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柯宗,崂夏。
“退后!此乃崂城,生人莫近。”守门士兵喝道,“违者,杀!”
玲躬身,行的是凡人的礼。“在下凌虚阁修士,玲,求见郦自衡。”
士兵充耳不闻:“我数三声,再不退后,我们就要动手了!三、二——”
玲不仅不退,反而往前走。士兵于是横□□出,直取她的喉咙。利刃没能使她减缓脚步,就在某一个瞬间,枪尖穿透她的喉咙。
是真的“穿透喉咙”。士兵手上没感觉到任何阻力,眼看见枪尖没进敌人的脖子,又从另一边出现,别说血,连一点伤口都没有。士兵们肉眼可见地慌了,一群人拥上前,又是连劈带刺好几枪,可是都像打在空气上。城墙上,连弩不断发射,箭如密雨袭来,而她面色如常,在箭雨里穿行,就好像她其实不存在于这天地间。
玲不疾不徐地走到士兵面前,声音似天外回音:“还请代为通传。”
“让她进来。”熟悉的声音说。
于是士兵让出路,玲迈过一个转角,房内布局呈现在她面前。沙盘、地图,成摞的书籍和文稿。这个人,无论在哪里落脚,都会把地方打理成一个样。郦自衡摆弄着沙盘,笑道:“真亏你能闯进来。”
“非开战不可吗?”玲问,单刀直入。
郦自衡又调整过沙盘上几面小旗的位置。“来,你看这里。”他指着一处说。
玲看向沙盘。
“眼前的局势,不难懂。聚灵阵在东西岳之间撕开一道裂隙。裂隙很长,但不宽。”郦自衡比划着,“我们脚下的地方,原本属于古柯宗,现在是离西岳最近的关隘。往东是凡人聚集的地方。农田、市井、官僚,都在这里。再往东,占了东岳的一段山脉,离主峰也不远了。依你看,要是崂城失守,应该退去哪里?”
他的口吻一如往常。
“退无可退。”玲答。
郦自衡微笑:“正是。腹背受敌却非战不可,这就是我们的回答。”他又问,就好像他们只是在探讨时局,他像以前那样参考她的意见,“东岳诸势力的情况,我从前也和你讲过。你不妨猜猜,东岳现在是什么局面?”
玲默然,但还是回答了他:“陆英华傲慢,对自己人热心肠,对外人却狠辣。凡人扩张到东岳,这是挑衅,她必然应战。她秉性固执,寻常人根本劝不动她。能劝服她的人,除了李伏之外,就只有与她修为相近,又是世交旧友的白圭。然而问心台事发之后,她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怨恨白氏父子。白圭深劝,恐怕反而更使她冲动。只要他们二人有矛盾,东西两岳就不可能形成联盟。”
东岳。
“哼。”
众人还没来及反应,陆英华手中已然化出红缨银枪。她将枪在地上重重一击,铮然声顿时震荡开。低阶修士们被浩荡神威冲刷,一时半刻无法呼吸。
“要战便战。”她言简意赅地说,“一群凡人,难道还怕他们不成?”
说着,有火焰从她脚底燃起,攀上她拖地的华丽仙衣。金丝璎珞化作灰烬,眨眼间,她已换上一身戎装短打。陆英华黑发高束,正一正身上的铠甲。
“妙觉,上次见你动真格的,得是几十年前吧?”姜月茗调侃。
“杀几个凡人,算什么动真格?不过是活动活动筋骨,省得某些后辈也敢小瞧我。”陆英华说。
严能道尊不在,化神巅峰的陆英华就是东岳实力最强,且势力最大的修士。她表现出如此强烈的立场,东岳其他修士一时没有人敢反驳。
“事出有异,不能仓促决定。”白圭说,“等严能道尊——”
“够了。”陆英华神色立刻转冷,“别人也就算了,你如今倒还有脸来劝我?”
陆英华向白圭踏出一步。白圭不避不让,也直视着她。
“陆鸣的事,我可从来没说,就这么算了。”陆英华冷冷地说,“饶过白澈,是看在严能道尊的面子上,也是我不和小辈计较,但我可不介意从你身上讨回来。”
白圭欲言又止,皱着眉沉默。
崂城。
“不错。”郦自衡颔首,“至于西岳,你我都清楚:齐瀚是仇恨心很重的人。古柯宗被夺走,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善罢甘休。”
“澹台涛暂时拦住了他。”玲说,“凌虚阁所在的山峦,虽然被风暴摧毁,但也成为了西岳灵气最浓郁的地方,重建以后,应当远胜从前的古柯宗。你既然已经离开西岳,把凌虚阁的地盘让给齐瀚,或许能使他满意。”
郦自衡笑:“我虽然是凌虚阁的掌门,但谁都知道,狐假虎威罢了。凌虚阁易主,这么大的事,你不和封铮商量商量?”
