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不成欢 > 第28章 日高几案弦歌罢

醉不成欢 第28章 日高几案弦歌罢

作者:刘白立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5 02:59:37 来源:文学城

趁着时辰还早,严柳随便给下属安排了任务后便溜回了怀梨园。

门前小厮还没从见严柳回来的惊讶中缓过神来,严柳就开口了:“叫川先生到西屋来见我。”

严柳风尘仆仆的去到西屋,没一会川先生便过来了。

“怎么了?突然回来是有什么事吗?”川先生一边进门一边问。

“川先生,你帮我查一下董正极杀卫七这件事。”

川先生听罢皱起眉头:“什么?你平时让我打听点什么都好打听,这件事不是你们衙门管着的吗?哪是我们能查出来的?”

“就一些小事就好,例如卫七的为人什么的,现在孟遥樱不让我管这件事,我不好明面上去插手,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严柳说罢,沉思两秒,眼珠一转,“是不是因为皇上忌惮董正极的战功,线下又刚好出了这么一件事,所以打算故意不查清楚就断案,要打压董正极?”

严柳看向川先生,川先生却将视线敛回:“官场上的那些弯弯绕绕,我不懂。”

“董正极在西南的时候很照顾舒元,我想帮帮他,查清楚。”严柳说。

“那如果卫七就只是无辜被杀,事实就是董正极滥杀无辜呢?”川先生问。

“那我们也还卫七一个清白。”严柳直视着川先生,认真的说。

第二日严柳依旧拖着赵家的案子,私下里查着卫七的事。

卫七为人老实,三十年前家乡澄县发了水灾,住所被冲毁,才进京投奔亲戚。来京后,卫七才发现京城的亲戚早已离世,只剩一户小屋,卫七便住进小屋里,在京城做起了包子生意。卫七平时勤劳肯干,手艺又好,马上就在京城站稳脚跟,几年后又娶了肉贩王屠户的女儿王氏,生了一男一女,一家四口小日子一直过得不错,没生过什么大病。卫七再过两年就要满五十了,儿子前几年刚成婚,儿媳孝顺,还生了一个小孙子,今年四岁了,小女也谈好亲事,定在今年年中成婚。

卫七确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对生活充满盼头,又何故去试图杀害董正极呢?

卫七的死对王氏打击太大,以至于王氏这两天一直卧病在床,由家中儿子女儿和儿媳轮流照顾。

严柳手里握着刚在街边买的糖葫芦,找到正在屋旁树下看蚂蚁搬家的卫七的孙子。

“小朋友,叔叔问你个问题怎么样?”

小孩闻声站起来回过头,有些防备的看了严柳一眼,又不自觉被他手里的糖葫芦吸引。

严柳见他不拒绝,便蹲下身子问:“你爷爷之前有没有在家干过什么奇怪的事啊?你告诉叔叔,叔叔就把这串糖葫芦给你吃还不好?”

小孩后退两步,舔了舔嘴唇,又看严柳面善,想着这两天那些找过他问话的官府的人,内心斟酌了会儿,说:“爷爷这两天不知道去哪了,我几天没有看见他了。”

“还有什么吗?”严柳问。

“前两天的一个晚上,我看见爷爷在哭,一边哭一边烧柴火,我看见了去问爷爷怎么了,是不是饿了,爷爷只叫我回去睡。”

一边哭一边烧柴火?

严柳心存怀疑,见面前小孩再说不出什么就把糖葫芦递给了他:“谢谢你告诉叔叔这么多,拿去吃吧。”

小孩拿过糖葫芦,又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严柳几眼,问:“叔叔,你知道我爷爷什么时候回来吗?奶奶很想他,我也想吃爷爷做的包子了。”

严柳一愣,还是回答:“等叔叔见到你爷爷之后,一定跟他说一声,让他来见你。”

小孩开心的笑了,点了点头,相信严柳并不会骗他,嘴巴含了一颗糖葫芦,三下两下的走开了。

见小孩走开,严柳走到卫七家的院子外,见院子里没人,严柳便偷摸溜进了卫家厨房。

卫七大晚上的莫名其妙地哭泣实在是太奇怪了。

严柳走到灶台旁边仔细查找,翻遍角落,终于在一处木柴下找到了被压住的一角信纸。

信纸是烧剩下来的,只留下断断续续的一两行字,上面的字严柳认不出来,只隐约感觉是北魏的字体。

难道卫七不是南唐的人?

