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 第13章 顾文劭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第13章 顾文劭

作者:姜青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12:04:43 来源:文学城

顾文宁先跟着王熙凤来到她的院子。一番参观之后,她发现王熙凤的屋子也不算很大。果然贾家房舍紧张不是骗人的。

两个人先坐下闲话,且不忙着找东西。

王熙凤说:“我婶娘她们也盼着你和林妹妹来呢。”

王子腾的夫人以后肯定要见的,毕竟王子腾也是现在王家混的最好的人,只是没排到顾文宁的名单最前面。

顾文宁刚跟王熙凤聊了两句她婶娘家的事,说曹操曹操到,平儿就进来说:“金陵薛家来信了,还有咱们王府上二太太也派了两个媳妇来说话,都在太太屋里呢。”

顾文宁就说:“既然有事情叫你,那你就去吧。”

王熙凤知道这件事要紧,也不得不站起来说:“我一回来就开了库房给您找东西。”

顾文宁同着王熙凤一起出去了。王熙凤自去找王夫人,顾文宁回到自己院中。

院子里静悄悄地没人。顾文宁自己处理一会儿家事,黛玉带着三个姊妹进来了。第一次来顾文宁这里,迎春、探春都有些拘谨,倒是惜春还小,还不知道什么叫拘谨。

说了几句话,顾文宁知道她们从王夫人房里来,就问她们:“我在你们二嫂子屋里听到说金陵薛家来信了,是二太太妹妹嫁的那个薛家吗?”

她们姊妹们早已听到了事情的原委,但是探春顾忌嫡母王夫人的面子,不愿意说。黛玉又顾忌探春在这里,也不好开口。倒是迎春说了句:“听说薛家表兄惹上了什么案子……”

既然是这样的事,顾文宁也不便跟她们小孩子讨论。顾文宁就岔开了话题:“你们平时都跟着谁读书?今天怎么也没去上学?”

不提薛家表兄的丢人事,探春就活泼起来了:“老太太说林姐姐才来,让我们陪着林姐姐玩几天,正好先生也歇两天。”

原来贾家给三位姑娘请的是一位在宫里做过女官的魏才人。她在宫里服务了10年,求了恩典出宫来了。

做女官的福利还不错,魏才人保留了自己原来的品级,还有一份退休金拿。她如今也不到三十岁,她又不愿意嫁人。老太太出面,就把她请到贾府教导三个孙女了。正好她又多一份收入,还可以依靠贾府的权势。

不过,贾府为孙女请的是宫里待过的人,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顾文宁不着声色地问:“我恍惚听见,你们大姐姐是不是进宫去了。”

这次还是探春回答:“大姐姐被选做了女史,已经进宫五年了。”

五年——

五年前正是新皇登基的时候。就是不知道贾家的大姑娘是新皇登基前还是登基后选进去的。

当年太上皇的两个儿子争储,弄得两败俱伤,却让不显山不露水的五皇子捡了个大便宜。当今圣上的登基,是谁也没料到的。

贾元春进去这么多年都没有进步的机会,怕不是下错了注?倒让好好的姑娘白白消耗了青春。

虽然女史是女官,不是普通的宫女,但一样干的是伺候人的活儿。就像黛玉身边的陪读丫鬟中夏,南枝一样。

顾文宁又仔细问了魏才人教学的内容。这位魏先生似乎水平也不错,既然这样,那就让黛玉先跟着她读书吧,且不忙着给黛玉另寻老师。她眼下要操心的事情也实在太多。

第二天黛玉便上学去,顾文宁就去他二哥顾文劭府上。等见到了人,顾文劭先给他炫耀一番他住的地方:“这是当年咱们平山伯府的旧址,我本来是来这边随便逛逛,看看这房子变成什么样了,谁知道有一所房子正在出售,就买下来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年按照县伯规制建造的伯爵府,在子孙降等袭爵的时候,就缩减过几次规制了。后来顾家的爵位也袭到头了,顾家人干脆回了老家,这房子早就易主了。

这中间又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如今这一片地方被拆得很散,有大大小小十几所房子。也有在这里租房住的,也有像顾文劭这样干脆买下来的。

顾文宁虽然才来京都,但也摸清了皇宫的方向:“你住在这里,每天当值不是要走很远?”

做官的人家喜欢聚居在西边是有道理的,离皇城和宫城近啊。本来轮到要早朝的日子,大家就是摸黑起床了。要是再住的远一点,那得起多早?

顾文宁忍不住念叨她二哥:“我听说以前还有摸黑赶早朝,掉进池子里淹死的呢。”

顾文劭赶紧“呸呸呸”:“你就不能盼着我点儿好?”

