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自知平安 > 第18章 清醒的“疯子”们

自知平安 第18章 清醒的“疯子”们

作者:祁旧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16 23:34:12 来源:文学城

深秋的风越来越烈,刮在脸上像无数根小刀子,割得皮肤发疼。康复中心的院子里,梧桐树的叶子落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歪歪扭扭地戳向铅灰色的天空,像被冻僵的手指。地上积了一层薄脆的梧桐叶,踩上去“咔嚓”响,碎渣子粘在鞋底,走一步掉一片,像是在数着日子过。放风的时间从十分钟缩到了八分钟,护工老赵拎着橡胶棍站在院子中央,眼睛像鹰一样扫着每一个病人,生怕有人多走一步。

江自知还是每天放风时往梧桐树跑。这几天他已经知道,那个总画黑色狮子的男人叫贝尔——是上次刘姨偷偷告诉他的,说贝尔是三个月前被家里人送进来的,具体为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他进来后就很少说话,天天抱着纸和笔画狮子。

贝尔还是不怎么开口,大多时候只是递画。他的画纸越来越薄,像是从旧病历本上撕下来的,边角都卷着毛,铅笔也只剩小半截,笔尖磨得圆圆的,写出来的字有点模糊。每次递画时,贝尔的手指都会轻轻碰一下江自知的手心,像是在确认他接稳了——那手指关节泛着青白色,指甲修剪得很整齐,只是指缝里总沾着点铅笔灰,洗都洗不掉。

这天贝尔递来的画里,狮子的脚下多了个小小的账本图案。账本的线条很简单,只画了个封面,上面打了个问号。江自知盯着画看了半天,突然反应过来——这是在问江氏集团的账本。他心里一紧,赶紧抬头看贝尔,贝尔却已经低下头,假装在画狮子的爪子,只是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像是在说“我知道你的事”。

除了贝尔,江自知开始留意康复中心里其他“不一样”的病人。之前他总忙着找机会递样本,没心思观察,现在才发现,这里藏着不少“清醒人”,只是他们都把自己裹在“疯癫”的壳里,怕被护工和医生盯上。

住在斜对面病房的刘姨就是一个。刘姨六十多岁,头发花白,却总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断了头的发绳扎在脑后。她每天早上都会搬个小凳子坐在病房门口,手里拿着块破布,反复擦一个掉了大半瓷的搪瓷碗。那碗是她唯一的东西,碗沿有个小缺口,是上个月被护工小李摔的,刘姨每次擦都绕开那个缺口,像怕碰疼它。破布是从旧病号服上撕下来的,边角磨得发白,她擦碗的动作很慢,顺着碗沿转圈圈,一遍又一遍,嘴里不停念叨:“我的房产证呢?儿子你把房产证还给我……”

护工每次路过都要骂两句。上次小李走过来,一脚踢翻了刘姨的凳子,搪瓷碗“哐当”掉在地上,刘姨赶紧爬过去捡,小李却踩着碗边冷笑:“老疯子,哪来的房产证?你儿子早把你房子卖了,还在这做梦!”刘姨没敢反驳,只是抱着碗蹲在地上,肩膀微微发抖,眼泪掉在碗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江自知第一次跟刘姨说话,是在食堂。那天中午的饭格外差,粥是灰黄色的,表面飘着几粒没煮烂的米粒,用勺子搅一下,能看到碗底的影子清清楚楚,连自己的眉毛都能映出来。馒头硬得像石头,咬一口能硌得牙酸,表面还沾着点蒸笼的黑渣。江自知刚咬了一口馒头,就看到刘姨往角落里挪——角落坐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穿着洗得发白的病号服,袖子长了一大截,盖住了手背。

男孩低着头,刘海垂下来遮住眼睛,只能看到他微微发抖的肩膀。他面前的碗里,粥一口没动,馒头放在一边,已经凉透了。刘姨走到男孩身边,先看了看门口——护工小李正靠在门框上玩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戳着,没注意这边。刘姨赶紧把自己的馒头掰成两半,一半塞进男孩手里,另一半攥在掌心,手指把馒头捏得变了形,碎屑掉在桌上,她又赶紧用手拢起来,塞进嘴里,嚼得很慢,像是在尝什么珍贵的东西。

江自知走过去,坐在刘姨对面的桌子旁。食堂的桌子是水泥做的,冰凉冰凉的,桌面上刻满了乱七八糟的划痕,有“正”字,有名字,还有个小小的爱心。他小声问:“刘姨,您为什么要把馒头给他?”

