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樊振东]野草 > 第22章 武昌鱼

[樊振东]野草 第22章 武昌鱼

作者:orchito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5:28:00 来源:文学城

落地天河,湿热的风扑面而来,省队的车已经在候机厅外等着。

来接她的还是省队那位嗓门洪亮的助理教练,一见面就用力拍她肩膀,力道大得她差点一个趔趄:“圆圆!可算回来了!精神头看着还行哈!”

“王指,”尚青云揉了揉肩膀,扯出个笑,“轻点儿,我这脚刚好没多久。”

“晓得晓得!”王教练嗓门依旧大,顺手接过她那个半人高的运动包,动作却放轻不少,“路上辛苦了社,先回队里安顿一下,老杨……哦,就是杨指导,念叨你好几天了。”

车子驶向省体育中心,窗外的街景熟悉又陌生。

武汉的夏天总是这样,梧桐叶子绿得发亮,阳光白晃晃地炙烤着地面,晒得共享单车的座都烫屁股。

她靠在车窗上,看着街边飞速后退的早餐摊子、卖莲蓬的小贩、还有那些记忆里一点没变的旧楼房。

省体育中心和记忆里没什么出入,她小时候无聊抠的墙角也没补。大厅的墙上挂着历年优秀队员的照片和简介,她的那张赫然在列,位置还挺显眼。

照片是几年前拍的,那时候她才刚进省队没多久,拍照时被教练抓着哄了半天,才不情不愿地瘪着嘴看向镜头,手里抱着个比她脸还大的奖杯。

那是她第一次在省里拿名次。

她在那张照片前站了一会儿,照片旁边用烫金小字罗列着她的成绩:武汉市中小学生友谊杯女子第一、省级单打团体双料第一、全国少年锦标赛女子单打第一……

一条条,记录着她一步步从武汉走到北京的路。

“看么斯?还能不认识个人了?”杨劲松教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在听惯了队里那些天南海北,尤其是东北口音居多的普通话后,武汉话被凸显得格外妥帖亲切。

尚青云转过身,规规矩矩地叫了声:“杨指。”

杨劲松上下打量她,目光在她明显清瘦了些的脸颊和下意识微微承重的右脚上停留片刻,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脸上露出笑容:“回来了就好。走,去我办公室坐坐,喝杯茶。”

办公室还是老样子,甚至可以说更乱了,堆满了文件和训练资料,窗台上那盆绿萝倒是比几年前茂盛了不少。

杨劲松给她泡了杯大悟那边的绿茶,茶叶在印着“先进工作者”的白搪瓷杯子里慢慢舒展开。

“压力大吧?”杨劲松没绕弯子,直接问,“这次全运会,省里指望你挑大梁,身兼四项,不容易。”

尚青云捧着温热的茶杯,老实点头,“知道。”

“知道就行,也别太有负担。”杨劲松吹了吹茶沫,“你的实力,省里清楚,国家队更清楚。这次伤好了复出,第一关就是硬仗,但也是证明你自己的机会。放开打,打出你尚青云的样子来。”

他顿了顿,看着她,语气放缓了些:“你小时候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呢?在武汉市打友谊杯,对面比你高一个头的姐姐,你都敢跟她硬碰硬对拉,现在怎么,摔一跤就怕了?”

2005年,武汉市中小学生友谊杯。

那年她七岁,拿着比同龄人沉上不少的球拍,一路懵懵懂懂却又异常凶狠地打到了女子第一。

省队的教练就是在那时看中了她,问她要不要去更大的地方。

她当时怎么回答的?

好像都没看爸妈,抱着那个对她来说有点过大的奖杯,用力地点头,汗珠子顺着额角滑下来,砸在领口上。

“想。”

说的斩钉截铁。

尚青云抿着嘴,没说话,低头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

怕吗?

好像是有点。

脚踝深处那点无法根除的、阴雨天就会隐隐作痛的感觉,像一根细小的刺,时刻提醒着她曾经的失控和脆弱。

但更多的,是一种憋着一股劲、急于证明什么的焦灼。

“没怕。”她抬起头,像小时候那样习惯性地瘪瘪嘴,“就是……不想再输了。”

杨劲却点点头:“这就对了。训练计划你看过了,这几天先适应一下,强度慢慢加。混双那边……”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八一队那个樊振东,跟你说好了吧?名单报上去了,你们自己多沟通。”

