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风穿过小巷,吹斜了逾星书斋门前的雨。
沈逾白第一次在书店被认出来,是个飘着细雨的周末。
他撑着把黑色长柄伞,踩着巷口的积水往书店走,伞沿滴落的水珠在青石板上晕开小小的圈。刚走到"逾星书斋"的木牌下,就听见两个举着电影海报的女生在小声嘀咕:"你看那个男的,侧脸是不是和财经杂志上的沈逾白一模一样?"
"怎么可能,"另一个女生摇摇头,"沈总那种级别的人物,怎么会来这种小巷子里的书店......"
话音未落,书店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温星燃穿着件米白色的棉麻衬衫,袖子卷到手肘,手里还捏着块擦杯子的布,看到沈逾白时眼睛瞬间亮了:"你可算来了,刚烤的蔓越莓饼干还热着呢。"
沈逾白收伞的动作顿了顿,黑色大衣上沾着的雨珠顺着肩线滑落,他抬眼看向温星燃,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路上堵车。"
那两个女生手里的海报"啪嗒"掉在地上——海报上《画笔与尘埃》的男主角,此刻正笑着接过男人递来的伞,指尖相触时,温星燃耳尖悄悄泛起红晕。两人对视的瞬间,空气里像有糖在融化,女生们忽然红了脸,捡起海报匆匆跑了,跑远了还能听见"是真的!真的是沈逾白!"的惊呼声。
"看来你的财经粉比我的电影粉眼尖。"温星燃把饼干盘子推到沈逾白面前,自己拿起一块咬了一口,饼干渣掉在深色牛仔裤上,像撒了把星星。
沈逾白伸手替他擦掉碎屑,指尖划过他温热的膝盖:"可能是我上杂志的次数比你多。"他语气平淡,目光却落在温星燃颈间——那枚向日葵花瓣项链是他送的,被体温焐得温热,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其实沈逾白来书店向来大方。
有时是午休时间提着保温桶来,西装袖口一丝不苟,却会坐在吧台前,看着温星燃边吃他做的松鼠鳜鱼边吐槽"盐放多了",然后默默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有时是深夜开完会过来,会帮小雅整理被读者翻乱的书架,手指划过《月亮与六便士》的书脊时,动作熟稔得像在翻阅合同;甚至有次温星燃感冒发烧,他直接把上午的董事会挪到线上,在书店陪了整整一天,就坐在临窗的位置处理文件,每隔半小时就起身摸一摸温星燃的额头,眼里的担忧藏不住。
熟客们早就见怪不怪。王奶奶会笑着把刚蒸的糖糕分给他一半,说"小燃嘴刁,也就你做的菜他肯多吃两口";程序员小张会凑过来请教"沈总,我这代码总报错,您帮看看?",然后被温星燃笑着赶走:"别烦他,要问先买杯咖啡。"
但新来的客人总忍不住好奇。有个拿着长焦镜头的粉丝蹲在巷口拍了三天,终于拍到沈逾白替温星燃拂开落在书页上的桂花,照片发到网上后,很快有人扒出:"这不是那位投资界的大佬沈逾白吗?!"
对比图像雪花一样涌来——财经杂志封面上的沈逾白,和书店里的神秘男子,连握笔时食指微屈的弧度都分毫不差。"温星燃爱人竟是商界巨鳄"的词条一夜之间冲上热搜,评论区里,有人翻出三年前沈逾白去荷兰考察的新闻,有人扒出温星燃那年突然停更的微博,还有人发现两人工作室的注册地址在同一个园区。
"这哪是巧合,分明是按头喂糖!"CP粉们在超话里狂欢,把两人的公开动态翻了个底朝天。温星燃说"喜欢向日葵",三个月后沈逾白旗下的公益基金会就捐了片向日葵花田;沈逾白出席活动戴的袖扣,设计师承认"灵感来自一位姓温的先生";甚至连两人发微博的时间都暗藏玄机——温星燃生日那天0点,沈逾白的微博准时出现一句"平安喜乐",配图是束向日葵,背景里的窗帘花纹,和温星燃家的一模一样。
最绝的是有人发现,沈逾白公司年会上播放的祝福视频里,有个镜头扫过他的办公室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摆着本《画笔与尘埃》的剧本,扉页上隐约能看到"给逾白"三个字,字迹和温星燃签名照上的如出一辙。
粉丝们在两人的微博下炸开了锅。
"沈总!您老实说,是不是早就把温老师拐回家了?"
