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水浒攻略龙傲天 > 第5章 问道音律叩心门

在水浒攻略龙傲天 第5章 问道音律叩心门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6:42:46 来源:文学城

自那晚关于“梦境”的短暂交谈后,紫虚观内的氛围似乎发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变化。

公孙胜依旧大部分时间闭关,但不再完全无视我的存在。偶尔在院子里遇见,他的目光会在我身上停留片刻,不再是纯粹的审视,而是带着一种若有所思的探究。清松小道童对我则愈发亲近,大概是觉得我懂得多、脾气好,还会帮他干活,不像师父那般总是清冷难以接近。

我知道,那晚我抛出的关于“高楼”、“灯火”、“铁盒”的碎片化描述,像几颗投入深潭的石子,虽然未能激起惊涛骇浪,却也在公孙胜那古井无波的心境中,漾开了几圈涟漪。他对我的“异数”身份,从“需要管控的麻烦”,转向了“值得观察的现象”。

这很好,是我计划中的进展。但还不够。我需要一个更正式、更合理的借口,能够持续地、正面地与他产生交流,而不是仅仅依靠偶然的相遇和零碎的对话。

我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怀中的琵琶上。

音律,是我们之间最初的联系,也是目前看来,唯一能引起他兴趣的桥梁。他评价我的《十面埋伏》是“未来之音”,能“扰动命数”。那么,音律与天道之间,是否真的存在某种玄妙的联系?这或许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天气晴好。我估摸着公孙胜应该结束了清晨的吐纳功课,便抱着琵琶,走到他打坐的静室外,深吸一口气,轻轻叩响了门扉。

“进来。”里面传来他平静无波的声音。

我推门而入。静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蒲团,一矮几,一香炉,青烟袅袅。公孙胜盘坐于蒲团之上,双眸清明,似乎早已料到我会来。

“步姑娘有事?”他抬眼看向我,目光落在我怀中的琵琶上。

我敛衽一礼,姿态放得极低,语气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与求知欲:“回道长,小女子冒昧打扰。近日静居观中,回想起那日道长所言,‘音律可通天道’,‘未来之音扰动命数’。小女子愚钝,百思不得其解。音律不过是娱人之技,如何能与虚无缥缈的天道相连?又如何能……扰动既定之命数?”

我抬起头,目光恳切地望向他:“道长乃得道高人,洞察天机。小女子斗胆,恳请道长解惑。”

这是我精心准备的“请教”。姿态足够谦卑,理由足够充分——一个对自身特殊能力感到困惑的“异数”,向可能知晓答案的高人求教,合情合理。既能满足他的探究欲,又能为我后续的接触铺平道路。

公孙胜静静地看着我,没有立刻回答。香炉的青烟在他面前缭绕,让他的面容显得有些朦胧。

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如同山间清泉,冷冽而清晰:“天地万物,皆有其律。日月运行,四季更迭,草木枯荣,乃至人心起伏,莫不如此。音律,不过是将这天地人伦之律,以声韵具象化而已。”

他顿了顿,继续道:“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应五行,旋律起伏暗合阴阳消长。至纯至性之乐,可引动天地灵气,共鸣万物心弦。故古之圣贤,制礼作乐,非为娱人,实为调和阴阳,理顺人伦,上通于天。”

他的阐述带着浓厚的道家色彩,将音律拔高到了哲学和宇宙观的层面。这与我熟悉的现代音乐理论截然不同,却自成一派逻辑严密的体系。

“至于‘扰动命数’……”他目光微凝,落在我脸上,似乎想看清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命数如长河,奔流向前,自有其大势。然河中亦有浪花、漩涡,看似偶然,实则亦是必然之组成部分。你那日所奏之曲,其音其意,皆非此世应有,如同向平静河面投入一颗外来之石,虽未必能改河道,却足以激起波澜,引动原本潜藏的变数。这,便是扰动。”

我听得心旌摇曳。他的解释,既玄奥又颇具说服力。将我的“穿越者”身份,比喻成投入命运长河的“外来之石”,实在是再贴切不过。

“所以……小女子的存在,以及那首曲子,本身就已经是道长所说的‘变数’了,是吗?”我顺着他的话问道,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恍然与不安。

公孙胜默认了我的说法,淡淡道:“是变数,却未必是灾厄。天道无常,变数亦蕴含生机。关键在于,执石之人,意欲何为。”

他这是在警告我,不要滥用这种“扰动”的能力吗?还是说,他在暗示,我的“变数”身份,也可能带来好的改变?

我压下心中的猜测,继续扮演好求教者的角色:“那道长……小女子日后,是否不应再弹奏此类曲子了?”

“堵不如疏。”公孙胜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你若强行压抑,反易滋生心魔。既得此能,便需明其理,知其害,晓其利。以音入道,以道御音,方是正途。”

以音入道,以道御音?

