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逾星记事:顶流与冰山投资人双向诱拐 > 第154章 番外四十六:温家餐桌[番外]

番外:温家餐桌

2020年6月的午后,蝉鸣刚起,空气里还裹着点初夏的凉。温星燃蹲在逾星书斋的后院,把沈逾白从苏州带来的苏绣手帕往锦盒里塞时,指尖第三次蹭到盒角的雕花——不是紧张,是怕。

怕什么呢?他自己也说不准。怕爸妈觉得沈逾白太严肃,怕沈逾白聊起投资冷场,更怕饭桌上突然安静,只剩下碗筷碰撞的声响。上个月在荷兰市政厅领证时都没这么慌,现在手里攥着锦盒提手,指节都泛了白。

“在跟盒子较劲?”沈逾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点笑意。温星燃回头,看见男人穿着自己选的浅灰色棉麻衬衫,领口别着枚小小的太阳徽章——是上次拍古镇写真时,他随手画在便签上的图案,沈逾白竟找工匠做成了徽章,别在身上。

“没较劲。”温星燃把锦盒往身后藏,却被沈逾白伸手抽了过去。男人打开锦盒,指尖拂过那块苏绣手帕——淡青色的底,绣着几竿竹,是沈母特意按温星燃的喜好定制的,针脚细得能看清竹节的纹理。

“还加了这个?”沈逾白拿起锦盒里的陶瓷杯,杯壁上用青花写着个小小的“温”字,是他上次给温星燃熬姜汤时,趁着温火慢炖的间隙写的,没想到这人偷偷收了起来。

“怕我爸妈觉得你人冷。”温星燃挠了挠头,耳尖有点红,“我妈总说,会给人熬汤的人,心都软。”

沈逾白没说话,只是把锦盒重新盖好,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指尖蹭过温星燃额前的碎发,带着点刚洗过的皂角香。他其实比温星燃还紧张,早上出门前翻了三次衣柜,最后还是按温星燃的建议选了棉麻衬衫;甚至提前查了温家小区的停车路线,把车停在离单元楼最近的避荫处,连温母爱喝的陈年普洱都装在了保温袋里——怕路上凉了,失了心意。

“走吧。”沈逾白提起锦盒,又把温星燃落在吧台上的手机递给他,“再晚,阿姨该等急了。”

温家现在住在老城区的六层小楼。他们到的时候赶上电梯维修时段,温星燃领着沈逾白走步梯。温星燃走在前面,每上一级台阶都忍不住回头看一眼沈逾白,像怕他突然转身走掉。沈逾白却走得稳,手里提着锦盒和水果篮,另一只手还不忘扶着温星燃的腰——怕他踩空。

到了门口,温星燃深吸一口气,刚要敲门,门却先开了。温父穿着件半旧的蓝布衫,手里还拿着件水绿色的舞蹈服,看到他们,眼睛瞬间亮了:“可算来了!星燃妈在厨房切水果呢。”

“爸。”温星燃喊了声,又指了指身边的沈逾白,“这是沈逾白。”

沈逾白立刻上前,把锦盒递过去,语气比平时柔和了些:“叔叔好,一点心意。”

温父接过锦盒,却没立刻打开,反而拉着沈逾白往屋里走:“快进来!我跟你说,我最近排了支《雨巷》主题的舞,道具伞总选不好,你帮我看看?”

温星燃愣在原地,看着沈逾白被父亲拉着走到衣架前,心里的石头忽然落了一半。沈逾白正指着那把墨色的伞,说“伞面水墨浓度可以再淡些,更贴雨巷的朦胧感”,还提起上次拍古镇写真时,摄影师用柔光镜拍出的效果——连他自己都快忘了的细节,沈逾白竟记着。

“星燃!发什么呆呢?”温母从厨房探出头,系着条碎花围裙,手里还拿着个卡通陶瓷杯,杯身上画着朵歪歪扭扭的向日葵,是温星燃小时候的杰作。

“妈。”温星燃走过去,刚要接过杯子,却被温母往沈逾白那边递:“给沈先生的,你尝尝家里的普洱,比外面买的醇。”

沈逾白接过杯子,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心里暖了暖。他记得温星燃说过,温母总把这个杯子留给最亲近的人用。“谢谢阿姨,画得很好,比花店的真花还鲜活。”

温母笑得眼睛都眯了,拉着温星燃进厨房帮忙,留沈逾白和温父在客厅聊舞蹈道具。温星燃剥着蒜,听着客厅里传来的对话声——温父说“这个背景布的蓝色太沉”,沈逾白说“可以加些白色的纱,模拟雨雾的感觉”,竟一点都不冷场,反而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

