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昭君出塞后续(山河叹·青冢吟) > 第5章 揭起旧伤疤

第二天,昭君按照单于的吩咐,到穹庐大帐去接待参加祭庙大典的使臣和酋长。这是昭君回到王庭之后,第一次参与匈奴的内政事务。所有汉族随嫁侍从们都为她感到高兴,他们一大早就忙碌起来,准备接风宴上的吃食。

昭君走进穹庐大帐:“单于,今日宴会上的酒肉,我已经备下了。”

单于转过身来,他从上到下打量着昭君,她衣着得体,高雅脱俗,可眼中却看不出一丝笑意。他冷冷道:“嗯,好。你过来,我有事要交代你。”

自从上次的不快之后,两人便再也没有见面,这几天,昭君和单于都冷静了许多,单于没有问她不辞而别的缘由,昭君也不愿再提起那夜阿诺兰的事。既然彼此已经挑明了心思,既然只是为了各自的责任,这样相敬如宾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单于坐在王座上,身子向旁边移了一移,招招手示意昭君过来坐到他身边。

“今日午时,邱林王和大且渠王就会抵达王庭。邱林王,是乌禅幕大叔的弟弟,当年他们兄弟二人帮助我从左地兴兵,击败了渥衍驹邸。我喊他二叔,你也要这么称呼。邱林王的部落在西域,靠近乌孙、月氏这些国家。他这个人,嗯……比较勇猛直率,有时候说话太过耿直,并且他对汉朝有些偏见,若是他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你别放在心上。另外一位是大且渠王,或许你还记得,咱们离开原阳后,到达的下一个部落,就是他那里。”

“是,我记得他有一位侧妃是汉人。”昭君答道。那时她刚离开汉地,就被大且渠王部落里热情好客的匈奴人感动了。

“没错。大且渠王的部族位于匈奴南边与汉朝的上郡、云中郡接壤的地方。他对汉朝的态度很开放,他自己会说汉语,早年也曾送他的儿子朝鲁——也就是王庭里负责司法刑狱的官员,到汉朝去访学;当初我去跟汉朝皇帝谈判,商议开通胡汉边境贸易,他在这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我给他封了王。今天真是不巧,这两个死对头居然一起到了。”

“阿爸!”

“阿爸!”

穹庐大帐外传来雕陶莫皋和逐鹿王子的声音,他们手中捧着一张乌黑的熊皮,看起来沉甸甸的。一进帐,雕陶莫皋和昭君四目相对的一刹那,两个人都愣住了。

“是你们来了。阿陶,这位就是阿爸从汉朝迎娶的昭君阏氏,昭君,这就是我的长子雕陶莫皋。”

昭君起身向雕陶莫皋行礼,脸上淡淡的:“左贤王安好。”按照匈奴的习俗,左贤王为单于继承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昭君作为继母也要向他行礼。当着单于的面,昭君原本应当跟雕陶莫皋寒暄几句,以示亲厚,但一想起与他初见时的争执,昭君对这位比她年龄还要大的继子实在没有好感。

“昭君阏氏不必多礼。”雕陶莫皋倍感惊讶,眼前的昭君衣着华贵,光彩照人,完全不同于路上见到的那种清纯质朴之风,他不觉看呆了。万万想不到,救了阿依娜腹中孩子的人,竟然是自己的继母!

“阿爸,这张熊皮是我和哥哥一起打下的,献给您和昭君阏氏。诶,哥?”逐鹿说完,用胳膊肘戳戳愣在一旁的雕陶莫皋。

雕陶莫皋看出昭君对他淡淡的,不禁懊悔自己当初的口无遮拦,将他排斥汉朝的政治立场对这个女人和盘托出。但愿她日后不会有意针对自己吧。他连忙说道:“久闻阏氏大义凌然,自愿和亲匈奴,阿陶心里一直十分敬佩阏氏。这张熊皮就当是我送给阏氏的见面礼吧,恭祝阿爸和阏氏白头偕老。”

“左贤王过奖了。昭君也时常听单于夸奖你年少有为,战功赫赫。”昭君礼貌性地微笑答道。

正在这时,侍卫进来禀报:“报告单于,大且渠王已到!”

