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二/战]以你为岸 > 第25章 第二十四章

[二/战]以你为岸 第25章 第二十四章

作者:安洗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24:59 来源:文学城

我和维尔纳曾经一起放跑过一个孩子。是个法国小男孩,大约十一二岁,面黄肌瘦,像是从哪家的野坟里刨了土爬出来的。指节处满是裂口,新的叠旧的。裤脚湿了一片,被两个德国宪兵揪住耳根时还在拼命挣扎,像只被猎人按住的幼兔,不停地扑腾。男孩瘦骨嶙峋的手里还紧攥着一小瓶磺胺。

那日中午,我刚结束临时出诊,自军方回来的时候正好撞见这一幕。

我知道今天维尔纳也在,前夜他告诉过我,今天他不用找借口了,因为正好轮到他视察医院。当然,这位亨利医生口中的“图书管理员”从来不会真正意义上地干涉医院。像他说的,系统内的人总是知道怎么避开系统。偷懒是人的天性,军官们也总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应付上级检查。

“我亲眼看见这小子翻了药柜。”其中一名宪兵用靴尖轻轻踢了踢孩子膝弯,声音懒洋洋的,“你认识字吗,小东西?”

“总有多事儿的家伙举报,一个腿都跨不过三级台阶的孩子也能混进来,真他妈废物。”另一个说。

这两个人动作却松散得很。与其说是执行任务,不如说是例行公事。热忱也好,仇恨也罢,早在布列塔尼大区的电台里一日日地播放掉了,留下的只有极度的疲惫和恐慌。所有人都是一样。

我没犹豫,快步走上前,拦住了他们,出示证件:

“先生们。我是主宫医院神经外科的艾瑟尔·柯克兰医生。这孩子我认识,是我病人的孩子。我没救活他母亲,他弟弟最近得了肺炎。”

“你知道的这么清楚?他叫什么名字?”

“奥利弗·德沙雷特。他母亲叫夏绿蒂·德沙雷特。”后者确实是我与亨利近期接诊并治疗失败的病人。

宪兵盯着我的眼睛,“好吧。他弟弟呢?”

“他弟弟不是我的病人,这不是我必须知道的。我只是偶然在下班路上见到成为孤儿的病人家属,询问对方近期情况。”

我语气平稳,早就习惯了各种盘问,应对起来也算游刃有余。医生不需要解释同情心。普通士兵也没兴趣在这类小事儿上浪费字句。我这种还在被占领当局许可执业的“技术人员”是“稀缺资源”,他们纵使怀疑我的立场,也不敢随意动手。

宪兵们斜了我一眼,似笑非笑,依然掣肘着那孩子。

“给盖世太保送过去?还是打一顿再给上头交报告?”

没发话的那个耸耸肩,眼神飘忽,像是在权衡这件小事值不值得他们跑一趟。

维尔纳正好从楼上下来,不着痕迹地站到我身边,一如既往,不慌不忙,军装笔挺,铁十字勋章在昏暗的光线下仍闪着冷光,手中夹着的视察表格还未盖章。看清场面后,他只问了一句:

“证件齐全?”

哨兵面露迟疑。孩子当然没有。我——当然也不可能有任何书面文件证明他进入药房的缘由。

维尔纳于是转向他们,用德语低声说了两句话,声音太小,我只听清了“Unvollst?ndig”(不完整)这个词。然后他点了点头,挥手示意放人。

我知道维尔纳说的是空话,像他这样的军官们说起这种话来就像写誓词一样熟练。“程序未全”“调查中止”这种模糊的说辞,等同于为放人准备好的保护罩。

有人担责,下属们也懒得再纠缠。

小家伙被并不温柔地推到我怀里,我摸了摸他的头,把他搂紧,护到我身侧,方才接过维尔纳还给我的磺胺。孩子依偎着我,瑟瑟发抖。我轻声安慰着噤若寒蝉的孩子,“可怜的小家伙。别怕,没事了。”

宪兵走了之后,维尔纳示意我带孩子去诊室。我明白他的意思——在进入诊室的一瞬间,我侧身把磺胺悄悄放回孩子手里,然后蹲下身,和孩子平视。

“你叫什么名字,亲爱的?”

