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执笔者,不执棋 > 第21章 惊蛰

执笔者,不执棋 第21章 惊蛰

作者:已知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5 10:59:20 来源:文学城

德妃周氏薨逝,其罪状由三法司汇总,连同搜出的部分密信、物证及周崇明、钱婆子等人的供词,一并呈报御前。通敌卖国、构陷忠良、谋害皇嗣(虽未明确实施但有其心)、扰乱朝纲……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皇帝览毕,沉默良久,最终下旨:德妃废为庶人,以平民礼葬之,不得入皇陵。其母族周氏,主要成员皆按律问斩,余者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宁王虽未直接参与,但管教不严,夺其亲王爵,圈禁宗人府。朝中与德妃、周崇明往来密切之官员,或贬或黜,帝京经历了一场彻骨的政治清洗。

持续月余的“紫魅”风波,似乎以德妃集团的彻底覆灭而告终。北疆战事也因内奸清除、补给畅通,萧断指挥得当,逐渐扭转颓势,胡族主力受创后撤,边关暂得安宁。

帝京仿佛迎来了久违的平静,积雪消融,春意渐生。

将军府内,氛围却并未完全轻松。萧断因北疆之功,晋爵国公,赏赐无数,圣眷正浓。但他与沈墨隐都清楚,德妃虽死,其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势力?那枚玉兰花银簪背后的故事,似乎并未完全讲完。萧断肩上的责任更重,不仅要整顿北疆防务,还需在朝中重新站稳脚跟,应对可能的新一轮明枪暗箭。

沈墨隐则逐渐接手了将军府的中馈,在沈福的协助下,将府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与萧断的关系,在经历了生死与共、联手破局后,进入了一种奇妙的默契与和谐。他敬重她的才智,信任她的判断;她理解他的抱负,支持他的决策。两人虽仍聚少离多,但每一次相聚,交谈的内容从最初的军政要务,渐渐也会涉及一些生活琐事、朝野趣闻,甚至偶尔会有一两句关乎自身的、不带锋芒的关切。一种基于深刻理解与并肩作战而产生的温情,在无声中滋长。

这日,沈墨隐正在核对府中田庄的春耕账目,流云引着一位陌生的中年文士走了进来。那人约莫四十上下年纪,面容清癯,目光温润中透着睿智,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青色直裰,气质儒雅,不似寻常幕僚。

“夫人,这位是顾先生,说是老爷旧友,持信物前来拜会。”流云递上一枚看似普通的青鱼玉佩。

沈墨隐接过玉佩,入手温润,雕工古朴,背面刻着一个小小的“顾”字。她记得萧断提过,他年少时曾有一位亦师亦友的启蒙先生,姓顾,名青彦,学识渊博,却淡泊名利,在他从军后便游历天下,不知所踪。难道便是此人?

她不敢怠慢,起身相迎:“顾先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夫君今日恰在枢密院议事,未在府中。”

顾青彦微微一笑,拱手还礼,声音温和:“夫人不必多礼。是顾某唐突了。本欲寻斩玉叙旧,既他不在,与夫人一谈亦无不可。”他的目光落在沈墨隐手边那卷摊开的田庄账册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夫人是在核对春耕用度?”

沈墨隐心中微讶,此人气度不凡,且似乎对庶务亦有所知。“正是。先生请坐。流云,看茶。”

两人落座,顾青彦并未寒暄太多,直接道:“顾某云游归来,听闻帝京近来颇不太平,斩玉他……似乎也卷入颇深。不知如今情形如何?”

沈墨隐斟酌着词句,将德妃之事及后续影响,择其要者,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顾青彦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待沈墨隐说完,他沉吟片刻,方缓缓道:“德妃周氏……其人心术不正,有此下场,亦是咎由自取。只是……”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有些悠远,“夫人可知,那枚玉兰花银簪,除了是德妃信物,还可能关联着另一桩旧事?”

