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逾星记事:顶流与冰山投资人双向诱拐 > 第115章 番外二十:冰火共生

深秋的逾星书斋,总飘着两股截然不同的气息。

玻璃窗内,沈逾白坐在临窗的位置,指尖划过财经报纸的版面,眉头微蹙,周身的气场像结了层薄冰,连路过的读者都下意识放轻脚步;而吧台后,温星燃正拿着马克笔在便签上画小太阳,时不时和熟客调侃两句,笑声像跳跃的火焰,瞬间融化了店里的清冷。

这种“冰山撞火焰”的反差,成了逾星书斋最独特的风景,也成了熟客们私下讨论的乐趣。花店老板娘每次送向日葵来,总会站在门口观察片刻,然后笑着对小雅说:“你看沈总,明明眼神还在账本上,手却已经把温星燃的咖啡杯往暖光处挪了两厘米——这冰山啊,早被火焰烤化了芯子。”

最先察觉到这种反差的,是财经杂志的记者周明。去年他为了做“投资人跨界生活”专题,在书店蹲守了三天。

第一天,他看到沈逾白在谈判桌上,面对合作方的刁难,只靠三句数据拆解就让对方哑口无言,全程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可当天傍晚,温星燃因为整理书架时被书砸到手指,沈逾白冲过去的速度,让周明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那个在商场上以“冷静著称”的投资人,此刻正握着温星燃的手指反复查看,连谈判时从不离身的公文包都扔在了地上。

“当时我就觉得,‘冰山’只是沈总的保护色。”周明后来在专题报道里写道,“他的冷静从来不是冷漠,而是把所有的温度,都留给了想守护的人。”

这篇报道发布后,评论区里满是共鸣的声音,有人晒出自己在书店拍到的照片:沈逾白站在向日葵花田旁,温星燃正把一朵刚摘的花别在他西装口袋上,冰山般的侧脸竟带着不易察觉的柔和。

这种“外冷内热”的反差,在商业伙伴眼里更是明显。天成投资的新负责人张远,第一次和沈逾白谈合作时,还带着“沈逾白是块捂不热的玉”的印象。可当他因为堵车迟到,抱着歉意冲进会议室时,却看到沈逾白正在给手机发消息,屏幕上是温星燃发来的书店读者照片,他的嘴角竟带着浅浅的笑意。

“当时我整个人都愣住了。”张远后来在酒局上回忆,“以前听人说沈总谈判时从不会被私事干扰,可那天他跟我确认合作细节时,特意把签约时间定在下午三点——后来才知道,那是温星燃老师每天在后院浇花的时间,他怕错过视频通话。”

这种“被火焰改变的冰山”,在书店的日常里随处可见。沈逾白原本有严重的洁癖,书桌永远收拾得一尘不染,连文件的边角都要对齐;可自从温星燃把画满涂鸦的便签贴满书桌,他不仅没清理,还特意买了透明胶带,把那些歪歪扭扭的小太阳、Q版小人都仔细粘好。有次特助来送文件,看到沈总正对着一张画着“沈逾白皱眉=需要热可可”的便签发呆,嘴角还带着笑意,差点以为自己进错了办公室。

“沈总以前总说‘情绪是决策的干扰项’,”特助后来跟小雅聊起这事时,语气里满是感慨,“可现在,他的日程表里永远留着‘陪温星燃老师看画展’‘帮书店整理许愿墙’的时间。上次为了赶在温星燃老师生日前把花田的向日葵种好,他甚至把跨国会议都改成了线上——放在以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外人眼中的“冰山撞火焰”,在沈逾白和温星燃这里,却成了最自然的共生。温星燃喜欢热闹,总在书店举办读者分享会、电影放映会,每次都把店里搞得热热闹闹;而沈逾白就会提前做好人流预案,在容易拥挤的区域加设引导牌,在儿童区准备好防滑垫,甚至会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空调温度——他从不会阻止温星燃的“折腾”,只会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份热闹保驾护航。

有次书店举办“复古市集”,温星燃非要在门口搭个手工摊位,自己动手做向日葵形状的书签。沈逾白没说什么,只是提前联系了木材供应商,选了最适合雕刻的桃木,还根据温星燃的手型,定制了两把大小合适的刻刀。市集当天,温星燃忙得手忙脚乱,沈逾白就站在旁边,帮他把做好的书签分类包装,动作熟练得像做了千百遍。有路过的游客拍下这一幕,配文“冰山在为火焰打下手”,很快在社交平台上走红。

“他们俩啊,哪是什么冰山撞火焰,明明是火焰知道冰山的柔软,冰山懂得火焰的热烈。”王奶奶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会笑着说,“你看沈总,虽然话少,却记得温星燃每次做手工时都会弄脏袖口,特意准备了湿巾;温星燃也知道沈总不喜欢吵闹,每次市集结束后,都会提前把店里收拾干净,给沈总留个安静的看书角落。”

这种“双向奔赴的共生”,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更显珍贵。去年冬天,书店因为线路老化突然停电,当时店里还有十几个读者,其中不乏老人和小孩。温星燃第一时间安抚大家的情绪,笑着说“就当体验复古夜生活”;而沈逾白则迅速从储藏室拿出应急灯和毛毯,还根据人数算出了最合理的取暖区域,甚至连每个人的座位距离都考虑到了——避免拥挤,又能共享温暖。

“当时我还担心沈总会因为突发状况皱眉,”熟客李姐回忆道,“结果他只是把应急灯递给温星燃,让他给孩子们讲故事,自己则默默检查每个角落的安全隐患。后来才发现,他早就把停电预案放在了吧台抽屉里,连蜡烛的数量、毛毯的厚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山与火焰”的故事,渐渐成了逾星书斋的一张名片。

有情侣特意从外地赶来,只为看看这对“反差情侣”;有刚结婚的夫妻,把逾星书斋当成“爱情课堂”,学习如何在差异中找到平衡;甚至有心理学教授带着学生来调研,说“沈逾白和温星燃的相处模式,完美诠释了‘互补型爱情’的真谛——不是一方改变另一方,而是双方在差异中找到共生的节奏”。

有次温星燃看到一对情侣在许愿墙上写“愿我们像沈总温总一样,冰山懂火焰的热,火焰懂冰山的冷”,忍不住笑着指给沈逾白看。沈逾白接过手机,仔细看了看,然后在旁边写下:“没有冰山与火焰,只有想懂彼此的心。”

如今,每当有人问起沈逾白“如何平衡冰山形象与火焰爱人”,他都会指着书店后院的向日葵花田:“你看,向日葵需要阳光才能生长,而阳光也需要向日葵,才能让光芒有了归宿。”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落在沈逾白和温星燃交握的手上,落在吧台上的黑色笔记本上,落在那些写满“冰山与火焰”的许愿便签上。外人眼中的反差,早已成了他们爱情里最珍贵的默契——沈逾白用他的冷静,为温星燃挡住外界的风雨;温星燃用他的热烈,为沈逾白融化内心的冰霜。

就像逾星书斋里的那盏灯,它既有冰山般的稳定,始终亮着;又有火焰般的温暖,照亮每个角落。

而这份“冰山与火焰”的共生,还会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在书店的留言本上,在向日葵花田的年轮里,在每个彼此懂得的眼神中,永远温暖,永远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