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逾白的私人日程表上,有一项从未对外公开的记录:每周三下午三点,审核"温星燃相关风险清单"。
这周的清单格外冗长。特助用不同颜色标注着风险等级:红色的"高风险"是温星燃答应某时尚杂志拍摄"资本与艺术的冲突"主题大片,要求同时佩戴价值千万的珠宝与书店后院的杂草;黄色的"中风险"是他在采访中直言"某些艺术评论就是故弄玄虚";绿色的"低风险",则是他又在深夜直播时,对着镜头啃起了沈逾白做的酱肘子,油汁滴在价值不菲的手工地毯上。
沈逾白指尖划过"高风险"条目,目光在"珠宝 杂草"的搭配方案上停留片刻。他太清楚温星燃的用意——这人是想亲手撕碎那些贴在"艺术家"身上的精致标签,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世界:风骨藏在杂草里,价值写在烟火中。
"让珠宝品牌方准备两套方案。"他对特助交代,"一套按温先生的要求,杂草需经过防火处理;另一套备用,用镀金工艺复刻杂草形态,避免舆情争议。"
特助愣了愣:"沈总,这会不会太迁就......"
"他在前面破局,我在后面补位,这才是共生。"沈逾白合上清单,窗外的阳光恰好落在桌角的相框上——那是温星燃在某次活动后台拍的,他穿着笔挺西装,却在温星燃递来的辣条包装袋上签了名,背景里的记者们目瞪口呆。
拍摄当天果然出了状况。温星燃嫌复刻的镀金杂草"没有灵魂",坚持要从书店后院拔新鲜的狗尾草,还即兴把珠宝项链拆成几截,串在草茎上当作头饰。杂志主编在现场急得团团转,沈逾白派去的公关团队却早已启动预案,在社交平台同步释出"温星燃:自然主义的反叛"通稿,配图正是他举着狗尾草的抓拍,眼神坦荡又明亮。
"你看,"温星燃在拍摄间隙给沈逾白发消息,附带一张狗尾草特写,"比那些冰冷的珠宝有生命力多了。"
沈逾白看着屏幕轻笑。他刚驳回了法务部"禁止温星燃参与争议性活动"的提案,转而在风险清单上添了条新规则:"所有风险评估需附加'温星燃满意度'参数"。
当晚,温星燃带着一身草屑回到书店,怀里抱着本被记者签名填满的画册。"他们说我是'最矛盾的文化符号'。"他把画册往吧台上一放,随手拿起块沈逾白刚烤的桂花糕,"又当资本咖,又骂资本;又卖人设,又拆人设。"
沈逾白接过他沾着糖霜的手指,轻轻擦去痕迹:"那是因为他们看不懂,你拆的不是人设,是束缚。"他从书架上抽出本空白笔记本,"你看,这本子能写诗歌,能画涂鸦,能记菜谱,为什么非要被贴上'诗集'或'画册'的标签?"
温星燃咬着桂花糕,眼睛亮起来:"你的意思是,我们的故事,能同时是资本启示录、艺术宣言、生活指南?"
