事,一向明码标价的,别管是谁想做官,她也不可能替他们掏银子啊。要说牵线搭桥,顾文晖婆家也是官宦之家,还不至于找不着门路吧。
顾文宁还没琢磨出顾文晖的意思,大嫂张初捷也走过来了:“哎呀呀,今天真是大出血,送寿礼就花了我几百两银子,又得捐什么佛像……他们这些和尚可真会捞,坐在庙里,白花花的银子就到手了……”一面说一面拍着大女儿的背:“你这一季做新衣服的钱没有了。”把老大惹得快哭出来了。
顾文晖也不喜欢拜佛,可是张初捷这话也太难听了,她怎么不当着老太太的面这么说呢。还有什么送寿礼花了几百两银子?真是吹得没边儿了。她什么时候这么大方过了?当然,顾文晖还不知道就连那寿礼也是顾文宁买的。当然,也确实不值几百两银子。看见顾文晖的怒容,张初捷往回找补:“晖大姐姐在这里呢?今儿老太太的寿办得真热闹,老人家精神头也好,真是有福气。”把顾文晖想发的火又憋回去了。她这个亲女儿还能在自己母亲过寿的时候跟人吵架不成?倒扰了老人家的寿宴。都说张初捷嘴笨,容易说错话,可有时候她哪里是嘴笨,分明是故意的,别人还不好跟她计较。
顾文晖憋着气抬脚走了,也不知道她原本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求顾文宁的。顾文宁也想离她这个大嫂子远点。林如海承诺了也就立马兑现了,手头宽裕的顾文宁也把该还的还给大哥家了,可别来跟她叨叨家里怎么日子艰难了。她们家要是也算日子艰难,这天下有一半的人该穷死了。顾文粲直接出手打断了张初捷的施法:“我和你妹妹说两句话,你去别处走走吧。”张初捷是有些怕这个大姐的,于是极不情愿地走了。
顾文粲也长舒一口气:“我是真不愿意跟她说话。又是一家人,又躲不开。”顾文宁笑她:“你也有怕的人了!”顾文粲拍她一下,不过没跟她闹:“你这辈子都没去过北方,别让狼叼走了。”顾文宁心里也酸酸的,嘴上只说:“我又不是去蒙古大草原,就京城那么些人,能找得到狼就稀奇了。”顾文粲拉着她的手走到更僻静的地方:“我冷眼看着,这一年多来,林御史是对你不错,可是就这么两地分居,算是怎么回事?哪有父母俱全,反而要把女儿送到外祖家的?”顾文宁不能跟她说林如海官场上的凶险,也不想编谎话去骗她:“姐姐,我不都跟你说过了吗?再说,做丈夫的一定要这么着,我有什么办法呢?”顾文粲思维跳得有点快:“将来把惟初、惟之两个送给你养老。”顾文粲只有一个儿子,将来必然是他继承家业了。不过如今江南手工业发达,多有女子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终身不嫁的。顾文粲也提过几次将来让女儿也自立门户,不必嫁到别人家受气。她们官宦人家要这么做,自然比那小门小户要难上百倍。不过顾文宁一向是支持姐姐的离经叛道之举的:“一下子给我两个,那我可赚翻了。不过黛玉也是个好孩子,你不用替我发愁。”
姐妹两个约好了走之前再去顾文粲家住一晚,顾文宁便带着黛玉回家。黛玉今天出来一天,已经是肉眼可见的累了。轿子颤颤悠悠地走起来。顾文宁问她:“我抱着你睡一会儿好不好?一会儿到家了再喊你。”黛玉摇摇头,还强撑着保持大家小姐的仪态:“我没事,太太。到了家再休息。”顾文宁便依着她。别看林黛玉年纪小,顾文宁知道她不是那种没有主见的孩子。顾文宁也想再跟黛玉拉近些关系,不过这不是强逼出来的。
日子还长着呢。
#
顾文宁在小花园里转着圈儿,看着园中的景色。在这里住了一年了,之前都觉得有些看倦了,如今倒有些舍不得了。这官衙毕竟是不方便大修大建的,不过经过前后几任巡盐御史的经营,如今也有了些江南园林的风光。顾文宁最喜欢在那长廊上的月洞门和宝瓶门间穿梭。还有那一扇扇形状各异的镂空花窗,经过工匠的巧妙设计,人坐在屋里,也能把四季美景尽收眼底。
