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执笔者,不执棋 > 第22章 暗礁

执笔者,不执棋 第22章 暗礁

作者:已知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11:15:01 来源:文学城

永昌三十五年,春。

德妃与周崇明集团的覆灭,如同一次彻底的外科手术,剜去了帝国肌体上的一大块腐肉,带来了表面的愈合与新生。萧断晋封国公,圣眷日隆,在军中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沈墨隐将国公府打理得井井有条,与萧断之间那种历经生死、彼此托付的默契与温情,也在日常的相濡以沫中悄然沉淀,虽未宣之于口,却已融入彼此生命的轨迹。

然而,顾青彦带来的关于瑞王旧案与德妃可能关联的消息,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激起了隐秘的涟漪。萧断并未大张旗鼓地调查,而是动用了军中最为可靠的情报网络,暗中搜寻一切与永昌五年“瑞王巫蛊案”相关的蛛丝马迹,尤其是德妃当时尚为承徽,她在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沈墨隐则通过沈福和陈掌柜的渠道,留意市井坊间关于瑞王旧事的流言,以及可能流落民间的、与端慧皇贵妃或瑞王府相关的旧物或知情者。这并非易事,先帝朝的禁忌,时隔近三十年,知情者大多凋零,痕迹也几乎被刻意抹平。

这日,沈墨隐正在翻阅沈福搜集来的、几本前朝野史杂闻,试图从中找到些许线索,门房来报,有一位姓苏的姑娘求见,自称是夫人旧识。

苏姑娘?沈墨隐在记忆中搜寻,并未想起有姓苏的密友。她心下存疑,还是让人请了进来。

来者是一位年约双十的女子,身着素雅的月白襦裙,外罩一件水蓝色半臂,容颜清丽,眉宇间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轻愁与一丝不易察觉的书卷气。她步履从容,见到沈墨隐,盈盈一拜,声音温婉:“民女苏晚晴,冒昧打扰国公夫人,还望夫人恕罪。”

“苏姑娘不必多礼,请坐。”沈墨隐打量着她,确定自己从未见过此人,“不知姑娘所称旧识,从何说起?”

苏晚晴抬起眼帘,目光清澈中带着一丝恳切:“民女不敢欺瞒夫人。民女并非夫人故友,此次冒昧前来,实是有事相求,亦有机密相告。”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民女……乃是已故瑞王府典簿苏明远之女。”

瑞王府!苏典簿之女!沈墨隐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苏姑娘请讲。”

苏晚晴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先父当年在瑞王府任职,瑞王殿下出事前后,先父曾在家中无意中提及,府中似乎混入了可疑之人,言行诡秘,且与当时还是周承徽的德妃宫中之人,有过接触。先父察觉有异,本想密报瑞王殿下,谁知……不久便祸起萧墙,瑞王府顷刻覆灭,先父也……受牵连而死,家道中落。”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道:“这些年来,民女与母亲隐姓埋名,艰难度日,却从未放弃查探当年真相。近日听闻德妃伏诛,其罪状公示,民女便知,沉冤得雪的机会或许来了。民女得知夫人与萧国公曾力破德妃奸谋,刚正不阿,故冒死前来,恳请夫人与国公爷,能重查瑞王旧案,还先父与瑞王殿下一个清白!”

说着,她竟起身,郑重地跪倒在地,泣声道:“民女愿将先父留下的唯一遗物——一本记录瑞王府日常用度、夹杂了些许当日见闻的手札,献与夫人!只求夫人能主持公道!”她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边缘已有些磨损的蓝皮册子,双手奉上。

沈墨隐连忙起身扶她:“苏姑娘快快请起。”她接过那本手札,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往事。她并未立刻翻看,而是看着苏晚晴泪眼婆娑却异常坚定的面容,心中快速权衡。

瑞王旧案牵扯先帝,敏感异常。苏晚晴的出现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安排?这本手札是真是假?若是陷阱,贸然卷入,恐为萧断引来滔天大祸。