"不。"沈逾白翻开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两人的名字,"它只是我们的故事,写满了风险清单上从未标注的、共生的密码——是你举着狗尾草时,我眼里的笑意;是我签署合同时,你悄悄放在桌角的热牛奶;是所有标签之外,两个灵魂相互映照的光。"
深夜的书店里,风险清单被风吹到地上,盖住了某行"高风险"评估。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沈逾白正提笔在笔记本上续写,温星燃凑在旁边添画,两人的影子落在纸页上,把那些被量化的风险,都写成了不可量化的温柔。
至于那些清单和标签?就让它们在晨光里慢慢褪色吧。反正他们的共生密码,早就刻在了彼此的生命里,在每个风险与机遇交织的瞬间,绽放出比任何定义都璀璨的光芒。
沈逾白收到珠宝品牌季度财报时,温星燃正在给书店门口的桂花树修剪枯枝。报表上的"品牌曝光量"一栏用红笔标着刺眼的增长曲线,附言里写着:"得益于温星燃先生'杂草与珠宝'系列造型,品牌年轻客群转化率提升42%。"
"你看,"温星燃探过头来,手里还捏着把修枝剪,"我就说杂草比珠宝带货吧。"他指尖点在"年轻客群"几个字上,"这些小孩可比评论家懂行,知道真东西不在价格标签上。"
品牌方显然也深谙此道。没过多久,首席设计师就带着新系列手稿找上门,主题赫然是"野趣共生"——项链坠是镶嵌碎钻的狗尾草,耳环仿的是沾着露水的蕨类,连高定戒指的戒托都做成了缠绕的藤蔓造型。
"温先生您看,"设计师指着手稿上的杂草元素,"这都是从您那组造型里获得的灵感。"
温星燃正在给刚到的艺术期刊盖章,闻言头也没抬:"告诉他们,别光抄外形,得把泥土的腥气、阳光的温度也融进去。"
设计师愣在原地,沈逾白恰好在此时走进来,替他解了围:"意思是,让珠宝带着'生长感'。"他目光扫过手稿,"比如在金属藤蔓上留道细微的划痕,像被风雨侵蚀过。"
后来这系列珠宝发布时,每一件都附带了张卡片,印着温星燃的手写体:"最珍贵的不是钻石,是草叶上的露珠。"市场反馈远超预期,有顾客在社交平台晒单时说:"戴上这项链,仿佛能闻到清晨草地的味道。"
品牌方想请温星燃站台庆功,他让小雅回了张照片——照片里,他蹲在书店后院,手里举着串野蔷薇,项链是沈逾白用铁丝弯的,旁边配文:"本真款,非卖品。"
这张照片被粉丝疯传,衍生出#杂草比珠宝珍贵#的话题。有人翻出他当年穿着白衬衫、戴着狗尾草项链走秀的视频,对比现在的野蔷薇铁丝链,忽然懂了:所谓风格,从来不是追逐潮流,而是把自己活成源头,让不同的元素在身上碰撞出奇妙的共振。
沈逾白看着后台不断刷新的品牌数据,忽然拿起手机给温星燃发消息:"现在知道杂草的商业价值了?"
温星燃秒回张自拍,照片里他正把品牌送的钻石胸针别在杂草标本上,配文:"价值自在人心。"
傍晚时分,两人在夕阳下整理后院。温星燃把品牌方送的纪念奖杯塞进储物箱,沈逾白则将那枚铁丝项链挂在晾衣绳上。风一吹,项链与旁边的钻石胸针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
"你听,"温星燃侧耳细听,"杂草和珠宝在聊天呢。"
它们聊的,大概是关于价值的多元答案——有的价值藏在璀璨的切割面里,有的价值埋在湿润的泥土中,而最好的共振,是两者在风里并肩,让每个看到的人都明白:无论是杂草的坚韧,还是珠宝的璀璨,终会在时光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出独特的声响。
至于品牌效果?就让财报上的数字去说话吧。反正他们的故事,早已超越了这些数字,写在了彼此的眼眸里,写在了杂草与珠宝共舞的风里,写在了每个标签之外、闪闪发光的日常里。
小剧场:逾星书斋午后
【场景】逾星书斋,阳光铺在书架上,温星燃擦马克杯,沈逾白理新杂志。
【温星燃】(晃杯笑)读者说我像小太阳,是不是太热情啦?
【沈逾白】(抬眼)是有点——上次差点被蹭流量的绕进去,还好我递了纸条。
【温星燃】(撞他胳膊)有你兜底嘛!不过你也闷,给加班员工订粥还说是书斋多出来的常规福利。
【沈逾白】(耳热)职场讲规则,不用多说。
【温星燃】(抓猫条)我暖人你守底线,咱这书斋缺不得!走,喂猫去,你控量!
【沈逾白】(拿外套)慢点,别摔。
【镜头】两人往后院走,影子叠在阳光里,读者轻声叹:“一热一静,真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6章 杂草珠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