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字狱录 > 第41章 41

字狱录 第41章 41

作者:李时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0 10:34:20 来源:文学城

近来,徐孟沅心中总是惴惴不安,隐约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她沉着脸回府,才见到李吟桥,便知道出事了。

待引开其他人,两人将房门紧闭。

“发生什么事了?”

李吟桥定了定心神,才开口:“我好像看到陈叔了。”

徐孟沅紧盯着她,示意她继续说。

李吟桥将白日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

舞弊案已经告一段落,李吟桥平日不再跟徐孟沅去职所,她也不愿意待在府里,就去四处打探陈叔的下落。

之前徐孟沅不是没有派人去打探过,只是毕竟陈叔的身份特殊,让锦衣卫去不太合适。虽说李元铎是信得过的人,但毕竟人多眼杂,怕多生事端,只能暗自找人打探陈叔的消息,所以多番打探都没有结果。

再加上舞弊一案,这事就暂时搁置了下来,如今回了京城,李吟桥又开始设法寻找陈叔的下落。

她原本是想再去城郊的那个破庙看看,可是还未等她出城,就在一个卖烧饼的摊子上见到了一个很熟悉的身影。

李吟桥跟陈叔相处过一些时日,再加之她出身江湖,对人的身形和动作基本可以说是过目不忘的地步,那人虽然做了乔装,身形有所变化,但一个人的神态动作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

她正想上前,那人也注意到了李吟桥,她与他对视的刹那明显感受到他目光的变化,但他却不来与李吟桥相认,而是匆匆留下两枚铜板就转头离开。

李吟桥听见那小贩在身后喊他,他付了钱却落下了烧饼,小贩大声叫唤他也视而不见,像是对什么避之不及。

这异常的举动更加深了李吟桥内心的怀疑,她连忙去追,可那里正处闹市,人员密集,他进了一个小巷,李吟桥就把人跟丢了。

李吟桥将心中的怀疑告知徐孟沅:“我有七成把握,那人就是陈叔,只是我不知道为何他见了我却要躲。”

见徐孟沅神色凝重,她脸上闪过一丝懊恼,“都怪我把人跟丢了,好不容易有了陈叔的线索。”

徐孟沅反倒来安慰她:“这不怪你,若那人真的是陈叔,他既然有意躲你,不愿意被我们找到,必然有他的道理。”

李吟桥虽然口上不敢保证,但是徐孟沅相信她的判断,她心里基本可以认定那人就是陈叔。

她心中虽有疑惑,可至少知道了陈叔的下落,知晓他平安无事,心下稍安,她想了想,说道:“师姐,暂时先不用费力去找陈叔了,我想他有他的打算,只要他无事即可。”

“好。”

李吟桥向来对徐孟沅所说的都是深信不疑。

而此时,在文华殿内。

今天下了一日的雪,大雪压塌了后院的一棵槐树,宦官正忙着清理道路上的枯枝残雪。

德朝是太子身边伺候的人,自然是比别的宦官要得脸,他站在屋檐下看着底下的人扫着雪,直至眼底里晃过一片赤色的衣袍才快步走下台阶,前去迎人。

他扯起笑容,嗓子捏得尖尖的,喊:“吴大人,您总算是来了,殿下已等你许久了,里面请。”

吴靖礼没有分一个眼神给他,也不关心这里发生了什么,径直从那些宦官身边走过,往里面去。

才进门,他就与一人对上了眼,屋内除了太子外的另一人是太子詹事章景鸿,也是太子的半个老师。太子朱瑞,五岁的时候曾在他名下受教三年,后他成为太子詹事,是妥妥的太子一党。

吴靖礼正要跪下行礼,被太子虚扶住,“这些虚礼就免了,尚书请坐。”

“谢殿下。”

吴靖礼也不多客气,顺势在章景鸿身旁坐下。

德朝给他上完茶,就立在太子身边,屋内没有旁人,总得留个人在旁伺候。

吴靖礼瞥了德朝一眼,缓声开口:“不知殿下今日找我们来,所谓何事啊?”

太子脸色并不好看,自从舞弊案后,皇上就找了个由头禁了他的足,这三个月他只能待在太华殿内,直到今日,三个月期满,他才找来了吴靖礼和章景鸿二人。

“这三个月来,我闭目塞听,所以今日我特意请两位大人来为我解惑,不知道这三个月朝中可有发生什么大事?”

吴靖礼与章景鸿对视一眼,然后不紧不慢地从怀里掏出了一本什么递过去,“这是臣记录的这三个月来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请殿下过目。”

太子接过,翻看起来。

在他翻阅的功夫,吴靖礼端起茶盏喝着茶,等他喝完手上这盏茶,太子也差不多查阅完了。

只听太子用力地拍着桌子,怒斥:“果然还是对我们的人下手了,老三就这么沉不住气吗?”

