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二/战]以你为岸 > 第14章 第 14 章

[二/战]以你为岸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安洗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24:59 来源:文学城

那之后的几天我都不太爱说话,即使我在医院里的时候。给病人和伤兵们诊治时,我能不说话则不说话;值夜班时伤兵与我搭话,我理都不想理(在这以前,偶尔我也听他们倾诉,思乡或者厌战);和同事们聊天时,我更是提不起分毫精神,几乎是全然沉默。

我曾在走廊上偶遇艾琳,她问起我的“约会”时,我只搪塞说并不愉快——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事实。

“啊,他是不是对您做了坏事?看您的表情,似乎很不想提起这场约会。”

她抱起双臂,满脸都写着“我都懂”。

“我理解您的隐瞒,柯克兰医生。英吉利的姑娘们总是很保守,不愿意轻易承认浪漫关系。”

但还有一件事分外令我惊讶:小镇平静一如往常,没有流言,甚至没有任何风声。连宪兵的闲聊中都没有提起过那场舞会。邻居们依然友好,信箱里还会有病人的礼物。我在上下班的路上,还有路人认出我,和我热情地打招呼:“柯克兰医生,早安!”——如果法国人知道我和德**官跳舞,就不会是这个态度了。

就连西蒙·勒鲁瓦也并没有来医院,更没有出现在任何街头巷尾——有关碎镜小组的一切,仿佛从未在圣马洛的土地上出现过。

——不用想也知道,是军方想办法封锁了消息。

而这无疑宣告着玛丽姐弟和这个抵抗分支的结局。一个死,一个消失。怎么消失的,就不能深想了。虽然很伪善,但我希望剩下的人没有被捕,逃走,或者隐姓埋名——如果他们转移到了别的地方,请不要再把无辜的日子人推上赌桌了!

至于维尔纳……

我不知道与维尔纳现在算什么关系——舞伴?朋友?恩人?还是克拉拉口中的……

我理不清。

我也不知道我们现在到底算什么。说不是吧——那天晚上,我们谁也没否认过克拉拉的说法;说是吧——又和许多在这之后崩溃亲吻乃至于发生□□关系的男女不同;我们确实是心有灵犀极了——只不过是各自回退半步。

一道徒劳地理智起来;一道残酷地清醒起来。

那晚他替我擦干头发后,没有再和我有任何越界的接触,只是默默将我用过的杯子和洗头水收拾干净;他甚至知道木盆常放在哪里,在我不知道的时候。没有剖白,没有热吻,没有□□。只是静静的。连牵手都不曾再有。

——像两个在绝症病房萍水相逢的病人。

“再晚会被怀疑。我必须要回指挥部了。”送我回卧室时,他说,“那些炸弹需要被连夜清除。我会亲自督办这件事,你可以放心。晚安……艾瑟尔。”

我张了张嘴,却没说话,只觉得分外讽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为居民区清除炸药的居然是德国人。

太荒诞了。

离开时他走得很慢,像是留意我是否会叫住他。但我没有。我将那句下意识的“Alles Gute”用力咽进喉咙时,几乎尝到了血味,好像那两个单词是锋利的刀片。那是德语,我不能说,我也不能让他看出来我在担心他的安危,因为他要去拆除炸药。而且,他是为了维护他的体制,不是为了无辜的平民。我没有理由,也没有立场“愿他平安”。

我关上门,靠在门后,听见楼下门扉合拢,接着是一片寂静。

那一夜,我梦见旧日的英格兰,梦见层层叠叠的白桦树林里,维尔纳身着军装,在月色下握住我的手。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带着我奔向白桦林的深处,去追一只发着光的鹿。他的手骨节分明,温暖而有力。我未握住,却也未曾抽离。

次日清晨,我下楼时,屋内一片静默清寒。

客厅的壁炉已然燃尽,一炉冷灰。

维尔纳果然如我所料,一夜未归。

但我未听见窗外有任何骚乱的声音——这至少证明,没有任何极端事件发生。对于我昨夜的背叛行为而言,这是最值得庆幸和欣慰的事情……之一。

我叹了口气,那只洗净晾干的玻璃杯,在灰蒙的晨光下,沉默又空明地站在餐桌上——

我昨夜用来喝牛奶的杯子。

而牛奶,是他煮的。

维尔纳这些日子回得很晚。我们重新回到了舞会之前那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却又并不完全相同;我们都知道某些东西已被烧尽,只剩下灰烬余温,只是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偶尔不得不打照面的几次,他也并不像此前一样多言多语,只是对我微微一笑,照常打招呼。