玲没笑。“你也知道我没有机会和他商量?”说这一句时,她的语调蓦地抬高,甚是尖锐。郦自衡鲜少见到她如此失态。许多年来,他们的对话总是心平气和,熟稔之外也留几分客气的余地。
“生气了?”郦自衡说。
“封铮在哪?”玲直截了当地问。
装傻的话都到了嘴边,郦自衡掂着折扇,最终还是侧面承认了事实:“不会告诉你的。”
玲在担心封铮。连玲自己都觉得这个想法很荒唐。封铮在仙途上是一骑绝尘的先锋者,就算在灵力干涸的凡界,也绝不是什么好对付的角色。但她却本能地感到不对劲。
枯风原。
阵法构筑的屏障外,女人缓步来到李伏与封铮面前。
她是个凡人。皱纹和体态表明岁月已经开始侵蚀她的身体。李伏不善于判断凡人的年龄,但知道此人虽然还说不上“老”,也离“老”不远了。更重要的是,他今天早些时候在前往枯风原的路上看到过她。她仅仅引气入体,只能算半个修士,望之却器宇不凡:她的气质中有一种非比寻常的坚定;世人往往多疑摇摆,因此坚定本身就有引人追随的力量。但一瞥之下,李伏发现她灵涡破碎,已不可能筑基成仙,略替她惋惜后,便没有再放在心上。
此时她突然出现,只字不提她的来历,却平静地讲起困住李伏和封铮的阵法。她指出它无法被强力破坏,也难以演算解构,又说:“然而世上没有不可破的阵法。它的布局虽然千变万化,但其中有一项法则始终不变:除非阵内只剩下一个活人,否则阵法就不会解开。”
封铮动了动。李伏仍平静看向她:“你的目的是什么?是因为你的灵涡被毁?你要向我们中的谁复仇?”
她笑:“我的灵涡是被我自己毁掉的,因为我意已决,不求长生。正因如此,我才更让众人信服。”
“‘众人’是谁?”
“凡人。”
李伏问出了他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会问的问题:“凡人为什么要杀修士?”
她反问:“修士又为什么要杀凡人?我听说你用百余年主持编纂《东律》,在东岳,就连摘取不属于自己的一花一叶都要论罪惩处,但若有数不清的凡人因你而死,却似乎并不重要。”
“《东律》是处理修士之间的争端的律法。”李伏慢慢说,“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亦以身作则,从来不滥杀无辜的人。你说有数不清的凡人因我而死,是怎么回事?”
“七十二聚灵阵。”她说,“将灵气聚集于两岳,对修士来说是福祉,对凡人却相反。”
李伏皱眉:“灵气充盈之后,凡人也会更容易筑基,转凡成圣,有什么坏处?”
“有修道天赋的人,一百个人里也找不出一个。灵力充盈的地方,凡人的庄稼无法生长,剩下九成九的凡人吃什么,靠什么果腹活命?你一声令下,就会是饿殍遍野。到时候凡人的哀嚎,能传到你东岳的高山之上吗?”
听到这里,李伏面色严峻起来。靠食物续命,对他而言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他思忖:“两岳之外还有很多没有灵力的土地,可以供凡人生存。”
“大多是荒漠、雪原。贫瘠的土地上种不活庄稼,凡人依旧没有活路。何况只要你发号施令,我们就该将自己的土地供奉给你吗?在我看来,没有这种道理。”
李伏沉默半晌。“现在还不算太晚。”他说,“如果重新——”
“不。”她打断他的话,“我告诉你这些,不是为了乞求你的施舍。凡人的命运不能靠施舍维系。修士们奉力量最强大的人为尊,这很好,世间的规则不外乎如此。但力量高低,不仅仅在修为。”隔着阵法无实质的屏障,她与李伏对视,“凡人必须证明这一点,才有与修士谈判的基础。否则,就只是滑落进另一个深渊——就像那些用尽一生修建聚灵阵,只为了‘下一颗筑基丹’的凡人。”
李伏的思绪逐渐清晰。“杀死出窍修士,确实能警示整个修道界。”他眼中有一点赞许,“你们的想法我已经明白了。但我暂时还不打算陨落,也不打算让我的剑沾上无谓的血。这件事一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他拎起剑,手指拂过雪亮剑刃,所到之处皆有微弱嗡鸣声,“至于细节,就等我出来后再同你们详谈。”
言尽于此。李伏看着对方的形象逐渐淡去,知道她只是利用阵法在他们面前投下一个影子。他以剑为笔,又开始细细推演困住他们的阵法。写过几列,李伏略一偏头,躲开封铮的攻势。
封铮能等到他们说完话才动手,已经比李伏预期得好很多。“等到真的无计可施,你再动手也不迟。”李伏说。
“很久没有死战,不打可惜。”封铮说。
当今修道界两位出窍道尊,他们的战力谁高谁低,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如果随便找个修士聚集的地方,大喊一声“广武道尊的战力天下第一”,准能引得一群修士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如果限定于眼前的情况,对下述这点,大家说不定能达成一致:
严能道尊李伏是法、武双修,在没有灵力的情况下作战,比平时吃点亏。
崂城。
窗外喧闹声渐起,郦自衡状似随意地走到窗边张望。玲随他的目光望去,看到士兵们在一座雕像前列队,有人在最前方唱诵词文,内容无非是激励士气,祝福他们凯旋。玲端详着,那座雕像似乎是她在枯风原见过的奋威将军的形象。
“崇拜信仰某个凡人或者修士不是什么好事。壁画、塑像之类的东西,我从一开始就反对。不过架不住太多人想要。”郦自衡用折扇敲着手心,“岭主也说大家需要一点寄托,是真是假反而不重要。这点我无话可说,但一直藏着如此讽刺的秘密,可真是辛苦我了。”
他好像话里有话。玲问:“什么?”
