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二/战]以你为岸 > 第26章 第二十五章

[二/战]以你为岸 第26章 第二十五章

作者:安洗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24:59 来源:文学城

在战争阴影下成为偷情的恋爱总是危险的。即使我们用力伪装,但爱情像雁过留痕,存在过就会有痕迹。一个普通的工作日,维尔纳回到家,推门进来时脸色差的吓人,几乎吓了我一跳。他把门关严后,立刻回身抱住我。

“怎么了?”我忍着不安,轻抚他金色的发尾。“你脸色很不好,维尔纳。”

“我没事。”他只小孩子撒娇一样,反复用额头抵住我的肩。我没有再问,只是跟领着病人一样,将他引进客厅。他像被雨水泡过的纸张,整个塌陷下来,坐在沙发上,握着我的手,目光却一动不动地落在地板那块微微翘起的老木片上。

“又有人写了举报信。关于我们的。”

维尔纳转头望向我时,脸色比起刚进屋时好了一些,眼睛里的惊慌和恐惧都被一种深重的疲倦替代——一种我在医院的病床上无数次见过的,快要被耗尽了求生意志的人才有的神情。

“有证据吗?”我只是说。

“当地人的举报信,老样子,还是文字描述,”他说,“没有照片。但这次特地强调了你的英国国籍,所以显眼。”

“目的是?”

“举报人的儿子被抓进了集中营。”他说。

我并没说话,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复杂的心情。维尔纳也没再向我道歉。他已经为这种事向我道过歉,聊作一种非正式的投降和逃避。我并不苛求他什么,他所做的一切,对于他身处的体制而言,想维持表面已是艰难。维尔纳的军衔正好处在一个没人愿意招惹的尴尬位置,动了会引来回击,不动还能将错就错;至于我,他上次的报告中已经写明了我出色的颅脑外伤治疗能力——稀缺资源。至于举报者——我早就没资格怨怪他们了。

我能做的只是接受。

在我爱上他的时候,命运就是我握不住的风了,把我吹到哪里,我都只能接受。

我坐在沙发上陷入沉默。维尔纳见状,从沙发上站起来,在我面前单膝跪下,仰望着我。

“都会解决的,艾瑟尔。交给我。”

我垂眸,凝视着他遍布血丝的眼睛。

他说得像在宣誓。

然后他像孩子一样,把头搁在我膝上,闭上眼睛,把脸埋进我裙摆柔软的褶皱里,连勋章和制服都未褪下去,没几分钟就睡过去了。他睡得沉沉,手还无意识地紧攥着我裙子的布料——仿佛那是他在这片崩裂世界里最后的安稳所在。

“别担心……艾瑟尔……我说了会解决的……只要你还在……”

维尔纳呢喃着,却仍眉头紧锁。我想,他大概连在梦里都无法脱下那身军装。我没舍得叫醒他,望着窗外结霜的玻璃,在雪夜的沉默里轻轻给他披上毯子,手在他肩背上搭着,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抚。

第二天我踏进医院时,明显感觉到气氛不对。护士艾琳向我点头时笑容有些不自然——她昨天值夜班。我本来以为只是因为疲倦——直到我进入更衣间。

我的置物柜被人翻过了。一盒见了底的陈年锡兰红茶,水杯,金属饭盒,一些必要的洗漱用品,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物品摆放依然整齐,但我注意到红茶罐子放反了方向。我在片刻的怔愣后,平静地关上柜门,系好白大褂,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在走廊上,我与其他科室医生相遇时,也不同了;他们中的有些同僚,在与我眼神相触时立刻别开脸;也有些用怜悯的眼神看着我。我听见“……举报……和那个德国人……”,“英国人。上尉……”这几个词。

我没有回头,回了头就真的把这一切坐实了。

——虽然那其实不是坐实。而是铁打的事实。

我和维尔纳确实是那种“被举报”的关系。

今天来医院的德国人里果然没有维尔纳。有两个穿着文职人员制服的德国人刻意停在我所在的病房门外,手里拿着记录本。而我抬起头时,总能精准地和他们的目光对上。我并不畏惧。维尔纳说过,他会去解决,我相信他。至少现在我还没有被盖世太保传唤。我还在医院,开药,治疗,查房。

我回到诊室的时候,凯瑟琳递给我一块曲奇,对我笑笑。“昨天我自己烤的,里面夹了些野果酱。我的孩子们很喜欢。尝一块吗,艾瑟尔?”

