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朝闻夕刊 > 第11章 忧虑

朝闻夕刊 第11章 忧虑

作者:潇潇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15:18:18 来源:文学城

与常昀那略带探究的好奇不同,容南兮的心中,却被一层日益沉重的忧虑所笼罩。

长生贷一事的交锋,让她更清晰地看到了她与常昀之间那巨大的、近乎不可调和的理念差异。她欣赏他的才华与风骨,却无法认同他那种高高在上、试图剥离情感的“客观”。可以想见,婚后关于《内探录》的每一次报道,都可能成为他们之间争吵的导火索。

婚姻,对她而言,不再是摆脱一种命运的可能,更像是即将闯入另一个未知的、甚至可能束缚她手脚的战场。那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隐隐的恐惧,让她对即将到来的婚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退缩念头。

这日午后,她心中烦闷,信步走到了嫂嫂柳拂祎的院落。

柳拂祎正坐在窗下绣着一方帕子,阳光洒在她温婉的侧脸上,却照不进那双总是带着淡淡愁绪的眼里。见容南兮来了,她放下针线,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兮儿来了,快坐。看你眉头紧锁的,可是有什么心事?”

容南兮在她身旁坐下,看着嫂嫂那双因常年操劳而略显粗糙的手,心中的话便忍不住倾吐出来:“嫂嫂,我……我有些怕。”

“怕什么?是怕嫁入相府规矩多吗?”柳拂祎轻声问。

容南兮摇摇头,声音有些低落:“是怕……怕那个人。嫂嫂,你知道我办《内探录》的。可他,将来的夫君,常三公子,他的《闻天下》……与我的路子全然不同。日后若朝夕相对,只怕……话不投机半句多。”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深深的迷茫:“女子嫁了人,便如同浮萍依了水,是好是坏,全看夫君和夫家。若他不能容我,甚至要迫我放弃《内探录》,我……我该如何自处?难道真要像世间大多数女子一样,困于后宅,一生仰人鼻息吗?”

柳拂祎听着,眼神黯淡下去,唇边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她轻轻握住容南兮的手,那手心的微凉让南兮心头一颤。

“兮儿,你能想到这些,已是比嫂嫂当年强了太多。”她的声音悠远而带着一丝无力,“我嫁与你哥哥时,只知他满腹才学,温文尔雅,却不知他心中早另有所属,而我……不过是他父母之命下不得不接纳的一个摆设。”

她的话语里没有怨恨,只有一种被岁月磨平了棱角的无奈:“这些年来,举案齐眉是有的,相敬如宾也是有的,可唯独少了夫妻间最该有的那份贴心与热络。他活在他的诗词旧梦里,我守着我的规矩本分。这后院的一方天地,就是我的全部了。有时想想,这一生,仿佛从未为自己活过。”

容南兮反握住嫂嫂的手,心中又酸又急:“哥哥他……他真是糊涂!樊表姐已入宫中成为贵妃,早已诞下皇子,他也是两个孩子的爹爹了,我就不明白他为什么还沉溺过去不往前走呢。”她为嫂嫂不值,却又对哥哥那沉溺过去、逃避现实的状态感到无力。

“糊涂也罢,明白也罢,日子总要过下去。”柳拂祎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重新变得温柔却坚定,“兮儿,你与我不同。你比嫂嫂有主见,有本事,甚至能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嫂嫂没法子告诉你具体该如何做,但嫂嫂只想说,无论嫁与何人,处境如何,女子心里,都得给自己留一块地方,那块地方,得是自己能做主的。”

“就像你如今办报,或许艰难,或许不被理解,但那终究是你自己想做的事。将来纵有万难,也别轻易把它丢了。否则……”她没有说下去,只是那眼神里的寂寥,已说明了一切。

柳拂祎看了眼气馁的容南兮,重新调整了下语调:“过两日就是插钗礼了,很快我们兮儿就要嫁人了,这终归还是大喜事一件,我们要开心一点。”

容南兮怔怔地听着嫂嫂的话,心中的迷茫未曾消减,却仿佛注入了一股沉静的力量。嫂嫂的困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婚姻中女子可能面临的另一种残酷现实——不是激烈的冲突,而是无望的冷漠。

她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靠着嫂嫂,姑嫂二人依偎在午后的阳光里,各自想着心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相依为命的温暖与淡淡的忧伤。

容南兮知道,未来的路依旧模糊不清,但嫂嫂的话提醒了她:无论嫁与不嫁,嫁与何人,她都必须尽全力,守住那个能让自己呼吸、能让自己发声的“棣棠圃”。那不是一份事业,那是她的魂魄所系。

苦甘泉内,常昀刚从一堆关于漕运改革的文牍中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眉心。墨迟轻手轻脚地进来添茶,被他随口叫住。

