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我要当太后 > 第2章 第 2 章

[北宋]我要当太后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舒钥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2:32:37 来源:文学城

根据神宗朝出版的《元丰九域志》记载,邓州(南阳)至东京开封府的官方驿路里程为约650宋里(1宋里≈0.5公里,合今约325里)。乘坐牛车正常要花费20天的路程,但是这一行妇孺,则多用了5天时间。

媳妇耘娘,一听到西边战事,脸色唰地一下发白,恶狠狠地骂道。“都是悦娘那个小丫头,路上非要闹腾,又是捡破烂,又是鼓动她大兄寻什么奇闻怪事,要不然我们何至于耽搁这么久?”想到丈夫又要奔赴战场,阴霾又一次笼罩在她心头,自成婚以来,夫妻二人聚少离多。

吴王氏却很是淡定,从她年轻时,就已经习惯了丈夫外出打仗,而她独守家中照顾婆母和幼子幼女。年轻时陪着婆母等丈夫,年老时陪着儿媳等儿子。

她本是许州(今许昌)人士,幼时偷随做木匠的父亲前往南阳谋生。突逢战事,原定的木工活告吹,所带粮食也消耗殆尽。恰逢当地一位吴姓寡母,其子年方十五,被征入伍。寡母唯恐儿子有去无回,便以半袋面粉将她买下。当然,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打量着以后儿子如果能活着回来,就算缺胳膊少腿,起码也能有人照顾。

几年后,她亲生父亲来寻,王氏又怜寡母可怜,执意不肯归家,坚持要等吴家哥哥回来。王父起初气恼,转念一想:待女儿年长再寻不迟,届时吴家小子想必早已战死沙场,尸骨无存。未曾想,在王氏及笄那年,吴家独子居然回来了。

原来这小子因为长得高大,人又白净机灵,在军营里还喜欢跟着人学几个大字,被一个都头看中任为十将,还给取了大名吴温,不再吴大吴大的叫着。本想顺便给他说亲,吴温却说家中还有老母,且老母已经给他养了个媳妇。太平兴国八年,因主将遭罢免,其辖下兵权被夺,吴温遂向上官告假,获准回乡探亲。

儿子全须全尾地回来了,还当上什么军官,吴寡妇喜出望外,即刻张罗二人成婚。吴温一看,王氏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而他能靠脸被上官看中,那自然也能被张氏看中,两人就这么成了亲。未料成婚未几,小夫妻便再度分离 —— 吴温重返军营。此时主将复职,他随赏识他的都头进攻契丹,却在岐沟关一役惨败,都头战死沙场。吴温虽侥幸生还,却失去左臂,被遣返原籍从事军队杂务。

这些年吴温与王氏共生了四女二子,其中长女、三女及幼子皆早夭,吴温也在四年前因病离世。

见儿媳慌乱起来,吴王氏刚欲呵斥,却心头一叹 —— 想当年自己也曾为外出征战的丈夫提心吊胆,此刻感同身受,便决定宽慰一二。

“莫慌!禁军每三年轮换驻地,大郎刚从陕西调入京中,西边即便再起兵事,又与他何干呢?说不定是旁的事耽搁了。”

大郎便是吴王氏的长子,名唤吴军,当兵的老子给儿子起的名字都是如此朴素无华。吴军亦追随父亲脚步投身军旅,庆历二年(1042年),也就是前年,跟随左藏库使、原州知府景泰,充当副指挥使,于彭阳西与西夏军交战时大胜。而同年的另一场战役定川寨一役,宋军却遭惨败,葛怀敏等十五员将领战死,九千余将士几近全军覆没。

经此两战对比,彭阳西大捷令宋仁宗与朝廷颜面生辉。故而在圣上隆恩之下,全军皆获额外封赏。诸多有功将士亦得擢升,连升两级以彰其功。刚从边疆换防归来的吴军,便由此擢升为正七品指挥使,调防驻守东京。他三个月前修书归家,唤全家老小尽快进京定居。

刘耘娘被婆母这一喝,顿时冷静下来。她本就是首次出远门,何况此次乃是全家迁居。

虽说心中不舍嫁在南阳老家的二女儿,但二女婿家是世代行医的世医家族,且女婿年纪轻轻便官居从九品医学博士,人品端方,足以托付。与二女儿不同,嫁入东京城富户的大女儿更令她忧心。出嫁已五载,膝下仅育一女,公婆难免有所不满,幸而女婿护持,日子才未过得艰难。算起来,她已有半年未收到大女儿丽娘的书信了。