“我很荣幸。谢谢。”我说。她知道我并不只是谢她这块饼干。

“该死的时代,真不公平,”她也拈了一块饼干,叹了口气,声音压低到只有我们能听见的音量后,才说,“总是这样。谁家里是自愿闹德国人的?巴不得撇清关系。说风凉话的,只是举报信还没写到她们头上……骨科的黛西·米洛医生,家里被塞了一个德国少校,没多久就怀孕了。妇产科的同事背着教会,偷偷给她堕了胎,可怜的黛西,差点一尸两命……我们不信那些话,艾瑟尔,如果你真的和那个斯文败类有什么,你就不能坐在这里吃饼干了。”

我被她说得心虚,竟不知道怎么接话。

“你带着我,一起救过那么多真正该救的人。”她抬了抬嘴角,蓝眼睛里却无笑意,只有被现实撞疼的苦楚,“在这里呼吸着的医生和护士们——谁敢保证自己没给德国兵打过针?背弃在医学院门口发的誓,然后都死掉,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一起死,谁也别想活?普通人只是筹码,想活下来都是罪……”

活着,至少能做些什么。

死了,就真的什么都不剩了。

我把饼干放进嘴里,黄油味混着一点果酱的甜香,在齿缝间化开来,却没有带来预想中的慰藉,反而忽然觉得它包裹着的不是松软绵甜的果酱,而是维尔纳身上的铁十字勋章。

是血。

维尔纳这几天也回来的很晚。一两点,甚至天快亮。我曾经因为他三天没回来去找过他(也是那一次我们真正确定了恋爱关系),因此无论多晚,只要他能回来就绝不会留宿指挥部,哪怕回来只待两个小时。我没有问他那边的事,或许是把它化作“个人矛盾”“证据不足”,也可能是找个替罪羊换下我。但也不排除他自己会“主动请愿东部战线服役”。

我不会去问他最糟糕的一种。

我只做我能做的事:白天顶着德国人的监视和同事们的异样眼光(我一直没被捕,其实流言几天下来已经显然见少),照常治疗,手术,按时按点回到家里,在维尔纳回来后一次次抱紧他,将那种令人心悸的恐慌尽数埋进他胸口的心跳声和温度里;每天为维尔纳煮一杯不加奶的红茶,留一盏不灭的煤气灯,为私下来找我的病人写处方,一针一线地为他紧好大衣上松动的扣子,从书柜里找出他那本没看完的《九三年》一页页翻看。

直到他终于带着一身轻松的空气回来,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把军帽甩在衣架上,走过来,半跪在我眼前。

“问题解决了。”

我看着他。

“没有人再提举报的事了。你知道我今天像什么吗?像个刚考完Abitur的小鬼,等柯克兰老师发成绩——这位眼睛像祖母绿宝石一样美丽动人的女士,我的成绩够不够向你讨一个奖励?”

“奖励?”

“一个吻?或者……”

他凑近些,额头轻轻抵上我的下巴,笑得像个刚拿到伊顿公学奖学金,向老师邀功的男孩。

我凝视着他灰蓝色的眼睛,却笑不出来,只低声说:“是……有人帮你解决了,对吗?”

他没有回答。

只是用那种溺水被拉上岸的人才有的眼神望着我,一下一下吻我的指尖,像要记住它们的每一道纹路。

“维尔纳,告诉我,”我没再纠结这个话题,“你还愿意相信什么吗?”

他目光直勾勾的,“只相信你。”

可我早就没有权利被相信了。无论我干什么,都是在欺骗,在隐瞒,在作假。

“我们不会被原谅的。”我的声音在颤抖。

他只轻轻摇头,额头抵着我的掌心。

“那就彼此原谅。”

“你真是疯了。”我说。

“也许吧,”维尔纳回答,“但我疯得值得。”

钟声敲响。时间像流淌的毒药,顺着呼吸,渗透到内脏和血液里。我看了一眼挂钟。那旧挂钟早就被他修好了——现在时间还早。我认真地想了想,对他说:

“我们去看电影吧。”

他一愣:“真的?”

我点点头:“至少今晚我们暂时‘合法’,不是吗?不过我们要躲开一些距离。你们的盖世太保无处不在,被发现咱们俩都得死。”我也会被唾沫淹死。

对于此时此刻的圣马洛而言,流言是最便宜的子弹。只要人类的喉咙还愿意上膛,就能自动装填。散布流言者永远能为他们自己找到合理的解释,而被流言波及的当事人却永远不能被轻易承认合理。

“没问题。我在做梦吗?——太难得了,你先前都不同意去。”他赖在我怀里说,“你总是理性得像面镜子,艾瑟尔。有时候在你面前,我觉得我才是被你保护的那个人。”

我轻抚着他的头发,轻声说:

“你忘了被盖世太保灌到吐的是谁了?”

“但我那天没喝醉。”他低低地笑,“柯克兰医生,你是我的醒酒药,也是我的麻醉剂。”

夜晚飘着薄雪,仍有宵禁,我们保持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我走在前面,偶尔回头去看维尔纳,他则会悄悄对我比个傻傻的“V”,神采飞扬,淘气得不像二十九岁——他更像九岁。但他是军官,我是医生,制服和文件就像我们看不见的外壳,包裹着我们,也教人握不住,抓了也只会滑手。算下来这是我和他第三次半公开同行,第一次是从海边渔棚被救,而第二次是那场我不愿意再提的舞会,皆为深夜时分,街区无人,且我都狼狈不堪,风度全失;而这次我光鲜亮丽多了——却也只能与他一前一后,伪装成“恰好同路”。

我很清楚——我与他连一场公开的用餐都不会有,无论出于哪一方的立场都是。医院和军队的公务场合,也是只有我们两个才明白的“公开”。

电影院招牌亮着金红色的灯光,将被细风吹落的雪花映成星星。

我的男朋友足够体贴,当然不会让我在坐满德军的放映厅里等他,于是我照着他的吩咐站在街角等,穿着件不起眼的旧呢大衣躲在角落,头发藏在兜帽里,脖子上围着他送我的淡蓝色围巾,几乎半张脸都藏起来。电影院的门厅挂着新贴的通告:“电影事务处授权”“放映影片须经审查。”

大约十分钟后,他出来接我,简短地说:“临时封了一个小放映厅,今天不对外开放,理由是检修放映设备。”

我哭笑不得。

“你怎么做到的?”

