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月,心上霜 > 第35章 第 35 章

掌中月,心上霜 第35章 第 35 章

作者:月落书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2:05 来源:文学城

第三十五章雪后集市办年货除夕守岁聚邻里

雪停后的江南,像被裹进了一层莹白的纱里。太湖边的青石板路覆着薄雪,踩上去咯吱作响,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把枝头的积雪照得晶莹剔透,连空气都带着清冽的甜意。苏清欢刚把窗台上的腊梅插进水瓷瓶,就见萧彻提着个空竹篮走进来,眉眼间带着笑意:“今日集市开了,咱们去办些年货,顺便给你买爱吃的糖炒栗子。”

苏清欢眼睛一亮,连忙找出厚围巾裹上,跟着萧彻往集市走。刚到巷口,就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吆喝声——“糖炒栗子哟,刚出锅的糖炒栗子!”“腊鱼腊肉便宜卖,过年的好食材哟!”吆喝声混着邻里间的寒暄,把雪后的冷清驱散得干干净净。

集市上早已热闹起来。摊位沿着街道一字排开,红的灯笼、金的福字、彩的年画挂得满满当当,连卖菜的摊子都摆上了晒干的笋干、熏好的香肠,透着浓浓的年味儿。苏清欢刚走到一个卖年画的摊位前,就被一幅“年年有余”的年画吸引住了——画上的胖娃娃抱着大红鲤鱼,身后衬着金黄的稻穗,喜庆又鲜活。

“喜欢这个?”萧彻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笑着拿起年画,“正好贴在咱们卧室的墙上,图个吉利。”他又拿起一对烫金的福字,“大门上的福字也该换了,去年的都有些褪色了。”

苏清欢点点头,手指划过摊位上的剪纸——有剪得惟妙惟肖的生肖兔,有层层叠叠的福字连环,还有小巧玲珑的窗花。她拿起一张剪着腊梅的窗花,笑着说:“这个贴在暖阁的窗户上肯定好看,冬天看着也有生气。”

两人正挑着,就听见身后有人喊:“萧大人,苏姑娘!”回头一看,是张婆婆牵着孙子小石头,手里也提着个小篮子,篮子里装着几串糖葫芦。“你们也来办年货呀?”张婆婆笑着走近,小石头怯生生地躲在奶奶身后,偷偷看着苏清欢手里的窗花。

“是啊,过来买点年画和福字。”苏清欢蹲下身,把手里的窗花递给小石头,“小石头喜欢这个吗?送给你贴在房间里。”

小石头眼睛一亮,接过窗花,小声说了句“谢谢苏姐姐”,就害羞地躲回了奶奶身后。张婆婆笑着拍了拍孙子的头:“这孩子,平时皮得很,见了生人就害羞。俺们来买些糖果和鞭炮,小石头盼着放鞭炮盼了好些天了。”

萧彻看着小石头期待的眼神,笑着说:“等除夕夜,让管家多准备些安全的小鞭炮,咱们在院子里一起放。”小石头听了,高兴得直点头,小脸上满是期待。

几人一起往前走,路过卖糖炒栗子的摊位,萧彻特意买了一大袋,还热乎着,捧在手里暖烘烘的。苏清欢剥开一个,递到萧彻嘴边:“你尝尝,甜不甜?”萧彻咬了一口,栗子粉糯香甜,满口都是暖意:“甜,比去年京城里买的还甜。”

张婆婆带着他们走到一个卖腊味的摊位前,摊主是张婆婆的邻居王大伯,见他们来,热情地招呼:“萧大人,苏姑娘,快来看看俺家的腊鱼腊肉,都是用自家养的猪和鱼做的,晒了半个月,香得很!”说着,就拿起一块腊肉递给他们闻,果然香气浓郁,油光锃亮。

“给俺称两斤腊肉,两斤腊鱼。”张婆婆率先开口,“再给萧大人和苏姑娘称三斤腊肉,他们院子里人少,够吃了。”王大伯麻利地称好,用油纸包好,递给萧彻:“萧大人,您为咱们江南修水利,这腊味就算俺的一点心意,不要钱!”