刘姨愣了一下,抬头看江自知时,眼睛里还带着点没藏好的慌张。她先往小李那边瞟了一眼,确认小李还在玩手机,才把声音压得像蚊子叫:“这孩子可怜,叫小宇,才十五岁。他爸妈要离婚,没人想带他,就说他‘有暴力倾向’,把他送进来了。”她说着,指了指小宇的手——小宇的手腕上有一道浅浅的红印,像是被绳子勒过,“上次他想跑,被护工绑了半天,之后就更不爱说话了,连饭都不怎么吃。”

江自知看向小宇,小宇正低着头,把馒头放在膝盖上,没吃,只是用手指反复捏着馒头的边角,把硬皮捏掉,碎渣子掉在裤子上。他的刘海很长,遮住了眼睛,只能看到他微微抽动的嘴角,像是在忍着哭。

“那您呢?”江自知又问,目光落在刘姨手里的搪瓷碗上,碗里的粥还没动,已经凉透了,“您真的在找房产证吗?”

刘姨的眼睛一下子红了,握着破布的手紧了紧,破布都被捏出了褶子。她手背上爬满了皱纹,指关节肿得老高,是年轻时开服装厂踩缝纫机累的。“我以前在城南开了家服装厂,”她说,声音里带着点骄傲,又很快沉了下去,“那时候厂里有二十多个工人,我每天都跟他们一起加班,做的衣服还能卖到外地去。我手里有三套房子,房产证都锁在书房的抽屉里,钥匙我藏在床底下的鞋盒里,谁都不知道。”

说到这里,刘姨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砸在搪瓷碗里,溅起一小圈涟漪。“我儿子去年做生意赔了钱,要把我的房子卖了还债,我不同意。他就跟我吵,说我老糊涂了,不懂事。后来有天早上,我醒来就躺在这了,医生说我‘老年痴呆,胡言乱语’,我儿子还跟护工说,让他们好好‘管着我’,别让我出去闹事。”她用破布擦了擦眼泪,又赶紧把破布藏进兜里,怕被护工看见,“我没痴呆,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房产证在哪个抽屉,钥匙在哪个鞋盒,我甚至记得昨天是几号——可没人信我。”

江自知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疼得发闷。他想起自己刚被送进来时,父亲也是这样,对着医生说他“神经紊乱”,对着亲戚说他“疯了”,连一句辩解的机会都没给过他。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刘姨的手背——刘姨的手很凉,像冰块,他赶紧收回手,小声说:“刘姨,您别难过,总有一天,我们能出去的,到时候您就能拿回您的房产证了。”

刘姨点了点头,擦了擦眼睛,又往四周看了看,确认没人注意他们,才压低声音问:“小伙子,我看你也不像疯的,你是为什么被送进来的?”

“我以前开了家公司,”江自知说,声音压得很低,“上个月公司被人恶意做空,资金链断了。我连续三天没睡觉处理危机,后来发烧晕倒了,醒来就被医生说‘中枢神经受损’,我爸就把我送这来了,说我‘疯了’。”

刘姨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唉,都是苦命人。这里的人,大多都没疯,都是被家里人送进来的——要么是为了钱,要么是为了权,要么就是不想负责任。”她顿了顿,又说,“你小心点护工,尤其是小李,她收了我儿子的钱,每个月两千块,让她盯着我,不让我跟别人说话。”

江自知心里一震,难怪之前他跟刘姨说话时,小李总往这边看——原来护工早就被病人家属收买了。他还想再问,就听到小李的吼声突然炸起来:“刘疯子!江自知!你们凑在一起干什么?是不是想闹事?赶紧回病房!”

小李手里拿着个不锈钢餐盘,正往这边走,餐盘在手里晃悠,里面的粥洒了出来,溅在地上。江自知赶紧站起来,扶着刘姨,刘姨也慌了,赶紧拿起搪瓷碗,把没动的粥倒进泔水桶,跟着江自知往病房走。路过小宇身边时,江自知看到小宇还坐在那里,手里的馒头没吃,已经凉得硬邦邦的,他心里又酸又涩,却什么也做不了。

回到病房后,江自知坐在床边,脑子里全是刘姨的话。他摸了摸床板下的塑料瓶,安神汤的样本还在,瓶身凉得硌手。他突然觉得,这个康复中心就像一个巨大的笼子,把所有“碍眼”的人都关进来,然后用“疯子”的标签盖住所有真相,而那些护工和医生,就是笼子的看守,拿着钱,帮着外面的人把笼子锁得更紧。

下午的认知训练在一楼的活动室进行。活动室里摆着几张掉漆的桌子,墙上贴着“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的标语,纸都发黄了,边角卷着。医生周明没来,只有小李在旁边看着,手里拿着个记功本,时不时在上面写两句,大多是“某某病人仍有妄想倾向”“某某病人不配合训练”之类的话。