加上董正极特殊的身份,严柳只觉得有一股热血正在直冲他的脑门,他似乎能立马给董正极开罪了。

严柳将那角信纸放进衣服里,正准备悄摸离开卫家却在院里撞见刚从房里出来的卫老大。

“你是谁?怎么闯入我家?”卫老大警惕的看着面前的人。

严柳皱眉,他原不想惊动卫家人,但眼见如此他也只好将衙门令牌拿出来:“我是衙门里的,奉命来查看。”

卫老大见状便也没说什么,只皱眉点了点头。

严柳再假模假样的在院子里转了两圈,翻了翻东西,就离开了。

严柳又来到怀梨园,找到川先生,将信给了川先生。

川先生看着手里捏着的仅仅剩下两行字的信纸皱了皱眉:“你从哪找来的?”

“卫七家找到的,你找人看看这是哪国的字,内容又是什么,我怀疑卫七可能是北魏的探子。”严柳一脸认真的说到,说罢他见天色已晚,便说,“时辰差不多了,我要回宫了,川先生拜托你了。”

川先生看着手里的信纸,作为玉冰阁阁主的他当然认识上面的字体,的确是北魏的字,信上赫然写着“细心耕耘,等待北魏成就大业之日”。

“大事不好!”李霖闯入孟遥樱的书房低声说。

“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事了?”孟遥樱问。

“刚才衙门的人禀告,今天有我们的人私自去了卫家,想来想去只有严柳,盗窃案那边的人也说今天严柳只是露了几次面而已,想必是私下去偷偷调查了。”李霖说。

“可让他查出什么了?我们都提前去检查了一遍,想来是查不出什么的。”

“查没查出来不知道,但是严柳今天一天跑了两次怀梨园。”

李霖不知道怀梨园里川先生的身份,孟遥樱可是知道的,他不自觉的将拳头握紧:“我知道了,我自有办法。”

凌晨时分,孟遥樱悄声离开孟府潜入怀梨园,刚踏入川先生院子的时候就看见房间里的蜡烛还没有熄灭。

“进来吧。”川先生听到外面的动静,开口说。

孟遥樱推门进去。

“孟大人这么晚找我是有什么事吗?”川先生问,面上丝毫没有意外,仿佛早就料到孟遥樱今日会来找他似的。

“您心中应该已经清楚了。”孟遥樱说,“严柳是否已经找到什么证据?”

“已经找到了。”川先生没否认。

“我们不能暴露。”

“是你们自己无用,露出破绽。”

“我爹,小卢还有芷丫头都还在等我,川先生,我不能暴露啊。”孟遥樱在川先生面前跪下,诚恳的抬头看向川先生软硬兼施,“川先生,玉冰阁从不插手两国之间的事,您若帮严柳这一次,只会让慕容物把他抓的更紧,这难道就是你想看到的结果吗?”

川先生只是冷冷的看着面前的人,闭眼沉思良久,他说:“严柳已经查出卫七是北魏奸细,这件事我不会插手。”

意思是也不会追究太多把孟遥樱这支主干扯出来。

孟遥樱听到满意的答案后感激的抬起头:“谢川先生。”

“你们把严柳扯进局里已成定局,我无话可说,今日是最后一次帮你,跟你爹说,以后你们北魏的事我不会再管了。”

孟遥樱抬头,慢慢站起来:“是,这算我最后一次来求您。”

“你走吧。”川先生说罢转过身去,不再看孟遥樱,直到听到门开启又关闭的声音他才叹了口气。

如果不是两国之间的纷争,这两个孩子又怎会走到今日的地步?