“走吧,咱们出去看看。”单于领着昭君和两位王子走出穹庐大帐,迎接大且渠王和他的族人。

“小王拜见大单于、左贤王、阏氏!”大且渠王恭恭敬敬地行礼,此人身材矮小,略有发福,可一双滴溜溜转的小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睿智的目光。

“大且渠王,别来无恙啊!这次汉匈和亲的事,你可是出了不小的力气啊,快请!”

大且渠王细细地向单于禀告汉匈边境的状况:“去年胡汉边境贸易已经重开了,可以说是盛况空前啊!单于啊,在我看来,胡汉邦交最大的好处,就是那些原来靠拼杀抢掠,根本得不到的东西!就说这汉人的医药吧,人畜得了疾病,我们的巫师呼唤长生天都救不回来,那汉人,嘿,只需插几根针就好了,您说奇不奇?”

单于赞许地点点头,说道:“是啊,我此次汉地一行,确实感受到两族巨大的差异。大到国政,产业,小到衣食住行。”单于的目光深深地看着昭君,“咱们把汉人的好东西全都学来,为我们所用,就能使我们匈奴更为强盛。”

昭君微笑道:“我出塞之时,汉朝皇帝陛下恩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随行,愿为胡汉两族交流献出一份力。”

正在这时,帐外传来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单于啊!”进来的是邱林王。虽然上了年纪须发花白,却健步如飞丝毫不亚于年轻小伙子,右脸颊上的伤疤显露出久经沙场的沧桑。单于起身迎接:“呼图牙斯二叔!”

“好小子!我早就听说你灭了闰振那个老杂种!哈哈,单于,你十七岁的时候我就说过,一准能带领我们大伙统一匈奴的!怎么样?我的预言没错吧!啊哈哈哈!”

单于开怀大笑,递酒给邱林王:“是啊,我们匈奴自相残杀,分裂混战了数十年,才终于又重新走向统一。二叔,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从汉朝迎娶的阏氏。昭君,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邱林王,呼图牙斯二叔。”

昭君微笑道:”二叔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邱林王从上到下打量了昭君一番:“哦……我在来的路上就听说,汉人阏氏想要逃回汉朝,又被抓回来了。也难怪,长得这么单薄,哪里经得住匈奴的风雪!”邱林王一语,在场所有人脸上都黯然失色,邱林王却还自顾自地说着:“单于啊,回头我给你多送几个咱们匈奴美妞做侧阏氏吧。您堂堂匈奴大单于,身边只有一个女人,还是个汉人,那传出去岂不成了笑话?”

“二叔说笑了,您老还是留着自己享用吧,我就不夺人所爱了,哈哈哈哈!来二叔,坐下喝酒吧。”单于连忙化解尴尬。

邱林王也不急着坐下,他看着昭君:“初次拜见阏氏,没有点贺礼怎么能行呢,来人哪!”他一招手,仆人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这是武士用短刀与公牛搏击刚刚掏出来的鲜牛心。吃了它,就能获得我们匈奴人的勇敢,强悍,智慧和雄心。”

一大块鲜血淋漓的肉被放在昭君面前,血腥味儿扑鼻而来,鲜血一滴一滴地滴下来,颜色暗红,形状诡异,狰狞可怕。昭君面色惨白,不寒而栗。

“二叔,昭君初到匈奴不太习惯,还是算了吧。快把这端下去。”单于解释道。

“哎!那怎么能行,当年我侄女也吃了这鲜牛心,才生下雕陶莫皋和逐鹿这么健壮勇敢的孩子。阏氏既然已经嫁到了我们匈奴,那就是匈奴人了,要是连这点胆量都没有,哪里配得上我们伟大的呼韩邪单于呢?”