终于说起正事。顾文宁先关心二哥这些年在京里怎么样,说是熬资历,挣前途,也不知道挣得怎么样了。

顾文劭一向在自家人面前是有话直说的:“就那么着呗。你二哥刚考上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是文曲星下凡了,虽然没有林探花那么厉害,但也没有熬到七老八十的,也算是运道不错了。不过等真做起官来,同僚个个都是进士,别管品级高低,大家各有各的绝活。”

只不过这绝活有时候不是办好事的绝活,而是捣乱、拖后腿、贪污受贿的绝活。顾文劭还是对官位有追求的,不能像某些同事那么放飞自我。但是他也做不了海瑞、包拯,就这么不上不下的混着吧。

顾文宁安慰人的方式很奇特:“横竖你出身好,熬资历也总能一步步升上去的。看咱们爹娘还有祖父祖母的寿命,你至少还有二十年。应该能混上个侍郎当当吧。”

这出身好,就是指的正经二榜进士出身。比起那些举人、秀才、捐官、恩荫,要有前途多了。

侍郎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顾文劭懒得跟妹妹掰扯。

顾文宁就问起林如海的座师胡严的事情,更是对那个被赶走的学生好奇得不得了。

顾文劭知道的也有限,毕竟胡大人身在内阁,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身上还兼了礼部尚书。

这么高端的人物,顾文劭接触的也有限:“被赶走的是前一科的进士,叫杨顿。听说他原本跟胡大人有一些拐着弯儿的亲戚关系,不然也不能拜了胡大人做老师。至于胡大人为什么勃然大怒,这传言就多了。有的说他求着胡大人给他安排个更好的前途,胡大人没答应,杨顿就对胡大人有些不恭敬。还有的说杨顿仗着亲戚的情分,给胡大人三节两寿的礼都太简慢了,两个人就翻脸了。”

不管怎样,至少顾文宁之前的判断是对的,胡大人从来走的都不是两袖清风的人设。他肯定不是因为礼送的太重了才跟杨顿翻脸的。

聊了半天京里权贵的八卦,顾文宁又想起一件事来:“我们在船上的时候,经过山东,当地的差役说是搜查什么偷印的大盗。”

说起这件事,顾文劭就有些激动了:“这事儿说起来也是奇了。工部有一件新批下来的工程,要盖上营缮司的大印。谁知道员外郎去取的时候,这印盒是空的。我们六部保管印章的流程都是差不多的。这大印每天有专人看管,进出都要登记,轮值的人也要交接按手印的。这登记簿上手续都是齐全的,每个人都说不是自己当值的时候丢的,但它偏偏就是不见了。”

顾文宁好奇:“那怎么搜查到山东去了?难道是查到那个偷印的贼离开京城了?”

说到这里,顾文劭就不知道了:“我只听说三法司在一起办这件案子。不是你说,我都不知道搜查的人都搜到山东去了。”

顾文宁突然福至心灵:“办这件案子,是老圣人的意思,还是当今的意思?”

顾文劭突然打了个冷颤,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放低了声音:“别瞎说。这种机密事我怎么会知道?”

然后他就说起了别的事情:“你还记得有一年大伯母病得很重吗?”

顾文宁回忆了一下:“你说的是九年前的事?”

虽然年代有些久远了,但顾文宁记得那时候前夫还在,她们还一起回去看过大伯母:“不过那也不能算很重吧。”

卧床休息跟病得快死,中间还是有一段很长的距离的。大伯母这个人是很硬朗的,她活到九十岁顾文宁也不奇怪。

顾文劭拍拍她的手:“你听我说。大伯母病的时候,不是把家务交给儿媳妇管吗?”

顾文宁点头:“对啊。”

顾文劭接着说:“等大伯母病好了,又把管家权要回去了。”

顾文宁又点头:“这也是应有之义。”婆婆永远是压在媳妇头上的大山。

就比如荣国府,都说是王熙凤管家,可她事事得向王夫人请示。要说王夫人说了算吧,那也不对。贾母平常虽然不管事,一旦开口,她是不敢不听的。

顾文劭有点着急:“不是指点着儿媳妇,是干脆不让儿媳妇管了,全都要回去了。”

顾文宁呆住了。

不会吧?

这禅让的仪式都完成了?难道皇位还有要回去的道理?

顾文宁狐疑地看着自己二哥:“怕不是你自己瞎想的吧?”

林如海给她透露的消息里,也没说过这件事啊。这老圣人跟新圣人有矛盾,跟老圣人要把新圣人废了,可是两码事。

顾文劭也不想再说了:“你就当我是瞎想吧。”

期待你们的留言、收藏[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顾文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