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昭明 > 第17章 第16章

昭明 第17章 第16章

作者:七日回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07:05:05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太子车驾回到东宫,太子上表表示自己心念兄弟,故而私下探望,恳请皇帝看在三皇子诚信礼佛、自己确有好转的份上,允许三皇子回宫休养。

趁太子面觐皇帝的工夫,孟不觉找到收藏书册的长慎宫,找那里的小官吏讨到了太子给他看的简牍以及新收的昨日对话抄录,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又看了一遍。

容桑……啊。这位他熟啊。容家的二公子(在易桓那头,他似乎成了大公子?),太子最为宠信的臣属,年少即有才名,和他交游的人也大多是文人。也正因为容桑声名在外,不少寒门文士千里迢迢来京,第一件事便是前往容府拜会,容桑会代太子考校来人才学,并将其中有才德之人引荐给父亲和东宫。

春姬……春姬现在在长慎宫的一位女官手下做事,主要负责文书整理和修缮。她确实是个蛮有意思的小女孩儿,孟不觉也确实挺喜欢她的。

李妙仪……准太子妃,是太子太傅第三女,据说少即颖慧,有过目不忘之能。此前太子状况极差,皇帝曾动过让她尽早嫁入东宫冲喜的意图,但随后容桑找到姜医师、太子身体好转,提前大婚之事也就不了了之。截至目前,李妙仪还在各处州郡游历考察,时不时给太子寄些土仪和书信。他们两个人感情很好。

王黎……嗯?这个人是谁?既然姓王,又做过中庶子,应该也是望族弟子?关于他的描述这样少,且此人现在都未曾出现过,看来太子不怎么信任他?

他摊开纸,咬着笔杆思考片刻,在纸上写下找出的一个个人名,又接着往下看。

明帝……孟不觉对此人暂不予置评。梦中的“易桓”和易央描述的明帝有些差距太大,他很难把那个爱哭爱撒娇的“易桓”同果决独断、慧眼识珠的帝王联系起来。

崔延……小兔子。长得也白白的,确实很像小兔子。但若梦中之事确乎发生过,这只兔子说不定是只会咬人的兔子。

谢沅……强抢民女的混账东西。他向来眼高于顶,后来为谢家引来那样的祸事,也只能说命中应得。

崔夫人……谁?

郑昀……此人似乎颇为重要。易央提到了他不止一次,还总说“等郑先生回来就有办法了”。看来此人计策颇多,不得不防。得想办法找到这个郑先生,必要时或许得杀了他。

孟不觉花了两个时辰细细品读这本简牍,随即另取一纸,将简牍中提到的所有人名撰写于上,开始勾写不同人之间的联系。

谢、崔两家似乎属于同一派系,春姬曾经在谢家做奴仆,在他的梦里,太子并没有赎她出来,因此她其实也当归属于谢、崔派系——如此看来,明帝身边的拥趸应大多为世家望族,与追随者多为寒门子弟的太子立场相悖,也难怪他俩到最后分道扬镳。

孟不觉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并未发现易真已从外归来,正站在他身后,俯身默读他在纸上写画的东西。

他忽然出声道:“并非如此。”

他弯下腰,伸手握住孟不觉的腕子,引着笔锋向下,在谢沅、崔延的名字上轻轻画了一道。

“仲源因谢沅而亡,谢沅被逼自尽后,谢家的名声必然也跟着臭了。没有士族能够接受一个随时会背刺别人的友盟,他们只是受新帝宠爱、尚且还好用的刀罢了。他们会比谁都希望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家风骨尤在……哪怕就是皇家把他们逼到了这个境地,他们也只能感恩戴德,抓住皇帝给他们的机会往上爬。”

他敛衣坐下,又带着孟不觉的笔向左,停留在郑昀的名字上。

“若将天下比作花圃,望族便如名贵花木,寒门则如蔓蔓野草。花木虽好,然世人皆知其如何栽培、如何选育;而野草平凡,却难辨其种类习性,反而较花木更莫测。”

他换了居家服饰,没有戴冠,俯身时幅巾后摆从肩头滑落,带着清幽的香气拂过孟不觉的脸颊。

孟不觉抬起头,目光不受控制地落在他低垂的眼睫和秀挺的鼻梁上。

他想到梦中太子教导易桓的场景。那个殿下比易真要更虚弱也更苍白,握着弟弟的手教他写策议时,常常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头痛而略微弯下腰,眸中随即弥散开朦胧的水汽……

易真忽然用笔杆敲了一下孟不觉的头。

孟不觉“哎呦”一声,猛然回神,这才发现自己一直盯着易真看,对方的脸庞上已经被他看出了一层浅浅的红晕。

易真丢下笔含嗔道:“原是孤自作多情。孟郎请自便吧。”

他起身要走,孟不觉连忙抱住他的腰,口中胡乱讨饶道:“殿下,我的好殿下,你就饶了我这一回吧!”

易真挣不过他,到底还是被他拽着拉回原处,手里又被塞了笔。

孟不觉坐在他身边,一手环着他的腰怕他离开,另一手支着自己的下巴,两只乌黑眼睛很讨好地望着他:“殿下继续讲给我听,好不好?我保证不走神了!”