“戴维。戴维·扎伊尔。”

“好,戴维。不要告诉任何人今天的事情,好吗?谢谢你。”

孩子看了看门外维尔纳的背影,好像明白了什么,凝视着我几秒,轻轻点点头,凑过来亲了一下我的脸。我帮他把磺胺揣好,开了一张处方笺。他逃走前又回头看了我与维尔纳一眼,那目光像是在黑暗中还没彻底熄灭的烛火,风一刮就会消失——却足够让人感觉到那片残留着暖意的空气。

它还停在我的脸颊上,与维尔纳的领章下。

“我只是想——别让仇恨落在孩子身上,他是无辜的。”

那天夜里温存过后,维尔纳贴着我唇畔这样说。他把温暖的手覆在我的小腹上,拇指轻轻抚触着,那里尚且平坦——像在以指尖的温度,亲吻一个没有法案,没有战争,只有希望的春天。

说起孩子……他是喜欢孩子的。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小型轰炸中幸存的法国女孩,儿科怀疑有神经损伤可能,送来我这里会诊。她的肋骨根根分明,皮肤苍白,绷紧,如同即将腐烂的白菜帮,与我的手对比之下,竟有一种令人心生恐惧的透明感。

她坐在我膝上时,抖得像只寒风中颤抖的麻雀,小心翼翼地问我,“医生小姐,我是不是要死了?我会死吗?”我不忍心告诉她,所有人都会死。见我不回答,她就一声不再吭,只努力的睁大眼望着我,目光里没有恐惧和哀求,徒留麻木和等待。她还那么小,就知道死亡,接受死亡的可能,并质疑自己是否还有继续活着的权利。

维尔纳那时正好又借由头来找我,但他却没有进屋,只是站在诊室门口一个恰好能看到我的角度,悄悄地看着我和小女孩。仿佛这世界上没有其他人了,只剩下我,与我抱着的孩子。

可这孩子的不幸,却是由他服务的国家亲手带来的。这让我觉得羞愧极了。

于是我微微转过身,几乎是出于本能地,将她略略挡在我的身体之后。就好像要藏起什么珍贵的秘密。

放走戴维那晚,维尔纳回家时,黄昏落满了玻璃窗,灰尘在光柱里缓慢沉降,家里的一切都被镀上毛茸茸的边。他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直到我走近他为他取下大衣,才终于如梦初醒,慢生生鲜活起来。

他捧着我脸亲吻,开口讲话时,声音低而轻柔:

“艾瑟尔,你喜欢孩子吗?”

——可这话从他口中提出,就不能再被称之为一个问题了。他知道答案。孩子——我更愿意称之为:我与他之间一颗初生即会被掐灭的种子。

我从他的吻里离开,转身去将围裙搭在椅背上,背对着他说:“我,乃至我这种人,都不配谈喜欢。各种方面。”

我似乎说得太冷——屋里的气氛顿时冷下来。风吹过窗缝,老旧的木框轻微颤抖。我们像两尊不愿先低头的石像,隔着这座旧屋的暮色沉默相对。

维尔纳在原地站了许久,又重复了一遍,只是更慢,更低,更像是问给自己听: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真的在问你……如果有可能,你喜不喜欢孩子。”

我这才回头看他,目光柔和下来,却仍沉静,没有笑意,也没有质问。我没有回答,因为我们都知道,他真正想问的并不是字面意思。我将那个女孩子揽入怀中,戴维扑进我怀里被我护住……那些关于孩子们的近乎母性的动作,在他眼里,却是他一直不敢触及的幻影,荒谬却美丽:一个不属于战争的世界中,我们会有我们的孩子,被允许出现在时间与制度之外的,结合了我与他血脉的生命。