“二叔,这不用着急的,还是改日吧。”单于道。

邱林王的话激起了昭君的倔强和自尊,她坚定地说:“二叔赏脸,我却之不恭。好,我吃!”

单于很意外地看着她。

血腥气浓重刺鼻,似香似酸似臭。昭君感到胃里翻江倒海地难受。有一瞬间她精神恍惚,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的原阳,在汉匈一场惨烈的战争结束后,或死或伤的战士堆了满满一屋子,黑红的血污,残缺的耳朵、手臂、四肢,尸体腐烂的气味,呻吟声叫喊声撕心裂肺……她曾在那里帮助救治过无数伤员。“别愣在那里!憋住气!先给他止血!“老师冯夫人狠狠地推了她一把。

昭君被自己的臆想吓了一跳,她回过神来,发现在场的人都紧紧盯盯着她,或紧张或新奇或担忧或得意。她从邱林王手中接过小刀,切下一片肉,用刀尖叉起来,血沿着刀刃流下来。她的心怦怦直跳,屏住呼吸,闭上眼将肉送进嘴里,强行忍耐那股令人作呕的怪味,压抑着没有吐出来,连咀嚼都来不及就直接生吞了下去……

“好,不错不错!”邱林王没想到她敢吃,不由得对这个表面上娇滴滴的汉族女人刮目相看。

“喝口水压一压吧。”单于为昭君倒了杯水。

昭君第一次尝到了茹毛饮血的滋味,加之又喝了烈酒,胃里十分不适想要呕吐,可当着众人的面,哪里敢失态,只得忍耐了许久。直到酒过三巡,众人皆有了醉意,才向单于告假。

“单于,我不胜酒力,先回去歇息,失陪了。”

“好,你不要紧吧,让巫医为你看看。来人!”单于叫来侍卫,“送阏氏回去。”

昭君头晕目眩,在侍卫搀扶下才缓缓走回毡帐。刚一进帐,正巧婉儿和婢女们正在煮奶茶,羊奶那股甜腥的气味扑鼻而来,昭君一下子再也忍不住了,她扑到痰盂前呕吐不止。

“哎呀!这是怎么啦!”婉儿和侍女们赶紧过来,“啊!?血!姐姐…你…你怎么啦?”婉儿看到面色苍白的昭君和痰盂里血红的颜色,吓坏了。

“别怕……我吃了带血的鲜牛心……那不是我的血。没事了,吐完就感觉好多了。”

“什么?鲜牛心?!他们怎么能让你吃那样的东西!”婉儿的眼里浸出了泪花,心疼地看着姐姐,她心里愤懑不平,那个男人不仅不爱姐姐了,还纵容手下欺负她,正要跑出去找单于理论,却被昭君一把拉住。

“婉儿,你不要生气。入乡随俗,这是我作为匈奴阏氏必须要承受的。现在匈奴众位亲贵和各国使臣都在,我们不要声张,免得又落人话柄,让旁人以为我矫情多事。去叫陈医官来,快去吧。”昭君在侍女的搀扶下卧床,有气无力地嘱咐道。

婉儿听了这话,为姐姐的付出感到不值,她的好姐姐啊,从来都是宁可自己忍辱负重,也要顾全大局,不愿给别人添麻烦,任凭别人欺负到她头上也一声不吭!她刚想说:“你关心别人,人家可曾考虑过你的感受!”可话到嘴边,又硬是憋了回来:姐姐的处境已经很难了,匈奴所有的人都孤立她、刁难她,而她作为姐姐在匈奴唯一的亲人,如果还不顺着她的心意,那姐姐的命运岂不是更可悲了!婉儿握住昭君的手,微笑着对她说:“好,你放心。”转身,两行清泪落下,轻轻离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