易真扶额道:“也是孤昏了头。你今后入仕也该走武职,何必在乎这些弯弯绕绕。”

他又一次想要走,但孟不觉抱得很紧。他挣脱不得,只得坐在原处,继续用笔在纸上勾画:“崔夫人……是崔十二娘,也就是昨日我们在长安寺见到的那位小娘子。”

“那王黎?”

“孤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彼时的‘我’应该已病重垂死,回天乏力,想来他不过是安排进来监视‘我’的人罢了。”

易真温声慢语道。

“至于是谁安排……呵。”

他略过王黎,笔墨又落到郑昀的名字上:“此人家境贫寒,家中唯有一老母。他愿为易央驱策,是因为易央曾在冬日施舍给他和老母一袋粮食。此人待母至孝,事君至忠,偏偏出身低微,如乱流中一浮萍;若他因易央而死,不免太过可惜。”

他言语中隐约还有招揽之意。

孟不觉看他一眼,偷偷搂他更紧:“识人尚且不明,如何算得能士?”

“知恩图报已经很难得。人无完人,不可苛求太过。”易真说。“要学会取大放小。”

孟不觉才不吃他这一套,将脑袋一低、朝他手底下凑了凑,口中嘟囔起来:“那我不管。反正我不喜欢,我要找他麻烦。”

易真闻言叹了口气,放下笔回抱住他,在他脑袋顶上摸了摸。

“莫要太过苛责。”他温言道。“这世道,能从边关一步步走到上京,他已然很不容易。”

“世上不容易的人有太多,有些活下来,有些会死。”

孟不觉倚在他怀里,一双黑眸定定望着他。

“……殿下已决意要启用他?”

“孟郎果然聪慧。”

易真垂下眼,看着他不自觉睁大的眼睛,很满意似的微微笑了笑。

“若孤的‘三弟’能像孟郎这般聪慧该有多好。”

他冰冷的手指轻轻抚上孟不觉的脸,在对方嘴角轻轻一按,神色略有玩味。

孟不觉心中一突,面上还是笑嘻嘻的:“那好可惜,孟某只是东市卖鞋的小贩,做不得文臣,更当不得殿下的兄弟。”

是高宣说了什么?还是今天清醒后再回味,那个梦到底让他产生了怀疑?

孟不觉心思急转。

太子方才的举措颇为暧昧,显然不打算因为他昨夜的僭越降罪给他。

是因为对他的皮相还算满意吗?

他双手环着易真,神情真诚而喜悦,仿佛完全听不出对方的怀疑,一心沉湎在自己的爱情里:“况且这样不好吗?聪明的兄弟会威胁到殿下的地位,聪明的孟舒却可以做殿下的助力。殿下,文人刀笔可以杀人,舒的剑只会比他们更快。”

他的神情是那样真诚,易真从他的表情看不出什么,有些索然地抽回手。

他说道:“孤不需要你为孤杀人。你好好呆在宫里,便是对孤最大的助力。”

易央对他有用,也已经被他打碎、对他臣服,他不再需要杀死他,“三皇子”的位置暂时还可以给易央占着。

他当然也知道世家必然会寻找、扶持一个新的“三皇子”做傀儡……可是那又如何?皇帝也不是傻子,定然不会喜欢聪明到真有可能上位的假儿子,而易央想来已经让他吃够了“傻儿子”的教训,他不会再那么轻易地认儿子了。

想到此处,易真不由得轻轻笑了笑,抬手遮住了孟不觉疑惑的双眼。

他温言道:“孟郎是一柄宝剑,用宝剑砍劈浑水,水流不会被砍断,剑身却会被水锈蚀。暂且稍待吧。待日后寻得空隙,孟郎若不弃,孤会予你一个前程……唔。这是做什么?”

“可我想要的是这样的前程。”

孟不觉舔舔嘴唇,故作无辜地抬头看他。

“殿下,舒是为了你留在上京的。殿下也不讨厌这样不是吗?为何不愿意同舒一试?”

易真按着他的肩膀看着他,嘴唇上泛着水色,神情明灭不定。

片刻后,他俯下身,伸手轻轻托住孟不觉的后脑,笨拙地学着孟不觉亲吻自己的动作,回应并加深了这个吻。

“孟郎自言曾在书塾外旁听,不知可曾听过夫子讲史?”他在亲吻的间隙里说。“前朝董氏以外臣身得幸,荣宠无二,然为天下人攻讦,在皇帝死后,竟至畏罪自裁而死,其家亦被抄没,下场凄惨。”

他松开了孟不觉,抬手擦去唇上水迹。

“因此,孤授意仲源苦读扬名,并要东宫擢录曹官、一应选用之事,皆经由他手。孤要士人皆知,他们若日后入朝为官,仲源便是他们的前辈、他们的知遇恩人。孤要堵住天下人的口舌,要他们知他敬他,孤要他名正言顺地站在孤的身边。”

孟不觉心中震撼,一时失语。

易真看着他微微一笑:“孟郎,你想要的前程就在孤准备给你的前程里。此次行宫之行,多去同张嫣及其部属聊一聊。这前程能否把控住,就看你自己了。”

孟の震撼:我靠,原来你会爱人啊!你对那姓容的不是就很好吗!我还以为你只会驯宠物玩呢!

容:……(翻了翻自己的早死白月光剧本,怒而摔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16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