可我们都清楚,那个未来不是对我们,不是对现在的欧洲,至少目前是不存在的。

我不能为他生下孩子。他的帝国只承认“德意志血统纯正”的结合,即使他是国防军,而我,一个持着英国姓氏,在圣马洛行医的英籍女医生,一个非雅利安女性,不可能成为德国所承认的“母亲”之一。我们的结合,在这个国家的法律与种族档案中,仅仅是“污染”与“堕落”。维尔纳并不是法律的制定者,但他必须服从它们——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即使那些命令早已与理性,道德和灵魂背道而驰。

我们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像所有被战争与制度噤声的偷情者一样,我们默契地学会了不去追问那些不可能存在的未来。维尔纳也察觉了我的失落,小心翼翼的伸出手,在确定我不会拒绝他时,才把我轻轻抱进怀里,轻声对我说,“对不起,艾瑟尔。”

我知道他是在为他所属的体制,那个吞噬一切异类与柔情的国家,向我道歉。我没说话,只把头抵在他肩膀上,叹了口气。

“我们接吻好吗?”他轻声问。

“可以。”我回答。

于是他捧起我脸,与我接吻,像是亲吻一封不会送达的信,也像是吻别一艘终将驶离岸口的船。我与他相爱这件事本身,已经是我们在抵抗命运的压迫,是时代短暂允许我们放在阴影里的自由意志。

不容他,也不由我们——再奢求太多。

我和他也不是没想过结婚——管他有没有未来,不耽误我们幻想未来。幻想不需要通行证。

那天我接诊了一个十七岁的男孩,颅骨裂了条狰狞的缝,年轻得像朵被泼了血的花。宪兵说那孩子骑着车子给每家每户散发反德传单,还拆掉了火车轨道的螺丝,在被扭送走的过程中一头撞向了电线杆。

那孩子被送来的时候已经彻底昏迷了。

我明知道德国人不安好心,他们是为了获取这孩子身后青年抵抗团或者法共支部的情报。所以即使头骨裂开,只要有一口气,他们也会下令要我们抢救。

那孩子预后并不好。但我最后为还是为他动了手术,然后看着他被德国人抬走,像看着一株勉强活下来的植物,被送进冰天雪地里。

预后不好——可能对他来说,反而是幸运。

回到家时,维尔纳还没睡,他坐在壁炉边,还穿着那件我缝补过的制服。他当然会留意到我手指的僵硬——他在我的事情上,总是那样细心;他走过来为我脱下外套,挂好,又为我按摩指关节。

“今天顺利吗?”

“顺利,也不顺利。”我答,“我今天救了一个预后不好的孩子。被宪兵送来的。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我都不知道我的选择是对是错。救活他,他可能会遭遇更残忍的事。不救他,是见死不救,是剥夺他的生命。”

“至少活着才有机会。”维尔纳顿了顿,回答。

“那孩子才十七岁。听格莱蒂小姐——我们医院的护士,她说,他是我们医院另一名女护士的恋人。本来……等到他们明年到了法定婚龄,他们就要结婚了。下班的时候,我看见了那个女孩,她们抱着她,她在哭。我现在满脑子都是她的哭声。”

维尔纳没有接话。我们沉默了好一会儿。

“艾瑟尔,”半晌,维尔纳打破沉默,把话题转移开,“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战争,我们会在哪儿结婚?”

“怎么突然问这个?”

“早就想问这个了。”他亲了亲我的手背,“我每次握着你的手时,都很想为它的无名指戴上戒指。”

——其实,医生是不相信“如果”的。

我们活在“现在”,处理“结果”。

不是诗人,也不是少女。

但我还是笑了笑,手指向下弯折,扣住维尔纳的手。

“上尉,我可以理解为——你在求婚吗?”