“晚安”,“早安”,“祝你平安”——淡得像一杯放凉的红茶,不烫口,也不留香。

——但他做的,却浓得像一杯圣诞热红酒,里面还加了我喜欢的肉桂。

如果他起得比我早,一定会把壁炉烧热。我通常会等到他走了才下楼;拉开厨房的橱柜时,总能看见他从指挥部带回来的东西。黑麦面包,香肠,牛肉罐头,偶尔还有黑啤酒。面包和香肠都是切开且用碗碟罩好的,牛肉罐头和黑啤酒没打开。我猜他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在没有冰柜的情况下,给这两样东西保鲜。

哦对了,他甚至把牛奶放在了我放红茶的柜子里。并没留他自己的那份,虽然家里还有多余的玻璃瓶。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天。

终于,几天后,在一个热气腾腾的清晨,我在餐桌上看到了他留给我的一封信。

——

Dear Ethel,

见字如面。

请允许我以书信的方式叨扰您片刻。

在您这座散文诗般优雅动人的宅邸里,沉默往往比言语更具重量。

您已数日未至客厅。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问您究竟承受了什么。今日写信给您,不为打扰,只为告诉您一件事——我认为您有权知道。

玛丽·杜瓦尔和她的弟弟让·皮埃尔在入狱第三日服毒身亡。毒药藏于后槽牙内,推测系在执行任务之前携带,以备“失败之后”之需。

我与数名反对集体报复行为的军官以“行动仅造成一名我方军官轻伤,危害尚且可控,不宜在高压时期推行报复性枪决等集体惩戒行为,可能引发民众恐慌,动摇民心,危及地方稳定,代价过高”为由,提交了联名报告,并称“我方后勤人员检查疏漏,有伤军容”,连夜封锁了消息。但我们无权干预盖世太保的内部流程。二位抵抗者的动机虽极端,却植根于一种我们所熟知,与生俱来的——祖国意识。我无颜请您原谅,但我不认可他们的做法。不是因为他们的抵抗行为,而是他们把老人与孩子压上无法止损的赌桌,只为换取指挥部的一片残瓦。

您可能会觉得我虚伪,荒唐。因为招致这一切的,正是我身上的这身制服。我对此深感痛苦。可我穿着它时,还能阻止一些事情,虽然我能做的太少,也太轻。

我尊重他们作为抵抗者的情怀。但我也尊重您,尊重您在那个夜晚所做的选择,尊重您救下的每一条生命。——歌德曾经写过一句话,“理论是灰色的,但生命之树长青”。

如果您愿意开口,我会倾听。

如果您不愿,我依然尊重。

但请允许我在最后加一句话,哪怕它显得唐突:您不是他们口中的那种人,永远不是。

此致

——W.

——

我读完信,没有立刻放下。他把我的想法都写出来了,即使我这几天见他的次数加起来不到一只手。纸张的边角被我攥出一道折痕,笔锋看似柔和,却字字像用止血钳拨开脑组织,不需要流什么血即可将深处的化脓灶一一翻出。他在不动声色地为我清创。

如果要我评价他的文字,那就是——这封信被他写得像把手术刀。无声却锋利,一如他本人。

或许,他比我更适合成为医生。

但有件事他弄错了——我正在成为他们口中的那种人。

收到信的那天,我本来要值夜班,但我想方设法地和办公室里另一位法国男同事调换了——以我家里剩余的布里干酪为代价。但我答应他时并没什么犹豫。

一下班,我就匆匆往家里赶。

没错,我终于肯再次留在客厅里,与他共处一室。我已经在卧室里松鼠一样躲了几个晚上。而我甚至不知道我在和他别扭什么。维尔纳进门后,看见我缩在沙发里的背影,并未多言,只像往常一样与我道句安否。

我只轻轻“嗯”了一声,声音轻得像蚊子叫。

我们在客厅里各自看书。我看华兹华斯,他看黑塞。过了一段时间,我看着他站起来,走向玛德琳姨母的旧钢琴,看他指尖轻触琴键。我试着提醒自己,他触碰的是许多块冰凉的墓碑,它们就背在他的背上,藏在他胸口的铁十字勋章里;可当音符从他指尖缓缓流淌出来,一点点渗透我身边的空气,那些刚被我强行捡起的信念便又一次跌碎在地。他演奏的旋律总让人想起一个负伤的士兵,用尽力气,只为低声向恋人诉说昨夜的梦境,温柔,羞涩,坚决,又隐忍。

我鬼使神差地放下书,靠近维尔纳,坐在琴凳边缘,手臂不自觉地贴近他放在膝上的那只手。我知道他不会躲。我们的距离不过一臂,却仿佛隔着整个战场,乃至整个时代。钢琴边,我们交叠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努力不看他,只听他弹琴,让那些婉约的音符在我体内缓慢沉降,像雪落入深井。

“会弹钢琴吗?”他只对我笑了笑,又自言自语地回答,“我知道,你一定会。”

“会。”我简短地答,“但不专业。”

他放柔了声音,“没关系。来,艾瑟尔。”

