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水浒攻略龙傲天 > 第6章 余音绕梁暂作别

在水浒攻略龙傲天 第6章 余音绕梁暂作别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6:42:46 来源:文学城

自那日亲身体验了“道音”之玄妙后,我在紫虚观的“学习”进入了新的阶段。

不再仅仅局限于古籍章句的解读,公孙胜开始允许我在他演示后,尝试用琵琶去模仿、去感受那种“契合”与“共鸣”。他告诉我,乐器不过是载体,关键在于“心”与“意”,在于能否通过音律,将自己的精神意志与周遭天地产生微妙的连接。

这远比我想象的要难。

我抱着琵琶,按照他演示的简单旋律弹奏,音准、节奏分毫不差,但弹出来的感觉却天差地别。我的琴声,依旧只是“凡音”,技巧或许尚可,却缺乏那种触动灵机的“神韵”。别说引动鸟雀药草,就连让香炉的青烟晃动一下都做不到。

“心未静,意未纯。”公孙胜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语气依旧平淡,“你心中有太多杂念,功利、焦躁、畏惧……此等心绪,如何能与天地相合?”

我无言以对。他说的没错。我学习“道音”,潜意识里确实带着强烈的功利心——为了获取力量,为了增加在他心中的分量,为了更好的“攻略”他,为了在这个危险的世界立足。这些念头如同藤蔓缠绕,让我根本无法达到他所要求的“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

修行,修心。这第一步,就难住了我这个来自浮躁现代的靈魂。

日子就在这种时而听讲、时而练习、时而被公孙胜寥寥数语点破迷津(更多时候是打击)中悄然流逝。山中的岁月仿佛被拉长,外界的一切纷扰似乎都已远去。除了每日必需的劳作和功课,我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对“道音”的摸索中。

偶尔,在练习间隙,我会状似无意地向清松打听外面的消息。小道童心思单纯,知道的也不多,只模糊听说山东那边好像出了什么大事,有官府的纲船被劫了,闹得沸沸扬扬,但具体细节他也不清楚。

我知道,那是生辰纲之事发了。风暴已然掀起,而这二仙山上的紫虚观,成了暂时隔绝风雨的孤岛。公孙胜对此似乎毫不关心,每日依旧讲学、修炼,仿佛外界的天翻地覆与他无关。这份超然,让我在安心之余,也不禁暗自咋舌。

这一日午后,我正坐在自己静室外的石阶上,反复练习着一段极其简单的旋律,试图摒弃杂念,寻找那种“静”与“纯”的感觉。阳光透过松针洒下斑驳的光点,山风轻柔。

不知练习了多久,我感觉手指有些发僵,心神也再次变得浮躁起来。我叹了口气,停下拨弦,有些沮丧地抱着琵琶发呆。

“欲速则不达。”

一个清冷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我吓了一跳,猛地回头,只见公孙胜不知何时站在了我身后几步远的地方,正静静地看着我。他今日似乎并未闭关。

“道长。”我连忙起身行礼。

他的目光落在我因长时间练习而微微发红的指尖上,停留了一瞬,随即移开。“音律修行,非一日之功。强求不得。”

“是,弟子愚钝。”我低声道,心里确实有些挫败感。来到这个世界,知晓剧情是我最大的优势,但面对这种实打实的、需要天赋和心境的力量体系,我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你并非愚钝。”公孙胜却出乎意料地否定了我的说法,“只是心障太重。”他顿了顿,忽然问道:“你可还记得,你穿至此间,最初弹奏那曲《十面埋伏》时的心境?”

我愣了一下,回想起刚穿越时的惶恐、无助,以及在那郓城街角,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态奏响绝音时的决绝。

“那时……只想着活下去,顾不得其他。”我老实回答。

“置之死地而后生,心无旁骛,故能引动一丝异象。”公孙胜淡淡道,“如今你衣食无忧,安危暂得保障,反而患得患失,心思驳杂,如何能触及音律之本真?”

他的话如同醍醐灌顶。是啊,当初我一无所有,只能凭借一股本能和狠劲去挣扎求生,所以才能无意间奏出那“扰动命数”的琴音。而现在,我有了暂时的庇护,却也开始贪求更多,害怕失去,心思不再纯粹。

“那……弟子该如何破除心障?”我虚心求教。

公孙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抬头望了望天色,又看了看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忽然道:“收拾一下,明日随我下山。”

下山?

我吃了一惊。自从来到紫虚观,我几乎足不出户,他也从未提过要带我离开。怎么突然……

“道长,我们去哪里?”我忍不住问道。

“去一处地方,见一个人。”他的回答依旧简洁,“或许,对你破除心障有所助益。”

他没有再多说,转身离去,留下我满心疑惑和一丝隐隐的不安。

下山?去见谁?难道……是生辰纲的事情有了结果?他要回去与晁盖等人汇合?带上我是什么意思?

