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折梅问雪 > 第4章 棋局

折梅问雪 第4章 棋局

作者:岁晚南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8:20:31 来源:文学城

裴问雪离宫的第三日,朝堂上起了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户部尚书递上奏折,言北疆军饷亏空三成,字里行间暗指镇国将军私吞,末尾还附了份“证据”——几张边关粮商的供词,墨迹新得发亮,却偏说与裴问雪有旧,每年冬月都要送三百石精米入将军府。

谢折梅立在御阶之侧,绯色袍角垂落,与金砖地面的暗纹相融。他垂着眼,听着新帝朱笔点过奏折的轻响,听着朝臣们窃窃私语里的揣测,指尖在袖中轻轻蜷起,指甲掐进掌心。那几张供词上的粮商名字,他认得——三年前在雁门关,是裴问雪亲手斩了的贪墨之徒,人头挂在城门上晒了三日,怎么可能死而复生,还写起了供词?

“谢侍读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新帝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润,却藏着不容置疑的威仪。御座之上,十七岁的天子把玩着腰间玉佩,目光落在谢折梅身上,带着几分探究。

谢折梅上前一步,袍角扫过地面,发出极轻的窸窣声。“陛下,”他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军饷之事关乎北疆防务,需审慎核查。裴将军镇守雁门关十载,护我大胤河山无虞,若仅凭几张供词便定其罪,恐寒边关将士之心。”

“哦?”新帝挑眉,指尖敲了敲龙椅扶手,“依谢侍读之意,是要放着这亏空不管?”

“臣不敢。”谢折梅微微躬身,“臣请旨,亲赴户部核查账目,同时传讯雁门关,让裴将军协查此事。两相对证,自能水落石出。”

他话音刚落,吏部侍郎便出列反驳:“谢侍读此言差矣!裴问雪若真有贪墨之举,怎会自证其罪?依老臣看,当即刻下旨锁拿其家眷,逼他回京受审!”

“不可!”谢折梅猛地抬头,眼底闪过一丝厉色,快得让人抓不住,“北疆正值多事之秋,北狄右贤王虎视眈眈,此时动裴将军家眷,无异于自断臂膀!侍郎大人莫非忘了,十年前那场围城,是谁率三千铁骑踏破敌营?”

吏部侍郎被他问得一噎,涨红了脸:“你……你这是强词夺理!莫非谢侍读与裴将军有旧,想徇私枉法?”

“臣与裴将军,”谢折梅顿了顿,声音里添了几分冷意,“是仇敌。”

这两个字掷地有声,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皆知三年前那场兵变,谢折梅(那时还叫谢无咎)被指通敌,是裴问雪亲手将他从军中除名,两人早已恩断义绝。如今他力保裴问雪,倒让人摸不透底细。

新帝看着阶下对峙的两人,忽然笑了:“谢侍读既说与裴将军是仇敌,却又为他辩解,倒是有趣。也罢,便依你所言,去户部查账吧。只是——”他话锋一转,“三日之内,朕要看到结果。”

“臣遵旨。”谢折梅躬身领命,转身退出大殿时,背后似有无数目光刺来,像雁门关的寒风,刮得人后颈发麻。

出了太和殿,日头已过正午,宫道旁的槐树落了满地碎影,映得他绯袍上的梅纹忽明忽暗。阿九不知何时候在宫门口,见他出来,连忙递上油纸包:“大人,刚买的桂花糕,还热着呢。”

谢折梅接过,指尖触到纸包的温度,才觉出掌心一片冰凉。他捏起一块糕,入口时却尝不出甜,只觉得喉咙发紧。“你怎么来了?”

“将军……裴将军让我来的。”阿九挠了挠头,少年脸上带着几分局促,“他说京里不太平,让我跟着大人,以防万一。”

谢折梅动作一顿,桂花糕的碎屑落在袍角。“他倒会安排。”他低声道,语气听不出是嘲是叹。

“将军还说,”阿九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递过来,“这个让我交给大人。”布包里是半块玉佩,玉质温润,上面刻着半朵梅,边缘处有道裂痕,显然是被人硬生生掰断的。

谢折梅认得这玉佩。十年前在江南,他与裴问雪同游寒山寺,在佛像前求了块同心佩,一分为二,各执一半。后来兵变那日,裴问雪举剑相向,他情急之下掏出玉佩想解释,却被裴问雪一剑劈断,断口处至今留着剑痕。

“他让你送这个来,是什么意思?”谢折梅捏着半块玉佩,指腹摩挲过裂痕,声音发哑。

“将军说,”阿九低着头,声音小小的,“账目之事,他已派人查了,是户部有人动了手脚,想栽赃嫁祸。还说……还说让大人万事小心,别中了圈套。”