郦自衡意味深长地问:“怎么,他没告诉过你吗?那时候简直传遍了两岳。凡人杀死筑基修士——却当场顿悟,筑基了。”
霎时间,猜测和预感在玲心中聚集。不同的身影逐渐重叠。
“天赋好到这种程度也是太过分了。此人愈是深陷死战,修为愈是精进。”郦自衡说,“我大概就是那时候刚渡劫成元婴,一眨眼百余年,我还是元婴,他却已经修成化神。后面的事情你也知道:他跑到东岳抢夺方无,东岳一众化神修士,却都拦不住他。闹到李伏亲自出来制止他,血战之下,他竟然又引来劫云,要渡劫出窍了。”
“广武道尊。”玲低声道。
“讽刺啊。”郦自衡感叹。
玲重新看向武场中的雕像。透过它,她看着他,目光中杂糅着不可说的仰慕与爱怜。在她背后,郦自衡将桌上的一面阵旗换了个方向摆。屋内气氛似有些不同,玲却还盯着窗外。
郦自衡叹气:“唉,虽说你对阵法一窍不通,但迟钝到这个份上,也真该反省一下自己。”
玲警觉地看他,嗓音顿时变得渺远:“什么?”
“澹台涛的‘空性自在’确实是一门极玄妙的心法,与天地法则相呼应,不需要灵力也可以使用。你能领悟化实体为无物的‘空性’已经很难得,不过……要说你能领悟可摆脱一切束缚的‘自在’,我是怎么也不信的,因为你根本不是‘自在’的人。”郦自衡轻笑,松开手,任手中折扇落下,“我没有教过你吗?破阵的最佳时机是阵法完成之前。现在阵法已成,你躲不掉了。”
眼前的空间开始扭曲。玲倒退一步,却踩了个空。
无尽的黑暗中,只有她和眼前的折扇不断地坠落。
虽然郦自衡不以“师父”自居,但玲身上绝大部分属于修士的本事,都是他教的。不师徒相称的原因,两人并未明说,但心里其实都清楚。在某些方面,他们两个是一类人:面对地位低的人不心生轻视,面对地位高的人亦不心怀敬重;他们平等地考量每个人,按自己的原则救助或损害他们。所以,他们都无意于多添一层尊卑。
也正因为如此,郦自衡身为修士却倒戈相向,替凡人谋事,并且从始至终都瞒着她,玲没有多惊讶。她只震惊于他竟然支持凡人使用如此激进惨烈的手段——挑起一场战争。
说回她的处境。四周的黑暗比墨更浓,几乎有粘稠的质地。四肢极尽伸展也碰不到任何东西,无可凭依。她眼睛能看到的也只有面前的,似乎发着微光的半旧折扇。
这一定是幻象。甚至不是太难突破的幻象。玲对自己说。他们同时要在枯风原对付李伏和封铮,在东岳对付陆英华,还要提防西岳的动向,人手如此紧张,不会花大力气困住我。想一想,郦自衡会怎么做?
郦自衡做人遮遮掩掩,教人本事倒不藏私。这柄折扇,她既学过,也试过,而它连同周遭的黑暗,形成一个谜底显而易见的谜题。玲抓住它,“哗”得展开扇面,她的嘴唇无声地蠕动,默念咒诀。这里没有灵力,施法本应该失败,但她身处的阵法回应了她。耀眼白光铺满她的视野,逐渐抹消阵法创造出的黑夜。
郦自衡把解阵的答案设置成这个发光的法术,确实让她有点触动。毕竟她一向是个很心软又很念旧的人,从没有忘记过彼时郦自衡和她在凌虚阁相互救助的情义。可惜白光散去后,显露在她面前的场景帮助她迅速回归了现实。
熟悉的土石甬道。和第一次见到的,把她困在原地的由阵法铸就的结实栅栏。如果世上有两个字能完美的形容这个地方,这两个字肯定是“牢房”。交情归交情,立场归立场。玲仿佛能看到郦自衡假惺惺地做出为难模样,实则毫不犹豫地早就决定要将她关起来。
玲看看手里的折扇,好歹还是忍住了把它从栅栏缝里扔出去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