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我要当太后 > 第5章 第 5 章

[北宋]我要当太后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舒钥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2:32:37 来源:文学城

仁宗朝虽未如后世程朱理学般构建严密的女性规训体系,但女性教育仍被限定在 “闺阁之内”:平民女子多以口传心授习持家之技 ——母亲或祖母会借 “孟母教子”“乐羊子妻断机” 等典故阐释妇德,伴以《采茶歌》《织妇怨》等民谣传授农桑知识;女童五六岁便随长辈学纺线织布、裁衣售绣,在实践中掌握量布算帐、料理家务的生存技能。

高门闺秀的启蒙则从《千字文》《百家姓》始,继而临摹卫夫人《笔阵图》研习楷书。宋代女训强调 “字迹端丽以示端庄”,故禁习狂草等放诞书体。诗词教育侧重唐诗中咏物、抒怀之作,如王昌龄《采莲曲》、李益《江南曲》,但需剔除李白《妾薄命》、杜甫《兵车行》等涉及男女情爱或政治讽喻的篇目。

算术学习以九章基础为纲,着重训练钱粮出入、田亩换算,为日后 “主中馈、理庖厨” 做准备。

至于 “四般闲事”,实为高门女子的 “社交必修课”。

按洪刍《香谱》调配 “篆香”“印香”,于晨昏诵读时熏燃;依蔡襄《茶录》研习 “七汤点茶法”,在茶沫击拂中讲究 “色泽鲜白、汤花匀细”;插花必遵 “清、疏、淡、雅” 之则,如以梅枝配雪柳插于胆瓶,或用竹篮盛菊置于香几;挂画多选山水小品或圣贤像,与焚香、点茶、插花共构 “闺阁清供”,既为修身养性,亦作宴客时的雅趣谈资。

少数士族门阀的女子,尚可接触有限的典籍与技艺。

如聘画师教授《宣和画谱》中的白描技法,临摹花鸟草虫;或如司马光家中女眷,可在族内女塾中翻阅《资治通鉴》,但仅限 “后妃列传” 与 “贤母教子” 等篇章—— 这已是当时女子能触及的 “最高级历史读物”,美其名曰 “借古鉴今以修妇德”。

-------------------------------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吴夏以朱笔圈点《尚书》句读,先正襟危坐地诵读两遍,继而逐字拆解:“‘象以典刑’,是说将五刑之形绘于器物以示警戒;‘流宥五刑’,指用流放宽宥应受五刑之人……”他刻意放缓语速,将佶屈聱牙的上古汉语转译为汴京官话,末了总结:“此段讲的是舜帝制定刑罚,强调量刑要审慎,对过失犯罪可赦免,对惯犯则严惩。”

这种 “注音 — 释义 — 串讲” 的三步法,已是兄妹间默认的教学范式。

吴悦曾半真半假地抱怨 “讲课像念天书”,吴夏便依照县学里教谕讲解策论的法子,自创了这套通俗化教法。待妹妹复述完大意,吴夏又把学堂上教谕先生问他们的问题,也拿了出来。

教谕便是主持县学教务,讲授儒家经典(以《五经》《论语》《孟子》)的老师。县学还设有训导一职,来协助教谕管理学生纪律,监督日常礼仪。

北宋很重视文教,县学作为地方最高官方教育机构,对教师选拔也颇为严格,需要至少通过解试(州试)获得举人身份,但实际多由进士出身者(也就是殿试)担任,且会经过正式的朝廷任命,经由礼部核准后,由吏部签发“教谕牒”。

杰出教谕可转任县丞、主簿等职,朱熹就曾任同安县主簿兼县学教谕。优秀者还会被调入国子监为学官,比如二程中的程颢曾任鄠县主簿兼教谕,后升国子监太子中允。

而南阳历属大郡,其地自西周时属荆州,号 “周土”。春秋为楚宛邑,为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战国后期为秦所占据,秦昭王初设南阳郡。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尤其冶铁业,成为全国冶铁中心。

东汉时更盛极一时,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被称为 “帝乡”,二十八功臣中竟有十一人出自此间。

“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光烈皇后阴丽华,为春秋时期名相管仲的后裔。东汉“六后临朝”中的最贤者,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时人颂曰“兴灭国,继绝世”的和熹皇后邓绥也出生于此。

因此南阳县学的配置十分豪华,吴夏口中的教谕先生,石擎,字沐阳,是景祐二年进士出身,为“泰山学派”创始人,徂徕先生石介的族弟。

他一向对这位沐阳先生很是追崇,对方会在讲解完经典后,结合时政问他们如何看待。也会拿出各县衙真实案件,命生员据律条拟判,再逐一批驳辨析。此等将经典义理与实务结合的教法,在偏重记诵的县学中堪称独树一帜。只要日课排到这位教谕,吴夏必定是心无旁骛、全神贯注。

望着妹妹亮晶晶的眼睛里泛着求知的光,吴夏沉吟道:“上月前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的李若谷李公薨逝,如今朝堂正议追赠官阶与赐谥之事。有御史言李公在任时用法严苛,哪怕小过亦重罚不贷,全无儒家‘仁恕’之风,反类汉之郅都、唐之来俊臣等酷吏,故主张停追太子太傅之衔,且‘康靖’二字谥号亦需重议。”

参知政事?吴悦心中一惊 —— 这可是与同平章事、枢密使并称 “宰执” 的要职!