“我在一次例行检查时发现影院不小心错放了未经审查的影片,帮他们遮掩了过去。所以,柯克兰医生,今晚不会有人打扰我们了,经理亲自操刀——最高的待遇,盖世太保想进来也得先变成一张胶片。”他眨眨眼睛,“你可要好好奖励我。我花了点封口费,圣诞节只能买只小一圈的烤鸡给你了。”

我噗嗤一笑。

有时候我真怀疑,他是不是靠着教同僚的孩子或者女眷弹钢琴来“补贴家用”的。如果我猜对了,那一定很有趣。

我和他先后进入影院和走廊,在确定四下无人后,方才进入小放映厅。银幕已经是亮着的,我们得以踩着光走到最后一排,倒真给人一种错觉——我们不是来看电影的,是来举行一场秘密的结婚仪式。放映机响起沙哑的嗡嗡声——战争时代唯一被允许的“娱乐”,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战场。

幕布上投射着雪地中行军的装甲师,万字旗帜猎猎,士兵在薄雾与冰霜中高唱《Horst Wessel Lied》。画外音在用德语说:“为了欧洲的和平与秩序——我们必须挺进。”

屏幕是黑白色的,但色块不均,能看出士兵们面临的严寒环境,每个人脸上带着笑,年纪跟我和维尔纳相仿,眼窝太深,眼睛的位置就黑洞洞的,平白呈现出那种被挖走的恐怖感,像马戏团里被扣掉了眼睛的木偶。他们让我想起我从昏迷中苏醒的病人们,刚被抢救回来,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还活着。

我轻声问:“你不会去那里的,对吗?”

维尔纳没有回答。默认往往比解释还要痛苦。他不能回答我,我也知道我问的是件不能深想的事。可我还是问了,披着问话的外皮——实为妄念,也是告解。

“维尔纳,我想活着看到战争结束。”半晌,我终于说,“和你一起。”

“你会的。”他回答我,凑在我耳边低语,“只要你记得带上我——无论是圣马洛,英格兰还是托斯卡纳。”

我却感到他握住我的手越来越凉,但我其实分不清是我们谁的手在变凉。我手指挤进他的指缝,像他常对我做的那样,与他十指紧扣。我们似乎正身处寒冷的东线战场,正一起在雪地中,慢慢死去,却因彼此在身边而并不后悔。

他偏头吻我。

舌尖抵着我的唇瓣。

很轻,很柔。却绵长。

我知道,他在试图以吻向我许诺——

我还活着。在你身边。

像他曾以这具身体向我诉说的那样。

我没有闪躲。

只是伸出手,替他捋顺被屏幕上的雪光烧亮的金发。

然后我回吻他。

与其说是接吻,不如说是——两个苟活的人,在彼此被战争碾压到支离破碎的身体上,找到尚未坏死的一小块组织,再用藏在灵魂里的温柔去覆盖它。

可吻的甜味总是盖不住血的腥味。

最后混在一起,都成了苦的。

战争教会我们痛苦是怎样积淀下来的。可谁来教我们,怎样和一段终将戛然而止的爱情长相厮守?

片子的结尾,是“Drittes Reich -W?chter des Friedens”(第三帝国——和平的守望者),几行雪白字体,缓慢地在黑底上显现。

一如东线的黑夜里,埋葬尸体的雪。

那晚我觉得身体里流淌着的不再是自己的血液,而是以彼此之名命名的,钢铁味,红茶性状的命运。

我没有说话。他也没有。在这战争短暂在我们头上停歇的一夜,在敌我早已失却意义的□□之间,这间老屋好像化身为大西洋上漂浮的船板,而我们是船板上的人,在夜海的寒冷中搂紧彼此,分享残温,好像这样就能熬到救生船带走我们。

我们一边对命运的作弄怀恨在心,一边妄图在历史的漫漫长夜里,擅自偷得一抹星光;我们背着沉重的枷锁相拥,像两条本应互不相容的河道,倔强地交汇而流。

即使我们明知——终点不是海。

是干涸。

是湮灭。

折腾到后半夜,维尔纳还没闹够,又开始亲我锁骨。我受不了了,用力推他,“你几点起床?”

他说,“够早,早到可以决定你起床晚不晚。”

我一枕头砸在他脸上。

“今晚到此为止。熄火——维尔纳·冯·比尔肯贝格上尉。”

维尔纳有些委屈,但也并不生气,只翻身到另一侧躺下,把我抱进他怀里。

“艾瑟尔,最近——我是不是太过分了?”

我抱紧他,在他耳边呢喃:

“不。千千万万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二十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