“别偷听了。”温母戳了戳他的腰,“我看沈先生挺好,比你上次带回来的那个摄影师稳重多了。”

温星燃的脸瞬间红了:“妈!那是工作伙伴。”

“知道是工作伙伴。”温母笑着盛菜,“但沈先生看你的眼神不一样,刚才你站在门口,他眼睛就没离开过你。”

温星燃没接话,只是把剥好的蒜放进盘子里,心里却像被温水泡过的棉花,软得一塌糊涂。他想起在荷兰领证那天,沈逾白握着他的手,指尖微微发颤;想起深夜机车后座,沈逾白环着他腰的力道;想起每次拍外景,沈逾白总会提前把暖宝宝塞进他的口袋——这些细节,爸妈或许没看到,但他们能看到沈逾白眼里的在意,比任何甜言蜜语都管用。

“开饭啦!”温母端着松鼠鳜鱼走出厨房,香味瞬间漫满了客厅。温星燃帮忙摆碗筷,沈逾白则主动去端汤,动作自然得像在自己家。温父坐在主位,看着沈逾白给温星燃夹鱼,还细心地挑掉鱼刺,忽然开口:“荷兰的郁金香花期,是不是比国内长些?”

温星燃手里的筷子顿了顿,刚想打圆场,却看见沈逾白放下汤勺,从内侧口袋里拿出两本红本——暗红色的封皮,烫金的荷兰语“结婚证明”在灯光下泛着光,是他们在荷兰市政厅领的证,边角被沈逾白小心地磨得光滑。

“叔叔,阿姨。”沈逾白的声音很轻,却很认真,“我和星燃在荷兰办了手续。”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温星燃身上,“谢谢你们把星燃教得这么好,以后我会陪他守好书店,也守好家。”

客厅里瞬间安静了。温星燃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像擂鼓一样。他偷偷看了眼爸妈,温母正拿着筷子,眼眶有点红;温父没说话,只是看着那两本红本,手指在桌布上轻轻敲着。

“傻站着干什么?”温母忽然笑了,把松鼠鳜鱼往沈逾白碗里推了推,“星燃小时候吃鱼总卡刺,你以后多帮他挑挑。”说着,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画纸——是温星燃五岁时画的,歪歪扭扭的太阳下面,站着两个手牵手的小人,旁边写着“我和未来的伴儿”。

“这孩子从小就盼。”温母的声音有点哑,“盼一个能一起晒太阳、一起看雨的人,现在总算盼到了。”

温星燃的鼻子忽然酸了。他以为爸妈会问很多问题,会纠结手续在国内算不算数,会担心别人的眼光,可他们没有。他们只是把鱼往沈逾白碗里推,只是拿出自己童年的涂鸦,用最温柔的方式,接纳了这个“新家人”。

沈逾白放下红本,拿起筷子给温母夹了块鱼腹:“阿姨,您也吃。”又给温父添了杯普洱,“这茶很醇,比我平时喝的要好。”

温母没接鱼,反而放下筷子,看着沈逾白笑:“逾白啊,你跟星燃在荷兰把证领了,就是一家人了。以后别总叔叔阿姨的叫,听着生分。该叫爸妈了。”

温父也跟着点头,指了指桌上的红本:“我们老两口没别的要求,就盼着你俩好好的。既然你说要陪星燃守书店、守家,那这个爸妈,你就安心叫。”

沈逾白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眼眶忽然有点热。他原本还在琢磨,什么时候开口改口才不唐突,没想到爸妈竟先递了台阶。他放下筷子,微微俯身,声音比平时沉了些,却格外清晰:“爸,妈。”

温星燃坐在旁边,看着沈逾白泛红的耳尖,又看着爸妈眼里的笑意,忽然觉得嘴里的鱼都甜了 —— 原来最亲的人从不会让你等太久,他们早把接纳藏在了话里。

饭桌上的气氛更热了起来。温父聊起舞蹈编排,沈逾白偶尔插一两句,都是关于色彩和光影的建议,正好戳中温父的心思;温母则问起书店的筹备情况,温星燃说着说着就兴奋起来,从书架的布局说到许愿墙的设计,沈逾白在旁边补充“儿童区可以加个小画台”,两人一唱一和,像早就排练过无数次。

“对了,”温父忽然想起什么,从书房里拿出一张清单,递给沈逾白,“下周来家里吃饭,帮我参谋下《雨巷》舞的背景布配色。星燃说你选面料很有眼光,我信他的话。”