“苏姑娘,此事关系重大,非我一介妇人所能决断。”沈墨隐语气温和却谨慎,“这封手札,我可暂时代为保管,待国公爷回府,定会如实转告。但能否重查旧案,需由陛下圣裁,亦需确凿证据。姑娘且先回去,安心等待消息,切勿再对外人提及此事,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苏晚晴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依旧恭敬行礼:“民女明白,多谢夫人!民女在京西榆林巷赁了一处小屋,静候夫人佳音。”说完,她便不再多留,悄然离去。

沈墨隐拿着那本手札,沉吟良久,最终将其锁入妆奁内的暗格中。她需要等萧断回来,也需要时间来判断这位苏晚晴的底细。

傍晚,萧断回府,听闻此事,神色立刻变得凝重。他仔细检查了那本手札,纸质泛黄,墨迹陈旧,记录的内容琐碎,但确实夹杂着一些关于“周承徽宫中内侍曾秘密来访”“府库物品有不明移动”等隐晦记载,时间点恰在瑞王被废前夕。

“这手札……像真的。”萧断眉头紧锁,“但这苏晚晴,出现的时机太过巧合。德妃刚倒,她就拿着如此关键的证据出现……”

“我已让沈福去查她的底细,以及她口中的榆林巷住处。”沈墨隐道,“顾先生那边,是否知晓此人?”

萧断摇头:“先生只知苏典簿其人,对其家眷下落并不清楚。当年瑞王府旧人,或被处死,或流放,或隐姓埋名,能存活下来的极少。”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无论她是真是假,背后是否有人指使,瑞王旧案,既然露出了线索,就不能不查。但必须万分小心,这潭水,可能比德妃那潭更深,更浑。”

接下来的几日,沈福回报,榆林巷确实住着一对苏姓母女,是数月前才搬来的,深居简出,与邻里交往甚少。那苏晚晴平日以绣活补贴家用,并无异常。表面上看,似乎并无问题。

然而,就在萧断暗中部署,准备谨慎接触苏晚晴,进一步核实手札内容及她所知细节时,朝堂之上,却风云突变。

数名一向以“清流直谏”闻名的御史,联名上奏,弹劾萧断“恃功骄纵”“结交旧王府邸遗孤”“其心叵测”!奏章中虽未明指瑞王,但“旧王府邸”四字,在敏感的时刻,足以引人无限遐想!更有人暗中散播流言,说萧断因破获德妃一案,功高震主,已生不臣之心,如今更欲借瑞王旧案,搅动风云,图谋更甚!

这弹劾来得迅猛而精准,直指萧断最敏感的神经!显然,德妃虽倒,但其残余势力,或者朝中其他忌惮萧断权势的派系,并未死心,甚至可能联合起来,抓住了苏晚晴出现这个机会,意图借此扳倒萧断!

皇帝虽未立刻表态,但看向萧断的目光中,已多了几分审视与猜忌。刚刚因军功稳固的圣眷,瞬间出现了裂痕。

萧断立于朝堂之上,面对攻讦,面色冷峻,心中却雪亮。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踏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局。苏晚晴的出现,或许本身就是诱饵,目的就是引他插手瑞王旧案,从而授人以柄!

“好一招请君入瓮,釜底抽薪!”回到国公府书房,萧断冷笑,眼中寒意凛冽,“看来,这朝堂之上,盼着我萧断倒台的人,还大有人在。”

沈墨隐为他奉上茶,眉宇间也带着忧色:“对方算计极深。如今弹劾已起,陛下虽未发作,但疑心已种。我们若继续查瑞王案,便是坐实了‘其心叵测’;若不查,则苏晚晴这条线索可能断掉,背后之人依旧逍遥,且随时可能再次发难。”

进退维谷,暗礁丛生。

萧断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指尖的微凉,沉声道:“不必忧心。这等伎俩,还难不倒我。他们想借此案扳倒我,我偏要查个水落石出!不仅要查,还要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堂堂正正地查!”

他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既然有人想搅浑水,那我们就将这潭水,彻底搅开!看看底下藏的,究竟是沉冤得雪的白骨,还是……噬人的妖魔!”

新的风暴,以更隐蔽、更凶险的方式,骤然降临。而萧断与沈墨隐,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一次,他们面临的,不仅是朝堂的明枪暗箭,更是先帝朝遗留的、盘根错节的巨大谜团与危险。

(第二十二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