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逾白踏上回国航班时,荷兰的晨光刚漫过运河的水波。舷窗外,风车在薄雾里若隐若现,像被定格的剪影,让他想起温星燃昨天站在花田边的样子——白衬衫被风吹得鼓起,手里攥着颗刚摘的向日葵籽,笑着说“等我把成片细节盯完,就带着花籽回去种”。
他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划过,停在温星燃发来的最后一张照片上:画面里是酒店窗台的一小盆多肉,是他临走前和温星燃一起在当地花市挑的,温星燃配文“替你看着它,等我回去时,说不定能冒新芽”。
沈逾白轻轻按了按屏幕,把手机揣进内袋,那里还贴着张便签,是温星燃写的“温牛奶加半勺糖,别又忘了”,字迹带着点潦草的鲜活,和他平时在涂鸦本上画的小太阳一样,让人心里发暖。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降落在熟悉的城市。特助林舟早已在机场外等候,黑色宾利的车窗降下,沈逾白坐进去,第一句话就是“温先生那边的航班确认了吗?”
“确认了,后天下午三点落地。”林舟递过一份文件,语气里带着点小心翼翼,“沈总,后天下午的董事会……”
“推迟。”沈逾白翻开文件,目光却没落在密密麻麻的条款上,脑子里反复浮现的,是温星燃在花田追蝴蝶时,被风吹乱的头发。
他忽然想起昨天临走前,温星燃抱着他的腰,把脸埋在他颈窝说“你先回去忙,我很快就跟上”,声音里带着点黏黏的依赖,和平时在T台上的凌厉判若两人。
车子驶入市区,街景在窗外飞速掠过。沈逾白看着熟悉的写字楼群,忽然让林舟改道去公司——他得提前把手里的工作处理完,才能安安心心地去接温星燃。毕竟是温星燃从荷兰回来的第一趟行程,他不想让任何工作上的事分心,更不想让温星燃落地后,还要等他处理完事务。
回到公司时,秘书处的小姑娘正在整理文件,看到沈逾白进来,都愣了一下——按原计划,他明天才会到岗。
“沈总,您怎么提前回来了?”其中一个小姑娘怯生生地问,手里的咖啡杯都有点发颤。
“处理点急事。”沈逾白没多解释,径直走进办公室。刚坐下,就把林舟叫了进来,指着日程表上的“新项目评审会”说:“把这个会挪到后天上午,下午三点后我要空出时间。”
林舟心里咯噔一下,偷偷瞥了眼沈逾白桌上的手机屏保——还是那张荷兰风车下的合照,温星燃正把脸凑向沈逾白,两人的笑容在阳光下格外晃眼。他瞬间明白了什么,却没点破,只是点头应道:“好的沈总,我这就去协调。”
接下来的一天,沈逾白几乎把自己埋在了文件堆里。从并购案的细节核对,到海外分公司的报表审查,他处理得比平时更高效,连平时要开两小时的部门会议,都被他压缩到四十分钟。
茶水间的张阿姨来送黑咖时,发现他居然没像往常一样拒绝,反而主动说:“今天换温牛奶吧,加半勺糖。”
张阿姨愣了愣,随即笑着应道:“好嘞沈总,您稍等。”转身离开时,忍不住跟林舟嘀咕:“沈总这是怎么了?前阵子在荷兰待了几天,回来整个人都软和了,连咖啡都换成牛奶了。”
林舟想起沈逾白昨天反复确认“杏仁酥要现做的,别放凉”,心里暗暗好笑,却只说:“大概是觉得黑咖太苦了吧。”
到了温星燃返程那天的早上,沈逾白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到了公司。
他坐在办公室里,却没像往常一样立刻处理文件,而是打开手机相册,翻看着温星燃在荷兰发来的照片——有他在摄影基地拍的钨丝灯,有运河边的夜景,还有张他抱着向日葵的自拍,嘴角沾了点花粉,像只偷吃东西的猫。
“沈总,上午的会要开始了。”林舟敲门进来,看到沈逾白对着手机笑,心里更是笃定了自己的猜测。
“知道了。”沈逾白收起手机,起身走向会议室。董事会上,讨论到新楼盘的亲子乐园设计时,他忽然说:“这个区域的座椅要多放些,考虑到年轻人带伴侣来的舒适度。”
董事们面面相觑——以前沈总提项目,只讲“市场需求”“投资回报”,哪会关注“伴侣舒适度”这种细节。有个董事忍不住问:“沈总,您怎么突然关注这个了?”