谢折梅望着宫墙外的天空,云层厚重,像要下雨。他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几分自嘲:“他倒好心。”

回到谢府时,暮色已沉。后院的梅树抽出新绿,嫩得像翡翠,与去年残留的枯枝交杂,倒有几分新旧交替的意味。谢折梅坐在书房,将那半块玉佩放在案上,与自己那半块拼在一起——严丝合缝,只是裂痕横贯梅心,再也抚不平了。

户部的账目堆了满满一屋,他一盏灯一支笔,查到深夜。烛火摇曳,映得他眼底布满红丝,指尖划过泛黄的账页,忽然停在一处——天启十七年冬,有一笔“三百石精米”的支出,签收人署名是“裴”,字迹却歪歪扭扭,绝非裴问雪的笔锋。

他指尖一顿,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那时他刚从乱葬岗逃出来,化名谢折梅躲在京郊破庙,高烧不退,是裴问雪乔装成粮商,冒雪送来三百石米——说是送米,实则米袋里藏着伤药和银钱,够他撑过最艰难的日子。原来这笔账,竟成了今日栽赃的证据。

窗外忽然传来轻响,像有人踩断了枯枝。谢折梅吹灭烛火,翻身躲到门后,手按在靴筒里的短刀上。门被轻轻推开,一道黑影闪进来,带着熟悉的铁锈味——是裴问雪。

“你怎么来了?”谢折梅低喝,短刀出鞘,抵在来人咽喉。

裴问雪没动,只借着月光望他,眼底映着烛火熄灭后的余烬。“我来看看,我的‘仇敌’,查账查得怎么样了。”他声音压得极低,带着笑意,却藏着几分不易察的关切。

谢折梅握着刀的手紧了紧,刀刃几乎要划破他颈间皮肤。“这里是京城,不是雁门关,你夜闯谢府,就不怕被人发现?”

“怕?”裴问雪轻笑,抬手握住他的手腕,指腹摩挲过他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笔留下的,与当年在军中握剑的茧,早已不同,“我若怕,三年前就不会放你走。”

谢折梅猛地抽回手,短刀“当啷”落地。“你放我走?”他声音发颤,带着压抑多年的愤懑,“当年你提剑斩我发,说我通敌叛国,把我丢在乱葬岗喂狼,那叫放我走?”

“若非如此,你怎能活着进这京城?”裴问雪的声音沉了下来,“那日兵变是冲着我来的,他们要的是我的人头,你不过是枚棋子。我不那样做,你早就成了刀下鬼!”

“所以你就眼睁睁看着我背负骂名,看着我改头换面,看着我……”谢折梅的话没说完,就被裴问雪猛地拽进怀里。

玄甲的冷硬撞得他生疼,却抵不过怀里的温度。裴问雪的下巴抵在他发顶,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我看着你进了宫,看着你成了新帝的红人,看着你离我越来越远……谢折梅,你以为我这三年,好过吗?”

谢折梅僵在他怀里,鼻尖萦绕着他身上的雪味和铁锈味,像回到了雁门关的军帐。他想推开,却发现自己的手在抖,只能死死攥着他的衣角,指节泛白。

“那笔账,我知道是怎么回事。”谢折梅的声音闷在他怀里,带着鼻音,“是你送的米,对不对?”

裴问雪没答,只收紧了手臂,将他抱得更紧。“明日我会递奏折,自请回京受审。”他低声道,“你别插手,免得引火烧身。”

“不行!”谢折梅猛地抬头,撞在他下巴上,“你一回来,就是自投罗网!新帝早就想削你兵权,等着你自请回京呢!”

“那又如何?”裴问雪望着他,眼底映着月光,像盛着一汪寒潭,“总不能让你替我扛着。”

两人对视着,空气里弥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像梅树抽芽时的涩,又像桂花糕里的甜。窗外的风卷起残叶,撞在窗棂上,发出轻响,倒像是谁在为这对重逢的“仇敌”叹息。

谢折梅忽然笑了,抬手抚上他胸口的旧疤——那里是当年北狄弯刀留下的伤,也是他亲手包扎过的地方。“裴问雪,你记着,”他声音轻得像叹息,“当年你能斩我过往,如今我就能护你周全。这盘棋,该由我来下了。”

裴问雪望着他眼底的光,像看到了当年雁门关那个执剑的少年,忽然就笑了。他抬手,替他拂去发间的落尘,动作轻得像对待易碎的瓷。“好,”他低声道,“我信你。”

烛火不知何时被风吹燃,跳动的光映在案上的半块玉佩上,裂痕处仿佛也染上了暖意。这场始于雁门关的棋局,兜兜转转三年,终于在京城的夜色里,落下了新的一子。而往后的路,无论输赢,他们总要一起走下去。

从第10章左右就是写的少年线的,就是两个人没有误会之前[小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棋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