“娘!阿婆!” 车帘猛地掀开,跳进个白皙高挑的少年。但见他身姿挺拔,面容刚毅,浑身透着英武之气。

刘耘娘十五岁嫁与吴军,十九岁生大女丽娘,四年后生二女绮娘,二十七岁得子,取名吴夏,家人皆唤他夏小郎,如今已十三岁。三十六岁时,她以为再无子女之缘,不料丈夫被调往陕西边防前数月,竟又有孕,小女儿今年年仅五岁,此刻正坐在第二辆牛车上,由老奴王婆与丫鬟青枣照看。

而她这儿子大早上就嫌坐牛车慢,快马先一步入城寻他爹去了。虽然读书上看不出什么天赋,资质似乎平平,但是勇武且心思活络,和他爹以及阿公一样,懂得用脑子,随机应变得很。

只见这少年语速极快地道:“儿没寻到爹爹,只能先去寻大姐,却发现爹爹也在大姐家中。原是大姐突然晕倒,姐夫一时慌乱,差人去通知爹。大夫诊脉后说是喜脉,爹因此才耽搁了些时辰。我与爹爹本欲同行,不想前往西普济佛寺的道路被禁军封锁,途中又遇爹的同僚,他停下攀谈几句,让我先行,说随后便到。”

“这可是大喜事!” 耘娘与婆母吴王氏听闻皆大喜。丽娘成婚五载,仅有一女,始终是婆媳二人的心病。

“我去后面车上瞧瞧小妹!顺便问问她要不要骑马玩耍!” 话音未落,吴夏已一溜烟跑开,身后只传来母亲的呼喊:“不许带小妹上马,你自己骑术尚不精熟!”

吴家的第二辆牛车上,一位老妇正抱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此乃家中幼女,名唤吴悦,下人们皆称她悦小娘子。旁边立着个年长几岁、丫鬟打扮的少女,正挑着车帘。三人目光尽皆凝在车外那车水马龙的市井街道上,似被这人间盛景震慑心魂。

此时已过午时,初夏的日头悬在天际,阳光微微刺眼。街道上行人如织、摩肩接踵,宽阔的路面熙攘热闹。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木质楼阁错落有致,楼檐下悬挂的各式幌子随风摇曳,或书商铺名号,或绘特色货品。沿路食肆香气四溢,街边小食摊热气腾腾,好客的老板站在摊前大声吆喝,引得路人频频驻足。更有一处人群围作圆圈,虽瞧不清内里情形,却听得喝彩声此起彼伏 —— 想是杂耍艺人正在表演杂技。

路上,身着葱绿或鹅黄罗裙的妇人梳着高髻,裙幅宽大、层层叠叠,脂粉甜香裹挟着馥郁气息扑面而来。她们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妖娆,恍若春日盛放的繁花。更有妙龄少女身着浅粉褙子,内搭月白长裙,行走时褙子随风轻扬,如蝴蝶振翅,衣袂间似有幽兰桂花香随风飘来,清新淡雅。

男子亦引人注目:身着淡蓝直裰的年轻郎君两两同行;骑马疾驰的藏青长袍大汉掠过,马蹄声中但见袍角飞扬。

布衣打扮的货郎用扁担挑着新鲜蔬果与精巧手工艺品,沿街叫卖;酒楼食肆间,提着食盒往返各府的闲汉穿梭不停;孩童在人群中嬉笑奔跑,身后传来父母 “慢些跑” 的呼喊。

熙攘热闹中,尽显无尽繁华生机。

吴悦看得目不转睛,兴致盎然,甚至想喊停牛车,下去大采购。谁知道她哥就这么回来了,一登上牛车,便如拔萝卜般将她从王婆怀中抱起,得意洋洋地从怀里掏出大姐给的糖果糕点逗她。

嗅到一丝异味,她嫌弃地皱起眉头。亲哥清晨匆匆出门,往返奔波风尘仆仆,浑身汗臭难耐。她手脚并用地挣脱怀抱,坐至窗边,让清风驱散异味,这才细声问道:“阿爹为何不来接我们?”

听到大姐怀有身孕,她也拍手高兴了起来。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五载,前世她是年过三十五、未婚未育的青椒。日子过得还算惬意,除了苦于发表,已经不再奢求职称,打算苟上十几年就退休。只要三代全无,她还能过得多惨?!

平常就运动锻炼一下,打开B站跟着周六野跳跳操,或者爬爬楼梯,每日楼下保证遛弯半小时。

要知道打铁必须自身硬,小病靠自身抵抗力。至于大病,就准备个十万,治不好便听天由命,心态分外豁达。

但是某一天晚上睡觉,眼睛一闭一睁,就发现她成为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