萧彻连忙摆手:“大伯,这可不行,您做生意也不容易,钱必须给。”说着,就掏出银子递过去。王大伯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额外送了他们一串熏豆腐干:“这是俺家老婆子做的,您尝尝,下酒正好。”

办年货的队伍渐渐壮大起来。路过卖春联的摊位,正乡绅也来了,手里提着一卷红纸,笑着说:“萧大人,苏姑娘,今年的春联俺请了镇上最有名的先生写的,给你们留了一副,寓意着‘阖家欢乐,岁岁平安’。”

苏清欢接过春联,纸上的字迹遒劲有力,墨香扑鼻:“谢谢您,正乡绅,这春联写得真好,我们一定好好贴起来。”

不知不觉,日头已经偏西,萧彻和苏清欢的竹篮早已装得满满当当——有年画、福字、窗花,有腊鱼、腊肉、熏豆腐干,还有糖果、瓜子、糖炒栗子,甚至还有小石头硬塞给他们的一串糖葫芦。几人说说笑笑地往回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雪地上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满是温馨的烟火气。

日子一天天临近除夕,“清彻居”里也渐渐热闹起来。管家带着仆人们挂灯笼、贴春联、扫院子,苏清欢则和春桃一起包饺子——有白菜猪肉馅的,有韭菜鸡蛋馅的,还有苏清欢特意做的水晶虾饺,晶莹剔透,里面的虾仁清晰可见。萧彻也不闲着,帮忙擀饺子皮,虽然擀得有厚有薄,却格外认真,惹得苏清欢忍不住笑:“你这饺子皮,煮出来怕是有的会破,有的咬不动。”

萧彻笑着把擀好的饺子皮递给她:“没关系,只要是和你一起包的,就算破了也好吃。”

除夕这天,天还没黑,张婆婆就带着小石头来了,手里提着一碗刚煮好的鸡汤:“这是俺家老母鸡炖的汤,给你们添个菜。”紧接着,正乡绅和王大伯也来了,正乡绅带来了一坛自家酿的米酒,王大伯则带来了一盘刚炸好的春卷。不大的客厅里,很快就摆满了各色菜肴——有萧彻让人做的烤鸭,有苏清欢做的桂花糯米藕和水晶虾饺,有张婆婆的鸡汤,有王大伯的春卷,还有正乡绅带来的酱鸭和熏鱼,满满一桌子,香气扑鼻。

“来来来,大家坐,别客气!”萧彻笑着招呼大家坐下,给每个人都倒上米酒,“今日除夕,咱们不分主客,就像一家人一样,热热闹闹地守岁!”

众人纷纷举杯,米酒清甜,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小石头吃得最欢,一手拿着春卷,一手拿着糖葫芦,小嘴里塞得满满的,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张婆婆一边给小石头夹菜,一边说:“俺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这么热闹地过年,以前就俺和小石头两个人,冷冷清清的。”

正乡绅放下酒杯,感慨道:“这都多亏了萧大人和苏姑娘,自从你们来了,咱们这太湖边的邻里关系也亲近了不少,以前谁家有困难,都不好意思开口,现在大家互相帮忙,就像一家人一样。”

苏清欢笑着说:“咱们能住在一处,就是缘分,以后每年除夕,咱们都一起过,热热闹闹的才像过年。”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客厅里的笑声此起彼伏,窗外的鞭炮声渐渐响起,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颜六色的光映在窗纸上,格外好看。小石头拉着萧彻的手,吵着要去放鞭炮,萧彻笑着应允,带着他和春桃去院子里放小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混着小石头的笑声,回荡在院子里。

苏清欢和张婆婆、正乡绅、王大伯坐在客厅里,一边嗑瓜子,一边唠着家常。张婆婆说起小石头明年就要去镇上读书了,脸上满是欣慰;正乡绅说起明年要在太湖边修一座观景台,方便百姓们赏景;王大伯则说起要扩大腊味的生意,让更多人吃到自家的腊味。每个人都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话语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

临近子时,萧彻带着小石头和春桃回到客厅,手里拿着一串刚点燃的烟花棒。烟花棒在黑暗中发出明亮的火花,小石头高兴得手舞足蹈,苏清欢也拿起一根,烟花的光芒映在她脸上,笑容格外灿烂。萧彻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彼此的温柔与爱意。

子时的钟声敲响,窗外的鞭炮声和烟花声达到了**,整个太湖边都被喜庆的氛围笼罩。众人再次举杯,齐声说道:“新年快乐!”米酒入喉,暖意融融,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幸福与希望。

苏清欢靠在萧彻肩头,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听着邻里间的欢声笑语,感受着手中的温暖,心中满是安宁。她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有爱人相伴,有邻里相和,有烟火气,有幸福感,就像这除夕夜的灯火,温暖而明亮,照亮了往后的岁岁年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