“墨迟,府里……那桩婚事的流程,走到哪一步了?”他语气平淡,仿佛在问一件与己无关的公事。

墨迟一愣,连忙躬身回答:“回公子,已然交换过定帖,合过八字,皆是大吉。再过两日,便是该行‘插钗礼’了。相爷和夫人吩咐库房备了好些礼,就等时辰到了送去容府。”

“插钗礼……”常昀低声重复了一句。他原本对这些繁琐礼仪毫无兴趣,全凭父母安排。但此刻,脑海中却莫名浮现出那份笔锋犀利的《内探录》,以及那双在宴席上惊鸿一瞥、清澈却似乎藏着故事的眼睛。

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冒了出来:那支即将插在她发间的金钗,会是她喜欢的样式吗?

“二哥今日可在府中?”他忽然问道。

墨迟又是一愣:“二公子……这个时辰,约莫是在的。”

“走,我们回府找他去。”墨迟紧跟公子焦急的脚步。

不多时,常瑜得知常昀来意便摇着一把折扇,脸上带着惯有的、略带惫懒的笑意揶揄道:“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们老三居然也会为婚事操心,主动来找我?莫不是来请教如何做个如意郎君?”

常昀懒得理会他的调侃,直接道:“过两日插钗礼,我想……亲自去选那支金钗。你常在外头走动,可知哪家银楼的手艺最好,样式最新?”

常瑜闻言,折扇“啪”地一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像是发现了什么极有趣的事情。他绕着常昀走了半圈,上下打量,啧啧称奇:“不得了,不得了!我们常三公子这是开了窍了?竟懂得要投姑娘所好了!快跟二哥说说,是哪位神仙点化了你这块木头?”

常昀被他看得不自在,蹙眉道:“休要胡言。既是礼数,自然要郑重些。你若不知,我便去问母亲。”

“别别别!”常瑜连忙拦住他,扇子又“唰”地打开,一副“包在我身上”的模样,“这种风雅事,问母亲哪有问二哥我来得妥当?走!二哥带你去最好的地界儿,保准挑一支让容家小姐眼前一亮的好钗子!”

兄弟二人难得一同出了门,去了临安府最有名的“宝蕴楼”。常瑜果然经验老到,对各类首饰的款式、工艺、寓意如数家珍,一会儿拿起一支累丝镶嵌红宝的金雀钗,说显得活泼灵动;一会儿又推荐一支点翠衔珠的凤尾簪,说大气雍容。

常昀却看得眉头越皱越紧,觉得这些都太过华丽繁复,与她笔下那清冽又带着锋芒的文字格格不入。

他挑剔地看了许久,最终目光落在一支设计极为简洁别致的金钗上。钗身线条流畅,并无过多雕饰,只在钗头巧妙地盘绕出几茎柔韧的棣棠花枝,用极细的金丝勾勒出花瓣,当中簇着一颗小巧却光华内蕴的珍珠,既雅致又不失坚韧之气。

“就要这支。”常昀指着它,语气确定。

常瑜凑过来一看,挑眉笑道:“啧啧,眼光倒毒。这钗子看似简单,做工却极考究,尤其是这棣棠花……嗯,‘棣棠’?老三,你这心意……有点意思啊!”明面上的棣棠圃是临安最讲究的花店,其间名贵品种非常多,都知翰林容府嫡女善养花插花,背后与这棣棠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常昀瞥了他一眼,并未接话,只吩咐掌柜仔细包好。他选中它,并非因为“棣棠”花样,只是单纯觉得,这钗子的气质,很像他透过文字感知到的那个她——外表清雅温婉,内里却自有风骨与光华。

就在兄弟二人付款取货,准备离开宝蕴楼时,一道身影正从二楼的雅间下来。

金鹊娘子刚与一位客户谈完一桩重要的婚事,下楼便恰巧看到了常家兄弟,尤其是常昀手中那支刚刚精心包裹好的金钗盒子。她目光何等锐利,只一扫常瑜那促狭的笑容和常昀那虽面无表情却亲自来选钗的举动,便立刻明白了缘由。

她脚步未停,脸上依旧保持着无可挑剔的职业性微笑,与常家兄弟擦肩而过时,还微微颔首致意。

然而,在她转身步入人群的刹那,唇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一个真心实意的、欣慰的弧度。

“容南兮啊容南兮,”她在心中默念,“看来你这未来的夫君,倒并非全然是块冷硬的石头。他既肯为你花这份心思,但愿……但愿他日后也能识得你真正的价值,莫要让这婚姻折了你的羽翼才好。”

她抬眼望了望棣棠圃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与祝福。

“这临安城,若少了你这样一位对手,该多无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