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救援》上映第三周,#温星燃休眠舱眼尾痣#的词条突然爆了。
超话里瞬间涌入三万新粉,捧着4K修复的截图疯狂尖叫。有站姐连夜剪出混剪视频,bgm配着缠绵悱恻的情歌,画面定格在宇航员抬手抚过舱壁的瞬间——月光透过舷窗,在他眼下那颗痣上投出细碎的阴影,像落了颗没擦干净的星子。
“这是什么神仙颜值啊!”ID为“燃燃的小睫毛”的用户连发九条微博,配图是从电影里截的九宫格,“34岁还有这种少年感,内娱独一份吧?”
评论区很快被同好占领。有人扒出他早年走秀的视频,惊叹“原来模特时期更绝”;有人翻到他开书店的路透,花痴“系围裙煮咖啡的样子想嫁”;最热闹的是CP粉战场,有人拉郎新晋小花,有人硬磕导演,吵到最后甚至有人提名“休眠舱本舱”,说“看眼神绝对是真爱”。
这时,一条灰色头像的评论默默浮上来:“醒醒,建议先考古。”
新粉们起初没在意,只当是酸鸡搅局。直到越来越多类似的评论冒出来,有人终于忍不住点进灰色头像的主页——置顶是三年前的截图,内容是温星燃工作室发的结婚声明,配图里两本红色证件并排躺着,旁边压着片干枯的向日葵花瓣。
“???”“燃燃的小睫毛”连发三个问号,以为是P图,“这是哪个黑粉做的假料?”
老粉们闻讯赶来,ID“逾记桂花糕”甩出九宫格实锤:荷兰市政厅的登记记录、慈善晚宴上沈逾白替他挡酒的动图、甚至还有逾星书斋门口那对并排的藤椅,椅背上隐约能看到同款磨损的痕迹。
“别造谣了行不行?”新粉开始抱团反抗,有人翻出温星燃最近的采访,“他说自己独居啊!”
“独居是指没和父母住一起。”ID“静川茶馆老茶客”冷笑一声,甩出张高清偷拍照——照片里沈逾白站在书店门口,正替温星燃拂去肩头的桂花,动作自然得像呼吸,“这位‘独居人士’,上周刚被拍到和爱人逛超市。”
超话里瞬间炸开锅。有新粉抱着侥幸心理去翻沈逾白的资料,看到“沈氏集团创始人”“身价百亿”等词条时,吓得当场注销账号;有人跑去温星燃微博评论区刷“骗子”,被老粉用“2023年就公开过”的截图怼得哑口无言;最戏剧性的是个刚打了两万块应援金的站姐,发了条“原来我追的是已婚男人”的微博,配图是张流泪猫猫头,下面评论区齐刷刷刷着“姐妹快跑,沈总法务部不是吃素的”。
“等等,”有人突然发现盲点,“他爱人……是不是那个传说中把王导搞破产的资本大佬?”
这个疑问像投入湖面的炸弹。很快有人扒出当年王导演诽谤温星燃后,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被爆出偷税漏税的黑料,连带整个剧组都被查封;更有人翻到沈逾白公司年会视频,背景板上赫然摆着温星燃的油画肖像,画框边还刻着两人名字的缩写。
“救命,这是什么小说照进现实?”“燃燃的小睫毛”改了ID叫“清醒了但没完全醒”,发了条新微博,“考古完更上头了是怎么回事?已婚还这么会钓,沈总你管管啊!”
评论区画风突变。有人开始磕起这对低调的夫夫,说“看慈善晚宴的对视,这眼神比电影还苏”;有人翻出温星燃早年拍的私密写真,对比现在的书店老板状态,惊叹“结婚六年还能保持这种灵气,沈总肯定把他宠上天了”;甚至有CP粉做了时间线整理,从静川茶馆初遇到荷兰领证,再到逾星书斋开业,每一个节点都对应着沈逾白不动声色的偏爱。
“所以他说‘回家’的时候,是真的在说回家啊。”有人在《星际救援》的影评区发了条长评,分析宇航员每次看地球照片的眼神,“那不是演的,是真的在想某个人吧。”
这条评论被顶上热评第一。下面跟着几百条回复,有人说二刷时注意到舱壁贴着的贴纸,虽然模糊,但能看出两个交握的手;有人发现台词“三年后我一定回来”,正好对应两人公开婚姻的第三年;最绝的是个显微镜女孩,截到照片背面隐约露出的“白”字,和沈逾白给公益基金题的字如出一辙。
风波渐渐平息时,超话里多了个新板块叫“已婚但貌美”。有人发了组温星燃不同时期的对比图,从刚出道时带着婴儿肥的少年,到如今眉眼温润的书店老板,岁月好像格外优待他,只在他身上添了种沉淀后的舒展。
“这就是被爱滋养的样子吧。”有人感慨道,配了张逾星书斋的外景照,阳光落在“逾星”两个字上,像镀了层金边。
下面有人回复:“岁月不败美人,尤其是被宠爱的美人。”
当天晚上,有粉丝发现温星燃工作室悄悄更新了一条动态,没有文案,只有张书店后院的照片。照片里两株向日葵并排长着,其中一株的花盘微微歪向另一株,像在说悄悄话。
评论区里,老粉们默契地刷着“知道了知道了”,新粉们则在疯狂补课。有人终于明白为什么总觉得温星燃身上有种矛盾的气质——既有少年人的清澈,又有被岁月打磨过的温润,像块被妥帖收藏的玉,历经风雨,却愈发剔透。
“其实想想也挺好的。”“清醒了但没完全醒”发了条总结性微博,“至少知道他过得很好,有人疼,有人爱,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至于为什么这么好看……大概是因为,幸福是最好的保养品吧。”
这条微博被顶上了热搜。有人截图发给温星燃时,他正在给沈逾白煮姜汤。沈逾白接过手机看了看,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看来大家都很关心你。”
温星燃笑着抢过手机,往他嘴里塞了块冰糖:“关心我不如关心关心你自己,又熬夜看文件。”
窗外的月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戒指反射出细碎的光。网络上的喧嚣仿佛隔了层玻璃,清晰可闻,却吵不到这方小小的天地。
第二天一早,有新粉在超话里发了张截图,是沈逾白公司官网的首页——在密密麻麻的商业新闻中间,藏着条不起眼的公告,说将斥资千万修复逾星书斋所在的老巷,保留原有风貌。
“原来他说的‘回家’,是真的有个可以回去的地方啊。”评论区里,有人如是说道。
而此时的逾星书斋里,温星燃正踩着梯子换灯泡,沈逾白站在下面扶着,手里还捏着刚买的桂花糕。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像一幅永远不会褪色的画。
网络上的热闹还在继续,有人考古,有人感慨,有人默默退出。但对他们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岁月很长,彼此在旁,而那些关于“美”的秘密,从来都藏在柴米油盐的烟火里,藏在相视一笑的默契里,藏在那句没说出口却早已刻进骨子里的“有你真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