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北疆猫冬的两三事(女尊) > 第9章 春耕

在北疆猫冬的两三事(女尊) 第9章 春耕

作者:废人无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13:20:16 来源:文学城

郑秋穗拉住绳子把小家伙捞上来。

大约察觉到被人抱住了,小家伙哼唧了两声便睡了过去。

形势所迫,郑秋穗来不及多想,脱下保暖的里衣,将孩子塞在腰间绑严实。

真冷啊这天……郑秋穗欲哭无泪。

想法子去弄了点米汤,把这孩子喂饱,又买了些让人昏睡的药喂了点。

确保万无一失后,眼瞧着城中兵马来往逐渐频繁,郑秋穗怕有变故,着急忙慌的赶路,最后一刻顺利出了城。

头脑冷静下来,她也知道自己给家里人捡回来个大麻烦。

风险是大家一起担着的,这孩子的来历她没想瞒着家里人。

一进门郑秋穗就把来龙去脉说给了郑母二人听。

“眼下只能想个法子了,咱不能见死不救,可这孩子若是要拖累全族,无论如何也不能留。”

郑母皱眉拍板道。

“我瞧着明儿怕是要下雨,爹您和我夫郎在家看好孩子,别叫外面听见哭声,等我们打听打听再说。”

郑秋米又言。

晚上,老李氏本想把孩子抱去自己屋里照顾。

不料那孩子像是认准了郑秋穗,一离开便要哭,不得以,郑秋穗把孩子留在了身边。

打了盆热水,郑秋穗本想给这孩子擦擦身。

解开小家伙襁褓时,却意外掉落了一块发黄的布。

那是一封用炭笔写在麻布上的信,许是写的日子久了,笔迹有些许模糊。

这信的大概意思是这孩子家财被歹人侵占,他父亲只是亲娘的一个下人,无人知道有这个孩子,他也无力保护孩子,他所盼望的仅仅是这孩子能平安长大,延续血脉,望好心人垂怜。

这信写的很隐晦。

郑秋穗连蒙带猜。

“……”头更痛了。

一晚上,郑秋穗每隔一个时辰,就把灶坑里煨着的米汤,给身旁的小孩喂点。

外面的雨声渐渐大了。

索性这孩子吃了睡睡了吃,半点不闹腾,昏昏沉沉的,倒也顺利熬到了天亮。

天一亮,听到消息的李氏跟着公公赶忙过来。

外面下了一整夜的雨,天亮了竟是晴了。

郑秋穗顶着两个黑眼圈,合衣在炕上补眠,一旁的小孩的小孩仰躺着,胸部起伏间睡的喷香。

沐浴在阳光下,一大一小画面莫名的和谐。

翁婿两个走进来看到的便是这副画面。

可巧郑秋穗生的也挺好看。

有道是丑的各具特色,可美的千篇一律。

“……爹,您确定这不是老二的私生子?”小李氏低声道。

来龙去脉妻主已经跟他说了,可小李氏还是觉得不真实。

老李氏翻了个白眼,下意识摸了摸小孩儿的肚子。

“得,吃的溜圆。”

小李氏不由得想笑,“二妹怕是一晚上没睡。”

话音未落,院门被敲响,声音急促有力。

翁婿两个面面相觑,“爹您看好孩子,别叫他发出声音,我去瞧瞧。”

小李氏紧握着拳往大门处走,“来啦来啦。”

开门一瞧,郑秋穗松了口气,是族里的人。

“春苗你这一大早着急忙慌的干啥呢,秋穗还睡着呢?”

小李氏嗔怪道。

“不是不是”,郑春苗气喘吁吁。

“我祖母叫我赶紧跟大家伙儿说一声,今天明天族里的人不许出村,更不许去县城。”

小李氏心下咯噔一声。

“咋了这是?”

“姐夫你可千万别问”,郑春苗苦着脸,“我一路跑着一路有人跟我打听,关键我祖母啥也没跟我说啊。”

“不多说了还有好几家没告诉呢,你把这事告知家里的人,尤其是穗姐,她这几日且在家等等。”

郑春苗又风风火火的离开了。

小李氏沉默着站了一会儿。

这几日女人在忙着种土豆子、育苗,男人忙着上山挖荠菜、小根蒜……柳蒿芽儿应该也要出来了。

小李氏愣愣的想。

养猪的人家也是小心翼翼的照看,这几日猪也要下崽子。

万幸是这个时节,村里人都忙的见头不见尾,没人注意他家的情况。

小李氏叹了口气。

邻居家里,郑冬粒的爹爹胡氏拿了个背篓出门,见小李氏在门口,叫他一起上山挖野菜。

胡氏是个鳏夫,性子腼腆内向,平日里不怎么与人打交道,也就跟他们家说几句话。

“我公公一早就上山了”,小李氏笑笑,“我热壶子水,喂了猪就去。”