沈逾白愣了一下,才意识到自己走神了,清嗓子时耳尖微微发红:“只是觉得,多元化需求很重要。”说完,赶紧把话题拉回正轨,可目光却总忍不住飘向窗外,心里盘算着“离温星燃落地还有多久”。
会议结束后,沈逾白回到办公室,越想越觉得不安。
他原本打算提前下班去机场,可又觉得“直接早退”太扎眼,毕竟自己平时是出了名的“工作狂”,突然离岗,难免会让员工们议论。他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忽然想起林舟昨天说“最近大家赶项目都挺辛苦”,一个念头在他心里慢慢成型。
“林舟,进来一下。”沈逾白按下内线电话,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急切。
林舟走进来,看到沈逾白站在窗前,手里攥着手机,眼神里的紧张藏都藏不住。“沈总,您有什么吩咐?”
“把下午的会都推了。”
林舟愣了一下,连忙翻出日程表:“下午有跨国并购案的最终谈判,还有部门主管的述职报告,推了的话……”
“推了。”沈逾白的语气不容置疑,尽量让自己显得平静,指尖在键盘上敲出一行字,“给全公司放半天假,理由是‘近期项目辛苦,调整状态’。”
林舟手里的笔“啪嗒”掉在地上。他跟了沈逾白三年,从没见过老板为了私事调整全公司的日程——上次公司系统崩溃,老板都只是让技术部连夜抢修,自己守在办公室盯了通宵,连半句抱怨都没有。现在却为了……
林舟忽然想起沈逾白反复确认“温先生返程航班时刻”的样子,心里瞬间有了谱,弯腰捡起笔时,嘴角忍不住偷偷上扬:“好的沈总,我这就去安排。”心里却在想:“老板这也太明显了,为了去接温先生,居然给全公司放半天假,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
通知发出去后,整个公司都炸了锅。秘书处的小姑娘们在茶水间偷偷讨论:“沈总这是怎么了?突然放半天假,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啊?”
张阿姨端着温牛奶过来,笑着说:“我看啊,是沈总自己有好事,想早点下班呢。”
她想起昨天沈逾白让她帮忙打听“哪家甜品店的杏仁酥最好吃”,心里早就有了谱。
而沈逾白此刻正坐在办公室里,假装处理文件,实则频频看手机。
他已经让林舟订好了机场VIP通道,还联系了甜品店,让他们在下午两点前做好一份刚出炉的杏仁酥,确保温星燃落地就能吃到。他甚至还特意回家换了件温星燃喜欢的米白色羊绒衫,怕自己穿西装太严肃,让温星燃觉得有距离感。
下午两点半,沈逾白拿起早已准备好的保温袋,里面装着杏仁酥和温星燃爱喝的温牛奶,起身准备离开。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碰到了市场部的主管,对方笑着说:“沈总,您也提前下班啊?正好我约了客户,今天可以早点去。”
沈逾白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含糊地说:“嗯,有点事。”说完,赶紧加快脚步,生怕对方再追问。
坐上车后,沈逾白让司机开快点,心里却还是有点紧张。他怕温星燃落地后看不到他会着急,怕杏仁酥凉了不好吃,更怕自己表现得太刻意,让温星燃觉得好笑。
车子驶入机场高速时,沈逾白的手机响了,是温星燃发来的消息:“我快落地啦,你不用特意来接我,我让助理来就行。”
沈逾白看着消息,嘴角忍不住上扬,回复道:“没事,我刚好有空。”他没说自己为了接他,给全公司放了半天假,只想给温星燃一个惊喜。
到了机场,沈逾白直奔VIP通道。林舟早已在那里等候,看到他来,递过一束向日葵:“沈总,这是您让我准备的。”
沈逾白接过向日葵,心里的紧张又多了几分。他调整了一下呼吸,目光紧紧盯着通道口,等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终于,温星燃的身影出现在了通道口。他穿着件宽松的灰色卫衣,戴着帽子和口罩,手里拖着个大大的行李箱,看起来有点疲惫,却在看到沈逾白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你怎么来了?”温星燃走过去,伸手抱住沈逾白,声音里带着点惊喜和依赖,“不是说今天有会吗?”
