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的纽约,凌晨一点二十七分。
沈朝雾拖着半湿的工具箱,站在第七大道与十四街的路口。雨下得久,空气里有股很淡的铁味,像旧地铁轨道被敲了一下。街灯在雨后亮得有点刺眼,映着水洼一圈圈光晕,像有人随手扔进水里的硬币,一直没沉下去。
她从来不喜欢这个点回家。地铁是空的,街上人不多,风一吹就是大片的蒸汽和风声。
路口便利店的霓虹牌“OPEN”闪了两下,才亮稳。她看着这个迟来的光,心里“咔”了一下。这个小动作她不是第一次遇见。
她把雨披随手塞进包里,撑着伞往地铁口走。鞋子踩在雨后的地砖上,发出极轻的“咯”声。风吹过高架桥,一片被风卷起来的便利店传单从她身边擦过,先落地,纸的边角才发出声响。
斜对面,一对年轻情侣在便利店门口吵架。
男生穿着黄色雨衣,背后是被雨打得一片模糊的外卖箱,头发被打湿,顺着眉骨往下淌水。女生穿着黑色短袖,肩膀一半被雨打湿,一半被伞护着。她的嘴角抿着,像是已经等很久了。
“陆昱,你能不能有点时间观念?”她的声音发抖,不知道是冷的还是气的。
“江栀,我接了单,能怎么办?”男生的声音闷闷的,雨声盖掉了一半。
沈朝雾本没打算多看。但下一秒,她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
男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雨滴还没落下来。
她撑着伞站在街角,雨顺着伞檐滴下来,一滴滴砸在她鞋边的水洼里。
江栀的伞滑落了点,落在肩膀上的雨水一滴滴渗进衣料,衣角顺着风轻轻颤。陆昱手插在雨衣口袋里,一副不耐烦又想解释的样子。
“我等了你四十分钟。”江栀说,声音不大,却很尖,像雨打在玻璃瓶口上。
“那又怎么样,我也不是故意的。”
吵架的节奏很慢。慢到沈朝雾甚至听见了不远处出租车的引擎声提前响起——车还没从街角开过来,但声音已经钻进了夜里。
便利店门上的电子钟闪了闪,从“1:28”跳到了“1:27”。
她吸了一口气,心里一阵很轻的“哦”。
来了。
这一类异动她已经不止一次遇到。时间像拉扯湿纸巾一样开始出现褶皱,裂口小得肉眼几乎看不见,但如果站得够久,就能感觉到——世界开始轻轻地颤。
陆昱抬手,想去抓江栀的伞。伞的影子先从水洼里“晃”了一下,才传来塑料骨架碰撞的声音。江栀的肩膀抖了抖,推开他。
“你就是不在乎。”
出租车的前灯在这时划过街角,雨光被冲开,整个便利店门口被灯光点亮。沈朝雾低下头,水洼里的倒影晚了半秒才亮。
她抬眼的那一刻,看到了黎瓷。
黎瓷靠在地铁口的铁栏杆旁,黑色防水外套,帽檐压得低低的,雨水顺着衣料往下流,落在地上却不发声。她整个人静得像跟城市不在一个频道。
不是第一次见她。第一次是在那个展厅里——
那时候灯光漏拍,时间往回掉了一拍。
黎瓷就那样出现了。
“你也看到了。”黎瓷开口,声音不大,却盖过了雨声。
“这谁看不见?”沈朝雾说,声音懒洋洋的,像刚下班的人不想掺和。
黎瓷抬头看向便利店门口。
江栀在掉泪。不是歇斯底里,也没有大吵。只是水顺着眼角往下淌,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清哪一滴是雨。陆昱像所有吵架的年轻人一样,先沉默,再开始用力解释,最后一句话都说不明白。
沈朝雾靠在街角,看着他们的争吵一幕幕展开,像一个深夜的旁观客。她不知道为什么有种非常轻微的违和感。
直到第二辆出租车拐过街角,车灯扫过。
完全一样的广告牌,完全一样的角度。
她脑子里只闪过两个字:循环。
黎瓷已经慢慢往那边走去,雨水溅在她鞋边,连脚步声都是轻的。
沈朝雾皱眉,撑着伞跟了上去。
便利店的灯突然抖了一下,电子钟从“1:29”跳到“1:27”,时间回到了两分钟前。
江栀还站在雨里。
陆昱还是那句话。
伞骨头还是那一下轻微的响。
沈朝雾抬头。黎瓷已经站在街灯下,黑色外套在雨夜的光里像被刀锋切开的一段影子。
“循环开始了。”黎瓷说。
“那我算什么?”沈朝雾问。
黎瓷转头,雨水顺着她的睫毛滑下来,却没有任何狼狈。
“见证。”
沈朝雾笑了下,没再说话。
雨夜比刚才更安静了一些。便利店门口的吵架被时间折叠成一段短短的影像,像不断被重播的录像带。她看着江栀抬伞、陆昱皱眉、出租车的灯光划过地面——每一帧都一样。
只是,世界越发光滑,像被反复摩擦到不剩纹路的玻璃。
“这次裂口不小。”黎瓷说。
沈朝雾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正站在一条被时间轻轻撕开的缝隙边缘。
而那对情侣,就在裂口里不停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