我心中一动。他这是在……指点我?虽然可能只是出于防止我这个“变数”失控的考虑,但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多谢道长指点迷津!”我适时地表现出感激和受教,“只是……小女子于‘道’之一途,实在懵懂无知。这‘以音入道’,不知该从何入手?道长能否……再点拨一二?”我小心翼翼地提出进一步的请求,眼神充满期待。

公孙胜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最终,他开口道:“你若真有心,每日辰时,可来此静室一个时辰。贫道可为你讲解《乐记》与《道德经》中关乎音律、天人之篇章。”

成了!

我心中一阵雀跃,但脸上依旧保持着恭敬和感激:“多谢道长!小女子定当潜心学习,不负道长教诲!”

从那天起,我的紫虚观生活有了新的固定内容。

每天辰时,我会准时出现在公孙胜的静室,听他讲解那些深奥的古籍。他讲得并不多,往往只是阐释几个核心概念,如“大音希声”、“乐者天地之和”、“致虚极守静笃”等,然后便让我自行领悟,或者提出疑问。

他的教学方式与他的人一样,清冷而高效,绝无半句多余的话。但我能感觉到,他在讲解时是认真的,对于我提出的一些基于现代思维的独特角度(被我小心包装后),他偶尔也会流露出思索的神色,甚至会与我进行简短的探讨。

我们的交流,终于从生活琐事,上升到了思想层面。

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讲,我在听,但这种持续的、正面的、涉及核心观念的接触,正是我梦寐以求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仔细观察他。我发现,当他沉浸在道家义理和音律玄奥的阐述中时,那种超然物外的疏离感会稍稍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于学问的纯粹。这个时候的他,不再像是云端俯视众生的龙,更像是一个沉浸在自己领域里的学者。

当然,他依旧是那个冷静、理智、难以接近的公孙胜。一个时辰的讲学结束后,他便会毫不留情地“送客”,继续他自己的修炼或冥想,仿佛刚才那个谆谆教导(虽然语气冷淡)的人不是他。

但我并不气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总能在这块寒冰上,凿出更深的痕迹。

这一日,讲学结束后,我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道长,听您讲解多日,小女子获益良多。对于‘音律通天道’似有所悟,但终究虚无缥缈。不知……能否请道长演示一番,何为‘至纯至性之乐’,何为‘引动灵气’?”

我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个世界的“道法”与“音律”结合,究竟是什么样子。这对我理解这个世界的力量体系至关重要。

公孙胜看了我一眼,眼神深邃:“你想看?”

我用力点头,眼神充满好奇与渴望。

他沉默片刻,并未拒绝,只是起身走到静室一角,那里放置着一张看起来颇为古旧的七弦琴。

他净手,焚香,而后于琴前坐下,屏息凝神。

片刻后,他修长的手指轻轻落在了琴弦上。

没有复杂的指法,没有激昂的旋律,他只是拨动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音符。

“铮——”

一声清越的琴音,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在静室内荡开。

奇异的是,那琴音仿佛带着实质的波纹,肉眼可见地(或许是我的错觉?)让空气产生了微弱的涟漪。香炉中笔直的青烟,随着音波的扩散,开始轻柔地摇曳、旋转。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音符流淌而出。旋律极其古朴、平和,甚至有些单调,但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敲击在人的心坎上,与我之前听过的任何音乐都截然不同。它不追求悦耳,而是一种……契合。

我仿佛听到了松涛的低语,听到了流水的潺潺,听到了月光洒落大地的静谧。内心的焦躁、不安、算计,在这平和到近乎原始的乐音中,竟被一点点抚平、涤荡。

更让我震惊的是,静室窗外,几只原本在枝头跳跃的鸟儿,竟停止了鸣叫,静静地落在窗沿上,歪着头,似乎在倾听。甚至连院中那几株药草,叶片都仿佛更加舒展翠绿了几分。

这就是……引动灵气?共鸣万物?

虽然远没有达到呼风唤雨、雷霆万钧的程度,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奇异景象,已经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静室内外一片安宁。那几只鸟儿扑棱着翅膀飞走了,而我还沉浸在那种奇妙的共鸣感中,久久不能回神。

公孙胜收回手,目光平静地看向我:“可明白了?”

他的声音将我从震撼中拉回。

我深吸一口气,由衷叹服:“小女子……明白了。” 我明白了音律在这个世界可能达到的高度,也明白了公孙胜在“道”上的修为,远非我所能揣度。我之前那点“攻略”的小心思,在这种近乎“道”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渺小。

但同时,一个更强烈的念头也涌了上来。

如果……如果我能真正学会这种力量呢?如果我能将现代的音乐理念与这个世界的“道音”相结合呢?

那或许,就不再是微不足道的“扰动”,而是真正拥有改变某些事情的能力了。

我看着公孙胜,眼神中的求知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炽热。

“道长,”我郑重地行了一礼,“请您……继续教导我。”

公孙胜看着我的眼睛,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似乎终于映出了一点不同于以往的光亮。他微微颔首。

“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