江自知坐在角落的桌子旁,手里拿着铅笔,却没心思画画。他的目光落在斜对面的一个年轻人身上——那年轻人看起来二十多岁,戴着一副断了腿的眼镜,用红绳子绑在耳朵上,镜片有点模糊,像是很久没擦过。他手里拿着一张纸,假装在乱涂乱画,铅笔在纸上戳来戳去,像是在发脾气,可江自知仔细看,发现他其实在写东西——纸上是一串数字,写得很小,笔画很工整,像是电表的读数。

年轻人似乎察觉到江自知在看他,抬头飞快地看了江自知一眼,眼神里带着点警惕,又很快低下头,继续写。他写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眼睛离纸很近,几乎要贴在上面,像是怕看错一个数字。写完一个数字,他就会用铅笔把数字涂一下,再写下一个,像是在隐藏什么。

训练结束后,江自知故意走在年轻人后面。活动室的窗户关不严,风从缝里灌进来,吹得桌上的画纸沙沙响,小李在远处收拾桌子,时不时往这边看一眼。江自知快走两步,追上年轻人,小声问:“你在记电表的数字?”

年轻人吓了一跳,赶紧停下脚步,往小李那边瞟了一眼,确认小李没注意他们,才压低声音问:“你怎么知道?”他的声音有点沙哑,像是很久没怎么说话,手里的纸攥得很紧,指节都白了。

“我以前在公司,经常看财务报表,对数字很敏感。”江自知说,“你为什么要记电表的数字?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年轻人叹了口气,往旁边挪了挪,靠在墙上,墙是凉的,他却像是没感觉到。“我以前是学电力工程的,”他说,声音压得更低,“我爸是做建筑的,去年他承包了这个康复中心的地下改造工程,后来他突然‘意外’去世了,我怀疑跟这个康复中心有关,就想来查,结果被我叔叔送进来了,说我‘精神失常’。”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记满数字的纸,展开给江自知看——纸上的数字按日期排列,每个周三的数字都比平时高很多。“我发现这个康复中心的电表走得特别快,比正常速度快三倍还多。”他说,“尤其是每周三晚上,电表数字会突然飙升,而且那天晚上,会有 trucks 进来,车身上写着‘医疗用品’,可那些箱子特别重,两个人才能抬动一个,根本不像医疗用品。”

“地下改造工程?”江自知惊讶地看着他,“你的意思是,这里有地下空间?”

“是,”年轻人点头,声音里带着点紧张,“我爸生前跟我说过,这个康复中心有个地下实验室,只是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我晚上起来上厕所时,能听到楼下有机器的声音,像是发电机的声音,嗡嗡响,吵得人睡不着。”

江自知心里“咯噔”一下——每周三晚上,正好是母亲来送安神汤的前一天。那些 trucks 送的东西,会不会跟安神汤有关?汤里的那些奇怪成分,会不会就是从地下实验室里弄出来的?他又想起父亲说的“江氏集团被收购”,收购方会不会跟这个康复中心有关?

“你能不能带我去看看地下的入口?”江自知问,心跳得飞快。

年轻人摇了摇头,脸色有点白:“不行,地下的入口在护工休息室后面,有个铁门,平时锁着,只有院长和几个医生有钥匙。而且每天晚上都有护工在那里守着,根本靠近不了。”他把纸叠了好几层,塞进病号服的口袋里,贴在胸口,“我劝你也别查了,这里的水太深,我们根本斗不过他们。”

江自知还想再问,就看到小李走过来了,手里拿着个橡胶棍,正往这边看。年轻人脸色一变,赶紧对江自知说:“别再说了,小李过来了。”说完,他快步往前走,头也不回地进了自己的病房。

江自知站在原地,看着年轻人的背影,心里的疑惑越来越重。康复中心的地下实验室、每周三的 trucks、异常的电表数字、母亲的安神汤、江氏集团的收购……这些事情像一颗颗珠子,被一根看不见的线串在一起,而线的另一端,似乎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他回到病房,蹲下身,从床板下拿出贝尔的画和安神汤样本。画里的狮子瞪着两个黑漆漆的洞,像是在看着他,提醒他别放弃。江自知握紧了样本瓶,心里更坚定了,他不能就这么算了,他要找出这些事情之间的联系,要离开这个牢笼,要让所有被关在这里的清醒人,都能重见天日,要让那些害他们的人,付出该有的代价。

窗外的风还在刮,梧桐枝桠敲打着窗户,发出“哒哒”的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