各种猜测在我脑中翻腾。但我知道,问他也不会得到更多答案。既然他让我去,那我就只能去。

第二天一早,我早早起身,将不多的行李打包好,尤其是用厚布将琵琶仔细包裹起来。清松小道童得知我们要下山,显得有些依依不舍,但还是乖巧地帮我们准备了路上用的干粮和水。

公孙胜依旧是一身青布道袍,纤尘不染,拂尘搭在臂弯,神色平静如常,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我们沿着来时的山路下山。与来时我的惊魂未定、疲惫不堪不同,这次我体力好了很多,也有余力欣赏沿途的风景。初夏的山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鸟语花香,与观中的清冷寂寥截然不同。

下了二仙山,进入蓟州地界,公孙胜并未进城,而是带着我继续向北,走的依旧是偏僻小径。他的步伐依旧从容,仿佛不是去参与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寻常的访友云游。

走了大半日,前方出现了一个不大的村庄,依山傍水,看起来颇为宁静。此时已是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升起。

然而,还未等我们靠近村庄,就听到了一阵凄厉的哭喊和嚣张的呵骂声从村口传来。

“求求你们!不能再加租了!今年收成不好,实在交不出了啊!”一个老农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

他面前站着几个穿着绸衫、手持棍棒的家丁模样的人,为首一个管事模样的三角眼汉子一脚踹在老农身上,骂道:“交不出?交不出就拿你孙女抵债!我们老爷看上她是她的福气!”

旁边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清秀的少女吓得瑟瑟发抖,哭成了泪人。

周围围了一些村民,个个面带愤慨,却敢怒不敢言。

我的脚步瞬间停住了,一股怒火直冲头顶。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

我下意识地看向公孙胜。他会管吗?按照他超然物外的性子,恐怕……

然而,公孙胜的脚步并未停留,他甚至没有多看那混乱的场面一眼,径直朝着村口走去,仿佛那些哭喊和呵骂只是拂过耳边的微风。

我的心沉了下去。果然……他……

就在那三角眼家丁狞笑着伸手要去抓那少女时,异变陡生。

也不知公孙胜是如何动作的,他似乎只是随意地拂了拂手中的拂尘。

那三角眼家丁脚下仿佛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哎呦”一声,以一个极其狼狈的姿势向前扑去,结结实实地摔了个狗吃屎,门牙都磕掉了一颗,满嘴是血。

其他家丁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手中棍棒莫名一滑,要么脱手飞出,要么打在了自己同伴身上,顿时乱作一团,哎呦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而公孙胜,已然穿过了这群东倒西歪的家丁,走到了那吓傻了的老农和少女面前。他并未停留,甚至没有看他们一眼,只是经过时,袖袍似乎无意地拂过地面。

一枚看起来颇为沉甸甸的银锭,悄无声息地滚落到了老农的手边。

做完这一切,他脚步未停,继续向着村庄另一头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暮色中,仿佛刚才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我站在原地,看着那群晕头转向、骂骂咧咧爬起来,发现头儿摔得不轻又找不到“凶手”,最终只能悻悻抬着人离开的家丁;看着那老农颤抖着手捡起银锭,抱着孙女喜极而泣;看着周围村民面面相觑,议论着刚才的“神迹”……

整个过程,快如电光石火,无声无息。

没有雷霆法术,没有飞天遁地,甚至没有一句对白。

他只是“路过”,然后,事情就解决了。

我快步穿过村庄,在村尾追上了公孙胜。他依旧平静地走着,仿佛刚才只是随手拂去了衣角的尘埃。

“道长……”我忍不住开口,心情复杂。他明明出手相助了,却用了一种最不引人注目、最云淡风轻的方式。

“世间不平事,如恒河沙数。”公孙胜目视前方,声音平淡无波,“救得一时,救不了一世。徒惹因果,于修行无益。”

“那您为何……”我还是问了出来。

他沉默了片刻,才淡淡道:“遇上了,便是缘法。顺势而为,不滞于物,不碍于心即可。”

顺势而为,不滞于物,不碍于心。

我细细品味着这句话。他并非完全冷漠,他有他的准则和底线,但他行事的方式,却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超然,不轻易卷入因果纷争。

这或许,就是他的“道”?

我回想起自己刚才那一瞬间涌起的愤怒和无力感。如果我拥有力量,我会怎么做?恐怕会直接冲上去理论,甚至动手,将事情闹大。但结果呢?或许能暂时救下那少女,却可能给那个村庄带来更大的麻烦。

公孙胜的方式,看似淡漠,却是在不破坏更大“平衡”的前提下,最有效、最不留后患的解决之道。

这对我一直追求的“破除心障”,似乎有了某种启示。

我一直执着于“得到力量”,执着于“改变”,心思浮躁,患得患失。而公孙胜,他拥有强大的力量,却并不滥用,不执着,随缘而动,动后即忘。

这份心境上的差距,或许才是我始终无法触摸“道音”门槛的真正原因。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我们在一处背风的山崖下歇脚。

篝火燃起,映照着公孙胜平静的侧脸。

我抱着琵琶,没有练习,只是静静地看着跳动的火焰,回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下山的第一天,就给了我如此深刻的冲击。

我知道,这次下山,绝不仅仅是“见一个人”那么简单。

这本身,或许就是他对我的另一种形式的“教导”。

而前方的路,似乎也更加迷雾重重。他要带我去见的,究竟是谁?等待我们的,又将会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