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逾星记事:顶流与冰山投资人双向诱拐 > 第153章 番外四十五:星糖心机[番外]

沈逾白在整理旧物时,从外婆的樟木箱底翻出了一个泛黄的硬壳本子。封面是幼稚的蜡笔画——歪歪扭扭的古琴旁,缀着十几颗用红笔涂满的星星,角落还有个小小的“白”字,是他小学时的笔迹。

他指尖顿了顿,翻开本子。第一页是外婆工整的小楷:“白白练琴第三日,‘挑’指法错五次,今日错三次,得一颗星。”往后翻,每一页都记着练琴进度,偶尔夹着几张琴谱碎片,边缘还留着他当年折角做的记号。

记忆突然漫上来。

那时他刚学古琴,觉得反复纠正指法太枯燥,练完就把琴谱一扔,跑去看外婆修剪盆栽。外婆从不说“你要收拾”,也不提“你要总结”,只把他拉到琴前,变魔术似的掏出这个本子:“咱们玩个‘琴谱小侦探’游戏好不好?找到今天练的《仙翁操》在哪页,再想想刚才弹‘勾’的时候,是不是比昨天稳?说对一个,外婆就给你画颗星星。”

他那时候满脑子都是“赢星星”,趴在琴案上翻来翻去,连琴谱边角的小污渍都记得清清楚楚。等找到对应页码,还会得意地跟外婆掰着手指算:“今天我只错了两次!比昨天少三次!”外婆就笑着拿红笔在本子上画颗星星,再把琴谱叠得整整齐齐:“咱们白白是小侦探,连错处都记得,真厉害。”

后来这“游戏”成了习惯。他练完琴会主动整理琴谱,睡前还会趴在书桌上写“小总结”——今天数学题哪道错了,明天要问老师什么,甚至会把“古琴弦断了一根”记下来,提醒爸爸帮忙换。他一直以为这是自己“爱琢磨”,直到此刻看着本子上的星星,才后知后觉:哪是什么游戏,分明是外婆把“复盘”裹进了“找星星”的糖衣里,连引导都怕他觉得是任务。

正愣着,手机响了,是温星燃发来的消息:“要不要去庙会?听说有老糖画师傅,去给你买个龙形的?”

沈逾白指尖微弯,想起另一件事。

小时候家人带他去庙会,妈妈总爱拉着他站在糖画摊前,递给他一个“小挑战”:“白白你看,师傅画的龙鳞片,跟上次咱们去苏绣工坊看的龙纹,是不是不一样?你找出一个区别,妈妈就给你买糖画。”

他会凑到摊前,盯着师傅手里的糖勺,连糖丝粗细都要比一比。看到糖画龙的鳞片是“尖的”,而苏绣龙的鳞片是“圆的”,就兴奋地拉着妈妈说:“这里不一样!苏绣的龙鳞片有金线,糖画没有!”妈妈就笑着付钱,还会跟师傅夸他:“这孩子眼睛尖,连细节都能看出来。”

后来他做文化商业项目,总能精准发现古籍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比如把苏绣的“盘金绣”工艺用到包装上,或是从青瓷碗的纹路里提取logo元素。温星燃总说他“自带细节雷达”,他一直以为是兴趣使然,此刻才明白:那些逛庙会时的“找不同”,博物馆里爸爸随口说的“比谁先发现相似处”,早把“关注文化细节”的种子种进了他心里。

“想什么呢?”温星燃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点笑意,“再不来我就把糖画吃完了啊。”

沈逾白把本子轻轻放回樟木箱,指尖还留着纸张的温软。他对着电话轻笑:“没什么,想起小时候外婆给我画星星的事了。”

“星星?”温星燃好奇,“什么星星?”

“就是……一个让我养成复盘习惯的‘游戏’。”沈逾白顿了顿,语气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软,“还有小时候逛庙会,我妈总让我找糖画和苏绣的区别,我那时候还觉得自己特别厉害,什么都能找着。”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接着传来温星燃笑出的气音:“好家伙,你家这是‘高级诱导术’啊!连培养习惯都用‘玩游戏’的法子,也太宠了吧?”

沈逾白靠在樟木箱上,望着窗外的阳光。外婆的星星本,妈妈的“找不同”,爸爸带他看古建筑时递来的儿童绘本……那些他曾以为是“自主选择”的习惯,原来全是家人用温柔裹着的引导。没有说教,没有强迫,只把“该学的事”变成“想做的事”,连后知后觉的发现,都带着满溢的暖意。

“嗯,是挺宠的。”他轻声说,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敲下回复,“等我,马上到。顺便……咱们也去看看糖画和苏绣的区别,我还能找着。”

温星燃在那头笑:“行啊,看看咱们沈总的‘细节雷达’还灵不灵!”

沈逾白合上手机,目光再落回樟木箱上的星星本。原来最好的引导,从不是“你该怎么做”,而是“我陪你玩,让你在不知不觉里,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那些藏在星星与糖画里的小心机,说到底,全是没说出口的“爱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