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越影齐生 > 第40章 第五节

越影齐生 第40章 第五节

作者:不是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5:07:18 来源:文学城

周别跟着周老走出旧始尘迹时,香山的暮色已经漫过青藤砖墙,将木门上“旧始尘迹”的木牌染得愈发沉暗。

他踢着脚下的碎石子,忍不住侧头问:“爷,你说这影祟下一次出现的时间会是多久啊?上次在风栖镇,可把我们折腾得够呛。”

周老脚步没停,藏青色对襟褂子的衣角被晚风掀起,露出小臂上几道浅淡的旧疤。

他抬手摸了摸垂到胸口的胡须,指腹蹭过泛油的须尖,沉默了几秒才开口:“大概是两个月后。”

“两个月后啊,那时候是四月份。”周别算着日子。

“嗯,不过你们第一关过了,也算有了些底子,往后第二关,得顺顺利利才行。”

“那肯定!”周别立刻挺直腰杆,拍了拍胸脯,“有我、春见、纪杙还有淇鱼在,再厉害的影祟也不怕!对了爷,你上次说的‘四方镇’,到底藏着什么门道啊?我翻遍了你给的旧书,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周老却没接话,只是转头看了眼身后的木门,眼神里藏着几分周别看不懂的沉郁。

他抬手拍了拍周别的肩膀,掌心的温度带着岁月的粗糙:“该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别瞎琢磨,先把你那点功夫练扎实了,比什么都强。”

周别撇撇嘴,还想再问,周老却已经迈步往前走,身影很快融进暮色里。

他只好快步跟上,走了几步又回头望了眼——旧始尘迹的木门已经关上,青藤在门上缠得紧,像要把整扇门都裹进旧时光里,透着股说不出的寂静。

而此时的旧始尘迹院内,石桌上的粗瓷碗还留着酸辣粉的红油印,搪瓷杯里的茶水早已凉透。

风从半开的窗棂钻进来,卷起地上的碎纸屑,打着旋儿飘向里屋。

里屋的木桌上,一本深蓝色封皮的旧书静静躺着,封面上“四方镇”三个字是用朱砂写的,历经岁月却依旧鲜红,像凝固的血。

忽然,一阵更急的风涌进来,书页“哗啦哗啦”地翻动起来,速度越来越快,仿佛有只无形的手在操控。

很快,书页停了下来,精准地翻到“土神——抱璞玉”那一页。

泛黄的纸面上,用小楷写着几行字,墨迹已经发暗,却依旧清晰:“土神隐于石,璞玉藏其魂,影祟至,玉生辉,四方镇,始安宁。”

风还在吹,书页却不再翻动,只有那几行字在昏暗的光线下,透着股诡异的光泽。

桌上的铜灯芯轻轻晃动,在纸面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有什么东西在字里行间游走,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等待着两个月后,那场即将到来的、与影祟有关的第二关。

院子里的苔藓还在青砖缝里生长,木架上的旧物件依旧蒙着薄灰,只有这本《四方镇》,在无人察觉的角落里,悄悄揭开了秘密的一角,将悬疑的引线,轻轻系在了两个月后的时光里。

西海牧歌,云端絮语。

西海的草原总带着一种近乎极致的辽阔,天是透亮的蓝,云像被揉碎的棉絮,慢悠悠地飘在头顶,风里裹着青草和酥油的香气,漫过邓淇鱼的裙摆。

她穿着一身蓝绿色的藏袍,领口和袖口绣着银线勾勒的铃兰花,腰间系着彩色的腰带,坠着小小的银铃,走一步就叮当作响。

头上戴着蜜蜡和松石串成的头饰,阳光落在上面,折射出细碎的光,长长的卷发随着风在摇晃,衬得她原本就温柔的眉眼,多了几分灵动。

手里的羊鞭轻轻搭在臂弯,鞭梢系着的红绸带随风飘动。

羊群在她身前散开,像一团团雪白的云,低头啃着鲜嫩的青草,偶尔发出“咩咩”的叫声。

不远处,几匹枣红色的马正甩着尾巴踱步,牧羊犬“阿吉”蹲在她脚边,耳朵竖得笔直,警惕地盯着草原深处,只要有小羊跑远,它就会立刻起身,轻轻把小羊赶回来。

邓淇鱼弯腰摸了摸身边一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羊,柔软的羊毛蹭得她手心发痒。

小羊怯生生地往她怀里钻,眼睛像黑葡萄一样,亮晶晶的。她忍不住笑了,轻声说:“别怕呀,有我在呢。”

“卓嘎!回家吃饭喽!”