我愣了一下,抬起头。维尔纳已经侧过身,把自己往琴凳右边挪了些,留出一个可以容我落座的位置,而我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所剩无几的理智告诉我:艾瑟尔·柯克兰,你应该站起来,先冷冰冰地拒绝他,再把你那套字斟句酌的英式讽刺像宣告死亡通知一样掷向他,最后不紧不慢地回到楼上的卧室去,默写十遍《天佑国王》的歌词(最好你敢大声唱出来!)——但说来惭愧,我还是很不争气地坐在了琴凳上。我上一次弹琴,似乎还是在爱丁堡求学时的感恩节晚会,与某位同窗合奏,是谁我已经记不太清了。

但我必须承认。这种将碰未碰的距离,无论几次,都比真实的接触都更令人体温和心率同时升高——以临床术语而言,是一种近似窦性心动过速的状态,但并非病理性的,也无法通过药物或冷敷缓解。

它只有一个名字:维尔纳。

我羞于承认,但我几乎被他刻意放低的声音撩拨得头皮发麻。

这位始作俑者并不知道我心里的风起云涌,他只是伸出手,在黑白琴键上轻轻敲了一下。

“别走神,艾瑟尔,你绝不是不专业。”维尔纳低声说,头侧过来,声音几乎是贴着我耳廓溜进脑子的,“是因为我告诉过你,我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你是不想在我面前弹得没我好。”

我该生气的,我又被他戳破了。我想跟他说你不要总是自作多情,也不要总是戳穿我——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脸上不受控制地泛起层层热意,连耳根都在发烫,身体也像被魔法定住了,不听使唤。他察觉了,却不言破,只伸出手,从我身后绕过,虚虚搭上我的指尖。他的手和我梦中所见一样,流畅修长,骨骼分明;我本能地收了一下手,他却握住了我的指尖,不许我躲。

“来,我带着你。一起。”

他今晚太过分了,比跳舞还过分……简直像是抱着我的手去弹琴。但我却挑不出他一条错处,因为他——确确实实是在带我弹那支曲子。我既然选择了坐上琴凳,就要承担后果,从法理学的角度来讲,维尔纳并没有越界之举,因为他没有剥夺我拒绝的权利。维尔纳的胸膛紧贴我的肩背,左臂绕过我,把我圈在他和琴键之间。他并不急着让我奏出音符,只是慢慢带动我的手指,琴键在我们掌下微微起伏时,发出力度不协调的断续声响,do,xi,sol……我的心更乱了。

“放松,艾瑟尔,”他在我耳边低语,我却听出他声音里强忍的笑意,“你不需要弹得比我好。”

我又羞又气,下意识转头看他,鼻尖却几乎擦过他的颧骨。他的睫毛很长很密,像蝴蝶的翅膀,目光落在我脸上时,也像一只蝴蝶落在我心上。他离我太近了,近得足以看清他瞳孔中的我。

我的呼吸早就不稳了,手指软绵绵的,“弹”出的琴音几乎全部走调。

“别紧张。有我在。”

我想说,有你在我才这样紧张。都怪你,是你的错……他又重新按住我的右手手指,左手伴奏,带着我轻轻走了一遍他方才弹的那首曲子。——可每一个音符,都像他在……他在,吻我……不是嘴唇,是用指尖,用他的气息。用这首无名乐曲吻我。

——那是我们。在钢琴边,短暂地,不合时宜地,活着。

“合奏”结束,维尔纳拉开一点距离,转头向看我,眼神温柔得让我几乎移不开视线。

“其实,这首曲子,是我母亲最喜欢的。”他低声说,声音变得沙哑,“战争开始之后,我再没有弹过。”

我没有说话。我还沉浸在方才的脸红心跳里,恍恍惚惚,朦朦胧胧,眼前的一切像是浮光掠影,不知该如何面对这新一轮的感染——而急性的感染褪去后再一次复发时,往往势如破竹,再难消弭。

维尔纳似乎明白过来自己“又”越界了。但他却并没有为之感到局促的意思,而是再一次伸出手。

只不过这次,动作极慢,指尖也不再碰我。

他的手轻轻在我手背上悬过片刻,放低,又抬起,像徘徊在一道看不见的门槛上。在这个过程里,我感觉到自己的脸又开始发烫了,不自觉地低下头去。我的喉咙似乎被掐住了,心脏快要跳出嗓子眼,挪一下腿都扭扭捏捏的,大气都不敢出。

然后——

维尔纳只是伸手,将琴盖缓缓合上。

我几乎想指责他恶劣——这种将碰未碰,比实际的十指紧扣,还要让人脸红心跳得多。

我合理地怀疑:他是故意的。

“音乐无国界。而我从未如此感激这句话。”

我眼前这个恶劣的男孩,正无辜地垂下眼睛,嘴角含笑地对我说,“谢谢你,艾瑟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