吴靖礼放下茶盏,“殿下,这三个月陛下不仅禁了你的足,同样也让三皇子在府中闭门思过,我想他就算想做些什么,也来不及,这恐怕是陛下的意思。”

他缓了缓,又说:“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我的意思,他们已经成了眼中钉,这时候弃车保帅才是明智之举,不过殿下放心,六部中空出来的位置,依旧还是由我们的人顶上,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太子闻言才轻呼了一口气,“好在还有吴大人在我身边,为我出谋划策,此次是李秉太不小心了,才导致了这祸端,差点连累我们,好在陛下没有深究下去。”

他见章景鸿从进门起就一言不发,所以便问:“老师,你为何不出声?”

“殿下,臣已跟您说过多次,您如今不该再唤我老师了。”章景鸿终于舍得开口了,“我只是在想一个人。”

他对太子有教导之情,太子习惯了这样唤他,当下太子也没管这话,而是追问:“谁?”

章景鸿吐出一个人名。

吴靖礼听到这名字一点都不意外,似是早已所预料。

太子口中嚼着这名字,良久才说:“老师的意思是?”

章景鸿这次没有再纠正他的称谓,“此人回京不久,就做了一部侍郎,他是春闱的主考官,此次舞弊案陛下也交给了他来查办,陛下对他到底是什么心思,我至今还看不真切。”

“虽然他主持春闱,出了舞弊案,但是他又将这舞弊案查清了,不仅如此,还办的如此漂亮,既替陛下分忧又不至于让陛下下不来台,此人的心思深沉,可谓有勇有谋,若是与我们为敌,会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他们所说的正是张淮清。

太子未经思索便说:“若是我们将他招揽过来呢?”

章景鸿似乎也不意外他会有此想法,没有马上言语,看着吴靖礼啜饮了一口茶。

吴靖礼触及章景鸿的视线,知道他在想什么,接过话头:“殿下,张淮清的身份有些特殊,他的父亲是靖国公,大周无人不知,靖国公此人最为刚正不阿,甚至可以说还有几分狂妄。”

太子自然知道靖国公的为人,“靖国公毕竟是两朝元老,先帝在时,他就深得圣心,有些张狂也能理解,不过父皇并不大喜欢他,好在他这些年来甚少涉及朝政。”

“是啊。”吴靖礼缓口气继续说:“听闻靖国公家教甚严,张淮清身为其子,多少承袭了靖国公的风骨。再者,姚阁老又是他的老师,姚阁老这人你我都了解,他一向清直,从不站队,就连陛下都敬重他几分,张淮清受他教导,耳濡目染,臣认为要想拉拢张淮清,怕是不易。”

太子仔细思索了一番,“尚书所说有理,但是就凭此判定张淮清难以收归己用还是太过武断了一些。我听闻张淮清五年前与靖国公发生了一些冲突才离开了,而五年后他既然选择回京,我相信他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谁才是正统,只要稍微许以恩惠,他自然会为我所用。”

“他才回京之时,我还在观望,到底此人值不值得我招揽,而如今,我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绝对不能被老三抢先了。”

他吩咐:“德朝,明日备些礼替我送去他府上。”

德朝立马意会,应道:“奴婢遵命,殿下放心,此事奴婢定办的漂漂亮亮的。”

“嗯。”太子喜形于色,仿佛已经将人收入麾下了。

吴靖礼望着他喜不自胜的样子,似有话要说,却昧下不语,眼神变得幽深,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而沉浸在自己幻想中的太子自然没有发觉。

唯有章景鸿敢泼他一盆冷水,提醒他:“殿下,臣大胆直言,臣与吴大人所想不谋而合,虽然我们对张淮清所知甚少,可是据他此番调查舞弊案的一言一行,臣认为他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被拉拢的人,殿下不可抱太大的期望。”

太子心头的那点热气被章景鸿的话给浇灭了,脸色戚戚,连连道:“老师说的有理。”

德朝眼珠在三人之间转动,忽的开口:“大人此言差矣,太子乃天命所归,料他张淮清再清高也不能拒绝殿下抛出的橄榄枝。”

“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妄言?”

章景鸿一向不喜欢这些宦官,这些没根的人最会搬弄是非,进献谗言来蒙蔽上位者,是以他向来没给德朝什么好脸色。

德朝心里清楚面前的两位朝臣看不上他,所以被斥了也不以为然,只是留意着身旁之人的态度。

太子虽板着脸,但眉心松了一些,假模假样地责德朝:“德朝,还不给老师赔罪,这里轮得到你说话吗?”

德朝依旧是笑着给章景鸿行礼赔罪,“奴婢口无遮拦,请章大人大人有大量,别跟我这小人计较。”

章景鸿甩袖,冷哼一声,不欲搭理眼前人,像是怕有失他的身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