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二/战】战火燃不尽的诗 > 第4章 第四首诗

【二/战】战火燃不尽的诗 第4章 第四首诗

作者:zerooooooo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3 08:31:11 来源:文学城

南京城的轮廓渐渐消融在灰蒙蒙的天际线里。望舒紧紧攥着口袋里那包故乡的泥土,指节都泛了白。

“冷?”他感受到女孩的肩膀微微发抖。

望舒摇摇头,却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埃里希解开军装纽扣,将她裹进大衣里。

女孩的发丝间还残留着那股他从未闻过的沉香,混合着海风的咸涩,形成一种奇特的味道。

“看。”埃里希突然指向远方。一轮红日正从海平面跃出,将波涛染成金色。

望舒睁大眼睛,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海上日出。阳光在她琥珀色的瞳孔里跳动,像是点燃了两簇小小的火焰。

早餐时,望舒面对陌生的西式餐点手足无措。埃里希拿起餐刀,示范如何将煎蛋切成小块。女孩学得很快,但还是在切培根时弄掉了叉子。金属落地的脆响引来周围乘客的侧目,几个英国妇人交头接耳地打量着这对奇特的组合——一个严肃的德**官和一个东方女孩。

“抱歉。”

望舒用德语小声说道,耳尖通红。

埃里希只是招手叫来侍者换了新餐具,然后将自己盘里的培根切成适合入口的大小,默默推到她面前。

航行的第三天,望舒晕船了。

她蜷缩在狭小的舱房里,小脸煞白。埃里希翻遍医药箱,最后只能用湿毛巾敷在她额头上。深夜,女孩发起低烧,用满语说着胡话。

埃里希守在她床边,笨拙地哼起一首德国民谣,那是母亲在他儿时生病时常唱的。

清晨,他发现望舒不知何时攥住了他的衣角,睡得正熟。阳光透过舷窗照在她恢复血色的脸颊上,睫毛在眼下投下细密的阴影。

埃里希轻轻掰开她的手指,却在起身时发现军装口袋里多了一张小纸条,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德语写着:“Danke,Onkel。”(谢谢,叔叔)

航程过半时,埃里希开始教望舒认识航海图。“我们在这里,”他的指尖停在南中国海的位置,然后慢慢向西移动,“到亚丁,然后苏伊士运河...”望舒认真跟随他的手指,时不时重复那些陌生的地名。

某个午后,他们在甲板上遇到一群玩耍的孩子。一个金发男孩突然指着望舒喊道:“Chinesische Puppe!”(中国娃娃)

其他孩子哄笑起来。望舒僵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

埃里希上前挡在女孩面前,眼神似乎带着警告意味。

穿过苏伊士运河那晚,埃里希被一阵轻微的啜泣声惊醒。

他发现望舒蜷缩在舷窗边,月光照着她泪湿的脸庞。

“难过?”他蹲下身问道。

望舒摇摇头,却又点点头,最后用混杂着德语和汉语的句子解释:她梦见了嬷嬷,梦见南京的雨,梦见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埃里希沉默片刻,从行李箱里取出一个牛皮纸包,里面是那匹靛青色丝绸的边角料。

“留作纪念。”他说。

望舒将布料贴在脸颊,嗅着上面残留的故乡气息,慢慢止住了眼泪。

航程的最后一周,埃里希开始给望舒讲解德国的礼仪规范。

“在柏林……”他示范着刀叉的使用方式,望舒学得认真,但偶尔还是会调皮的故意把豌豆戳得到处都是,只为了看他皱眉的样子。

某个暴风雨的夜晚,货轮剧烈颠簸。望舒从噩梦中惊醒,发现埃里希正坐在她床边擦拭手枪。闪电照亮他棱角分明的侧脸,雷声轰鸣中,他低声用安抚说:“我在这里。”

简单的四个字,却让女孩重新闭上了眼睛,安心入睡。

当欧洲的海岸线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埃里希为望舒换上了最正式的那套连衣裙。他单膝跪地,为她系好鞋带,然后认真整理她领口的蝴蝶结。

“一切都会好的。”他说,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马赛港的喧嚣声渐近,望舒突然拉住埃里希的手:“保证吗?”她的眼睛在晨光中清澈见底。

埃里希握紧她的小手:“Ehrenwort。”(以荣誉起誓)

马赛港的晨雾还未散尽,汽笛声惊起了成群的海鸥。

望舒攥着埃里希的军装下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码头上熙攘的人群,金发碧眼的欧洲人比她想象中还要多。

她不直觉的更加攥紧埃里希的衣服。

“Pass.”(护照)海关官员懒洋洋地伸出手。埃里希将两本护照递过去时,刻意用身体挡住了官员打量望舒的视线。

“冯·霍恩海姆?”官员挑眉,“这位是...”