“卓嘎”二字的核心含义是白度母,在藏文化中是象征慈悲、智慧与平安的女性护法神祇,也常被引申为“吉祥的仙女”。

寄托了家人对孩子拥有善良心性与顺遂人生的美好期望。

远处传来母亲的声音,带着藏族人特有的清亮。

邓淇鱼抬起头,看见父亲邓建军和母亲卓玛站在毡房门口,父亲穿着藏蓝色的藏袍,母亲则穿着和她同款的藏袍,只是颜色更深些,头上的头饰也更华丽。

卓玛挥着手,脸上带着温柔的笑,父亲则靠在门框上,手里拿着一个刚烤好的馕,正朝着她晃了晃。

“知道啦阿妈!”邓淇鱼回应了一声,把羊鞭递给跑过来的邻居家小孩,“帮我照看一下羊群,我吃完饭就来。”小孩点点头,接过羊鞭,兴奋地跑去跟阿吉玩耍。

邓淇鱼跟着阿吉往毡房走,脚下的青草被踩出浅浅的痕迹,银铃的响声在空旷的草原上格外清晰。

走进毡房,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阿妈炖了牦牛肉汤,汤里飘着萝卜和土豆,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阿爸做了炒青稞,还拌了一盘酸奶,上面撒着白糖和葡萄干。

外公外婆已经坐在矮桌旁,外公戴着老花镜,正用藏语跟外婆说着什么,见她进来,立刻笑着招手:“卓嘎来啦,快坐,汤刚炖好,趁热喝。”

邓淇鱼在矮桌旁坐下,阿妈给她盛了一碗牦牛肉汤,汤里的肉炖得软烂,一咬就化。

她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胃里,舒服得眯起了眼睛。

“对了卓嘎,”外公突然开口,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昨天不远处雪山上的村民来草原了,拉了一批新的羊毛货,说是今年的羊毛特别好,做出来的藏毯又软又暖和。”

“真的吗?”邓淇鱼眼睛一亮,“我前几天正想着呢,要是羊毛好,刚好可以买一些。”

阿爸点点头:“等明天我带你去看看,他们还没走,就在东边的毡房那边。”

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吃边聊,毡房里满是欢声笑语。吃完饭,邓淇鱼帮阿妈收拾好碗筷,又跟外公外婆说了会儿话,才带着阿吉再次来到草原。

此时的太阳已经西斜,把草原染成了金黄色,羊群也吃饱了,正懒洋洋地卧在草地上晒太阳。

邓淇鱼坐在一块石头上,阿吉靠在她身边,把头放在她的腿上。

她拿出手机,刚解锁屏幕,就看到周别的视频通话请求弹了出来。

她笑着接起,屏幕里立刻出现周别那张熟悉的脸,背景是旧始尘迹的木门,他身后还能看到周老的衣角。

“淇鱼!我跟我爷刚从旧始尘迹出来!”周别的声音格外兴奋,“跟你说,我爷说了,影祟下次出现得等两个月后,咱们还有时间准备!”

邓淇鱼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忍不住笑了:“那太好了,这段时间咱们可以好好练练功,上次在风栖镇,有时候想想还有点后怕。”

“才没有!”周别立刻反驳,“你上次反应多快啊,还帮我挡了纸团呢!对了,你现在在哪呢?背景看着好漂亮。”

邓淇鱼把手机镜头转向身后的草原,金黄色的草地、雪白的羊群、远处的雪山,一一映入屏幕。

“我在草原上呢,刚跟家人吃完饭,出来陪羊群。”她指着身边的小羊,“你看,这只是前几天刚出生的,我给它取名叫‘铃铃’,因为它跑起来的时候,脖子上的铃铛会响。”

“铃铃?真可爱!”周别凑到屏幕前,仔细看着小羊,“对了淇鱼,我突然觉得你特别像小羊,性格温温和和的,说话也轻声细语的。”

邓淇鱼被他逗得笑出了声,眼角弯成了月牙:“你倒是会说!那你就像小太阳鸟,叽叽喳喳的,精力旺盛得很,走到哪都能带动气氛,跟你待在一起,从来都不会觉得无聊。”

周别嘿嘿笑了两声,又好奇地问:“那你觉得春见跟纪杙像什么动物的性格啊?我先说说我的想法,我觉得纪杙像雪狼,特别有团队意识,性子还沉稳,也有趣,我就喜欢跟他玩,特别靠谱。”

邓淇鱼托着下巴,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春见的话,我觉得像小鹿。她的眼神很清澈,看起来很温和,但其实很灵敏,遇到危险的时候,反应特别快。而且她心思很细腻,总能察觉到一些细节,就像小鹿一样,看似柔弱,其实很有韧性。”

“说得太对了!”周别忍不住拍手,“上次她还帮我捡回了掉在水里的手机呢,要不是她,我手机早就报废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从草原的羊群说到香山的枫叶,从纪杙的沉稳说到尤春见的细腻,谈风景,聊感受,笑声透过屏幕,传到了遥远的草原上。

而此时的南园,尤春见正和纪杙走在回家的路上。

突然,尤春见打了个喷嚏,她揉了揉鼻子,疑惑地说:“奇怪,谁在想我啊?”

纪杙停下脚步,脱下自己的围巾,套在她的脖子上,语气带着几分担忧:“是不是着凉了?估计是刚才吹了冷风。”

尤春见裹紧身上的羽绒服,上面还带着纪杙的体温,暖得让人心颤。她笑着摇摇头:“应该不是,可能是淇鱼在想我吧,她昨天还说要给我织围巾呢。”

纪杙看着她眼底的笑意,也忍不住笑了:“说不定是周别在跟她聊咱们呢,那家伙,一说起话来就停不下来。”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往家的方向走。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像一对亲密的伙伴,在南园的午后,续写着温暖的故事。

而遥远的西海草原上,邓淇鱼还在跟周别聊着天,手机屏幕里的笑声,和草原上的风声、羊叫声,交织成一首最动听的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