第三日,严柳一早来到怀梨园,川先生跟他说明了信上的内容,严柳就带着川先生找来的一名懂得北魏文字的先生回了衙门。

孟遥樱见严柳带着人过来面上还要佯装意外:“怎么了?”

严柳行礼之后说:“报告孟大人,我已经找到证据能证明董正极清白。”说罢他将残缺的信纸递给孟遥樱,又给身后的人使了个眼色,“这是在卫七家的灶台旁找到的,我已经查证是北魏那边的文字了,这是我找来的会北魏文字的一位教书先生。”

那人得了严柳的会意,立马开口翻译说:“这上面写着的是‘细心耕耘,等待北魏成就大业之日’。”

孟遥樱拿过纸条仔细查看,心中凉了一截,面上却装作欢喜的样子:“看来董将军的冤屈可以洗白了。”突然孟遥樱像是想起什么似得问,“那赵府盗窃一案……”

“已经查明了,是赵家大公子赵峰在外面欠了赌债,这才偷的家中的钱,我等会就带人去赵家通传。”严柳说。

孟遥樱已然无话可说,便让严柳带着那位先生下去了。

赵家的事很快就了解了,在严柳刚将事实说出来时赵峰并不承认,当严柳甩出赵峰在赌场立下的借据后,赵峰立马慌了,不可置信的看向严柳,嘴里喃喃着不可能,但很快就被赵父一脚踹翻在地。

严柳见此没有发表任何言论,安排了几个小吏在这管着,等着之后带着赵家父子二人回衙门记录,自己便又离开了。

想着这次董正极无辜受冤不仅仅是卫七一人造成的,想必也有慕容物对董正极的有意打压。如果慕容物对董正极一直抱有忌惮之心,那卫七之事只会是个开始,之后的针对才会是真正无止无休的。

想通之间的利害关系,严柳来到了董府求见。

一开始听闻是严柳这号人来访董正极是不想开门迎客的,但是转念一想自从他被指控蓄意杀人后董府已然门可罗雀,这第一个上门的严柳要来干什么,他竟有些好奇,于是便允了严柳进来。

“董将军。”严柳行礼到。

“找我何事?”董正极端坐在椅子上问。

“我来是告诉董将军一件好消息——您杀卫七之案已经查明。”

“哦?结果如何?”

“卫七乃北魏探子,董将军的冤屈已被洗刷干净。”

董正极心中一喜,口中却问:“这个消息我明日上朝自然会知晓结果,你又何必前来告知?”

“早点来,将军便能早点放心不是吗?”严柳说,“我还有一事想相劝。”

果然带着目的。

“你说吧。”董正极说。

“这次皇上的态度是否有些反常,将军真的不考虑加入皇党或丞相党吗?”严柳说,“一池水想不被晒干,要么选择流入大江,要么选择流入大海,否则惹人眼红也是个错。”

董正极这才真正第一次拿正眼去看严柳,这次慕容物的态度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精通兵法的人怎么可能真的是只会操刀的屠夫?可是严柳又何必提醒自己?

“你想拉我进皇党?”董正极直白地问。

“皇党好,丞相党亦是无所谓,只要将军加入一方,另一方便会因忌惮而不敢再轻易下手。只不过以我的私心还是想您进入皇党,毕竟我身处皇党,并不想日后与将军为敌。”

“我知道了,我会考虑的。”董正极说。

“那我就告辞了。”见董正极听进去了,自己的目的已达成,严柳便转身走去。

见严柳即将离开,董正极没忍住问:“你为什么帮我?”

严柳回过头,笑着说:“因为舒元传回来的信里总说您在西北帮他良多。”说罢便踏出门外了。

“原来是他吗?”许久没听过舒元这个名字,董正极有些怔愣。原来舒元在战场上一直心心念念的人,一直在京城默默等着舒元的人就是严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