沈逾白接过清单,上面用铅笔标注着各种蓝色的色号,是温父熬夜整理的。他认真地看着,时不时问两句“想要偏冷还是偏暖的色调”,温父立刻打开话匣子,连当年排《春江花月夜》的往事都讲了出来。

温星燃靠在椅背上,看着沈逾白和父亲聊得投机,看着母亲偷偷擦眼泪,忽然觉得心里的慌都散了。原来见家长没那么可怕,原来最亲近的人,从来不会为难你,只会为你找到归属而开心。

吃完饭,沈逾白主动收拾碗筷,温星燃想帮忙,却被温母拉进了卧室。“这个给你。”温母递过来一沓手绘的图纸,是书店的布局设计参考图。

“我跟你爸琢磨了一周。”温母笑着说,“你说想让书店像家,我们就按家里的样子画的。”

温星燃看着图纸上的线条,眼眶又红了。他想起小时候学画画,母亲总在旁边陪着,说“画错了没关系,重要的是画得开心”;想起第一次带沈逾白去古镇,母亲还特意叮嘱“别让人家觉得你太跳脱”——原来爸妈早就知道,早就为他准备好了所有支持。

“对了。”温母忽然拉住他,声音放轻了些,“星燃,晚上晚归时让沈先生给你留盏灯。我看他细心,肯定会记得。”

温星燃点点头,说不出话。只是觉得,有这样的爸妈,有这样的沈逾白,自己好像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出门时,天已经擦黑了。温父站在楼道口,还在跟沈逾白聊背景布的配色;温母则把温星燃拉到一边,塞给他一袋荷花酥——是温星燃小时候最爱吃的,母亲特意蒸的,还热着。

“常回家。”温母拍了拍他的肩,“别总想着书店,家里永远有你们的位置。”

车子驶出老城区时,温星燃靠在副驾上,手里还攥着那袋荷花酥。沈逾白握着方向盘,偶尔侧头看他一眼,眼里带着温柔。

“我爸妈其实早就知道你。”温星燃忽然开口,声音有点闷,“上次我拍写真被黑,他们还问‘是不是那个帮你压热搜的沈先生’。”

沈逾白的手顿了顿,没说话,只是把车速放慢了些。他想起上次写真风波,自己连夜联系律师,把所有负面帖子都压了下去,还让赵坤的项目黄了——这些都没告诉温星燃,怕他担心,没想到温父温母都看在眼里。

“下次带他们去荷兰。”沈逾白忽然说,“去看郁金香花田,你说过妈喜欢油画感的花海。”

温星燃抬头,撞进沈逾白的眼里。路灯的光落在男人脸上,明明灭灭,却比任何时候都要耀眼。他忽然笑了,伸手握住沈逾白的手,指尖摩挲着无名指上的素圈——是在荷兰买的,内侧刻着彼此的名字,磨得有些发亮。

“好啊。”温星燃说,“再带他们去羊角村,坐那种小木船,看两岸的花。”

车子继续往前开,窗外的夜景渐渐亮了起来。温星燃靠在沈逾白肩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棉麻香,忽然觉得,所谓的家,从来不是一栋房子,而是有你在意的人,有在意你的人,有饭桌上的烟火气,有藏在细节里的心意。

就像此刻,手里的荷花酥还热着,身边的人还笑着,未来的日子还长着——足够他们一起守着书店,一起陪爸妈吃饭,一起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想要的样子。

沈逾白看着前方的路,心里忽然变得很踏实。他想起下午在温家客厅,温父把舞蹈道具清单塞给他时说的话:“以后星燃就交给你了,我们放心。”原来被认可不是靠说,是靠做——靠记得对方的喜好,靠藏在细节里的温柔,靠愿意陪他走过每一段路的决心。

“对了。”温星燃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手机,点开相册里的照片——是下午吃饭时偷偷拍的,沈逾白正给母亲夹鱼,父亲在旁边笑着,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暖得像幅画。

“这张要洗出来,放在书店的故事墙上。”温星燃说,眼里闪着光,“标题就叫‘温家餐桌的半小时’。”

沈逾白看着照片,忽然笑了。伸手把温星燃往怀里拉了拉,在他额间轻轻吻了一下——没有偷袭的慌乱,只有踏实的温柔。

“好。”他说,“还要在旁边加一行字。”

“什么字?”

“家的样子,就是有你,有他们,有烟火。”

车子驶过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一起。晚风从车窗缝钻进来,带着点花的甜香,吹起了温星燃手里的荷花酥包装袋,发出细碎的声响。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样子——有爱人在侧,有家人牵挂,有未完成的书店,有可期的未来。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细水长流的陪伴,像温家餐桌上的那碗普洱,越品越醇,越品越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