"燃哥!三年前您去荷兰是不是办了什么大事?"
"求一个实锤!孩子快要饿死在坑底了!"
沈逾白的特助拿着舆情报告冲进办公室时,他正在看温星燃发来的照片——小雅把粉丝们扒出来的"糖点"整理成了一本小册子,温星燃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爱心,配文"原来我们这么会秀"。
"沈总,要不要发个声明?"特助擦了擦汗,"现在连财经频道都在讨论您的感情生活......"
沈逾白没说话,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了敲,给温星燃回了条消息:"晚上别关店,等我。"
傍晚时分,沈逾白推开书店门时,温星燃正趴在吧台上翻粉丝做的"糖点分析图",笑得肩膀直抖。暖黄的灯光落在他蓬松的发顶上,像撒了层金粉,看到沈逾白进来,他举起手机晃了晃:"你看这个,说我们俩是'霸道总裁爱上艺术家'的现实版,还挺有想象力。"
沈逾白脱下大衣挂在门边的衣架上,走到他身后弯腰看手机,温热的呼吸落在温星燃颈窝:"想不想让他们知道,现实比小说甜多了?"
温星燃愣了一下,猛地回头:"你想......公开?"
"嗯。"沈逾白点头,目光认真,"与其让他们猜来猜去,不如大大方方告诉他们。"他顿了顿,指尖划过温星燃的无名指,那里的素圈银戒被磨得发亮,"我们又没做错什么。"
温星燃看着他眼里的坚定,忽然笑了,转身从吧台底下拖出个铁盒子,钥匙转动锁孔的声音在安静的店里格外清晰。盒子打开的瞬间,两本暗红色的小本子映入眼帘——正是三年前在荷兰领的结婚证,封面上的烫金文字虽然边角有些磨损,却依旧耀眼。
"早就等着这一天了。"温星燃把红本推到他面前,眼里闪着狡黠的光,"这才是最硬的实锤。"
沈逾白看着那两本结婚证,忽然想起领证那天的场景。温星燃把红本揣在西服内袋里,走路都带着风,说"这玩意儿比任何奖杯都值钱"。后来这红本就被锁在这个铁盒子里,藏在吧台最深处,偶尔被温星燃拿出来擦擦灰,像珍藏着什么稀世珍宝。
"发吧。"沈逾白拿起红本,指尖轻轻拂过封面上的文字,"配张照片。"
温星燃立刻跳起来找角度拍照。他把两本红本并排放在书店的木质吧台上,旁边摆着两朵干枯的向日葵——那是去年从花田里摘的,被他小心地压成了标本,旁边还放着那组雪地婚纱照的迷你相框。背景里,"逾星书斋"的木牌在暖光里泛着温润的光,一切都恰到好处。
"文案写什么?"温星燃举着手机问。
沈逾白想了想:"就说'合法夫夫,持证上岗三年零两个月'。"
温星燃笑着打字,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忽然加了句"@沈逾白老公,请多指教"。点击发送的瞬间,他的耳尖红得像要滴血,却故意仰着脸看沈逾白,像在挑衅。
沈逾白低笑一声,拿过自己的手机转发,只加了个"嗯"字,后面跟了个牵手的表情。
这条微博发出的瞬间,全网服务器仿佛都顿了一下。
三分钟后,"温星燃沈逾白合法夫夫"的词条带着爆字冲上热搜第一。
五分钟后,荷兰驻华大使馆官微转发了这条微博,配文"爱情无国界,祝福"。
十分钟后,#原来我们嗑的CP早就结婚了# #三年前的糖才最甜# 等词条相继登上热搜,连平时只发财经新闻的官媒都跑来凑热闹,配了张两人红本照片,说"这才是最有底气的官宣"。
评论区彻底沸腾了。
"三年?!我以为最多谈了一年!这藏得也太深了吧!"
"荷兰结婚证!救命啊!这是什么神仙爱情!"
"怪不得温星燃敢退圈开书店,原来是有大佬给撑腰,还是持证撑腰!"
