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逾星记事:顶流与冰山投资人双向诱拐 > 第57章 体检报告

沈逾白的体检报告是在周三下午送到书店的。

温星燃正蹲在吧台后整理读者捐赠的旧书,牛皮纸信封从门缝里塞进来时,他以为又是出版社寄来的样刊,随手扔在了《本草纲目》旁边。直到傍晚沈逾白来接他回家,指尖在信封上顿了顿,他才后知后觉地想起上周的体检。

“结果出来了?”温星燃咬着刚烤好的杏仁酥,碎屑掉在米白色毛衣上,像撒了把白芝麻。沈逾白抽了张纸巾替他擦掉,动作自然得像在拂去书页上的灰尘。

“嗯。”沈逾白的声音听不出异常,却把信封塞进了西装内袋,指尖按了按袋口,像是在藏什么秘密。

温星燃挑眉——这人从来把重要文件放在公文包外侧,连年度财报都随手扔在书房,唯独这份体检报告,藏得格外小心。

夜里关店时,沈逾白去后院锁门,温星燃趁机从他外套口袋摸出了信封。

拆开时手指有点抖,像当年第一次站在T台幕布后,明知没什么大不了,心跳却控制不住地加速。报告上的字密密麻麻,他跳过那些晦涩的术语,直接找结论——“低血糖,建议规律饮食,减少咖啡因摄入”。

“就这?”温星燃捏着报告笑出声,原来那个在谈判桌上能连续工作三十六小时的铁人,也会被“低血糖”绊住脚。

他想起沈逾白总说“咖啡比饭重要”,开会时随手抓块巧克力塞进嘴里,忙起来连午饭都省了,现在看来,都是要算账的。

沈逾白推门进来时,正撞见温星燃把报告折成小方块,塞进《逾星书斋》的纪念册里。“偷看?”他语气里带着点无奈,却没真的生气,只是走过去揉了揉他的头发,“不是什么大事。”

“还不是大事?”温星燃拍开他的手,转身从储藏室翻出个玻璃糖罐,“从今天起,这东西得常驻吧台。”他记得沈逾白不爱吃太甜的,特意挑了低糖的手工牛轧糖,糖纸印着向日葵图案,是他前几天在文创市集淘的。

沈逾白看着糖罐上“逾星书斋”的烫金小字,忽然想起去年冬天。温星燃拍公益广告时在山区冻得发烧,回来后非说“姜糖膏能治百病”,逼着他一起喝,结果两人都嫌辣,偷偷倒进了花盆。现在那盆向日葵长得比人高,花盘大得像小太阳。

“我不爱吃这个。”沈逾白试图抵抗,却被温星燃塞进嘴里一块。奶香混着花生的脆,甜度刚好卡在“不腻”的临界点,他忽然发现,原来温星燃连糖的甜度都记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书店开门,老顾客们发现吧台多了个显眼的糖罐。穿校服的小姑娘指着向日葵糖纸笑:“燃哥,这糖跟你家后院的花一样!”刚退休的张老师戴起老花镜:“哟,沈总也开始吃糖了?上次见他喝咖啡都不加糖呢。”

温星燃正笑着解释,沈逾白的特助小陈抱着文件进来,看到糖罐时眼睛都直了:“沈总,您不是说‘吃甜食影响判断’吗?”话音刚落就被沈逾白瞪了一眼,吓得赶紧改口,“不过这糖挺好看的,温先生眼光真好。”

那天下午沈逾白有个视频会议,温星燃端着咖啡过去时,发现他正对着屏幕皱眉。对方大概在争执什么,他的语速越来越快,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那是他低血糖犯了的征兆。

温星燃没说话,悄悄把一颗牛轧糖放在键盘旁,糖纸的向日葵对着他的手。

会议暂停的间隙,沈逾白果然拿起糖剥开。

镜头里的合作伙伴忽然笑了:“沈总什么时候改吃甜食了?上次见你连生日蛋糕都只尝一口。”

他含糊地“嗯”了一声,眼角的余光却瞥见温星燃靠在门框上,冲他比了个“好好开会”的口型,嘴角还沾着点面粉。

等他挂了会议,温星燃已经把红糖糕蒸好了。糯米的甜香漫开来,他把盘子推过去:“知道你不喜欢太甜,放了桂圆,有点嚼劲。”沈逾白拿起筷子的瞬间,忽然想起小时候奶奶说的“爱你的人,连你不爱吃什么都记得”。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逾白的西装口袋里开始常备糖纸。有时是温星燃塞的牛轧糖和薄荷糖,有时是读者送的水果硬糖,连他自己都没发现,开会时摸糖的动作越来越自然。有次去基金会谈捐赠,他掏出糖递给留守儿童,小姑娘怯生生地说:“叔叔,你的糖纸上有小太阳。”

体检报告后的第一个周末,沈逾白难得没去公司。温星燃在厨房烤饼干,他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看,忽然说:“下周把体检日标在日历上吧。”温星燃回头时,发现他正盯着墙上的挂历,指尖点在“每月第三个周五”那行。

“怎么突然积极了?”温星燃把烤糊的饼干塞进他嘴里,被他皱眉吐出来。

“某人总说我不珍惜身体。”沈逾白捏了捏他的脸颊,那里还沾着点黄油,“总得让他放心。”

挂历很快被填满了。温星燃用红笔圈出每个体检日,旁边写着“早餐加红糖糕”“少喝咖啡”“下午三点吃坚果”,连沈逾白的特助都收到了同步提醒。有次,林助在公司群里发了张沈总吃糖的偷拍照,配文“铁汉柔情,从一颗糖开始”,被沈逾白罚了三天下午茶。

傍晚,沈逾白带着合作方来书店。对方是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看到吧台上的糖罐时眼睛一亮:“这糖纸真别致,是温先生设计的?”