“我女儿。”埃里希的声音像淬了冰。

官员注意到女孩明显的东方特征,但看到德国领事馆的印章后,还是悻悻地盖了入境章。

火车站台前,埃里希买了份《费加罗报》。

头版报道着德国即将进行的国会选举,魏玛共和国仍在动荡中挣扎。

他迅速合上报纸,却发现望舒正盯着站台上的蒸汽机车出神,巨大的钢铁机械喷吐着白烟,与南京的人力车形成鲜明对比。

他轻轻按了按女孩的肩膀,“要赶火车了。”

北上的列车穿过一片薰衣草田,望舒惊讶的整张脸都贴在车窗上。

紫色的花海让她想起南京的绣球,但更整齐,像是被尺子量过一样。“一切都整齐吗?”她突然转头用她新学的短语问道。

埃里希怔了怔,随即明白她在指什么。“是的,典型的德国风格。”他难得开了个玩笑。

边境检查站,留着八字胡的德国海关官员仔细核对着他们的证件。

“战后很多孤儿,”他瞥了眼望舒,“您真是好心,少校先生。”

埃里希没有解释,只是将望舒往身边带了带。女孩敏锐地察觉到气氛变化,用刚学会的德语说:“Guten Tag, mein Herr。”(日安,先生)发音标准得令人惊讶。

埃里希不动声色的笑了笑。

当他们搭上这一列通往柏林的火车时,夜幕已经降临。

“睡吧,”他指着卧铺车厢的床铺,“明天就到柏林了。”

望舒却摇摇头,从行李箱里取出德语课本,就着微弱的灯光继续学习。埃里希注意到她正在反复练习一个句子:“Ich bin Schu von Hohenheim。”(我是舒·冯·霍恩海姆)

深夜,列车穿过黑森林。

埃里希被一阵轻微的啜泣声惊醒。望舒蜷缩在床角,泪水浸湿了衣襟。

埃里希不知道怎么安慰女孩,只能沉默地坐到她身边,直到她停止了哭泣。

次日正午,柏林中央车站的喧嚣扑面而来。

他们刚走出车站,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就停在面前。车窗摇下,是一个金发男人,那男人带着单边眼睛,有这一双比海还蔚蓝的眸子。

望舒注意到他右眼居然比左眼更加蓝。

男人名叫卡尔·冯·里希特霍芬,退役空军上尉,是埃里希在军校的挚友,更是战场上有过命之交的兄弟。

卡尔望了望缩在埃里希后面的望舒,还冲她眨了眨眼。

“上车!你们可算到了!”

车厢里,卡尔兴奋地拍着埃里希的肩膀,恨不得将他几个月憋在心里的话全抛出来。

“老兄,你可错过好戏了!上个月阿尔伯特那小子居然跑去求娶老将军家的女儿…”

他如今因为战伤早早退役,现在就是个闲散少爷,最喜欢听贵族之间的八卦了。

“你说那小子咋想的…”说着说着,他突然通过后视镜注意到缩在角落的望舒,立刻改用夸张的德语慢速说:“Willkommen in Berlin!”(欢迎来到柏林)

望舒怯生生地点头,却突然指着窗外:“Brandenburger Tor。”(勃兰登堡门)这是埃里希教她的第一个柏林地标。

卡尔假装惊讶的望向老友:“哇,发音比你还标准!”

接着,卡尔突然踩下刹车,轮胎在积雪的路面划出两道弧线。

他转身从后座掏出一个扎着缎带的盒子:“差点忘了,给小公主的见面礼!”

盒子里是只精致的音乐盒,打开后有个瓷娃娃在转圈。

“这个会唱歌哦。”听到卡尔的话,望舒小心翼翼扭动了发条,旋律流淌而出。

“这太贵重了。”埃里希皱眉。

“这算什么事,埃里希,咱俩什么关系,你女儿就是我女儿……”

卡尔的话音未落,望舒突然轻声哼唱起来——正是音乐盒里播放的《致爱丽丝》,音准竟分毫不差。两个男人同时愣住了。

“她...会音乐?”卡尔惊讶地转向埃里希。

埃里希摇头,同样困惑。他从未听望舒唱过歌。

女孩似乎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立刻抿住嘴唇,手指不安地绞着裙边。

“继续,小姑娘!”卡尔鼓励道,但望舒只是摇头,把音乐盒紧紧抱在胸前。

车子驶入柏林西郊的富人区时,望舒的眼睛越睁越大。

这些棱角分明的德式建筑与她记忆中的飞檐翘角截然不同,街道干净得几乎发亮,连积雪都被整齐地堆在路沿。

“到家了。”埃里希轻声说。

钉!新角色登场[狗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首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