"沈总这波操作太秀了!公开即撒证,直接把狗粮焊死在我嘴里!"
书店里,小雅拿着手机跑来跑去,兴奋得像个孩子:"燃哥!沈总!你们上新闻频道了!主持人说'爱情无关身份,贵在真诚'!"
温星燃正给客人打包新书,闻言抬头笑了笑,目光落在吧台后的铁盒子上。其实他不是没想过公开,只是总觉得没必要——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何必向全世界证明。但此刻看着满屏的祝福,他忽然明白,有些公开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给那些同样在爱里犹豫的人一点勇气,告诉他们:喜欢谁都可以很大方,被爱也可以很骄傲。
沈逾白坐在临窗的位置处理邮件,眼角的余光却总被吧台前的身影吸引。温星燃正耐心地给一个老太太解释新书的内容,阳光落在他认真的侧脸上,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像幅安静的画。有粉丝举着本子过来要签名,他笑着接过,在名字后面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和红本照片里的向日葵标本遥相呼应。
"沈总,"特助发来消息,"股价涨了0.5%,分析师说'公众对您的个人形象认可度提升'......"
沈逾白失笑,回了句"知道了",然后锁屏起身,走到温星燃身边自然地接过他手里的马克笔:"我来吧,你去歇会儿。"
温星燃挑眉:"怎么,沈总也要体验一把当明星的感觉?"
"不是。"沈逾白低头,在粉丝的本子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字迹遒劲有力,"是想让他们知道,你不是一个人。"
粉丝看着本子上并排的两个名字,忽然红了眼眶:"谢谢你们......我和我对象在一起五年了,一直不敢告诉家里,看到你们这样,忽然觉得有勇气了。"
那天晚上关店后,巷子里的月光格外亮。
温星燃把两本红本小心翼翼地放进相框,沈逾白则踩着梯子,把相框挂在许愿墙的正中央,正好在那组雪地婚纱照的下面。暖黄的灯光透过玻璃照在红本上,封面上的烫金文字闪着温柔的光,像在无声地诉说:看,我们的爱情,合法,且长久。
"你看,"温星燃从后面抱住他的腰,下巴抵在他背上,"以后这就是书店里最珍贵的展品了。"
沈逾白转过身,把他揽进怀里:"在我心里,你才是。"
巷口的风吹过来,带着桂花的甜香,吹动了许愿墙上的麻布旗子。有粉丝举着相机远远地拍,却没有上前打扰,只是在微博上发了张模糊的照片——两个身影依偎在许愿墙前,月光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戒指反射出细碎的光,像从三年前的红本里走出来的一样。
这条微博下面,有个高赞评论写道:"原来最好的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告白,是细水长流的陪伴,是敢在千万人面前说'我们早就在一起了'的笃定。"
温星燃刷到这条评论时,正窝在沈逾白怀里看老电影。屏幕的光映在两人脸上,忽明忽暗,他忽然凑过去亲了亲沈逾白的下巴:"你说,我们是不是也算做了件好事?"
"嗯。"沈逾白收紧手臂,把他抱得更紧了些,"但最幸运的事,是和你一起。"
电影里的男女主角正在教堂宣誓,誓言温柔得像月光。温星燃想起三年前在荷兰市政厅,法官用荷兰语念誓词时,沈逾白握着他的手微微发颤,那时的心跳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原来时光过得这么快,快到他们已经一起走过了三年;又这么慢,慢到每个瞬间都清晰得像昨天。
第二天一早,书店刚开门就排起了长队。有人是来买那本被沈逾白翻过的《月亮与六便士》,有人是来许愿墙前拍照,还有对情侣捧着刚领的结婚证,红着脸问:"能和你们的红本合张影吗?想沾沾喜气。"
温星燃笑着点头,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结婚证放在相框旁边,忽然觉得,这两本红本早已不只是一份证明。它像一盏灯,照亮了那些在爱里犹豫的人;像一颗糖,甜了那些相信真爱的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时光里最温柔的模样——我们在一起,很久了,而且会更久。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吧台上的咖啡杯里,映出两人交握的手。空气里弥漫着咖啡豆的焦香、书页的油墨味,还有红本相框反射的暖光,酿成了时光里最醇厚的糖。而这糖,他们还要一起吃很多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