李若谷,字子渊,真宗咸平三年进士,历仕真宗、仁宗两朝,早年任京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员外郎知江宁府,因善断疑狱著称。宝元元年(1038)拜参知政事,与宰相吕夷简同议国政,三年后以耳疾乞退,罢为资政殿大学士、吏部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居东京私第凡三载,今春薨于正寝。

在宋太祖赵匡胤时,为分割宰相权力,故在宰相,也就是同平章事下设参知政事,为宰相的副职,可以进入政事堂议政,有时候的实际权力大致等于宰相。资政殿大学士就是一种荣誉性的职衔,授予辞职的宰相或者其他重臣,为皇帝询问朝廷的一些重要事务提供咨询和建议。

吴悦小身子倏地坐直,乌溜溜的眼睛紧盯着兄长的下文。

“他们给的理由是,李少傅在担任潭州知州时处理水贼过于血腥,全然不顾儒家仁政、爱人之训。”

曾经有这么一个水贼在洞庭湖附近抢劫船只,杀人后又抛尸湖中。被捕获后,本应判处死刑,但最终只是脸上刻字发配外地。结果没多久,这个水贼逃了回来,继续作恶,且更加嚣张,令周边百姓胆战心惊,白日都不敢出门。李若谷派人将其抓获,召集百姓前来观刑,列明罪状后当街将他分【尸】。

“李太傅又没做错!”吴悦捏起小拳头,小脸蛋被气的红扑扑地。“那个水贼杀人还抛尸,本来就该受极刑,被从轻发落了还不悔改。居然还敢再度回来作恶,如果这次再放过他!谁知道下一次他又杀的是谁!‘眚灾肆赦,怙终贼刑’,不就应该适用在这个人身上吗?这种终不悔改者,绝对不能再放过!”

她在现代就最烦那些动辄替受害者原谅加害者的 “圣母”。这类人擅长用道德绑架他人,将 “原谅” 美化成至高无上的美德,要求受害者必须具备这种 “高尚品质”,甚至把 “不原谅” 等同于心胸狭隘。

她不行,有仇不报,心魔难消。与其委屈自己,不如直接发疯。

吴夏却被妹妹这一番高亢激昂的话惊得愣住了。乖乖,他印象里乖巧可爱的妹妹哪儿去了?难不成原本竟是个藏着利爪的小母虎?

气氛有些微妙。

不好。

吴悦也意识到自己刚才那番话远超出 5 岁孩童的口吻,立刻开始补救。她抿着嘴挤出哭腔,奶声奶气道:“我、我就是害怕…… 那个坏人被流放后要是跑到咱们家,把悦娘偷走扔进湖里可怎么办?娘说女孩子不能下水,悦娘不会游泳,掉进去会被淹死的,就再也见不到爹娘、姐姐和哥哥了……” 说着说着,眼眶真的泛起水光,吧嗒吧嗒落了几滴眼泪。

吴夏无奈叹气,将妹妹抱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别怕别怕,哥哥和爹爹都会武艺,而且悦娘现在可是在东京城,这可是天子脚下,有官家坐镇,再是安全不过了。”

放屁。

吴悦只能在心里骂骂咧咧,再过些年,金兵都能杀进东京城,那可是遍地尸骸,残垣断壁。

不过她那时都八十好几了,活到这把年纪若再遭此劫难,倒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但是不可以!她大姐姐刚怀上二胎,这个蠢哥哥过几年也要结婚生子。

那她还是选择金兵还有那些煞笔官员死!

吴夏隐约觉得妹妹嘟囔了些什么,却没听清。

正侧耳细听时,怀中传来闷闷的声音:“那最后李少傅的事怎么说了?”

吴夏松了口气,看来是不哭了。“在欧阳大人与杜大人据理力争下,李少傅被追封为太子太傅,谥号康靖。”

哦,六一居士欧阳修和倒霉蛋‘百日宰相’杜衍啊。

“他们是好人。”吴悦嘟囔着。就是《醉翁亭记》太长了,背着头疼。

吴夏点头赞同,他一个武官之子,爷爷和爹爹干的都是刀尖上舔血的营生,浑身带着江湖草莽气,压根不觉得当街分个尸是个什么大事。

“两位大人自然是朝中大贤。”

“书本合上,我们该练字了。”

他决定进入下一项课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