沈墨隐心中一动:“请先生指教。”

“永昌三年,德妃初入宫时,尚宫局记录她‘独爱玉兰’,特命打造银簪。但据顾某所知,当年宫中,真正最爱玉兰,且因其封号中带‘兰’字,被先帝戏称为‘玉兰夫人’的,并非德妃,而是……早逝的端慧皇贵妃,也就是已故瑞王的生母。”

瑞王!先帝幼子,才华横溢,颇得先帝喜爱,但在永昌五年,也就是先帝驾崩前一年,因卷入一场说不清的“巫蛊案”而被废为庶人,不久便郁郁而终。其母端慧皇贵妃亦受牵连,在瑞王被废后不久便“忧惧成疾”而逝。此事一直是先帝朝的一段禁忌。

顾青彦的声音低沉下来:“端慧皇贵妃去世后,其宫中旧物大多被收缴封存或销毁。那枚玉兰花银簪的图样,顾某年轻时曾在机缘巧合下,于端慧皇贵妃留下的一本旧画册中见过类似的草稿,比德妃命人打造的时间,还要早上一两年。”

沈墨隐只觉一股寒意自心底升起:“先生的意思是……那银簪的图样,可能最初源于端慧皇贵妃?德妃是……借用,甚至可能是……窃取了这份心意?”

“未必是窃取。”顾青彦摇摇头,眼神深邃,“德妃入宫时,端慧皇贵妃尚在,且圣眷正隆。德妃当时位份低微,刻意模仿投其所好,亦未可知。只是,端慧皇贵妃与瑞王相继离世后,这玉兰花的意象,便被德妃据为己有,甚至可能……成为她某种野心的象征,或者说,是对那段往事的某种……扭曲的继承。”

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反转!德妃的符号,可能并非源于她自身,而是来自一位含冤早逝的皇贵妃和一位被废黜的亲王!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宫廷秘辛?德妃对后位和储位的执着,是否与瑞王当年的遭遇有关?她是在为自己争,还是在为某种……不甘的遗志在争?

“先生为何会对这些旧事如此清楚?”沈墨隐忍不住问道。

顾青彦淡然一笑,笑容中带着些许沧桑:“顾某年轻时,曾蒙瑞王赏识,在其府中做过几年西席,教导过瑞王世子……虽然,那孩子也没能留住。”他语气平静,却蕴含着无尽的惋惜与悲凉。

原来如此!他是瑞王旧人!难怪对宫中旧事了如指掌!

“先生今日前来,告知这些,是为了……”沈墨隐试探着问。

顾青彦正色道:“一是提醒斩玉与夫人,德妃虽除,但其行事风格阴狠缜密,且其野心或许并非无源之水。她经营多年,朝中军中,未必没有更深、更隐蔽的暗桩未曾拔除。二是……”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沈墨隐,“顾某怀疑,瑞王当年之事,另有隐情。德妃或许知晓些什么,甚至可能……与此有关。她之败亡,或许会让某些沉寂多年的秘密,重新浮出水面。望夫人与斩玉,心中有备。”

这番话,如同惊蛰时分的春雷,炸响在沈墨隐心头。她原以为尘埃落定,却不想揭开一层迷雾,下面竟是更深、更幽暗的深渊!德妃背后,可能牵扯着先帝朝的皇子冤案!而顾青彦的出现,以及他瑞王旧人的身份,无疑为这错综复杂的局势,引入了一个充满变数的新角色和新线索。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萧断沉稳的脚步声。他显然已得到通报,快步走入厅内,看到顾青彦,冷峻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真切的笑容与激动:“先生!真的是您!一别十余载,您终于回来了!”

顾青彦起身,含笑看着自己昔日的学生,如今的国之柱石,眼中满是欣慰:“斩玉,别来无恙。”

萧断上前紧紧握住顾青彦的手,随即看向沈墨隐,见她神色凝重,不由问道:“墨隐,怎么了?先生与你说什么了?”

沈墨隐将顾青彦方才所言,简要复述了一遍。

萧断听完,脸色也瞬间沉了下来,眉头紧锁:“瑞王旧案……先生,您怀疑德妃与当年之事有关?”

顾青彦颔首:“只是怀疑,尚无实证。但德妃对后位执念之深,行事之狠绝,不似寻常妃嫔争宠。且她借用玉兰意象,时间点如此巧合,不得不让人多想。我此番回来,也是想借斩玉你如今之势,看能否有机会,查一查当年的旧案,还瑞王殿下一个清白。”

萧断沉吟片刻,目光坚定:“先生放心,此事我记下了。定会暗中查访。”他转而看向沈墨隐,眼神交流间,已明白了彼此心中的警惕与决心。

新的谜团已然浮现,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再次涌动。惊蛰已过,万物复苏,却也意味着,更多隐藏在黑暗中的生物,将要开始活动了。

(第二十一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