他将我拉进他怀里,“我会单膝跪在你面前,对你说‘嫁给我’。会有那一天,但不是现在,不是这样粗糙,也不是在……这样的德意志与法兰西。”

我抬头,看着他蓝如海面的眼睛,随口说:

“或许在意大利。有个名字很美的小城,叫锡耶纳——锡耶纳靠海吗?”

“锡耶纳不靠海。我们可以去托斯卡纳。”

“托斯卡纳靠海?”

“是的。我还是少尉的时候,在托斯卡纳参与过一次战术交流,很美的地方。”维尔纳回答,“阳光很灿烂,海水像宝石一样闪着光。风是咸的,路上经常有鸽子,而且不怕人。经常有新兵追着它们跑。用面包喂它们时,它们会环绕在我脚边。”他顿了顿,“你想穿什么颜色的婚纱?”

我偎依着他的怀,微阖眼眸,凝视着他胸口的勋略和铁十字勋章发呆。他下巴抵着我发顶,呼吸一下下温热地洒在上面时,一股悲哀的荒诞感突然涌上我心头。

一个德**官,一个英国医生,在德占法国的屋檐下想象一场不被法律,政策甚至良知允许的婚礼。而在这轻盈的对话发生之前,我们甚至还在谈论那些鲜血淋漓的人间事——这越发让我们之间的幻想听起来像一场精心布置的讽刺戏码。但我没有拆穿他。

“白色。”我说,“即使它们太像纱布和医院的床单。”

他笑了,很轻,很短。

“你父亲会愿意来吗?”

我们依偎着坐在沙发上时,他又问。

我答:“如果他还活着,我想他会的。我父亲……我没办法知道他是生是死——你们早就不允许向英国寄信了。”

他点点头,没有再问。

“维尔纳,”我反问,“你父母和妹妹——他们会愿意来吗?我可是敌国公民。”

“我父亲于1940年猝死于柏林。我母亲——如果她知道我娶的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会很高兴的。我妹妹,安娜,她会和你相处得很好。我有预感。”

——明明是一组不切实际的幻想辞,听起来却更像隐晦的遗言。

他低下头,埋在我的肩颈处,声音闷闷的:“我想和你一起活到战争结束,艾瑟尔。等到战争结束了,我们就结婚。我带你去托斯卡纳。然后我们可以在意大利蜜月旅行,西西里岛,佛罗伦萨,锡耶纳……只要你愿意,只要我能带你去。”

我没动。我知道他是认真的。

战争教会我许多事,最重要的是:我们终将失去一切,只能选择在失去前假装拥有。

“维尔纳,你有没有觉得命运很喜欢和人们开玩笑?”

我松松地环抱住他,把脸靠在他金色的鬓角上。

“有。它随时准备着夺走一切。”

维尔纳抬起头,与我额头相抵,笃定而柔和地凝视着我,大拇指缓慢地摩挲着我唇畔。

“但它让我遇见你。直到现在。此刻。”

他站起来,横抱起我,缓步上楼。我将头埋入他的颈窝,去贴他跳动的颈动脉,有力,规律,比任何虚无缥缈的情话都让人心安。他褪下我的衣裙时,像是在拆阅一份穿越层层审查与重重炮火,重抵万金的战地情书。

——如果我们结婚,那一定是在某个无声的夜晚,证婚人是一盏快灭的油灯,誓言是一句近乎无声的低语。没有神父,没有纸张,没有戒指,只有彼此的存在,短暂却真实,一如此时,此刻。我们卧室的壁炉火光映在墙上,不停歇地跳动着,和我们交叠的影子一起,悄然为这场荒谬的“婚礼”作证。

我的手一次又一次游走过他背部优美的肌肉线条——

它们健康而鲜活。

但我并没告诉他,其实我也曾梦见过他死去的模样——在战地泥泞中,脸被炸得血肉模糊,嵌着破碎的炮弹壳,身边是半只脚,一颗破碎的头颅,和一封被血泡透的信。我醒来时心跳如鼓,依着他的怀,却无处可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二十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