顾文宁采了两片叶子,让小桃找两片木板夹起来,压在石头底下,等干了做成书签。小桃答应着去了。说到压石头,顾文宁又想起来黛玉前几日淋湿的书,不免问起来。青果便说:“她们天天晾呢。说没什么大的损伤,不耽误姑娘以后读书,不过到底不像之前那样整齐了,姑娘还是心疼的不得了。”碰上老天不作美,顾文宁也没有办法,只好让黛玉接着心疼了。
青果又在顾文宁身旁说:“咱们收的那么些杭白菊、□□、金球桂也都晒干了,正好泡茶喝。”顾文宁点点头:“路上都带着些。”墙上的洞早就糊好了,比之前还坚固。等她和黛玉走了,家里没有孩子,林如海打算在墙边多种些荆棘,天然防盗的好帮手啊。
这一日清闲多了,顾文宁早把她管的事移交给管家的婆子们。她是强调了以后内宅的事由她的两个陪房媳妇和万婆子一起管,但她们到底能干成什么样,主要还是靠她们自己。只有卢锡安的太太谢融派人送东西来,顾文宁接待了一回。谢融还说要再给她践行,她给推掉了。她自认是个精力充沛的主儿,可是跟谢融比起来,倒像个懒人了。顾文宁走回房去,打算再盘点一回行李,万婆子半道截住她:“太太,周家送了好几车东西来。”
顾文宁一时倒有些愣住了:“哪个周家?”不等万婆子回答,她就反应过来了,只能是她前夫周志衍家。自从周志衍死了,跟他们家打交道,总没好事。顾文宁的心里突突的跳:“她们送什么东西来?”万婆子回道:“说是您的嫁妆。”
她们哪有这么好心?顾文宁抬脚往库房走。周家来的人正跟林家的下人争执:“快把东西卸下来,我们好回去交差……这一趟可累了……”林家的下人没有主人吩咐,哪里肯动弹。看见顾文宁走过来,两府的下人齐齐给她行礼。顾文宁还认识周家那个领头的,她打迭起精神来,笑着招呼:“张叔怎么有空来我们这里?”
张福哈着腰低着头:“我们太太让把奶奶的东西送过来。太太说,因为家里忙乱,总不得空,耽误了这些时候,请奶奶见谅。自从大爷没了,太太精神头就短了,事情也照料不过来……”顾文宁看他又开始拿死了的人打感情牌,越发觉得有猫腻,但嘴上还是得客气两句:“这说的是哪里的话?本来当媳妇的应该伺候婆婆的,不过婆婆心疼我年轻,又没有孩子,一定要我再找个人家,我不得不从命,到底是她老人家会为我们小辈儿打算。”
场面话说完了,顾文宁才把单子要过来,看周家送来的什么东西。这媳妇改嫁,按照律例,嫁妆应该由婆家与娘家商量着处置。可是媳妇人都成了别人家的,这嫁妆难免不会让婆家花用了,要是倒霉的,什么也剩不下,只能光着身子离开婆家。顾文宁的东西倒没怎么动过,毕竟周家也是富户。顾文宁又会经营,嫁妆比她刚进周家时还增值了。顾文宁因为怕婆婆阻拦她离开,增值的部分都分给周家了。顾文宁点了点单子上的重要物件,这价值倒是对得上。不过她婆婆哪有这么好心,专门把容易变现的金银器给她送回来了,自己留下那些虚贵的物件儿。
顾文宁又瞅了张福两眼,他是办老了事的,身上看不出一点破绽。顾文宁又在心里思索一回,她是用了不少手段给周家施压。顾家在本地是望族,林如海的官儿也很要紧。但这些足够让她的婆婆怕到在她离开扬州之前赶着把东西送来吗?等她走了,讨债的正主都没了,不是又可以无限的拖延下去。拖着拖着这些陈年旧账也就再难提起了。这不就是周家之前的打算吗?
期待你们的评论[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寿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