听到那个名字,尚青云耳根有点发热,目光挪到那棵绿植上,含糊地“嗯”了一声。

/

从训练局出来,时间还早。

她没直接回家,也没回省队安排的宿舍,而是鬼使神差地坐上了去武昌区的公交。

少年宫的红砖墙已经有些年岁了,门口的宣传栏里挂着她的照片,下面罗列着她从市赛到国家队的成绩。

她站在那儿看了好一会儿,照片上的女孩眼神亮得灼人,带着一股未经磋磨的、纯粹的锐气。

其实那天爸妈本来想给她报舞蹈班或者钢琴课,觉得女孩子学那些文静。

可她一进门,就被旁边训练室里噼啪作响的小白球吸引住了。

电视里正放着比赛重播,她看得目不转睛,然后伸出小手指着屏幕,斩钉截铁地对爸妈说:“我要学这个。”

从此,她的人生轨迹拐了个弯,一头扎进了这项旋转不休的运动里,汗泪交织,再无回头。

训练室里有小孩正在练球,动作还显得有些笨拙,但眼神专注。

她隔着窗户看了一会儿,仿佛看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每天放学后背着书包跑来这里,对着发球机一遍遍地练习,汗水把衣服浸透,手心磨出水泡,又变成厚茧。

少年宫旁边就是她的母校,武昌实验小学。

校门紧闭着,放暑假了,里面静悄悄的。

她沿着熟悉的街道慢慢走,不远处就是首义大院。

08年,她在这里打了全国青少年乒羽调赛,那是她第一次参加全国性质的比赛,紧张得前一晚都没睡好。

地方不大,观众也没几个,但她打得格外投入,好像整个世界就只剩下那张球台和那颗跳动的球。

她没有再往里走,那些记忆封存在这里就好。

/

晚上是在外婆家吃的饭。

老旧的居民楼,楼道里飘着各家各户的饭菜香。

外婆见到她,高兴得不行,拉着她的手摸了又摸,嘴里念叨着“瘦了瘦了”,然后转身就钻进厨房,叮里咣啷非要给她炒一桌菜。

她的房间还保留着原样,墙上贴满了她从婴儿时期到现在的照片。

有刚出生皱皱巴巴的婴儿照,有戴着红领巾、一脸严肃的小学毕业照,有在省队训练时汗流浃背的抓拍,还有穿着国家队服、在赛场上握拳呐喊的媒体图。

时光在这面墙上凝固,记录着一个女孩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今天的尚青云。

晚饭是典型的湖北家常菜,莲藕排骨汤,炒苋菜,腊肉炒黎蒿,炸藕夹什么的,总共就她和外婆外公三个人,菜却摆了一大桌子。

外婆不停地给她夹菜,嘴里絮絮叨叨说着街坊邻里的琐事,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老人搬去了新小区。

她听着,紧绷了好几天的神经慢慢松弛下来,好像又回到小时候一和爸妈闹脾气,就自己坐公交跑来外婆家住的时候,总得能到毫无原则的庇佑和安慰。

洗完澡,她趴在铺着凉席的床上,武汉夏夜的暑气还未完全消散,老旧的窗式空调发出嗡嗡的声响。

她摸出手机,点开微信,找到置顶里那个蜡笔小新的头像。

手指在屏幕上划拉了几下,最后选了几张刚刚翻拍的老照片发过去。

一张是婴儿时期被她妈妈抱着,朝镜头咧着没牙的嘴傻笑的;一张是小学时参加文艺汇演,脸上画着夸张的腮红,头上顶着朵大红花,表情视死如归的;还有一张是刚进省队时,穿着不合身的运动服,对着镜头一脸懵懂的。

【尚青云】:[图片][图片][图片]

【尚青云】:猜猜这都是谁?

那边回得很快,几乎是秒回。

【樊振东】:让我看看……嗯,这位婴儿肥选手,这位文艺汇演积极分子,还有这位看起来不太情愿的省队新人……是某位1998年1月16日出生,右手横板两面反胶,目前效力于国家乒乓球队的尚姓选手吧?[托腮思考.JPG]

【尚青云】:[小肥选手为你点赞.JPG]

【尚青云】:答对了,真棒。

【樊振东】:有奖励吗?

【尚青云】:没有。

【樊振东】:[猫猫委屈.JPG]

【樊振东】:好吧,天津见,晚安。

【尚青云】:天津见。

【尚青云】:[小猪击掌.JPG]

前天去献血,结果针眼肿了抬不起手,所以几天没更新,水一章衔接一下,下一章就是全运会啦[熊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武昌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