“会推迟了。”沈逾白把向日葵递给温星燃,又把保温袋递过去,“给你带了杏仁酥,还是热的。”
温星燃接过保温袋,打开一看,里面的杏仁酥还冒着热气,心里瞬间暖烘烘的。他拿起一块塞进嘴里,笑着说:“还是你最懂我。”
沈逾白看着他吃得开心的样子,心里的紧张终于散去。他伸手帮温星燃拎过行李箱,说:“回家吧,我订了你爱吃的火锅。”
“好啊。”温星燃点点头,挽着沈逾白的胳膊,一起走向停车场。阳光透过机场的玻璃幕墙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温暖得像个拥抱。
车子驶离机场时,温星燃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忽然说:“对了,我在荷兰多待了两天,跟摄影师确认了成片细节,还拍了些照片,回去给你看。”
“好。”沈逾白握着温星燃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他的手背,“不急,我们有的是时间。”
温星燃看着沈逾白认真的侧脸,忽然想起林舟给他发的消息,说“沈总为了去接你,给全公司放了半天假”。他忍不住笑了,凑过去在沈逾白脸上亲了一下:“你啊,就是太重视了,搞得这么兴师动众。”
沈逾白的耳尖微微发红,却没否认,只是说:“你回来,我当然要重视。”
车子在夕阳下行驶,车厢里弥漫着杏仁酥的甜香和两人的笑声。沈逾白知道,自己今天的安排确实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但他不后悔。只要能让温星燃感受到自己的在意,能让他在疲惫的返程后,立刻感受到家的温暖,再“兴师动众”也值得。
回到家时,火锅已经准备好了。沈逾白帮温星燃卸下行李,又给他倒了杯温水,看着他坐在餐桌前,迫不及待地涮起了毛肚,心里忽然觉得无比踏实。
“对了,”温星燃忽然想起什么,从行李箱里拿出个小盒子,递给沈逾白,“给你带的礼物,在荷兰花市买的,你看看喜不喜欢。”
沈逾白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小小的向日葵造型的玉佩,和他之前送给温星燃的玉符是同一种材质。“很喜欢。”他把玉佩戴在脖子上,和自己的玉符并排,“谢谢你。”
“不客气。”温星燃笑着说,“以后我们就有情侣款玉佩了。”
两人边吃火锅边聊天,温星燃给沈逾白讲在荷兰的趣事,说晚上能看到星空,说他对着月亮许愿,说他听风铃奏乐。沈逾白安静地听着,偶尔应一声,目光却总是不自觉地落在温星燃脸上,看着他笑得眉眼弯弯的样子,心里满是欢喜。
吃完火锅,温星燃靠在沙发上,翻看着在荷兰拍的照片。沈逾白坐在他身边,从身后轻轻抱住他,下巴抵在他发顶,闻着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以后不管温星燃去哪个地方,不管他走多远,自己都会在他返程的终点等他,用最妥帖的方式,迎接他回家。
窗外的夜色渐浓,城市的灯光次第亮起。客厅里,两人的笑声和照片翻页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这份因为“重视”而略显笨拙的安排,成了他们爱情里又一个甜蜜的印记,提醒着彼此,在往后的日子里,还有无数个这样的归途与重逢,等着他们一起书写。
故事还在继续。
沈总特助终于有名字了,叫“林舟”。设定是沈总一手培养的心腹,嘴巴严实,有分寸感,知道啥该说啥不该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此地无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