“嗯,”温星燃笑着递过一罐,“老教授喜欢?带点回去给孩子吃。”

老教授却摆摆手,指着沈逾白:“我是说,沈总刚才开会时,剥糖纸的动作特别温柔。”她忽然压低声音,“我家先生也低血糖,我给他剥了四十年糖纸,知道那眼神是什么意思——不是想吃糖,是知道有人在等他回家。”

沈逾白的耳尖瞬间红了。温星燃看着他假装翻书的样子,忽然想起他第一次在谈判桌上替自己解围,第一次在摄影棚外等他收工,第一次在荷兰市政厅握紧他的手——原来那些没说出口的在意,早就藏在细节里,像糖纸里的甜,剥开才知道有多浓。

那天晚上整理书架,温星燃在《人体解剖学》里发现张折叠的糖纸。向日葵图案被摩挲得发亮,背面有沈逾白的字迹:“10月17日,下午三点,他在烤南瓜派,糖是桂花味的。”

他忽然想起那天自己确实做了南瓜派,沈逾白回来时沾了满脸面粉,像只偷吃东西的猫。原来那些被他随手塞进口袋的糖,都被认真地记了下来,连味道和场景都没落下。

“在看什么?”沈逾白端着热牛奶进来,看到糖纸时顿了顿,“随手夹的,忘了拿出来。”

温星燃没说话,只是把糖纸夹回纪念册,放在体检报告旁边。一页是冰冷的医学术语,一页是温暖的生活碎片,像他们的日子,一半是理性的克制,一半是感性的柔软,拼在一起才完整。

沈逾白的低血糖犯得少了,但书店的糖罐从未空过,甚至多了好几个款式——有读者织的毛线糖袋,有孩子画的卡通糖盒,最受欢迎的还是温星燃设计的向日葵糖纸,有人专门来问能不能单买糖纸做收藏。

“其实不用总备着糖了。”沈逾白某天早上说,顺手把刚热好的牛奶递给温星燃,“我现在吃饭挺规律的。”

“不行。”温星燃把新烤的杏仁酥放进他公文包,“万一呢?万一忙起来又忘了吃饭,万一突然想吃甜的,万一……”

“没有万一。”沈逾白握住他的手,指尖划过他无名指上的银戒,“因为有你在,我不会再让自己低血糖。”

后来第二年体检,沈逾白的报告上终于没有了“低血糖”的字样。温星燃把新报告和旧报告并排放在纪念册里,忽然发现一年的时间,足够让一个人改变饮食习惯,足够让糖纸堆满抽屉,足够让“担心”变成“习惯”。

当然,这是第二年的事了。这时候,谁也没有预料到沈逾白那被温星燃精心呵护着、似乎已“无恙”的低血糖,像一颗被暂时摁灭的火种,仍潜藏在生活的角落,只待某个特定时刻,便可能骤然复燃,搅乱平静。

老教授再次来书店时,带来她先生写的书法:“一粥一饭,一糖一纸,皆是心意。”

温星燃把它挂在故事墙上,旁边贴满了读者的留言——有人说“看到沈总吃糖,忽然想给爸爸也买罐糖”,有人说“燃哥写在日历上的提醒,让我想起妈妈的便签”,还有个年轻人画了幅画:两个小人坐在书店里,一个在烤饼干,一个在剥糖纸,窗外的向日葵开得正盛。

沈逾白看到这幅画时,正把温星燃新做的牛轧糖放进糖罐。阳光透过玻璃窗,在“逾星书斋”的木牌上投下温暖的影子。

他忽然明白,那些被精心准备的红糖糕,被认真记录的体检日,被妥善收藏的糖纸,从来都不只是为了治疗低血糖——那是一个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说“我爱你”,笨拙却真诚,细微却坚定。

温星燃从背后抱住他时,闻到了淡淡的奶香味。“在想什么?”他把下巴搁在沈逾白肩上,头发蹭得他脖子发痒。

“在想,”沈逾白转身回抱他,掌心贴着他的后背,“明年体检,我们一起去。”

“好啊。”温星燃笑着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上次买的糖纸快用完了,明天去文创市集再淘点?”

“不用。”沈逾白从口袋里掏出张糖纸,上面是手绘的向日葵,花瓣歪歪扭扭,却比任何设计都好看,“我画了些,你看看能用吗?”

温星燃的眼眶忽然热了。他想起老教授说的“剥四十年糖纸”,忽然觉得,所谓天长地久,或许就是有人愿意陪你记着体检日,愿意为你学画糖纸,愿意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把“担心”酿成“甜蜜”,把“习惯”过成“浪漫”。

那天晚上,他们在糖罐里放了张纸条:“愿每个低血糖的人,都能遇到给你剥糖纸的人;愿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

后来有个读者在留言本上写道:“看到沈总给燃哥剥糖纸的样子,忽然懂了爱情不是惊天动地,是有人记得你胃不好,记得你不爱吃香菜,记得你低血糖时要吃带点嚼劲的糖——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甜,才最让人上瘾。”

温星燃看到这条留言时,沈逾白正在吧台后煮咖啡,这次加了点牛奶,不再是纯粹的黑咖啡。

阳光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手腕上的向日葵袖扣闪着光,像在说:最好的爱情,是我愿意为你改变一点,你愿意为我记住一点,然后在岁月里,把这点滴的心意,熬成最甜的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