胡氏点点头走远了。

见周围没人了,小李氏翻墙出去拢上门,做出一副院子里没人的样子。

又做贼一样翻墙回了家。

屋子里的小孩正哼唧着,索性冬日里厚重的门帘子还未摘下,隔音效果倒是极不错。

郑秋穗已经醒了,正苦着脸一口一口喝着碗里的米汤。

这里新生儿的主食就是米汤,加了红枣、肉、鸡蛋等各种各样物事进去一起炖的米汤。

眼下,老李氏一门心思放在了孩子身上,郑秋穗便也只能跟着喝各种各样的汤了。

难喝……一股子腥味儿。

郑秋穗嫌弃的紧。

听闻小李氏方才的作为,郑秋穗直道姐夫聪慧、思虑周全,夸的天花乱坠。

硬生生把平日里稳重的小李氏说的嘴角上扬。

老李氏翻了个白眼,小心翼翼给孩子擦了擦嘴,眼瞧着小肉团子又阖眼睡着了。

“这孩子倒也真不累人,吃了睡睡了吃的。”

几人缩在家里哄孩子,堪称度日如年。

与此同时,外面地里下土豆秧子的郑冬粒也格外难挨,坐立不安之下只得闷头干活。

郑母一大早去找族长了,道闺女在县城里干活儿,这不让去县城不行。

族长被缠的没法子了,也知道郑母素来知轻重,索性把自己得知的消息粗略告知了。

郑氏一族是北疆大族,有不少族人散落在外。

因而族长知道的消息比其他人要全面的多。

得知犯人已经尽数伏诛,郑母下意识愣了下。

“尽数伏诛?”

郑母下意识想起还在他家炕上躺着的小家伙。

“对,你家秋穗不是在城里扛活儿吗?你也知道,县城里这个月一直人心惶惶的,其实是逃了个罪人。”

“那日城门大关是因为犯人露了踪迹,官兵正在追捕。”

“我听闻那人最后在城西的一处宅子**了,这事闹得挺沸沸扬扬的,等你闺女进城也就知道了。”

说完,族长给自家闺女使了个眼色,跺着脚离开了。

她老人家忙得很,族里的大事小事都得操心呢!

听闻那人在宅子里**,郑母愣了下沉默了。

族长闺女叫郑梨,跟自家闺女一样,穿着一袭红衣。

见郑母不说话,族长闺女挑挑眉。

她这老伙计是个认死理的,只得语重心长的安慰。

“我说花儿,村里知道的可全告诉你了,你闺女那事不急,昌隆货栈南来北往的多少人呢,去不了城里的不止穗姐儿,我估摸着,最迟到后日,城门就开了。”

闻言,郑母翻了个白眼,“跟你说八百回了,别叫我名儿。”

对面的女人也翻了个白眼,“你讨厌这名儿换一个不就成了。”

郑母正色道,“名字是长辈给的,岂能那班儿戏。”

“……”

两人相识近四十年了,相似的对话发生太多次了。

两人相视一笑。

“今儿晚上过来喝一杯。”

郑梨拍拍老姐妹的肩膀笑道。

“没空,下土豆子、育苗,地里活计一大堆呢,过了这阵子再说吧。”

郑母摆摆手转身往出走,顿了顿又填了一句,“不影响我闺女进城赚钱就行。”

晚上,把蝉哥儿杏哥儿哄睡着,几个成年人围坐在桌上嘀嘀咕咕。

郑母把白天打听到的说了。

“那人不是流放吗?都活着到咱这地儿了多不容易,咋非要逃跑寻死呢?”

老李氏叹了口气。

“有啥事不比活着重要?还有个孩子要他照顾呢。”

“我看正因为有这孩子所以活不了了。”

郑秋穗姐妹对视一眼。

男子怀孕本就不显,怕是直到临盆都只有一点弧度。

这人大约是流放途中发现了怀孕一事,隐瞒着强撑着走到这里。

他怕是知道这孩子被人发现只有死路一条,拼着命也想给孩子挣条生路。

既然没人知道这孩子的存在,倒暂时不必担心这孩子给族人招祸。

一群人松了口气,又沉默了。

“啊啊,呀啊。”

孩子的哼唧声打破了面前的沉默。

“实在不行,咱想想法子,瞒过族人收养了这孩子。”

小李氏抱着怀里的小家伙,只觉着这孩子着实命苦。

“收养个哥儿啊?”

老李氏同情心泛滥,但重女轻男屹立不倒。

“明儿都各自忙着吧,爹爹和姐夫上山挖野菜,多在人跟前晃晃。”

郑秋穗握了握小孩儿的手,逗弄了一番。

“等我在县城打探几日再说。”

第二日果然县城城门开了,郑秋穗又坐上了牛大娘的牛车。

城门处来往的行人多了许多,当差的衙役也稀稀拉拉的。

往日里凝滞的气氛不再。

郑秋穗一如往常往昌隆货栈走去。

货栈里,客人摩肩接踵,着实壮观。

郑秋穗走到工位上坐下,聊天的间隙难免问了出来。

“前段时间弄的人心惶惶的,好多人不敢出门呢,这一下子可不是涌过来了。”

周天杨解释道,随即又紧张兮兮瞧了瞧门外。

“你还不知道吧?城西让那个逃犯一把火烧了!”

郑秋穗佯装皱起了眉,“烧城?为何?”

“这咱可没处知道,反正是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终于消停了。”

顿了顿,周天杨皱起了眉,“那人闹这一出可算害惨了县城的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